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1766U -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1766U
CN216381766U CN202122996075.8U CN202122996075U CN216381766U CN 216381766 U CN216381766 U CN 216381766U CN 202122996075 U CN202122996075 U CN 202122996075U CN 216381766 U CN216381766 U CN 216381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air outlet
cylinder body
valve block
out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60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海建
陈杰
张磊
阮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jin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jin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jin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jin Intellig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60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1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1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1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包括:一缸体,一连杆,顶部位于缸体内,且其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与缸体内部连通的通气孔;一出气阀块,设置于缸体顶部,该出气阀块上设置有一与缸体内部连通的出气口,该出气口处安装有单向阀体;一密封圈,套设于出气阀块上且位于出气阀块外周面和缸体内壁之间,以密封缸体和出气阀块;一胶刮,设置于连杆外周面及缸体内壁之间,当连杆上移时,所述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由所述胶刮密封,连杆、缸体以及出气阀块间形成密闭空间,缸体内部产生正压,出气阀块上的单向阀体打开;当连杆下移时,所述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空气自空隙进入通气孔,从而使得缸体内部气压平衡。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泵体。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背景技术
目前,泵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它如马达一样在各种产品和设备中都会使用到它。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泵体通常在连杆2的一端装有胶刮3,胶刮3与连杆2过盈配合,使得连杆2外径和缸体4密封,且在连杆2上还通过螺丝和压块10安装有阀片9,而其出气阀块5、出气盖7和密封圈8装到缸体4的另一端,在密封圈8的作用下气体将不能从出气阀块5和缸体4之间通过,缸体4、连杆2和出气阀块5组成密闭空间,且出气阀块5上同样通过螺丝和压块10装有阀片9。然而虽然上述泵可以完成一个泵气的过程,但是生产安装时因零件较多,工艺较为繁琐,影响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泵体生产效益的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应用于泵体,包括:
一缸体;
一连杆,顶部位于缸体内,且其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与缸体内部连通的通气孔;
一出气阀块,设置于缸体顶部,该出气阀块上设置有一与缸体内部连通的出气口,该出气口处安装有单向阀体;
一密封圈,套设于出气阀块上且位于出气阀块外周面和缸体内壁之间,以密封缸体和出气阀块;
一胶刮,设置于连杆外周面及缸体内壁之间,当连杆上移时,所述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由所述胶刮密封,连杆、缸体以及出气阀块间形成密闭空间,缸体内部产生正压,出气阀块上的单向阀体打开;当连杆下移时,所述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空气自空隙进入通气孔,从而使得缸体内部气压平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杆顶部处设置有环绕该顶部外周面的容置槽,所述通气孔与容置槽连通,且所述胶刮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之中,当连杆上移时,胶刮移至容置槽下边缘,而当连杆下移时,胶刮移至容置槽上边缘。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通气孔数量为八,八个所述通气孔环绕所述连杆顶部中心而设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单向阀体包括阀片以及压片,所述阀片通过所述压片设置于出气口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泵体,包括出气盖以及上述的密封装置,所述出气盖盖设于所述密封装置顶部,且该出气盖的出气嘴与出气阀块的出气口连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一轴承,以与外部电机连接,从而驱动连杆上下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连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与缸体内部连通的通气孔,且设置于连杆外周面及缸体内壁之间的胶刮,在连杆上移时,使得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由该胶刮密封,连杆与缸体以及出气阀块间形成密闭空间,连杆上移过程中缸体内部产生正压,出气阀块上的单向阀体被打开,空气从密闭空间出去,从而促使缸体内外部气压平衡;在连杆下移时,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空气自空隙进入通气孔,再进入缸体内部,从而使得缸体内外部气压平衡,完成一个泵气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连杆上的进气单向阀组件(阀片、压片和螺丝),零件较少,可降低成本,生产装配工艺较为简单,还可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泵体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泵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泵体处于一工作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泵体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泵体处于另一工作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泵体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至图7,图1至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泵体100的一具体实施例。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泵体100包括出气盖20以及密封装置,所述出气盖20盖设于所述密封装置顶部,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一缸体101、一连杆102、一出气阀块103、一密封圈104以及一胶刮105,其中,所述连杆102顶部位于缸体101内,且其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与缸体101内部连通的通气孔102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1021数量为八,八个所述通气孔1021环绕所述连杆102顶部中心而设置;所述出气阀块103设置于缸体101顶部,该出气阀块103上设置有一与缸体101内部连通的出气口1031,该出气口1031处安装有单向阀体106,且所述出气盖20的出气嘴201与出气阀块103的出气口1031连通;所述密封圈104套设于出气阀块103上且位于出气阀块103外周面和缸体101内壁之间,以密封缸体101和出气阀块103;所述胶刮105设置于连杆102外周面及缸体101内壁之间,当连杆102上移时,所述连杆102与缸体101内壁之间由所述胶刮105密封,连杆102与缸体101以及出气阀块103间形成密闭空间108,缸体101内部产生正压,出气阀块103上的单向阀体106打开;当连杆102下移时,所述连杆102与缸体101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空气自空隙进入通气孔1021,从而使得缸体101内部气压平衡。
基于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在连杆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与缸体101内部连通的通气孔1021,且设置于连杆102外周面及缸体101内壁之间的胶刮105在连杆102上下运动时,其位置也随之变化,即在连杆102上移时,使得连杆102与缸体101内壁之间由该胶刮105密封,连杆102与缸体101以及出气阀块103间形成密闭空间108,连杆102上移过程中缸体101内部产生正压,出气阀块103上的单向阀体106被打开,空气从密闭空间108出去,从而促使缸体101内外部气压平衡;在连杆102下移时,连杆102与缸体101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空气自空隙进入通气孔1021,再进入缸体101内部,从而使得缸体101内外部气压平衡,完成一个泵气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连杆102上的进气单向阀组件(阀片、压片和螺丝),零件较少,可降低成本,生产装配工艺较为简单,还可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102顶部处设置有环绕该顶部外周面的容置槽1022,所述通气孔1021与容置槽1022连通,且所述胶刮105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022之中,当连杆102上移时,胶刮105移至容置槽1022下边缘,而当连杆102下移时,胶刮105移至容置槽1022上边缘。基于该设计,当连杆102上移时,胶刮105在缸体101内正压的作用下下移,最后胶刮105止于容置槽1022的下边缘,如图6和图7所示,胶刮105和容置槽1022下边缘的距离为零,随着连杆102越往上移动,缸体101内的正压越大,胶刮105在气压的作用下越能贴紧容置槽1022的下边缘,胶刮105随着气压的上升,密封效果越佳;而当连杆102下移时,胶刮105在缸体101内负压的作用下上移,最后胶刮105止于容置槽1022的上边缘,如图4和图5所示,胶刮105和容置槽1022的上边缘的距离为零,空气从胶刮105和容置槽1022下边缘之间的空隙进入到连杆102的通气孔1021,到达缸体101内部,使缸体101内部的气压平衡。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体106包括阀片1061以及压片1062,所述阀片1061通过所述压片1062设置于出气口1031处,优选地,所述压片1062通过螺丝107固定于远离出气口1031的一侧,所述阀片1061一端位于所述压片1062下方,另一端位于出气口1031处,并覆盖出气口1031。基于上述设计,在连杆102上移过程中缸体101内部产生正压,阀片1061会被打开,空气从密闭空间108出去,从而促使缸体101内外部气压平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102上还设置有一轴承30,以与外部电机连接,从而驱动连杆102上下往复运动。基于该设计,外部电机的动能将会使连杆102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泵体100完成泵气的过程。
可理解地,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中连杆102上下移动时,胶刮105的位置也随之变化,配合设置于连杆102上的通气孔1021,同样可实现泵气功能,即当连杆102上移时,胶刮105在缸体101内正压的作用下下移,最后胶刮105止于容置槽1022的下边缘,随着连杆102越往上移动,缸体101内的正压越大,阀片1061在缸体101内气压的作用下被打开,而胶刮105在气压的作用下越能贴紧容置槽1022的下边缘,胶刮105随着气压的上升,密封效果越佳;而当连杆102下移时,胶刮105在缸体101内负压的作用下上移,最后胶刮105止于容置槽1022的上边缘,胶刮105和容置槽1022的上边缘的距离为零,空气从胶刮105和容置槽1022下边缘之间的空隙进入到连杆102的通气孔1021,到达缸体101内部,使缸体101内部的气压平衡。可知,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省去了连杆102上的进气单向阀组件(阀片、压片和螺丝),零件较少,可降低成本,生产装配工艺较为简单,还可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且该密封装置适用于所有需要进气单向阀气泵的降本设计,如轮胎打气泵,制氧机的气泵,增压泵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密封装置,应用于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一缸体;
一连杆,顶部位于缸体内,且其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与缸体内部连通的通气孔;
一出气阀块,设置于缸体顶部,该出气阀块上设置有一与缸体内部连通的出气口,该出气口处安装有单向阀体;
一密封圈,套设于出气阀块上且位于出气阀块外周面和缸体内壁之间,以密封缸体和出气阀块;
一胶刮,设置于连杆外周面及缸体内壁之间,当连杆上移时,所述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由所述胶刮密封,连杆、缸体以及出气阀块间形成密闭空间,缸体内部产生正压,出气阀块上的单向阀体打开;当连杆下移时,所述连杆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空气自空隙进入通气孔,从而使得缸体内部气压平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顶部处设置有环绕该顶部外周面的容置槽,所述通气孔与容置槽连通,且所述胶刮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之中,当连杆上移时,胶刮移至容置槽下边缘,而当连杆下移时,胶刮移至容置槽上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数量为八,八个所述通气孔环绕所述连杆顶部中心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体包括阀片以及压片,所述阀片通过所述压片设置于出气口处。
5.一种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出气盖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装置,所述出气盖盖设于所述密封装置顶部,且该出气盖的出气嘴与出气阀块的出气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一轴承,以与外部电机连接,从而驱动连杆上下往复运动。
CN202122996075.8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Active CN216381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6075.8U CN216381766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6075.8U CN216381766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1766U true CN21638176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6075.8U Active CN216381766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1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28058U (zh) 一种电动抽真空、割锡纸一体机
CN108119346B (zh) 低噪音气泵
CN216381766U (zh) 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泵体
CN214662035U (zh) 用于密封腔的吸真空机构
CN106957038A (zh) 一种电动抽真空、割锡纸一体机
CN111852811B (zh) 一种小型家用抽水泵
CN208404262U (zh) 一种食品搅拌机
CN201096078Y (zh) 一种可防卡死的气泵
CN102097207A (zh) 用在真空加压浸渍罐上的密封圈
CN214609055U (zh) 一种用于真空储物器的密封泄压阀
CN211549947U (zh) 一种新型活塞泵
CN211269038U (zh) 简易结构的全塑真空膏霜瓶
CN210317683U (zh) 一种密封压缩机气阀组件
CN209781175U (zh) 一种电动充气嘴装置
CN213598684U (zh) 一种防溢防空一体式装置
CN201896746U (zh) 涡卷式压缩机的气喷射结构
CN205036533U (zh) 用于充气泵的气缸
CN215410382U (zh) 一种便于填料排气的压缩阀口袋
CN210738760U (zh) 一种低噪音往复式真空泵
CN210724414U (zh) 一种新型具有防水效果的振动电机
CN220032800U (zh) 手动真空密封器
CN220118286U (zh)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CN218625925U (zh) 一种充压检测复合接头
CN220415644U (zh) 一种内置式气泵
CN214998100U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用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822, 823, 825, 826, South China Development Center, No.1, South China Avenue, Hehua community,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ijin Intelligent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822, 823, 825, 826, South China Development Center, No.1, South China Avenue, Hehua community,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ijin Intelligent Indust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