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6995U -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6995U
CN216406995U CN202122304914.5U CN202122304914U CN216406995U CN 216406995 U CN216406995 U CN 216406995U CN 202122304914 U CN202122304914 U CN 202122304914U CN 216406995 U CN216406995 U CN 216406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eat exchange
cavity
partition plat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49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
陈丙伟
彭会会
刘成
邵景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Excavato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Excavato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Excavato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Excavato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49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6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6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6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上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箱体内下部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箱体被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从上至下依次分割成第一油腔、第三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连通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腔连通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腔内设有至少一个换热管,所述第一油腔、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油腔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油道;所述第三油腔连通有第三油管和第四油管,所述第一油道内的油液通过换热管与所述第三油腔内的油液进行热交换;利用高温柴油对低温柴油进行加热,低温柴油还可以通过换热管、箱体、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与高温柴油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对低温柴油的加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发动机低压供油管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柴油中含有15%~30%的石蜡,温度降低时,这些石蜡会逐渐析出,形成结晶及三维网状结构,使油品流动性降低,在配套高过滤精度柴油滤清器的柴油系统中,会造成发动机供油引发功率损失,最终造成发动机排放恶化污染环境。
传统柴油加热器利用电加热元器件对柴油进行加热,需要消耗电瓶的电源,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利用发动机冷却液对柴油进行加热,此装置体积大不方便布置,因冷却液循环系统压力大对装置可靠性要求过高,经济性不好。
现有柴油燃油箱柴油动力系统使用零号柴油,在寒冷的冬季,极易发生凝固结蜡,使柴油的流动性变差,造成油路堵塞无法启动,车辆就无法行驶,为了使车辆能够正常行驶,车主不得不使用价格昂贵的负号柴油或者选用加有防冻剂的柴油才可以满足柴油机的启动和安全运行,负号柴油比零号柴油价格更贵,不耐烧,使运输成本大大提高,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石油资源,同时添加防冻添加剂会给柴油机的操作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会对柴油机的动力输出以及柴油机的使用寿命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目前柴油动力机的低压油路系统主要包括燃油箱、油水分离器、手油泵、双级过滤器,它们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形成了整个柴油低压油路的供油系统。目前国Ⅲ和欧Ⅲ标准的柴油车采用的加热方式也只是在油水分离器和双级过滤器的柴油精滤器上加装加热装置,但是这种加热方式也只能起到部分加热的功能,并且必须采用和温度相适应标号的柴油才可运行,在寒冷季节仍存在油管结蜡问题,仍然需要使用高标号柴油。还有一种加热方式是用电阻丝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是在油箱出油管内加装电阻丝,而且这种装置是把车内低压油路中原有的油水分离器和精滤器拆除后直接接到高压泵油路入口,这种接法必然会导致直接将没经过过滤的带杂质的柴油输入高压泵,损坏柴油机的零部件,使柴油发动机系统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这种加热方式破坏了油路原有的结构,不仅提高了用油成本和用车成本,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电热丝通电后存在明火现象,极不安全,增加了行车的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1054849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低压油路加热燃油的柴油发动机,包括柴油箱、水电加热油路和发动机系统,所述柴油箱的上端设有注油口,所述柴油箱内部设有过滤器,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循环水箱、发动机主体,所述柴油箱与发动机系统之间设有水电加热油路和回油管,所述水电加热油路包括水加热系统和辅助电加热系统,所述水加热系统和辅助电加热系统通过水路温控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是在原有的燃油箱内加入辅助电加热系统和水路循环加热器,结合低压油路电加热系统的原理,使车辆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使用零号柴油,给车主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石油资源的消耗,起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这种柴油发动机的水电加热油路的热交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解决了现有柴油加热器的热交换效率低,加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上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箱体内下部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箱体被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从上至下依次分割成第一油腔、第三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连通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腔连通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腔内设有至少一个换热管,所述第一油腔、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油腔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油道;所述第三油腔连通有第三油管和第四油管,所述第一油道内的油液通过换热管与所述第三油腔内的油液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往第一油管内通低温柴油,使第一油腔内充满低温柴油,并通过设置的换热管使低温柴油从第一油腔流往第二油腔,第二油腔被低温柴油充满后低温柴油从第二油管流出,高温柴油从第三油管流进第三油腔,在充满第三油腔后从第四油管流出,散热管位于第三油腔内,被第三油腔内的高温柴油包围,低温柴油和高温柴油通过散热管进行热交换,利用高温柴油对低温柴油进行加热,低温柴油还可以通过箱体、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与高温柴油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对低温柴油的加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油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油腔之间形成至少两个油路,所述油路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油道,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通过设置的第一隔板可以将第三油腔分隔成多个油路,多个油路连通形成第二油路,可以延长高温柴油在第三油腔内流动的路径,使高温柴油多次从换热管旁流过,换热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使第三油腔内的高温柴油的温度分布更合理,高温柴油的温度会随着在第二油路内的流动越来越低,直至高温柴油流出第三油腔,可以避免第三油腔内靠近低温柴油的区域温度与远离低温柴油的区域温度差距过大,影响热交换,能够有效的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对低温柴油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道蛇形布置,充分利用油路,使第二油道的路径更长,并且提高第三油腔内高温柴油的流动性,使第三油腔内的高温柴油的温度分布更合理,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道的首端设有进口,尾端设有出口,所述第三油管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第四油管与所述出口连通,高温柴油可以通过第三油管进入第二油道,通过第四油管流出第二油道,使高温柴油能在第二油道内从头流到尾,换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油道的连通孔,使高温柴油可以从一个油路进入另外一个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油管与所述第一油腔的首端处连通,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第二油腔的尾端处连通,所述第一油腔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油腔的首端相对应,所述第一油腔的尾端与所述第二油腔的尾端相对应,使第一油路更长,热交换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壁设有保温层,对箱体保温,降低箱体内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均为导热板,可以更好的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内设有内翅片,所述内翅片与所述换热管的内侧壁固定,提高高温柴油与低温柴油的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内翅片的水平截面呈“一”字形,降低内翅片对低温柴油流动的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往第一油管内通低温柴油,使第一油腔内充满低温柴油,并通过设置的换热管使低温柴油从第一油腔流往第二油腔,第二油腔被低温柴油充满后低温柴油从第二油管流出,高温柴油从第三油管流进第三油腔,在充满第三油腔后从第四油管流出,散热管位于第三油腔内,被第三油腔内的高温柴油包围,低温柴油和高温柴油通过散热管进行热交换,利用高温柴油对低温柴油进行加热,低温柴油还可以通过箱体、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与高温柴油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对低温柴油的加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二隔板;3、第三隔板;4、第一油腔;5、第三油腔;6、第二油腔;7、第一油管;8、第二油管;9、换热管;10、第三油管;11、第四油管;12、第一隔板;13、连通孔;14、内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为长方体箱体1,所述箱体1内上部设有第二隔板2,所述箱体1内下部设有第三隔板3,所述箱体1被所述第二隔板2和所述第三隔板3从上至下依次分割成第一油腔4、第三油腔5和第二油腔6,所述第一油腔4连通有第一油管7,所述第二油腔6连通有第二油管8;所述第三油腔5内设有五个一个换热管9,所述第一油腔4、所述换热管9和所述第二油腔6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油道;所述第三油腔5连通有第三油管10和第四油管11,所述第一油道内的油液通过换热管9与所述第三油腔5内的油液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往第一油管7内通低温柴油,使第一油腔4内充满低温柴油,并通过设置的换热管9使低温柴油从第一油腔4流往第二油腔6,第二油腔6被低温柴油充满后低温柴油从第二油管8流出,高温柴油从第三油管10流进第三油腔5,在充满第三油腔5后从第四油管11流出,散热管位于第三油腔5内,被第三油腔5内的高温柴油包围,低温柴油和高温柴油通过散热管进行热交换,利用高温柴油对低温柴油进行加热,低温柴油还可以通过箱体1、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与高温柴油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对低温柴油的加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油腔5内设有两个第一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2与所述第三油腔5之间形成三个油路,所述油路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油道,所述换热管9穿设于所述第一隔板12上,通过设置的第一隔板12可以将第三油腔5分隔成多个油路,多个油路连通形成第二油路,可以延长高温柴油在第三油腔5内流动的路径,使高温柴油多次从换热管9旁流过,换热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使第三油腔5内的高温柴油的温度分布更合理,高温柴油的温度会随着在第二油路内的流动越来越低,直至高温柴油流出第三油腔5,可以避免第三油腔5内靠近低温柴油的区域温度与远离低温柴油的区域温度差距过大,影响热交换,能够有效的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对低温柴油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道蛇形布置,充分利用油路,使第二油道的路径更长,并且提高第三油腔5内高温柴油的流动性,使第三油腔5内的高温柴油的温度分布更合理,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道的首端设有进口,尾端设有出口,所述第三油管10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第四油管11与所述出口连通,高温柴油可以通过第三油管10进入第二油道,通过第四油管11流出第二油道,使高温柴油能在第二油道内从头流到尾,换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1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油道的连通孔13,使高温柴油可以从一个油路进入另外一个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腔4和所述第二油腔6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油管7与所述第一油腔4的首端处连通,所述第二油管8与所述第二油腔6的尾端处连通,所述第一油腔4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油腔6的首端相对应,所述第一油腔4的尾端与所述第二油腔6的尾端相对应,使第一油路更长,热交换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外壁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选用浸塑工艺,利用PVC材料全方位包裹,对箱体1保温,降低箱体1内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12、所述第二隔板2和所述第三隔板3均为铝制导热板,可以更好的进行热交换吗,箱体1也为铝制箱体1,换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9内设有内翅片14,所述内翅片14与所述换热管9的内侧壁固定,提高高温柴油与低温柴油的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内翅片14的水平截面呈“一”字形,降低内翅片14对低温柴油流动的阻力。
工作原理:往第一油管7内通低温柴油,使第一油腔4内充满低温柴油,并通过设置的换热管9使低温柴油从第一油腔4流往第二油腔6,第二油腔6被低温柴油充满后低温柴油从第二油管8流出,高温柴油从第三油管10流进第三油腔5,在充满第三油腔5后从第四油管11流出,散热管位于第三油腔5内,被第三油腔5内的高温柴油包围,低温柴油和高温柴油通过散热管进行热交换,利用高温柴油对低温柴油进行加热,低温柴油还可以通过箱体1、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与高温柴油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对低温柴油的加热效果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上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箱体内下部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箱体被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从上至下依次分割成第一油腔、第三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连通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腔连通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腔内设有至少一个换热管,所述第一油腔、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油腔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油道;所述第三油腔连通有第三油管和第四油管,所述第一油道内的油液通过换热管与所述第三油腔内的油液进行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油腔之间形成至少两个油路,所述油路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油道,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蛇形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的首端设有进口,尾端设有出口,所述第三油管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第四油管与所述出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油道的连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油管与所述第一油腔的首端处连通,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第二油腔的尾端处连通,所述第一油腔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油腔的首端相对应,所述第一油腔的尾端与所述第二油腔的尾端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壁设有保温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均为导热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内设有内翅片,所述内翅片与所述换热管的内侧壁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翅片的水平截面呈“一”字形。
CN202122304914.5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Active CN216406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4914.5U CN216406995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4914.5U CN216406995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6995U true CN216406995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4914.5U Active CN216406995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6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312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04646487U (zh) 一种柴油机恒温供油装置
CN202132132U (zh) 一种叠片式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CN201368590Y (zh) 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
CN201110682Y (zh) 一种翅片管冰蓄冷器
CN216406995U (zh) 一种新型柴油加热器
CN205951862U (zh) 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车载热水器
CN110657697B (zh) 一种谷电储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66975A (zh) 一种多功能加热炉
CN207080302U (zh) 一种加热油箱
CN202648133U (zh) 空气能和太阳能叠加给水源热泵供热的装置
CN10791061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
CN20924465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CN210922279U (zh) 一种货车用排气余热再利用装置
CN203203280U (zh) 电辅助加热间接式热水系统中应用的蓄热水箱
CN20870680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恒温装置
CN2779089Y (zh) 热循环加热油箱
CN201778905U (zh) 柴油机气缸体
CN109873242A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布置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01448149U (zh) 组合式散热器
CN205805684U (zh) 一种汽车催化器热管理系统
CN205977468U (zh) Egr冷却器
CN207277272U (zh) 一种融雪车及其防冻管路结构
CN205446495U (zh) 适用于石油钻机刹车系统的循环冷却水装置
CN213899086U (zh) 车用储液罐加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