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3378U -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3378U
CN216453378U CN202121778428.0U CN202121778428U CN216453378U CN 216453378 U CN216453378 U CN 216453378U CN 202121778428 U CN202121778428 U CN 202121778428U CN 216453378 U CN216453378 U CN 216453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igarette
core
outlet channe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84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明
康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ir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84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3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3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3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储油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储油腔之间设置有出油通道;以及油芯分离组件,所述油芯分离组件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封堵或开放所述出油通道。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芯长时间浸泡在烟油中,会导致烟油容易变质、使口感变差,而且运输过程中易导致电子烟漏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烟的结构中,在生产完成后的产品中雾化器直接与烟油接触,导致雾化芯始终是浸泡在烟油里面,而电子烟出厂到销售,中间会间隔一段时间,如果雾化芯长时间浸泡在烟油中,会导致烟油容易变质,使口感变差。而且运输过程中,烟油会从雾化芯处渗透出来,从而易导致电子烟漏油,影响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及电子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芯长时间浸泡在烟油中,会导致烟油容易变质、使口感变差,而且运输过程中易导致电子烟漏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储油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储油腔之间设置有出油通道;以及
油芯分离组件,所述油芯分离组件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封堵或开放所述出油通道。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烟管;
控油支架,所述控油支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并连接所述出烟管,所述控油支架的外壁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为所述储油腔和所述容置腔;
所述控油支架内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出油通道开设在所述控油支架上并连通于所述连接腔,所述油芯分离组件部分可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腔中,并将所述连接腔分隔为分别连通所述出烟管和所述容置腔的两部分。
进一步,所述控油支架包括:架座,所述架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抵靠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内壁上;
架体,所述架体连接在所述架座上,所述出油通道开设在所述架体上;
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套设在所述出烟管上;
所述连接腔开设在所述架座和所述架体内。
进一步,所述油芯分离组件包括:
烟芯座,所述烟芯座内开设有出烟通道,所述出烟通道连通所述出烟管;
雾化件,所述雾化件设置在所述烟芯座上并部分位于所述出烟通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封堵部,所述封堵部设置在所述烟芯座上,所述烟芯座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通过所述封堵部封堵或开放所述出油通道。
进一步,所述封堵部包括:
封堵台,所述封堵台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腔中,
间隔设置在所述封堵台上的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均抵靠所述连接腔的内壁;
通过所述封堵台的移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出油通道的上下两侧,或
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均位于所述出油通道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芯分离控油结构还包括防漏油结构,所述防漏油结构包括吸液件,所述吸液件位于所述出烟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烟芯座包括:
烟弹底座,所述烟弹底座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封堵所述容置腔;
烟芯支架,所述烟芯支架连接在所述烟弹底座上,所述烟弹底座和所述烟芯支架配合卡嵌所述雾化件;
所述封堵部设置在所述烟芯支架背离所述烟弹底座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烟弹底座包括:底座体,所述底座体上设置有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抵靠所述容置腔的内壁;
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体上,所述下卡接部上开设有下安装槽;
所述烟芯支架包括:
支杆,所述支杆朝向所述底座体的一侧设置有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雾化件卡嵌在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内;
所述出烟通道贯通所述底座体、下卡接部、支杆、上卡接部以及封堵部。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沿所述烟芯座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底座体上设置有卡台;
所述卡台卡嵌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封堵部封堵所述出油通道;
所述卡台卡嵌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封堵部开放所述出油通道。
进一步,所述雾化件包括: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贯通所述出烟通道,
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位于所述出烟通道内并连接所述雾化芯。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方案还提出一种烟弹,包括如上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烟芯座上的磁吸件,电连接所述雾化件的电极,卡嵌在所述储油腔的注油孔上的注油塞,以及套设在所述壳体外壁的烟嘴套。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方案还提出一种电子烟,包括如上所述的烟弹,以及与烟弹相配的烟杆。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其中通过将储油腔和容置腔分开,储油腔用于储油,而雾化件设置在所述油芯分离组件中且置于容置腔中,置于容置腔中的油芯分离组件可被推动,在电子烟被消费者使用前,油芯分离组件在预设位置封堵住出油通道,从而使储油腔内的油和容置腔内的油芯分离组件中的雾化件分离,实现油芯分离的结构。当消费者在使用电子烟时,推动所述油芯分离组件到另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油芯分离组件从出油通道处移开,从而使出油通道打开后,所述储油腔和所述容置腔连通,烟油从储油腔中流入到容置腔内,从而位于容置腔内的油芯分离组件上的雾化器吸收烟油,进行雾化后被使用者吸出。通过本方案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使烟油和雾化件在使用前是独立分开的,这样能保证烟油不变质,口感从出厂到客户手上始终保持一致。而且在出厂后的运输过程中烟油被密封在储油腔中,这样就避免了容易漏油的通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的实施例的出油通道封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的实施例的出油通道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弹的实施例的部件分离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弹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00、烟弹;200、烟杆;300、壳体;310、储油腔;320、出烟口;330、容置腔;340、出油通道;350、外壳;351、出烟管;352、第一卡槽;353、第二卡槽;354、卡扣;360、控油支架;361、连接腔;362、架座; 363、架体;364、连接套;365、第一密封件;367、密封垫圈;400、烟芯座; 410、烟弹底座;411、底座体;412、下卡接部;413、第四密封件;414、下安装槽;415、卡台;420、烟芯支架;421、支杆;422、上卡接部;423、上安装槽;440、出烟通道;450、吸液件;500、雾化件;510、雾化芯;520、发热丝; 600、封堵部;610、封堵台;620、第二密封件;630、第三密封件;700、磁吸件;710、电极;720、注油塞;740、烟嘴套;741、内卡槽;800、油芯分离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及电子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用于电子烟的烟弹 100结构中,为方便结构描述,以电子烟在使用时,出烟的方向为上,对立的方向为下,电子烟位于左右手所在的方向为左右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包括:壳体300,所述壳体300内设置有储油腔310,出烟口320,和所述油芯分离组件800。在所述壳体300内开设有容置腔330,所述容置腔 330与所述储油腔310之间设置有出油通道340。所述壳体300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出烟口320位于壳体30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储油腔310环绕所述出烟口320设置,或者位于所述出烟口320的左右两侧。所述油芯分离组件800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330内并封堵或开放所述出油通道340
通过将储油腔310和容置腔330分开,储油腔用于储油,而雾化件500设置在所述油芯分离组件中且置于容置腔中,置于容置腔中的油芯分离组件可被推动,在电子烟被消费者使用前,油芯分离组件在预设位置封堵住出油通道,从而使储油腔内的油和容置腔内的油芯分离组件中的雾化件分离,实现油芯分离的结构。当消费者在使用电子烟时,推动所述油芯分离组件到另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油芯分离组件从出油通道处移开,从而使出油通道打开后,所述储油腔和所述容置腔连通,烟油从储油腔中流入到容置腔内,从而位于容置腔内的油芯分离组件上的雾化器吸收烟油,进行雾化后被使用者吸出。
所述油芯分离组件800包括:烟芯座400,雾化件500,以及封堵部600。所述烟芯座400位于所述容置腔330内,所述烟芯座400内开设有出烟通道440,所述出烟通道440连通所述出烟口320。所述雾化件500设置在所述烟芯座400 上并部分位于所述出烟通道440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330内。所述封堵部600设置在所述烟芯座400上,所述烟芯座400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330 内并通过所述封堵部600封堵所述出油通道340或开放所述出油通道340。
通过上述方案,雾化件500置于容置腔330中,置于容置腔330中的烟芯座400可被推动,在电子烟被消费者使用前,烟芯座400上的封堵部600封堵住出油通道340,从而使储油腔310内的油和容置腔330内的雾化件500分离,实现油芯分离的结构。如图2所示,当消费者在使用电子烟时,推动所述烟芯座400到另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封堵部600从出油通道340处移开,从而使出油通道340打开后,所述储油腔310和所述容置腔330连通,从而雾化件500吸收烟油,进行雾化后被使用者吸出。通过本方案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使烟油和雾化件500在使用前是独立分开的,这样能保证烟油不变质,口感从出厂到客户手上始终保持一致。而且在出厂后的运输过程中烟油被密封在储油腔310中,这样就避免了容易漏油的通病。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中,所述壳体300包括:外壳 350,以及控油支架360。所述外壳350上设置有出烟管351,所述出烟管351 位于所述外壳35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并贯通所述外壳350,所述出烟口320开设在所述出烟管351上。所述控油支架360位于所述外壳350的内腔中,并连接所述出烟管351,所述控油支架360内部开设有连接腔361,所述连接腔361 连通所述出烟管351。所述控油支架360的外壁将所述外壳350的内腔分隔为所述储油腔310和所述容置腔330。所述出油通道340开设在所述控油支架360 上并连通于所述连接腔361,所述封堵部600可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腔361中, 将所述连接腔361分隔为分别连通所述出烟管和所述容置腔的两部分。
通过在外壳350内设置控油支架360,通过控油支架360将外壳350的内腔分隔为储油腔310和容置腔330,再在控油支架360上开设出油通道340,通过移动的封堵部600而将所述出油通道340进行关闭和打开,实现控油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控油支架360具体包括:架座362,架体363,以及连接套364。所述架座36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65,所述第一密封件365 抵靠在所述外壳350的内腔的内壁上,通过第一密封件365将储油腔310的下部内壁进行密封,这样不会使储油腔310中的烟油从外壳350的内腔处漏出。所述架体363连接在所述架座362上,所述出油通道340开设在所述架体363 上,所述连接套364设置在所述架体363上,并套设在所述出烟管351上,所述连接腔361开设在所述架座362和所述架体363内。在将控油支架360安装到外壳350内时,可直接将所述连接套364套在所述出烟管351上,从而实现限位,这样方便了结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所述连接套的内腔底面设置有密封垫圈367,所述出烟管351的底面压紧在所述密封垫圈367上,防止烟油从出烟口流出。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烟芯座400包括:烟弹底座410,以及烟芯支架420。所述烟弹底座410位于下部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330内并封堵所述容置腔330,所述烟芯支架420连接在所述烟弹底座410的上部,所述烟弹底座410和所述烟芯支架420配合卡嵌所述雾化件500。所述封堵部600 设置在所述烟芯支架420的上部。通过所述烟弹底座410从所述容置腔330进行封堵,使电子烟在使用时,烟油在容置腔330中浸泡雾化件500而不会从底部漏出,所述烟芯支架420驱动所述封堵部600进行移动。当推动烟弹底座410,移动的烟弹底座410带动烟芯支架420移动,进而带动封堵部600移动,从而使出油通道340从关闭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烟弹底座410包括:底座体411,以及下卡接部412。所述底座体411上设置有第四密封件413,所述第四密封件 413抵靠所述容置腔330的内壁。通过第四密封件413对容置腔330下侧内壁进行密封,防止漏液。所述下卡接部412设置在所述底座体411上,所述下卡接部412上开设有下安装槽414。所述烟芯支架420包括:支杆421,以及上卡接部422。所述上卡接部422与支杆421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支杆421的下端,封堵部600位于所述支杆421的上端,所述上卡接部422上设置有上安装槽423,所述雾化件500卡嵌在所述上安装槽423和所述下安装槽414内。所述出烟通道440贯通所述底座体411、下卡接部412、支杆421、上卡接部422 以及封堵部600。具体结构中,所述上卡接部422和下卡接部412均设置为方形,所述上安装槽423和所述下安装槽414均为开口槽,当雾化件500放置在所述下安装槽414上时,将所述上卡接部422套设在所述下卡接部412上,并通过上安装槽423压紧所述雾化件500,雾化件500的一部分露出在所述容置腔330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上卡接部422和下卡接部412的内部,即出烟通道内。且雾化件500能填充上安装槽423和下安装槽414,使位于容置腔330 内的烟油不易通过上、下安装槽414而进入到出烟通道内。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雾化件500包括:雾化芯510,所述雾化芯510贯通所述出烟通道,发热丝520,所述发热丝520位于所述出烟通道440内并连接所述雾化芯510。雾化芯510为雾化棉芯,在电子烟使用时,雾化棉芯的两端被烟油所浸泡,通过将发热丝520通电后,将雾化棉芯中的烟油进行雾化,从而在出烟通道内产生烟,吸烟过程中,烟从出烟通道进入到出烟口320。本实施中的雾化芯采用的是雾化棉芯,棉芯吸液均匀,电子烟批量生产时,使产生的烟雾可控,有助于产品标准化。
另外,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芯分离控油结构还包括防漏油结构,所述防漏油结构包括吸液件450,所述吸液件450位于所述出烟通道 440内,所述吸液件450可以为吸液棉。当所述出烟通道440内产生冷凝液,或者是从雾化芯中渗透出的烟油进入到出烟通道内时,所述吸油棉450能吸收这些液出,从而保证液体不会从出烟通道中流出。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封堵部600包括:封堵台610,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封堵台610上的第二密封件620和第三密封件630。所述封堵台610可通过推动而在所述连接腔361中从下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密封件620 和所述第三密封件630均抵靠所述连接腔361的内壁。如图1所示,当在使用电子烟之前,所述第二密封件620和所述第三密封件630位于所述出油通道340 的上下两侧,这样可以实现对出油通道340的封堵。如图2所示,当第一次使用电子烟时,推动所述烟芯座400,使烟芯座400到达预定位置,向上移动的烟芯座400带动封堵台610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密封件620和所述第三密封件630移动,从而两者均位于所述出油通道340的上侧。支杆421与连接腔361 之间有间隙,这样出油通道340打开,储油腔310中的烟油从出油通道340内流到支杆421与连接腔361之间有间隙中,再从支杆421与连接腔361之间有间隙流到容置腔330内,从而浸泡所述雾化件500。
如图3所示,为对所述封堵部600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外壳350的下部的内壁上沿所述烟芯座400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352和第二卡槽353,如第一卡槽352在下方,第二卡槽353在上方。所述底座体411上设置有卡台415,所述卡台415与所述第一卡槽352和第二卡槽353均能相配而实现对底座体411的固定。在未使用电子烟时,所述卡台415卡嵌于所述第一卡槽352内时,所述封堵部600封堵所述出油通道340。当第一次使用电子烟使,推动所述底座体411,使底座体411上的所述卡台415卡嵌于所述第二卡槽353内时,上移的底座体411带动封堵部600上移,从而所述封堵部600开放所述出油通道340。
如图5、图6所示,基于相同的构思,本方案还提出一种烟弹100,包括如上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烟芯座400上的磁吸件700,电连接所述雾化件500的电极710,卡嵌在所述储油腔310的注油孔上的注油塞 720,以及套设在所述壳体300外壁的烟嘴套740。
具体结构中,所述注油孔开设在所述壳体300上并连通所述储油腔310,所述注油塞720卡嵌封堵所述注油孔,所述烟嘴套740上开设有与出烟口320 相连通的吸嘴,所述烟嘴套740的内壁上开设有内卡槽741,所述壳体300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扣354,当所述烟嘴套740套设在所述壳体300外壁上时,通过所述卡扣354与内卡槽741的连接实现固定。
烟弹100的具体装配过程为:
第一步:将雾化件500放置于烟弹底座410,并和烟芯支架420进行组装,形成烟芯座400,固定雾化件500。安装第四密封件413,第二密封件620和第三密封件630。
第二步,将控油支架360安装到外壳350内,形成壳体300。
将封堵部600安装到连接腔361中,第二密封件620和第三密封件630对出油通道340进行封堵。同时,卡台卡嵌于所述第一卡槽352内。
第三步,将待注的烟油通过注油孔里注入储油腔310中。
注满后,把注油塞720装到注油孔里,密封注油孔。
将烟嘴扣位扣合在壳体300上。使烟油和雾化件500在使用前,是独立分开,让烟油保存更持久,更原始的烟油口感。
第四步,推动底座体411,将卡台推入到第二卡槽353内。此时出油通道 340被打开,储油腔的烟油开始流到容置腔330内,雾化件500开始浸泡油。
再开始使用该电子烟。
如图7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方案还提出一种电子烟,包括如上所述的烟弹100,以及与烟弹100相配的烟杆200。烟杆200与烟弹100可拆卸连接,烟杆200内设置有电池,通过与烟弹100的磁吸作用而连接烟弹100电极710,从而为烟弹100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100以及电子烟,其中通过将储油腔310和容置腔330分开,储油腔310用于储油,而雾化件500置于容置腔330中,置于容置腔330中的烟芯座400可被推动,在电子烟被消费者使用前,烟芯座400上的封堵部600封堵住出油通道340,从而使储油腔310内的油和容置腔330内的雾化件500分离,实现油芯分离的结构。当消费者在使用电子烟时,推动所述烟芯座400到另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封堵部600从出油通道340处移开,从而使出油通道340打开后,所述储油腔 310和所述容置腔330连通,从而雾化器吸收烟油,进行雾化后被使用者吸出。通过本方案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使烟油和雾化件500在使用前是独立分开的,这样能保证烟油不变质,口感从出厂到客户手上始终保持一致。而且在出厂后的运输过程中烟油被密封在储油腔310中,这样就避免了容易漏油的通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储油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储油腔之间设置有出油通道;以及
油芯分离组件,所述油芯分离组件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封堵或开放所述出油通道;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烟管;
控油支架,所述控油支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并连接所述出烟管,所述控油支架的外壁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为所述储油腔和所述容置腔;
所述控油支架内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出油通道开设在所述控油支架上并连通于所述连接腔,所述油芯分离组件部分可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腔中,并将所述连接腔分隔为分别连通所述出烟管和所述容置腔的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芯分离组件包括:
烟芯座,所述烟芯座内开设有出烟通道,所述出烟通道连通所述出烟管;
雾化件,所述雾化件设置在所述烟芯座上并部分位于所述出烟通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封堵部,所述封堵部设置在所述烟芯座上,所述烟芯座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通过所述封堵部封堵或开放所述出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包括:
封堵台,所述封堵台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腔中,
间隔设置在所述封堵台上的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均抵靠所述连接腔的内壁;
通过所述封堵台的移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出油通道的上下两侧,或
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均位于所述出油通道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分离控油结构还包括防漏油结构,所述防漏油结构包括吸液件,所述吸液件位于所述出烟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芯座包括:
烟弹底座,所述烟弹底座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封堵所述容置腔;
烟芯支架,所述烟芯支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烟弹底座上,所述烟弹底座和所述烟芯支架配合卡嵌所述雾化件;
所述封堵部设置在所述烟芯支架背离所述烟弹底座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底座包括:底座体,所述底座体上设置有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抵靠所述容置腔的内壁;
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体上,所述下卡接部上开设有下安装槽;
所述烟芯支架包括:
支杆,所述支杆朝向所述底座体的一侧设置有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雾化件卡嵌在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内;
所述出烟通道贯通所述底座体、下卡接部、支杆、上卡接部以及封堵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沿所述烟芯座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底座体上设置有卡台;
所述卡台卡嵌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封堵部封堵所述出油通道;
所述卡台卡嵌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封堵部开放所述出油通道。
8.一种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油芯分离控油结构。
9.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弹,以及与烟弹相配的烟杆。
CN202121778428.0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Active CN216453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428.0U CN21645337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428.0U CN21645337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3378U true CN21645337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1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8428.0U Active CN21645337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3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5725A (zh)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EP3895562B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8130023A1 (zh) 电子烟雾化器
WO2019157874A1 (zh)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0158012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9157877A1 (zh)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1153794U (zh) 烟弹及电子烟
WO2019157875A1 (zh)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19157876A1 (zh)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112056623A (zh) 一次性雾化烟弹及包括其的电子烟装置
CN112841729A (zh) 雾化装置以及电子雾化器
CN216453378U (zh) 一种油芯分离控油结构、烟弹以及电子烟
CN111869923A (zh) 雾化芯及烟弹
CN2101580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603177U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113208188A (zh) 一种电子烟的气道密封储油仓装置
CN113455704A (zh) 一种油芯分离的雾化组件
CN113261709A (zh) 一种可视烟油式防漏电子烟
CN211672447U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220199U (zh) 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器气道组件密封储油仓装置
CN204070550U (zh) 电子烟用储油部件及电子烟
CN212590246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1379624U (zh) 电子烟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9330728U (zh) 一种整体式油杯的电子烟
CN21912536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4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408, Changan Bubugao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ZHIRO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4 floor 3, building 12, zone a, Gonghe first industrial zone,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n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