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7847U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7847U
CN216507847U CN202122398027.9U CN202122398027U CN216507847U CN 216507847 U CN216507847 U CN 216507847U CN 202122398027 U CN202122398027 U CN 202122398027U CN 216507847 U CN216507847 U CN 216507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front suspension
power assembly
center point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80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远
袁亮
崔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3980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7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7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7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第一前悬置、第二前悬置、后悬置和横梁,其中横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前悬置,第一前悬置外侧的横梁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前悬置,后悬置过盈配合连接在动力总成的底部,第一前悬置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第二前悬置用于与车身连接;悬置采用五点布置,四个前悬置分别与后悬置形成三角区域,几何中心重叠,动力总成质心落在该几何中心上,该布置方式有利于悬置隔振性能,提升整车NVH品质,且前悬置采用二级隔振方式,在满足原悬置系统性能要求的同时,提升悬置高频隔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声的优点。而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的提升,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影响NVH的重要零件,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常采用三点橡胶悬置,连接动力总成与副车架,且动力总成质心一般落在三个悬置点所构成的三角区域内,并尽量靠近三角形中心,由于此要求,对副车架结构提出了一定要求,此种副车架常采用钣金结构,不利于轻量化。
另外现有技术中常规悬置系统仅有两个前悬置,如果仅存在前悬置的情况下为单级隔振,悬置高频隔振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悬置采用五点布置,四个前悬置分别与后悬置形成三角区域,几何中心重叠,动力总成质心落在该几何中心上,该布置方式有利于悬置隔振性能,提升整车NVH 品质,且前悬置采用二级隔振方式,在满足原悬置系统性能要求的同时,提升悬置高频隔振性能。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1、第一前悬置4、第二前悬置5、后悬置6和横梁7,其中横梁7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前悬置4,第一前悬置4外侧的横梁7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前悬置5,后悬置6过盈配合连接在动力总成1的底部内,第一前悬置4用于与动力总成1连接,第二前悬置5用于与车身3连接。
所述横梁7两端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前悬置通孔71,第一前悬置通孔71 外侧的横梁7上对称设有第二前悬置通孔72。
所述第一前悬置4包括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其中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横梁7上的两个第一前悬置通孔71内。
所述第二前悬置5包括第二左前悬置51和第二右前悬置52,其中第二左前悬置51和第二右前悬置52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横梁7上的两个第二前悬置通孔72内。
所述动力总成1的底部设有通孔11,后悬置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11内。
所述动力总成1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所述第一左前悬置41的中心点、第一右前悬置4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所述第二左前悬置51的中心点、第二右前悬置5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所述第一左前悬置41中心点、第一右前悬置4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中心点构成的三角形与所述第二左前悬置51中心点、第二右前悬置52中心点和后悬置6中心点构成的三角形几何中心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共采用五个橡胶衬套,其中三个起主要作用,为整车轻量化考虑,副车架采用铝结构,保证副车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铝结构横梁压装两个衬套,通过横梁与车身纵梁连接,另外一个橡胶衬套压装至动力总成与副车架相连,省去动力总成支架,降低重量,节约成本。横梁与车身纵梁连接通过两个橡胶衬套,形成二级减振结构,大幅度的提升了悬置系统的高频隔振性能,同时与其他双级隔振系统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优势较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悬置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悬置布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动力总成1;
通孔11;
副车架2;
车身3;
第一前悬置4;
第一左前悬置41;
第一右前悬置42;
第二前悬置5;
第二左前悬置51;
第二右前悬置52;
后悬置6;
横梁7;
第一前悬置通孔71;
第二前悬置通孔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1、第一前悬置4、第二前悬置5、后悬置6和横梁7,其中横梁7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前悬置4,第一前悬置4外侧的横梁7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前悬置5,后悬置6过盈配合连接在动力总成1底部内,第一前悬置4与动力总成1连接(第一前悬置4 中间通孔与动力总成1的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前悬置5用于与车身3 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横梁7两端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前悬置通孔71,第一前悬置通孔71外侧的横梁7上对称设有第二前悬置通孔72。
所述第一前悬置4包括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其中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横梁7上的两个第一前悬置通孔71内。
所述第二前悬置5包括第二左前悬置51和第二右前悬置52,其中第二左前悬置51和第二右前悬置52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横梁7上的两个第二前悬置通孔72内。
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总成1的底部设有通孔11,后悬置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11内。
所述动力总成1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所述第一左前悬置41的中心点、第一右前悬置4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所述第二左前悬置51的中心点、第二右前悬置5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所述第一左前悬置41中心点、第一右前悬置4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中心点构成的三角形与所述第二左前悬置51中心点、第二右前悬置52中心点和后悬置6中心点构成的三角形几何中心重叠。
本专利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悬置系统的布置方式及安装结构。其前悬置采用二级隔振方式(常规悬置系统仅有两个第一前悬置4,如果仅存在第一前悬置4 的情况下为单级隔振,振动通过第一前悬置4传递至车身,本装置在第一前悬置4基础上串联第二前悬置5,振动通过第一前悬置4和第二前悬置5传递至车身,如此,从振动模型上计算可以得出相关振动曲线,在高频时或得更好的隔振率),在满足原悬置系统性能要求的同时,提升悬置高频隔振性能。
后悬置6采用与动力总成1集成的方式,在满足原悬置系统性能要求的同时进行少件化设计,节约成本,降低重量,且较支架连接提升了悬置模态,利于整车NVH。
悬置采用五点布置,四个前悬置分别与后悬置形成三角区域,(具体地说:所述第一左前悬置41的中心点、第一右前悬置4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所述第二左前悬置51的中心点、第二右前悬置5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几何中心重叠,动力总成质心落在该几何中心上,该布置方式有利于悬置隔振性能,提升整车NVH品质。
实施例2
一种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的布置方式及悬置结构,包括第一前悬置4、第二前悬置5和后悬置6(其中第一前悬置4、第二前悬置5和后悬置6均为橡胶衬套)、横梁7、副车架2、车身3的纵梁。
连接边界包括:动力总成1、副车架2、车身3。
悬置系统包括:第一前悬置4、第二前悬置5、后悬置6、横梁7。
动力总成1与副车架2和车身3通过悬置系统连接,悬置系统包含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第二左前悬置51、第二右前悬置52和后悬置6,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第二左前悬置51、第二右前悬置52压装至横梁7中,通过第一前悬置4与动力总成1连接,通过第二前悬置5与车身 3连接,后悬置6压装至动力总成1中与副车架2连接。悬置系统起到支撑动力总成,限制动力总成1位移以及隔振等作用。
第一前悬置4和第二前悬置5分别与后悬置6形成三角区域,几何中心重叠,动力总成质心落在该几何中心上。
实施例3
详细结构介绍:
前悬置:
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横梁7中,起主要作用(支撑、限位、隔振),第二左前悬置51、第二右前悬置52同样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到横梁7中,可以在原悬置系统隔振能力的基础上提升高频隔振能力。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通过螺栓直与动力总成1连接,第二左前悬置51、第二右前悬置52通过螺栓与副车架2连接。
后悬置:
后悬置6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动力总成1中,通过螺栓与副车架2相连,该结构满足悬置性能要求的同时,悬置与动力总成集成,进行少件化设计,节约成本,降低重量,且较支架连接提升了悬置模态,利于整车NVH。
实施例4
前悬置:
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横梁7中,起主要作用(支撑、限位、隔振),第二左前悬置51、第二右前悬置52同样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到横梁7中,可以在原悬置系统隔振能力的基础上提升高频隔振能力。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通过支架与动力总成1连接,第二左前悬置51、第二右前悬置52通过螺栓与副车架2连接。
后悬置:
后悬置6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动力总成1中,通过螺栓与副车架2相连。
后悬置6采用与动力总成1集成的方式,在满足原悬置系统性能要求的同时进行少件化设计,节约成本,降低重量,且较支架连接提升了悬置模态,利于整车NVH。
本结构共采用五个橡胶衬套,即:第一前悬置4、第二前悬置5和后悬置6,其中三个起主要作用,为整车轻量化考虑,副车架采用铝结构,保证副车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铝结构的横梁7压装衬套:第一前悬置4和第二前悬置 5,通过横梁7与车身纵梁连接,另外一个橡胶衬套即后悬置6压装至动力总成 1上与副车架相连,省去动力总成支架,降低重量,节约成本。横梁7与车身纵梁连接的每一面均通过两个橡胶衬套即第一前悬置4和第二前悬置5,形成二级减振结构,大幅度的提升了悬置系统的高频隔振性能,同时与其他双级隔振系统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优势较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前悬置(4)、第二前悬置(5)、后悬置(6)和横梁(7),其中横梁(7)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前悬置(4),第一前悬置(4)外侧的横梁(7)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前悬置(5),后悬置(6)过盈配合连接在动力总成(1)的底部内,第一前悬置(4)用于与动力总成(1)连接,第二前悬置(5)用于与车身(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两端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前悬置通孔(71),第一前悬置通孔(71)外侧的横梁(7)上对称设有第二前悬置通孔(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悬置(4)包括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其中第一左前悬置(41)和第一右前悬置(42)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横梁(7)上的两个第一前悬置通孔(7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悬置(5)包括第二左前悬置(51)和第二右前悬置(52),其中第二左前悬置(51)和第二右前悬置(52)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横梁(7)上的两个第二前悬置通孔(7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1)的底部设有通孔(11),后悬置(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1)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前悬置(41)的中心点、第一右前悬置(4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前悬置(51)的中心点、第二右前悬置(5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的中心点构成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前悬置(41)中心点、第一右前悬置(42)的中心点和后悬置(6)中心点构成的三角形与所述第二左前悬置(51)中心点、第二右前悬置(52)中心点和后悬置(6)中心点构成的三角形几何中心重叠。
CN202122398027.9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Active CN216507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8027.9U CN21650784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8027.9U CN21650784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7847U true CN216507847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1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8027.9U Active CN21650784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7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2470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010322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上安装支架组件
CN215322860U (zh) 一种中重型车辆组合支架和集成式车架
CN2165078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110155178B (zh) 一种全框式电动车悬置系统
CN115593517A (zh) 一种集成副车架功能的前纵梁结构及前机舱总成
CN211167097U (zh)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CN113386516B (zh) 一种电动车用扭力梁
CN206520451U (zh) 断开式平衡轴
CN201346969Y (zh) 轻中型汽车前独立悬架用上a型臂
CN111731088A (zh) 一种汽车悬置安装结构
CN219277140U (zh) 一种整体式非驱动前桥桥壳
CN211995892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悬置支架
CN212979774U (zh) 一种后下控制臂、车辆后悬架及车辆
CN216942595U (zh) 一种高结构强度空调机支架
CN114572311B (zh) 适配后转向器后驱动双电机双叉臂悬架的后悬架横梁总成
CN217145575U (zh) 一种三角筋型高结构强度空调机支架
CN203419177U (zh) 一种汽车前悬组合基座
CN218703466U (zh) 一种新型分体式副车架
CN221316359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总成结构
CN22090467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电池一体化安装架及独立驱动系统
CN215513207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轻量化悬置
CN202624392U (zh) 一种后侧围环式加强板组件及汽车
CN209776550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结构
CN211308725U (zh) 副车架与纵梁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