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251U -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67251U CN220067251U CN202321414829.7U CN202321414829U CN220067251U CN 220067251 U CN220067251 U CN 220067251U CN 202321414829 U CN202321414829 U CN 202321414829U CN 220067251 U CN220067251 U CN 2200672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exchange
- pipe
- connecting pipe
- was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包括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连接在发电机构的上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废气通过导热翅片一加热从发电机构中进入到换热壳内部液体,降低废气的温度,温度降低后的废气通过连接管二进入循环管二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二加温,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气的温度,与之同时外界低温的液体通过输送泵进入到循环管三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三降温,使得温差发电片上下两侧形成温差,从而完成发电,经过导热翅片三的液体通过连接管一进入到换热壳内部,与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的完成余热回收,并且具有发电功能,功能多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背景技术
在重油裂化、催化工艺中会产生大量高温蒸汽,蒸汽中带有大量热能,需要通过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热能的回收利用,而一般的余热回收装置效率不高,余热回收不彻底,仍然有部分余热排放到空气中,并且功能单一,只能进行换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包括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连接在发电机构的上部,所述发电机构的下部通过连接管一连接在换热机构远离连接管二的一端,所述发电机构上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发电机构通过电流调节器电性连接蓄电池;
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废料管、换热壳、多个循环管一和导热翅片一,多个所述循环管一设置在换热壳内部,所述导热翅片一中部安装在循环管一外周,所述废料管连通多个循环管一并贯穿换热壳,所述过滤机构安装在废料管入口,所述废料管出口连通连接管二。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和过滤棉,所述过滤棉安装在过滤筒中部,所述过滤筒中部固定连通在废料管入口。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热电转换单元、温差发电片、散热组件和箱体,所述箱体外侧壁安装在换热壳外侧,所述温差发电片外周安装在箱体中部,所述热电转换单元安装在温差发电片上侧,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温差发电片下部,所述散热组件通过连接管一与换热壳一端相连接,所述热电转换单元与连接管二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电转换单元包括循环管二和导热翅片二,所述循环管二外周盘绕在导热翅片二中部,所述导热翅片二一侧安装在温差发电片上部,所述循环管二一端通过连接管二与废料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翅片三和循环管三,所述循环管三外周盘绕在导热翅片三中部,所述导热翅片三一侧安装在温差发电片下部,所述循环管三一端连接外部输送泵,所述循环管三另一端连接换热壳远离连接管二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换热壳、箱体、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外周均设置有保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废气通过导热翅片一加热从发电机构中进入到换热壳内部液体,降低废气的温度,温度降低后的废气通过连接管二进入循环管二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二加温,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气的温度,与之同时外界低温的液体通过输送泵进入到循环管三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三降温,使得温差发电片上下两侧形成温差,从而完成发电,经过导热翅片三的液体通过连接管一进入到换热壳内部,与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的完成余热回收,并且具有发电功能,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的换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的循环管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的发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机构;101、废料管;102、换热壳;103、循环管一;104、导热翅片一;2、过滤机构;201、过滤筒;202、过滤棉;3、发电机构;301、循环管二;302、导热翅片二;303、温差发电片;304、导热翅片三;305、循环管三;306、箱体;4、连接管一;5、连接管二;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包括换热机构1,换热机构1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2,换热机构1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5连接在发电机构3的上部,发电机构3的下部通过连接管一4连接在换热机构1远离连接管二5的一端,发电机构3上部设置有蓄电池6,发电机构3通过电流调节器电性连接蓄电池6。
本实施例中,换热机构1包括废料管101、换热壳102、多个循环管一103和导热翅片一104,多个循环管一103设置在换热壳102内部,导热翅片一104中部安装在循环管一103外周,废料管101连通多个循环管一103并贯穿换热壳102,过滤机构2安装在废料管101入口,废料管101出口连通连接管二5,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筒201和过滤棉202,过滤棉202安装在过滤筒201中部,过滤筒201中部固定连通在废料管101入口,发电机构3包括热电转换单元、温差发电片303、散热组件和箱体306,箱体306外侧壁安装在换热壳102外侧,温差发电片303外周安装在箱体306中部,热电转换单元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上侧,散热组件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下部,散热组件通过连接管一4与换热壳102一端相连接,热电转换单元与连接管二5相连接,热电转换单元包括循环管二301和导热翅片二302,循环管二301外周盘绕在导热翅片二302中部,导热翅片二302一侧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上部,循环管二301一端通过连接管二5与废料管101相连接,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翅片三304和循环管三305,循环管三305外周盘绕在导热翅片三304中部,导热翅片三304一侧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下部,循环管三305一端连接外部输送泵,循环管三305另一端连接换热壳102远离连接管二5的一端。
具体的,锅炉产生的废气经过过滤棉202的过滤,通过废料管101进入循环管一103内部,进而通过导热翅片一104加热从发电机构3中进入到换热壳102内部液体,降低废气的温度,温度降低后的废气通过连接管二5进入循环管二301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二302加温,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气的温度,与之同时外界低温的液体通过输送泵进入到循环管三305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三304降温,使得温差发电片303上下两侧形成温差,从而完成发电,经过导热翅片三304的液体通过连接管一4进入到换热壳102内部,与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的完成余热回收,并且具有发电功能,功能多样。
本实施例中,换热壳102、箱体306、连接管一4和连接管二5外周均设置有保温棉。
具体的,通过保温棉包裹换热壳102、箱体306、连接管一4和连接管二5,有效防止温度泄漏。
工作原理:
锅炉产生的废气经过过滤棉202的过滤,通过废料管101进入循环管一103内部,进而通过导热翅片一104加热从发电机构3中进入到换热壳102内部液体,降低废气的温度,温度降低后的废气通过连接管二5进入循环管二301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二302加温,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气的温度,与之同时外界低温的液体通过输送泵进入到循环管三305内部并给导热翅片三304降温,使得温差发电片303上下两侧形成温差,从而完成发电,经过导热翅片三304的液体通过连接管一4进入到换热壳102内部,与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的完成余热回收,并且具有发电功能,功能多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包括换热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1)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2),所述换热机构(1)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5)连接在发电机构(3)的上部,所述发电机构(3)的下部通过连接管一(4)连接在换热机构(1)远离连接管二(5)的一端,所述发电机构(3)上部设置有蓄电池(6),所述发电机构(3)通过电流调节器电性连接蓄电池(6);
所述换热机构(1)包括废料管(101)、换热壳(102)、多个循环管一(103)和导热翅片一(104),多个所述循环管一(103)设置在换热壳(102)内部,所述导热翅片一(104)中部安装在循环管一(103)外周,所述废料管(101)连通多个循环管一(103)并贯穿换热壳(102),所述过滤机构(2)安装在废料管(101)入口,所述废料管(101)出口连通连接管二(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筒(201)和过滤棉(202),所述过滤棉(202)安装在过滤筒(201)中部,所述过滤筒(201)中部固定连通在废料管(101)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3)包括热电转换单元、温差发电片(303)、散热组件和箱体(306),所述箱体(306)外侧壁安装在换热壳(102)外侧,所述温差发电片(303)外周安装在箱体(306)中部,所述热电转换单元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上侧,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下部,所述散热组件通过连接管一(4)与换热壳(102)一端相连接,所述热电转换单元与连接管二(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换单元包括循环管二(301)和导热翅片二(302),所述循环管二(301)外周盘绕在导热翅片二(302)中部,所述导热翅片二(302)一侧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上部,所述循环管二(301)一端通过连接管二(5)与废料管(10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翅片三(304)和循环管三(305),所述循环管三(305)外周盘绕在导热翅片三(304)中部,所述导热翅片三(304)一侧安装在温差发电片(303)下部,所述循环管三(305)一端连接外部输送泵,所述循环管三(305)另一端连接换热壳(102)远离连接管二(5)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102)、箱体(306)、连接管一(4)和连接管二(5)外周均设置有保温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14829.7U CN220067251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14829.7U CN220067251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67251U true CN220067251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4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14829.7U Active CN220067251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67251U (zh) |
-
2023
- 2023-06-02 CN CN202321414829.7U patent/CN2200672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360249U (zh) | 一种制氢装置 | |
CN108301927B (zh) | 太阳能高温集热储热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 |
CN220067251U (zh) |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 |
CN201331129Y (zh) | 直热式太阳能电磁感应智能蓄热热源装置 | |
CN205535725U (zh) | 高效醇类蒸汽发生器 | |
CN218295685U (zh) | 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器 | |
CN214891065U (zh) | 一种核能和光电耦合供汽系统 | |
CN213021094U (zh) |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10292329U (zh) | 一种新型蓄热电热水锅炉 | |
CN211925774U (zh) | 一种固废焚烧炉烟道余热回收装置 | |
CN114927719A (zh) |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恒温调控装置 | |
CN210861047U (zh) | 一种基于蒸汽发生器的热能再利用双循环系统 | |
CN207779178U (zh) | 用于螺杆空压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 |
CN217109489U (zh) | 一种热泵耦合电磁感应蒸汽发生器 | |
CN218821848U (zh) | 一种蒸汽管道余热排出结构 | |
CN221147305U (zh) | 一种锅炉排烟热量利用蓄热装置 | |
CN215489667U (zh) | 一种锅炉污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11782031U (zh) | 一种太阳能高效换热装置 | |
CN212029456U (zh) | 一种生物质碳化过程中热量循环利用设备 | |
CN216769385U (zh) | 一种节能型锅炉 | |
CN217816676U (zh) | 一种新型天然气蒸汽发生装置 | |
CN213146517U (zh) |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系统 | |
CN210152791U (zh) |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 |
CN218522758U (zh) | 利用光热及熔盐储能技术提升余热电站发电能力的系统 | |
CN214370086U (zh) | 一种太阳能电磁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