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6982U -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6982U
CN216486982U CN202121100882.0U CN202121100882U CN216486982U CN 216486982 U CN216486982 U CN 216486982U CN 202121100882 U CN202121100882 U CN 202121100882U CN 216486982 U CN216486982 U CN 216486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rolling
rod
motor
bl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008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锋
李�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11008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6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6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6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具体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包括底板和黑板,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连接有L形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滚动杆与转轴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滚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模型的载模机构,所述第一滚动杆底部滚动连接有中空球体,所述中间板上还设有位于固定块右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L形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与转轴平行的第二滚动杆,所述第二滚动杆另一端与中空球体滚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模型任意角度的调节,便于观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背景技术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随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价值工程、系统分析等新学科的发展,制造和使用的技术经济数据资料的积累,以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优化逐渐舍弃主观判断而依靠科学计算。目前,一般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展示台上的物体容易掉落,当需要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展示时,教师要不停在模型架和磁性黑板之间来回,十分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公告号:CN208766941U)公开了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包括底板、万向轮、电动伸缩杆、储物盒、展示台和磁性黑板,底板的底端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底板的上端焊接有四根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在展示台上,底板上放置有储物盒。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能调整展示台的高度,方便学生观察,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教师移动模型架,通过设置储物盒,可存放工具或待展示物品,磁性黑板提供书写的地方。但在对模型进行展示时不能调整模型的方向,不便于观察模型各个方位的特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以解决现技术不能够全方位展示模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包括底板和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四个气缸,四个所述气缸顶部共同连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上设有黑板和位于黑板右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连接有L形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连接有第一滚动杆,所述第一滚动杆与转轴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滚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模型的载模机构,所述第一滚动杆底部滚动连接有中空球体,所述中间板上还设有位于固定块右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L形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与转轴平行的第二滚动杆,所述第二滚动杆另一端与中空球体滚动连接。
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使用时,将模型架推到使用的场所,根据学生的身高和需求,启动气缸实现中间板的升降,将中间板的位置调至合适高度。将模型放置在载模机构上,之后可根据需求开启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调整模型的方位,便于学生观察模型任何角度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黑板书写来辅助学生的理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全方位调整模型的角度,便于学生对模型任意角度的观察和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模型架的实用性,方便了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载模机构包括载模底板与固定机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螺纹杆和滑动块,所述载模底板上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之间设有螺纹杆和位于螺纹杆前侧的第一滑杆,所述螺纹杆以中点为中心对称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纹杆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均被第一滑杆贯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型放置在载模机构上,通过旋转螺纹杆使滑动块滑动并将模型固定在载模机构上。使模型稳定在载模机构上,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动块一侧均设有若干弹簧,每个所述滑动块上的所有弹簧上均共同连接有缓冲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模型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不同尺寸的模型进行固定,提高了模型架使用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板上设有圆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黑板固定在固定杆的顶部,所述转动盘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中间板上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凹槽配合的T形的限位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具体需求将黑板书写面旋转至不同位置学生的视角处,便于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清楚观察黑板内容,提高了模型架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有蜗轮,所述固定块上位于第一电机右侧开设有T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载模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载模机构不会发生位置偏移,造成教学麻烦,提高了模型架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等。能够实现模型任意角度的调整,便于教师教学和便于学生观察模型任意角度的特征,实用价值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盘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中间板2、固定块3、第一电机4、第一连杆5、载模机构6、中空球体7、第二电机8、第二连杆9、转动盘10、载模底板11、螺纹杆12、滑动块13、第一滑杆14、限位杆15、蜗轮16、滑槽17、第二滑杆18、蜗杆19、黑板20。
实施例
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包括底板1和黑板20,黑板20供教师进行书写来辅助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底板1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气缸,四个气缸的活塞顶部共同连接有中间板2,中间板2上设有黑板20和位于黑板20右侧的固定块3,固定块3上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
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L形的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上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滚动杆,第一滚动杆与转轴的方向垂直,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调节模型的角度,便于同方向多角度观察模型,提高实用性。第一滚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模型的载模机构6,载模机构6包括载模底板11与固定机构,固定结构包括螺纹杆12和滑动块13,载模底板11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两块挡板之间设有螺纹杆12和位于螺纹杆12前侧的第一滑杆14,螺纹杆12右端贯穿载模底板11右侧的挡板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柄,转动握柄便于螺纹杆12的转动。螺纹杆12以中点为中心对称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螺纹杆12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3,两个滑动块13均被第一滑杆14贯穿,螺纹杆12左侧的滑动块13右侧和螺纹杆12右侧的滑动块13左侧均连接有两个弹簧,每个滑动块13上的两个弹簧上均共同连接有缓冲板,能够将模型固定在载模机构6上,对不同尺寸的模型施加不同的适应力,使模型更加可靠的固定在载模机构6上,提高了模型架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一滚动杆底部滚动连接有中空球体7,中间板2上还螺栓连接有位于固定块3右侧的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L形的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上设有与转轴平行的第二滚动杆,第二滚动杆左端与中空球体7滚动连接,能够实现模型水平方位的调整,便于观察,提高模型架的实用性。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蜗轮16,固定块3上位于第一电机4右侧开设有T形的滑槽17,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T形的第二滑杆18,第二滑杆18顶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与蜗轮16啮合的蜗杆19,能够对载模机构6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教学过程中载模机构不会发生位置偏移,造成教学麻烦,提高了模型架的可靠性。
中间板2上设有圆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0,转动盘10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杆,黑板20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顶部,转动盘10的侧壁上设有8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能够旋转黑板的角度,使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清楚观察黑板上教师书写的内容,有助于教学质量。中间板2上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凹槽配合的T形的限位杆15,可对黑板20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教师在书写过程中黑板20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模型架推到使用的场所,根据学生的身高和需求,启动气缸实现中间板2的升降,将中间板2的位置调至合适高度。将模型放置在载模机构6上,通过旋转螺纹杆12使滑动块13将模型固定在载模底板11上。当需要调整模型角度时先移动第二滑杆18使蜗杆19与蜗轮16分离,之后启动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调整模型的方位,调整好之后再移动第二滑杆18使蜗杆19与蜗轮16啮合,对载模机构6的位置进行固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黑板20书写,教师还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将黑板20旋转一定角度:首先将限位杆15从第二凹槽拉出,之后旋转黑板20,当调整好方向后,又将限位杆15推至第二凹槽内对黑板20进行限位。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包括底板(1)和黑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四个气缸,四个所述气缸顶部共同连接有中间板(2),所述中间板(2)上设有黑板(20)和位于黑板(20)右侧的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连接有L形的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上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连接有第一滚动杆,所述第一滚动杆与转轴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滚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模型的载模机构(6),所述第一滚动杆底部滚动连接有中空球体(7),所述中间板(2)上还设有位于固定块(3)右侧的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上设有L形的第二连杆(9),所述第二连杆(9)上设有与转轴平行的第二滚动杆,所述第二滚动杆另一端与中空球体(7)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模机构(6)包括载模底板(11)与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杆(12)和滑动块(13),所述载模底板(11)上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之间设有螺纹杆(12)和位于螺纹杆(12)前侧的第一滑杆(14),所述螺纹杆(12)以中点为中心对称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纹杆(12)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3),每个所述滑动块(13)均被第一滑杆(14)贯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块(13)一侧均设有若干弹簧,每个所述滑动块(13)上的所有弹簧上均共同连接有缓冲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上设有圆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0),所述转动盘(10)的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黑板(20)固定在固定杆的顶部,所述转动盘(10)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中间板(2)上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凹槽配合的T形的限位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蜗轮(16),所述固定块(3)上位于第一电机(4)右侧开设有T形的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T形的第二滑杆(18),所述第二滑杆(18)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16)啮合的蜗杆(19)。
CN202121100882.0U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Active CN216486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0882.0U CN21648698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0882.0U CN21648698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6982U true CN216486982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39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00882.0U Active CN21648698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6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10188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展示装置
CN21592903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智能数学教学用展示装置
CN206480234U (zh) 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
CN211555194U (zh) 一种销售培训用展示板
CN216486982U (zh)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模型架
CN206659514U (zh) 一种机械制图教学用图纸展示固定装置
CN211181087U (zh) 一种对外汉语教学用演示装置
CN210073024U (zh) 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机电产品设计平台
CN107901678A (zh) 一种数学教学多功能辅助装置
CN111276025A (zh) 一种工商管理专用教学辅助设备
CN213815179U (zh) 一种适于经济学老师授课用展架
CN115273615A (zh) 一种教学用数据模拟演示装置
CN211294341U (zh) 一种高等数学专用教学展示板
CN211827739U (zh) 一种艺术教育辅助设备
CN210324711U (zh)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示教板
CN209471647U (zh) 智能制造系统教学平台
CN209879919U (zh) 一种高中物理实验杠杆演示装置
CN209351136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画圆器
CN206897446U (zh) 一种具有夹紧功能的化学实验台
CN103707694B (zh) 一种常见回转面相贯线生成仪
CN213777140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媒体系统
CN219626171U (zh) 一种经济学统计数据柱
CN213815026U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演示设备
CN210667200U (zh) 一种调节型英语字母卡挂架
CN211186595U (zh) 一种英语培训样品储存展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