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6939U -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6939U
CN216506939U CN202122569311.8U CN202122569311U CN216506939U CN 216506939 U CN216506939 U CN 216506939U CN 202122569311 U CN202122569311 U CN 202122569311U CN 216506939 U CN216506939 U CN 216506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hot
pressing mechanism
hot pressing
j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93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家虎
杨威
叶秋剑
杨帅
丰竟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he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h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he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h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93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6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6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6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热压装置。该双层热压装置包括上压机构、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所述上压机构、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均可上下移动;在所述上压机构上升移动过程中,所述中压机构可通过所述导向柱由所述上压机构带动同步移动上升。在进行热压时,可同时进行双工位热压作业,从而进行两个电芯的同步热压生产,节约热压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少热压时间,减少设备面积,可实现电芯快速热压,生产效率高;或者,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一个热压工位单独进行热压工作。此外,进行热压时,针对不同长度尺寸或宽度尺寸的电芯,无需更换夹具,即可实现不同尺寸电芯的热压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电芯热压是生产方形锂电池的关键生产步骤,通过对电芯进行加热加压并保持一定时间,排出极片与隔膜中间的空气,从而减小电芯的体积,提高极片与隔膜的贴合程度;并且,经过热压后,极片与隔膜粘黏在一起,电芯流转到后段工序时,不易发生错位。目前,电芯叠片生产已经实现自动化,而高效、准确完成的电芯的热压生产将成为决定锂电池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然而,目前的电芯热压生产设备中,都是以单层的模式进行电芯热压,如专利申请CN112803058A公开的一种自动热压机用热压装置,在电芯热压过程中,热压机构只有一个热压工位,一次只能热压一个电芯;而且,该热压机构需要根据电芯的尺寸变化进行更换夹具。此外,现有的热压设备在热压过程中,热压时间较长,热压相同电芯耗时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匹配叠片机所产出的电芯所需热压机构数量较多,所需空间较大,占用面积多,增加设备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热压装置的热压生产效率低、结构占用空间大、需频繁更换夹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包括上压机构、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
所述上压机构、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均可上下移动;所述中压机构通过导向柱与所述上压机构连接,并在所述上压机构上升移动过程中,所述中压机构可通过所述导向柱由所述上压机构带动同步移动上升;
所述上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中压机构的第一上热压板,所述中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上压机构、并与所述第一上热压板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热压板;所述中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下压机构的第二上热压板,所述下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中压机构、并与所述第二上热压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下热压板。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热压板、所述第一下热压板、所述第二上热压板以及所述第二下热压板内均设置有发热管。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压机构上设置有中顶升组件;所述中顶升组件包括中顶升发热板;所述中顶升发热板嵌设在所述第一下热压板上,并通过中导柱与所述上压机构连接,在所述上压机构上升移动过程中,所述中顶升发热板可通过所述中导柱由所述上压机构带动同步移动上升。
进一步的,所述中顶升发热板内设置有发热管。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机构上设置有下顶升组件;所述下顶升组件包括下顶升发热板以及顶升驱动件;所述下顶升发热板嵌设在所述第二下热压板上,并与所述顶升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可驱使下顶升发热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顶升发热板内设置有发热管。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压机构的朝向所述上压机构的一侧以及所述下压机构的朝向所述中压机构的一侧均设置有纸片张紧组件,所述纸片张紧组件可对热压时用的防粘纸片进行张紧。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纸片张紧组件至少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张紧轴,各所述张紧轴均传动连接有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可驱使所述张紧轴旋转。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上均设置夹纸块,可对张紧的防粘纸片进行夹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纸块至少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均通过直线轴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柱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热压装置,还包括热压驱动机构;所述热压驱动机构与所述上压机构直接传动连接,并可直接传动驱使所述上压机构上下移动。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热压驱动机构包括热压主驱动件,所述热压主驱动件通过减速机及丝杆与所述上压机构传动连接。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热压驱动机构还包括加压驱动件,所述加压驱动件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热压装置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压机构、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在上压机构与中压机构以及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之间分布形成热压工位,两个热压工位在竖直方向布置,可实现电芯双进双出的设计模式。在进行热压时,可同时进行双工位热压作业,从而进行两个电芯的同步热压生产,节约热压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少热压时间,减少设备面积,可实现电芯快速热压,生产效率高;或者,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一个热压工位单独进行热压工作,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此外,该双层热压装置中,电芯从极耳方向进入热压工位,针对不同长度尺寸或宽度尺寸的电芯,无需更换夹具,即可实现不同尺寸电芯的热压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热压装置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热压装置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3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压机构及中压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中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中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下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纸片张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热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支撑架,101-支撑柱,102-顶板,2-上压机构,21-上压基板,22-第一上热压板,3-中压机构,31-中压基板,32-第一下热压板,33-第二上热压板,34-中顶升组件,341-中顶升发热板,342-中导柱,4-下压机构,41-下压基板,42-第二下热压板,43-下顶升组件,431-下顶升发热板,432-顶升驱动件,5-热压驱动机构,51-热压主驱动件,52-螺旋伞齿轮减速机,53-导向轴,54-支撑轴,55-丝杆,56-加压驱动件,57-电磁离合器,58-直角减速机,6-纸片张紧组件,61-张紧轴,62-张紧轴支架,63-旋转驱动件,7-夹纸块,8-导向柱,9-直线轴承,10-压力传感器,11-发热管,12-卡座,13-电芯。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的说明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及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便于区分,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热压装置,可进行包括电池电芯的热压。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双层热压装置包括上压机构2、中压机构3以及下压机构4。
其中,所述上压机构2、中压机构3以及下压机构4由上至下依次分布设置,且所述上压机构2以及所述中压机构3均可上下移动,而下压机构4为相对固定设置。如此,在上压机构2与中压机构3之间形成为第一热压工位,而在中压机构3与下压机构4之间形成为第二热压工位,两个的热压工位在竖直方向沿上下布置,热压作业时,第二热压工位由中压机构3下移靠近第二下热压板42进行热压,而第一热压工位由上压机构2下移靠近第一下热压板32进行热压。从而,可实现电芯双进双出的设计模式,完成双层热压作业;在进行热压时,可同时进行双工位热压作业,从而进行两个电芯的同步热压生产,相对单层热压设备,设备数量减少一半,大幅节约热压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少相同数量电芯13时的热压时间,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可实现电芯快速热压,生产效率高;或者,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一个热压工位单独进行热压工作,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请再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上压机构2包括上压基板21,中压机构3包括中压基板31,下压机构4包括下压基板41,作为基板结构,上压基板21、中压基板31以及下压基板41分别可进行相应机构的结构承载设置。上压机构2及中压机构3均设置在支撑架1上,并可在支撑架1上进行上下自由移动。
可选的,请参见图3和图4所示,支撑架1包括支撑柱101,支撑柱101可选为四根,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其中,支撑柱101的底端固定在下压基板41上,而上压基板21和中压基板31均通过直线轴承9设置在支撑柱101上并可沿支撑轴101的轴向自由滑动,具体在上压基板21和中压基板31上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9,而直线轴承9套设在支撑柱101上,从而使所述上压机构2以及所述中压机构3,均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架1上,相比传统的直线导轨与立板的连接方式更节约成本且更简洁、美观。并且,在支撑柱101的顶端具有顶板102,可对上压机构2的向上行程进行限位,以及可进行上升驱动件的支撑。设置的支撑架1结构简洁,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节约了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
进一步的,请再参见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中压机构3通过导向柱8与所述上压机构2连接,并在所述上压机构2上升移动过程中,所述中压机构3可通过所述导向柱8由所述上压机构2带动同步移动上升。具体的,导向柱8的底端与中压机构3的中压基板31为固定连接,而导向柱8的上端穿过上压机构2的上压基板21并采用包括轴承或螺母的模式与上压基板21卡接,且导向柱8的具体可见高度设计为与第一热压工位的最大打开高度对应。
在热压作业过程中,当第一热压工位及第二热压工位均处于闭合状态,即中压机构3与下压机构4之间处于相互靠近的压合状态以及上压机构2与中压机构3处于相互靠近的压合状态,进行两个热压工位的打开时,先进行第一热压工位的打开再进行第二热压工位的打开。首先,上压机构2沿着支撑柱101及导向柱8向上运动,而中压机构3保持与下压机构4相对静止的状态,逐渐打开第一热压工位;当第一热压工位完全打开后,导向柱8的上端即与上压机构2形成卡接,上压机构2继续上升,从而由上压机构2通过导向柱8带动中压机构3同步向上移动,中压机构3在随上压机构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热压工位被逐渐打开;当第二热压工位完全打开后,上压机构2即上升至行程最高点,此时,第一热压工位及第二热压工位均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而进行下压热压动作,即使第一热压工位及第二热压工位进行闭合时,则为上述行程的反向行程,先进行第二热压工位的闭合再进行第一热压工位的闭合。首先,上压机构2沿支撑柱101向下运动,而中压机构3由于导向柱8的卡接连接作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中压机构3随上压机构2同步向下移动并逐渐靠近下压机构4,直至中压机构3靠近压合在下压机构4上,第二热压工位完成闭合;而后,上压机构2继续向下移动,中压机构3与下压机构4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上压机构2沿支撑柱101及导向柱8向下运动并压合在中压机构3上,完成第一热压工位的闭合。
具体的,请参见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在所述上压机构2上具有朝向所述中压机构3的第一上热压板22,所述中压机构3上具有朝向所述上压机构2的第一下热压板32,第一上热压板22与所述第一下热压板32上下相对设置;而在所述中压机构3上具有朝向所述下压机构4的第二上热压板33,所述下压机构4上具有朝向所述中压机构3的第二下热压板42,所述第二上热压板33与第二下热压板42上下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上热压板22通过隔热板及支撑板设置在上压基板21的底部,第一下热压板32通过隔热板及支撑板设置在中压基板31的顶部,第二上热压板33通过隔热板及支撑板设置在中压基板31的底部,第二下热压板42隔热板及支撑板设置在下压基板41的顶部,隔热板的设置可防止热量大量流失并保护其它无需加热的部分不会温度过高,避免损坏其它结构或零件,同时在达到隔热的条件下,还能保证热压强度及热压板的平面度,保证电芯13热压后不会有压痕;且在所述第一上热压板22、所述第一下热压板32、所述第二上热压板33以及所述第二下热压板42内均设置有发热管11,可对相应的热压板进行加热并可实现对热压温度进行有效控制。进行热压时,第一上热压板22、第一下热压板32、第二上热压板33以及第二下热压板42提前加热,使温度达到热压工艺温度,在电芯13上料放入热压工位后,只需保持温度及加压即可,无需再等待发热管11的加热升温。
如此,在进行热压工作时,第一热压工位上由第一上热压板22随上压基板21的向下移动靠近第一下热压板32并与第一下热压板32相互合模进行热压,而第二热压工位上由第二上热压板32随中压基板31的向下移动靠近第二下热压板33并与第二下热压板33相互合模进行热压。
请再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上压机构2以及所述中压机构3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进行热压作业时,由压力传感器10可对上压机构2与中压机构3之间的合模热压压力以及中压机构3与下压机构4之间的合模热压压力进行监测,从而可对合模热压压力进行反馈控制,避免压力过大而损坏设备及电芯或者压力过小而未能完成有效的热压。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6所示,在所述中压机构3上设置有中顶升组件34,可方便电芯13在第一热压工位的热压上下料。具体的,请参见图7所示,所述中顶升组件34包括中顶升发热板341;其中,所述中顶升发热板341嵌设在所述第一下热压板32上,中顶升发热板341具体可嵌设成上表面与第一下热压板32的上表面平齐,保证热压后的电芯13无压痕,并通过中导柱342与所述上压机构2连接,中导柱342具体设计为可见高度小于第一热压工位的打开最大高度且下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中顶升发热板341,而中导柱342的上端穿过上压机构2的上压基板21并采用包括轴承或螺母的模式与上压基板21卡接。进一步的,在所述中顶升发热板341内设置有发热管11,可对中顶升发热板341进行加热。
当进行热压作业,第一热压工位打开过程中,在所述上压机构2上升移动相应行程后、第一热压工位未完全打开时,中导柱342的上端即与上压机构2的上压基板21形成卡接;且在上压基板21继续上移过程中,通过中导柱342的卡接可带动中顶升发热板341上升移动并脱离第一下热压板32,并在上压机构2上升至最大行程后上升至位于第一下热压板32的上方。此时,即可将待热压的电芯13上料至中顶升发热板341上。而后,上压机构2向下移动进行热压作业,中顶升发热板34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下移并嵌入至第一下热压板32内,同时中顶升发热板341的表面与第一下热压板32的表面保持平齐,电芯13由中顶升发热板341及第一下热压板32共同承托。上压基板21继续下移,并使第一上热压板22最终压合在电芯13上。在完成热压后,中顶升发热板341可在随上压机构2的开模过程中将热压好的电芯13顶起,进行下料。从而,方便电芯13在第一热压工位的热压上料和下料。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8所示,在所述下压机构4上设置有下顶升组件43,可方便电芯13在第二热压工位的上下料。具体的,请参见图9所示,所述下顶升组件43包括下顶升发热板431以及顶升驱动件432;其中,所述下顶升发热板431嵌设在所述第二下热压板42上,下顶升发热板431具体可嵌设成上表面与第二下热压板42的上表面平齐,保证热压后的电芯13无压痕,并与所述顶升驱动件43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432可驱使下顶升发热板431上下移动。顶升驱动件432可选但不限于气缸,并具体设置在下压基板41的底部,且输出端通过顶升支架与下顶升发热板431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下顶升发热板431内设置有发热管11,可对下顶升发热板431进行加热。
当进行热压作业,第二热压工位打开后或者在打开过程中,下顶升发热板431可在顶升驱动件432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并脱离第二下热压板42。此时,即可将待热压的电芯13上料至下顶升发热板431上。而后,顶升驱动件432驱使下顶升发热板431下移并重新嵌入至第二下热压板42内,并使下顶升发热板431的上表面与第二下热压板42的上表面保持平齐,电芯13由下顶升发热板431及第二下热压板42共同承托。开始热压合模,中压机构3向下移动,中压基板31带动第二上热压板33下压并最终压合在电芯13上。在完成热压后,中压机构3上移进行开模后,下顶升发热板431可在顶升驱动件432的再次驱动下向上移动并脱离第二下热压板42并将热压好的电芯13顶起,进行下料。从而,方便电芯13在第二热压工位的热压上料和下料。
并且,进一步优选的,该双层热压装置设计为热压时中顶升发热板341以及下顶升发热板431的长度方向与电芯13的长度方向一致,中顶升发热板341以及下顶升发热板431的宽度方向与电芯13的宽度方向一致,在电池电芯的热压生产作业时,电芯13由料夹从极耳方向进入至热压工位内时,针对不同长度尺寸或宽度尺寸的电芯13,无需更换夹具,即可实现不同尺寸电芯13的热压需求,节约制造夹具的成本以及更换夹具的生产时间。
进行电芯13的热压时,需要在电芯13的上下表面铺设如麦拉纸的防粘纸片,且铺设的防粘纸片需完全展开避免褶皱,从而有效防止电芯13热压过程中与热压板发生粘黏以及防止电芯13产生压痕。
在另外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6和图8所示,在所述中压机构3的朝向所述上压机构2的一侧以及所述下压机构4的朝向所述中压机构3的一侧均设置有纸片张紧组件6,所述纸片张紧组件6可对热压时用的防粘纸片进行张紧,由中压机构3以及下压机构4上设置的纸片张紧组件6张紧展开后的防粘纸片可分别遮盖住中压机构3上的第一下热压板32以及下压机构4上的第二下热压板42。
具体的,请参见图10所示,所述纸片张紧组件6至少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张紧轴61,两个张紧轴61具体设置在对称设置在相应的热压板的前后端侧,各所述张紧轴61均可自由旋转的设置在张紧轴支架62上并分别传动连接有旋转驱动件63,所述旋转驱动件63可驱使所述张紧轴61旋转。当进行防粘纸片的张紧铺展时,纸片的前后两端分别由两个张紧轴61进行夹紧,使纸片张紧铺展开;同时,张紧轴61对防粘纸片的张紧力可通过旋转驱动件63的旋转进行调节,旋转驱动件63可选但不限于气缸,且旋转驱动件63的压力由调压阀进行控制。而且,当中顶升发热板341以及下顶升发热板431在向上顶升及下移时,旋转驱动件63均可随防粘纸片的张力大小带动张紧轴61旋转,进行防粘纸片的收放,从而保持防粘纸片的张力始终恒定。
进一步的,请再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上压机构2以及所述中压机构3上均设置夹纸块7,夹纸块7具有夹持部,可对由纸片张紧组件6张紧的防粘纸片进行夹紧。可选的,所述夹纸块7至少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可从纸片的左右两端对纸片进行夹持。
如此,进行电芯13的热压作业时,在电芯13上料至第一热压工位和/或第二热压工位前,防粘纸片可上料至第一热压工位和/或第二热压工位内,并由相应设置的纸片张紧组件6进行张紧。在第一热压工位和第二热压工位的开模过程中,上压机构2上的夹纸块7和中压机构3上的夹纸块7可分半夹持一块防粘纸片上移,而中压机构3上的纸片张紧组件6和下压机构4上的纸片张紧组件6可分别张紧铺展一块防粘纸片,从而使第一热压工位和第二热压工位内均具有上下对应的两块防粘纸片。电芯13上料后进行热压时,各热压工位内上下对应的两块防粘纸片可从电芯13的上下侧面接触电芯13的表面,防止热压过程中电芯13产生压痕和电芯15首层隔膜粘在热压板上,起到消除压痕和防粘黏的作用。
此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热压装置还包括热压驱动机构5。其中,所述热压驱动机构5与所述上压机构2直接传动连接,并可直接传动驱使所述上压机构2进行上下移动,以完成热压作业。
具体的,请参见图11所示,所述热压驱动机构5包括热压主驱动件51,所述热压主驱动件51通过减速机及丝杆55与所述上压机构2传动连接。可选但不限的,热压主驱动件51为伺服电机,减速机采用螺旋伞齿轮减速机52,使热压主驱动件51可横向安装,节约竖直方向空间,降低整机高度,丝杆55采用滚珠丝杆。其中,热压主驱动件51设置在立架上,立架通过导向轴53支撑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板102的顶部,热压主驱动件51通过螺旋伞齿轮减速机52与丝杆55的一端传动连接,而丝杆55的另一端与移动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导向轴53上,且所述移动架的下端通过支撑轴54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卡座12与上压机构2的上压基板21固定连接。从而,在热压主驱动件51启动时,可通过丝杆55及移动块的传动作用驱使上压机构2定向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请再参见图11所示,在所述热压驱动机构5还包括加压驱动件56,所述加压驱动件56通过电磁离合器57与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可选的,加压驱动件56为伺服电机,电磁离合器57为牙嵌式电磁离合器并与PLC控制器连接,且加压驱动件56与电磁离合器57之间设置有直角减速机58;且基于螺旋伞齿轮减速机52的设置,加压驱动件56同样可横向安装。
如此,在该双层热压装置只进行开模或合模的上升及下降动作时,电磁离合器57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只有热压主驱动件51与螺旋伞齿轮减速机52连接,仅热压主驱动件51进行传动工作;而当需要加压和/或保压时,电磁离合器57打开并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热压主驱动件51及加压驱动件56同时连接螺旋伞齿轮减速机52并均可通过螺旋伞齿轮减速机52进行传动,热压主驱动件51进行开合模的升降驱动及加压驱动件56进行热压的加压和保压,进行热压压力控制,从而有效的完成热压作业。同时,加压驱动件56通过电磁离合器57实现间接性工作,并只需在加压和保压时工作,可节约电能。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上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机构、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
所述上压机构、中压机构以及下压机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均可上下移动;所述中压机构通过导向柱与所述上压机构连接,并在所述上压机构上升移动过程中,所述中压机构可通过所述导向柱由所述上压机构带动同步移动上升;
所述上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中压机构的第一上热压板,所述中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上压机构、并与所述第一上热压板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热压板;所述中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下压机构的第二上热压板,所述下压机构上具有朝向所述中压机构、并与所述第二上热压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下热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机构上设置有中顶升组件;所述中顶升组件包括中顶升发热板;所述中顶升发热板嵌设在所述第一下热压板上,并通过中导柱与所述上压机构连接,在所述上压机构上升移动过程中,所述中顶升发热板可通过所述中导柱由所述上压机构带动同步移动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上设置有下顶升组件;所述下顶升组件包括下顶升发热板以及顶升驱动件;所述下顶升发热板嵌设在所述第二下热压板上,并与所述顶升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可驱使下顶升发热板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机构的朝向所述上压机构的一侧以及所述下压机构的朝向所述中压机构的一侧均设置有纸片张紧组件,所述纸片张紧组件可对热压时用的防粘纸片进行张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片张紧组件至少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张紧轴,各所述张紧轴均传动连接有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可驱使所述张紧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上均设置夹纸块,可对张紧的防粘纸片进行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机构以及所述中压机构均通过直线轴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压驱动机构;所述热压驱动机构与所述上压机构直接传动连接,并可直接传动驱使所述上压机构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驱动机构包括热压主驱动件,所述热压主驱动件通过减速机及丝杆与所述上压机构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层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驱动机构还包括加压驱动件,所述加压驱动件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
CN202122569311.8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Active CN216506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9311.8U CN216506939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9311.8U CN216506939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6939U true CN21650693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9311.8U Active CN216506939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69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7577A (zh) * 2023-11-07 2023-12-12 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解决电芯压痕问题的热压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7577A (zh) * 2023-11-07 2023-12-12 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解决电芯压痕问题的热压机
CN117207577B (zh) * 2023-11-07 2024-03-26 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解决电芯压痕问题的热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1439U (zh) 二次连续化浮动压装装置
CN216506939U (zh) 一种双层热压装置
CN109037783A (zh) 全自动电池化成夹具机
CN218798272U (zh) 一种用于钢板加工的压平设备
CN205029982U (zh) 一种装载柔性电路板的料盘的输送系统
CN109573158B (zh) 锂电池贴膜机
CN209618349U (zh) 一种钣金薄板分料定位装置
CN110808399A (zh) 一种电池模组冷却水管的装配工装
CN202270793U (zh) 自动压筋机
CN211869046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机械设备加工用刻印机构
CN206993497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热压设备
CN210052803U (zh) 快换电芯治具
CN206003890U (zh) 一种绝缘片折弯包裹装置
CN213848625U (zh) 海苔加热压合装置
CN116295220B (zh) 一种lctp模组堆叠电芯柔性对中设备
CN201906967U (zh) 印刷电路板的铜片自动压入装置
CN220763005U (zh) 一种微晶耐磨砖压砖机
CN220444725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折弯设备
CN218472031U (zh) 一种叠片电芯热压设备
CN211508147U (zh) 软连接产品自动整形装置
CN22009280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设备辅助装置
CN203737770U (zh) 一种用板材压弧制筒的装置
CN221010424U (zh) 一种pcb板压模组件
CN102357575B (zh) 自动压筋机
CN213593737U (zh) 一种压力机的可移动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7 Workshop B202-1, Yeming Mold Industrial Park, Genyu Road, Tianliao Community,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HE AUTO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b202-1, Yeming mould Industrial Park, Genyu Road, Tianliao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EHE AUTO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