CN216522327U -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2327U
CN216522327U CN202123300452.6U CN202123300452U CN216522327U CN 216522327 U CN216522327 U CN 216522327U CN 202123300452 U CN202123300452 U CN 202123300452U CN 216522327 U CN216522327 U CN 216522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boiler body
boil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04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Guanghua Bo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Guanghua Bo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Guanghua Bo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Guanghua Boil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04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2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2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2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焙烧炉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外设置有热水组件,热水组件包括设置在锅炉本体外壁上的水管,锅炉本体一侧设置有储水箱,水管的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通,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本申请可实现对锅炉余热的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锅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将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
在锅炉进行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大多数现在的锅炉都不具备余热回收利用的功能,导致热量流失,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对锅炉余热的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外设置有热水组件,所述热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炉本体外壁上的水管,所述锅炉本体一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水管的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通,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本体使用的过程中,向外散热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水管,外界水源向水管中通入水,水管中的水吸收锅炉本体向外散发的热量,得到加热,加热后的热水通入储水箱中供作他用。
可选的,所述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锅炉本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螺旋状设置的水管可以增大水管与锅炉本体的接触面积,使水管可以更好地吸收锅炉本体向外散失的热量。
可选的,所述锅炉本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换热翅片,所述水管与所述换热翅片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设置对水管进行限位,使水管可以更加稳定地设置在锅炉本体外,同时,换热翅片的设置可以使水管与锅炉本体之间进行更加高效的热交换,使锅炉本体散发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可选的,所述锅炉本体外同轴设置有保温壳,所述水管位于所述保温壳与所述锅炉本体之间,所述保温壳与所述锅炉本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壳对锅炉本体进行保温,降低了锅炉本体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可以更加充分地对锅炉本体向外散发的热量进行利用。
可选的,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储水箱分隔成热水室及冷水室,所述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冷水室相连通,所述冷水室与外界水源相连通,所述水管的出水端与热水室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加热完成的热水从水管通入热水室中进行集中储存,冷水箱可储存待加热的冷水,将冷水通入水管中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储水箱相连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隔板以及第二分隔板间隔设置,将热水室及冷水室进行隔离,降低了热水室与冷水室之间的热量交换。
可选的,所述热水室上设置有换气管,所述换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热水室相连通,所述换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壳相连;且与所述保温壳与所述锅炉本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水室中的热水会向外散发热蒸汽,热蒸汽通过换气管进入保温壳与锅炉本体之间,可以辅助对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储水箱上连接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与所述热水室相连通,所述取水管上设置有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水管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对热水室中的热水进行取用,开启水阀即可使用热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锅炉本体使用的过程中,向外散热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水管,外界水源向水管中通入水,水管中的水吸收锅炉本体向外散发的热量,得到加热,加热后的热水通入储水箱中供作他用;
2. 安装槽的设置对水管进行限位,使水管可以更加稳定地设置在锅炉本体外,同时,换热翅片的设置可以使水管与锅炉本体之间进行更加高效的热交换,使锅炉本体散发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3. 第一分隔板以及第二分隔板间隔设置,将热水室及冷水室进行隔离,降低了热水室与冷水室之间的热量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保温壳上开口)。
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部的你放大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储水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炉本体;011、安装槽;2、保温壳;21、换气孔;3、热水组件;31、水管;32、储水箱;321、热水室;322、冷水室;4、换热翅片;5、机架;6、进水管;7、抽吸泵;8、取水管;9、水阀;10、换气管;11、管箍;12、第一分隔板;13、第二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参照图1,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外设置有热水组件3。
参照图1-3,锅炉本体1外同轴设置有保温壳2,保温壳2与锅炉本体1固定连接,热水组件3包括水管31,水管31与外界水源相连通,水管31位于锅炉本体1与保温壳2之间,水管31呈螺旋状缠绕在锅炉本体1的外环壁上,锅炉本体1的外环壁上开设有与水管31相对应的安装槽011,水管31位于安装槽011内,安装槽011的槽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翅片14,换热翅片14与安装槽011的槽壁相垂直,水管31与换热翅片14相接触。
参照图3,安装槽011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水管31的管箍11,管箍11与安装槽011的槽壁固定连接,水管31与管箍11相卡合。
参照图2和图4,锅炉本体1一侧设置有机架5,机架5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32,储水箱32中固定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分隔板12以及第二分隔板13,第一分隔板12位于第二分隔板13上方且与第二分隔板13间隔设置,第一分隔板12以及第二分隔板13的侧壁均与储水箱32的内腔壁相贴合,第一分隔板12上方的腔室为热水室321,第二分隔板13的下方为冷水室322。
参照图2和图4,储水箱32上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通,进水管6的另一端与冷水室322相连通,水管31的进水端与冷水室322相连通,储水箱32上固定连接有抽吸泵7,抽吸泵7位于水管31上靠近进水端的位置,水管31的出水端与热水室321相连通,储水箱32上连接有取水管831,取水管831与热水室321相连通,取水管831上设置有水阀9。
参照图2和图4,外界水源的水从进水管6中通入冷水室322中,冷水室322中的冷水在抽吸泵7的作用下泵入水管31中,利用锅炉本体1的余热进行加热后,流入热水室321中,使用者需要使用热水时,可以开启水阀9进行热水的取用。
参照图2和图4,储水箱32的顶壁上连接有换气管10,换气管10的一端与热水室321相连通,换气管10的另一端与保温壳2相连且与保温壳2与锅炉本体1之间的空腔相连通,保温壳2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换气孔21。
参照图2和图4,热水室321中的热水会向外散发热蒸汽,热蒸汽通过换气管10进入保温壳2与锅炉本体1之间,可以辅助对水管31中的水进行加热,换气孔21的设置保持保温壳2与锅炉本体1之间的空腔与外界气压平衡。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锅炉本体1使用过程中,向外散发热量,通过抽吸泵7向水管31中抽水,水在水管31中流动的过程中,水管31与锅炉本体1散发的热量进行热量交换,实现了对水的加热,加热后的水流入储水箱32中可供使用者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外设置有热水组件(3),所述热水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炉本体(1)外壁上的水管(31),所述锅炉本体(1)一侧设置有储水箱(32),所述水管(31)的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通,所述水管(31)的另一端与储水箱(3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31)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锅炉本体(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上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水管(3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中,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换热翅片(4),所述水管(31)与所述换热翅片(4)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外同轴设置有保温壳(2),所述水管(31)位于所述保温壳(2)与所述锅炉本体(1)之间,所述保温壳(2)与所述锅炉本体(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2)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2),所述第一分隔板(12)将所述储水箱(32)分隔成热水室(321)及冷水室(322),所述水管(31)的进水端与所述冷水室(322)相连通,所述冷水室(322)与外界水源相连通,所述水管(31)的出水端与热水室(3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2)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储水箱(32)相连的第二分隔板(13),所述第一分隔板(12)与所述第二分隔板(13)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室(321)上设置有换气管(10),所述换气管(10)的一端与所述热水室(321)相连通,所述换气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壳(2)相连;且与所述保温壳(2)与所述锅炉本体(1)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2)上连接有取水管(8),所述取水管(8)与所述热水室(321)相连通,所述取水管(8)上设置有水阀(9)。
CN202123300452.6U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Active CN216522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0452.6U CN216522327U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0452.6U CN216522327U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2327U true CN216522327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0452.6U Active CN216522327U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2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22327U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双相热媒锅炉
KR101729238B1 (ko) 축열탱크 내장형 컴팩트 하이브리드 열교환기
JPH07180913A (ja) 暖房用温水ボイラ
CN205655481U (zh) 一种能效比高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13278193U (zh) 发电机组蓄电池加热装置
CN111578359A (zh) 一种内置水气换热仓的储能水箱
CN103162333A (zh) 汽水循环式取暖器
CN210198148U (zh) 一种燃气蒸汽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装置
CN211503261U (zh) 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
CN215982914U (zh) 制冷装置
CN215113216U (zh) 一种生物质热水加温系统
CN218179186U (zh) 用于节能新风系统的热量回收装置
CN212057773U (zh) 提高燃烧室热效能的燃气壁挂炉
CN218096632U (zh) 一种水加热ptc高功率散热结构
CN212109000U (zh) 一种高效笼式密肋翅片管式复热器
CN210154376U (zh) 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
CN21077226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20067251U (zh)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CN215809282U (zh) 一种节能热水器
CN215571261U (zh) 一种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CN214891447U (zh) 一种多级串联供热系统用供热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CN214842616U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载人压力舱换热器
CN208887093U (zh) 一种电磁壁挂炉
CN21655719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锅炉
RU94028145A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водо- и воздухонагрев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