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8286U -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8286U
CN220118286U CN202320939608.5U CN202320939608U CN220118286U CN 220118286 U CN220118286 U CN 220118286U CN 202320939608 U CN202320939608 U CN 202320939608U CN 220118286 U CN220118286 U CN 220118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cavity
vacuum pump
air pa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96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首元
赖亮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96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8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8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8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噪音真空泵,所述低噪音真空泵包括壳体、隔膜泵组件、阀板、降噪板、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其中,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上盖设置有出气口;降噪板与阀板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第一过气腔对应第一过气孔设置,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通过过气缺口连通;降噪板与上盖围合形成出气腔,出气腔与出气口连通,降噪板设置有第二过气孔,出气腔与第二过气腔可通过第二过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真空泵,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泵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捕集泵和气体传输泵,其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
现有技术中,真空抽气泵主要应用于需要抽气形成真空的产品及场所,在各类小家电及小电器上广泛应用,如吸奶器、真空保鲜机、吸鼻涕机、真空包装机等,客户使用场景一般是位于较安静的场所,目前传统的真空抽气泵由于缺少有效的降噪结构,导致产品在使用时产生很大的噪音,客户体验感较差,需要通过改进结构以达到降噪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低噪音真空泵,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泵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低噪音真空泵,所述低噪音真空泵包括:
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上盖设置有出气口;
隔膜泵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隔膜泵组件包括皮碗,所述皮碗形成有至少一个泵气腔,所述隔膜泵组件用于将气体由所述进气口泵送至所述出气口;
阀板,设置于所述皮碗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阀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泵气腔对应的第一过气孔;
降噪板,设置于所述上盖内,所述降噪板与所述阀板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所述第一过气腔对应所述第一过气孔设置,所述第一过气腔和所述第二过气腔通过过气缺口连通;所述降噪板与所述上盖围合形成出气腔,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降噪板设置有第二过气孔,所述出气腔与所述第二过气腔可通过所述第二过气孔连通;
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气孔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过气孔;以及
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气孔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过气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腔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出气腔和第二出气腔,所述第一出气腔和所述第二出气腔通过第一出气缺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腔内,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腔位于所述第二出气腔的中部,所述降噪板向上凸起有第一挡筋部形成所述第一出气腔,所述第一出气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挡筋部,所述第一出气缺口设有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气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阀门包括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盖合部,所述盖合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盖合部与多个所述第二过气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盖合部用以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过气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门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出气缺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气缺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腔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出气腔相互独立的第三出气腔,所述第三出气腔位于所述第二出气腔的外侧,所述第三出气腔和所述第二出气腔通过第二出气缺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出气口位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低噪音真空泵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隔膜泵组件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设所述底座与所述隔膜泵组件传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膜泵组件还包括皮碗座、摆动架、偏心轴和偏心座;所述皮碗座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皮碗设置于所述皮碗座,并与所述摆动架连接,所述偏心座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摆动架与所述偏心座通过所述偏心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驱动筒,所述驱动筒的顶部插接所述皮碗的底部;所述驱动筒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泵气腔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孔对应的阀片,所述阀片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真空泵,包括壳体、隔膜泵组件、阀板、降噪板、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其中,降噪板与阀板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第一过气腔对应第一过气孔设置,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通过过气缺口连通;降噪板与上盖围合形成出气腔,出气腔与出气口连通,降噪板设置有第二过气孔,出气腔与第二过气腔可通过第二过气孔连通。气体由进气口流入真空泵内时,会流经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通过延长气体在真空泵内的流通路径,可以降低气体在真空泵内的流速,以此降低气体冲击真空泵内的壳体而产生的噪音,以及因气体流速过快而在摩擦、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降低了真空泵的整体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噪音真空泵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低噪音真空泵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低噪音真空泵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降噪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降噪板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第二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隔膜泵组件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低噪音真空泵 410 第一过气腔
100 壳体 420 第二过气腔
110 底座 430 过气缺口
111 进气口 440 出气腔
120 上盖 441 第一出气腔
121 出气口 442 第二出气腔
200 隔膜泵组件 443 第三出气腔
210 皮碗 450 第一挡筋部
211 泵气腔 451 第一出气缺口
212 阀片 460 第二挡筋部
20 皮碗座 461 第二出气缺口
230 摆动架 470 第二过气孔
231 驱动筒 510 第一阀门
232 排气孔 520 第二阀门
240 偏心轴 521 本体部
250 偏心座 522 盖合部
300 阀板 523 定位部
310 第一过气孔 600 驱动电机
400 降噪板 700 进气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噪音真空泵的实施例,该真空泵具有低噪音的优点,该真空泵可以应用于吸奶器、真空保鲜机、吸鼻涕机、真空包装机等产品上,以降低产品工作时的噪音,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低噪音真空泵10包括壳体100、隔膜泵组件200、阀板300、降噪板400、第一阀门510以及第二阀门520。所述壳体100包括底座110和上盖120,所述底座110上设置有进气口111,所述上盖120设置有出气口121;所述隔膜泵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和所述上盖120之间,所述隔膜泵组件200包括皮碗210,所述皮碗210形成有至少一个泵气腔211,所述隔膜泵组件200用于将气体由所述进气口111泵送至所述出气口121;所述阀板300设置于所述皮碗210和所述上盖120之间,所述阀板300上设置有与所述泵气腔211对应的第一过气孔310;所述降噪板400设置于所述上盖120内,所述降噪板400与所述阀板300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气腔410和第二过气腔420,所述第一过气腔410对应所述第一过气孔310设置,所述第一过气腔410和所述第二过气腔420通过过气缺口430连通;所述降噪板400与所述上盖120围合形成出气腔440,所述出气腔440与所述出气口121连通,所述降噪板400设置有第二过气孔470,所述出气腔440与所述第二过气腔420可通过所述第二过气孔470连通;所述第一阀门510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气孔310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过气孔310;所述第二阀门520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气孔470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过气孔470。
具体地,所述壳体100包括底座110和上盖120,所述底座110大致呈方形筒状设置,进气口111设置在底座110的侧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111也可以设置在底座110的底部,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底座110内形成有空腔,该空腔与进气口111连通,限定为该空腔为进气腔700,即气体从进气口111可以流入进气腔700内。上盖120也大致呈方形筒状设置,所述上盖120的下端开口,上端密封,上盖120上设置有出气口121,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21之间形成有送气通道。
隔膜泵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和所述上盖120之间,隔膜泵组件200工作时,可以将气体由进气口111泵送至出气口121。具体来讲,隔膜泵组件200包括皮碗210,所述皮碗210具有至少一个泵气腔211,该皮碗210通过不断的压缩和伸展,以将位于进气腔700中的气体通过皮碗210上下压缩作用泵送至出气口121出气。
阀板300设置在皮碗210和上盖120之间,阀板300密封所述皮碗210的泵气腔211。所述阀板300对应泵气腔21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过气孔310,在第一过气孔310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过气孔310的第一阀门510,所述第一阀门510呈伞状设置,当皮碗210进行压缩时,此时第一阀门510在气流的冲击下打开第一过气孔310,泵气腔211内的气体由第一过气孔310泵出。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上盖120内还设置有降噪板400,所述降噪板400主要用于延长气流在真空泵内的路径,降低气流的流速,减少气流对真空泵内壳体100的直接冲击,以降低真空泵工作时的噪音。展开来说,所述降噪板400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气腔410和第二过气腔420,第一过气腔410对应第一过气孔310设置,即由隔膜泵组件200从泵气腔211中泵送的气体,从第一过气孔310流过后,会对应流入降噪板400的第一过气腔410中。第一过气腔410与第二过气腔420相互独立,且第一过气腔410中与第二过气腔420通过过气缺口430连通,降噪板400与上盖120还围合形成有出气腔440,出气腔440与出气口121连通,且出气腔440与第二过气腔420可以通过第二过气孔470连通。即流入第一过气腔410中的气体,会先通过过气缺口430流入第二过气腔420中,然后在从第二过气腔420中通过第二过气孔470流入出气腔440中,最终通过出气腔440从出气口121流出真空泵。第二阀门520设置在第二过气孔470处,与第一阀门510的工作原理相同,第二阀门520在位于第二过气腔420中的气流的冲击作用下,可以打开第二过气孔470,以使得第二过气腔420中的气体可以流向出气腔440中。
需要注意的是,真空泵发出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泵内部的气体碰撞壳体100产生的声音,以及由于真空泵内气体速度过快而在摩擦、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可以理解地,随着真空泵内气体速度的降低,真空泵内部气体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摩擦振动的声音也会减小,并且气体在撞击壳体100时,由于经过缓冲,已经降到一个比较低的速度了,所以因气体碰撞壳体100产生的声音也会随之减少。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延长了气体在真空泵内的流通路径,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速度,从而降低了真空泵的工作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真空泵10,包括壳体100、隔膜泵组件200、阀板300、降噪板400、第一阀门510以及第二阀门520。其中,降噪板400与阀板300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气腔410和第二过气腔420,第一过气腔410对应第一过气孔310设置,第一过气腔410和第二过气腔420通过过气缺口430连通;降噪板400与上盖120围合形成出气腔440,出气腔440与出气口121连通,降噪板400设置有第二过气孔470,出气腔440与第二过气腔420可通过第二过气孔470连通。气体由进气口111流入真空泵内时,会流经第一过气腔410和第二过气腔420,通过延长气体在真空泵内的流通路径,可以降低气体在真空泵内的流速,以此降低气体冲击真空泵内的壳体100而产生的噪音,以及因气体流速过快而在摩擦、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降低了真空泵的整体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腔44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出气腔441和第二出气腔442,所述第一出气腔441和所述第二出气腔442通过第一出气缺口451连通;所述第二过气孔470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腔441内,所述出气口121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连通。
具体地,所述出气腔44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出气腔441和第二出气腔442,第一出气腔441与第二过气腔420连通,第一出气腔441和第二出气腔442通过第一出气缺口451连通,且出气口121与第二出气腔442连通。即气体由第二过气腔420流出时,会先流向第一出气腔441中,然后在通过第一出气缺口451流向第二出气腔442中,并最终由出气口121流出。将出气腔440设置为第一出气腔441和第二出气腔442,可以进一步延长气流在出气腔440内的流通路径,降低气流对真空泵内壳体100直接冲击所产生的噪音,并且气体需要通过第一出气缺口451流向第二出气腔442中,降低了气体在出气腔440中的流速,从而可以降低气体流速过快而在摩擦、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将出气口121设置为与第二出气腔442连通,避免气体通过第一出气腔441直接流向出气口121处,可以避免气体从第二过气孔470流出后直接冲击上盖120的内壁面,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腔441位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的中部,所述降噪板400向上凸起有第一挡筋部450形成所述第一出气腔441,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设置于所述第一挡筋部450,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设有多个。
具体地,所述第一出气腔441位于第二出气腔442的中部,第一出气腔441由降噪板400向上凸起的第一挡筋部450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筋部450呈环形设置,多个第一出气缺口451沿第一挡筋部450的周向间隔排布。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筋部450也可以呈矩形设置,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将第一出气腔441设置在第二出气腔442的中部,且多个第一出气缺口451沿第一挡筋的周向间隔排布,可以使得流入第一出气腔441中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腔441的四周流向第二出气腔442内,并由出气口121流出,该种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气体流动方式,可以更大程度的减缓气体的流速,从而减少高速气体对真空泵内部件壳体100的冲击,从而降低真空泵的噪音。
请参阅图4至图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过气孔470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阀门520包括本体部521和与所述本体部521连接的盖合部522,所述盖合部52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盖合部522与多个所述第二过气孔47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盖合部522用以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过气孔470。
具体地,所述第二过气孔47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位于第二过气腔420内的气体可以从多个第二过气孔470流向第一出气腔441中,通过多个第二过气孔470可以增加气体的流通量。第二阀门520包括本体部521和与本体部521连接的多个盖合部522,多个盖合部522与多个第二过气孔470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盖合部522可以分别控制与其对应的一个第二过气孔470的开闭,如此,避免了第二过气腔420内的气体在流向第一出气腔441内时,需要第二阀门520同时打开多个第二过气孔470才可以使得气体流通的弊端。且每个第二过气孔470的开闭独立控制,由于每个第二过气孔470中的气流的流速不同,因此气流对盖合部522的冲击力的大小也不同,第二过气孔470中的气流对与其对应的盖合部522的冲击力较小时,也能打开第二过气孔470,使得第二过气腔420与第一出气腔441连通,提高了第二过气孔470的过气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门520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部521连接的定位部523,所述定位部523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处。
具体说来,第二阀门520还包括定位部523,所述定位部523卡接在多个第一出气缺口451中的一个第一出气缺口451处,以对第二阀门520整体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第二阀门520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使得盖合部522与第二过气孔470的位置错位,导致第二阀门520失效。同时,所述第二阀门520的整体形状与第一挡筋部450的形状适配,即第二阀门520的主体部与第一挡筋部450的内壁面贴合,以进一步对第二阀门520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第二阀门520的位置发生偏移。
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生产,所述第二阀门520的本体部521、盖合部522和定位部523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521、盖合部522和定位部523也可以分体设置,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腔44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相互独立的第三出气腔443,所述第三出气腔443位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的外侧,所述第三出气腔443和所述第二出气腔442通过第二出气缺口461连通。
具体地,所述还向上凸起有第二挡筋部460,所述第二挡筋部460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二出气腔442,所述第二挡筋部460的外侧形成第三出气腔443,第二出气缺口461设置在第二挡筋部460上,所述第二出气腔442与第三出气腔443通过第二出气缺口461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缺口46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出气缺口461间隔设置。优选地,由于降噪板400整体大致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二出气缺口461可以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二出气缺口461分别设置在降噪板400的四个角部。流入第二出气腔442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出气缺口461流向第三出气腔443中,以进一步延长气体在出气腔440中的流动路径,降低气体的流速,从而降低真空泵的噪音。优选地,所述出气口121还可以设置为与第三出气腔443连通,以使得第二过气腔420中的气体,需要依次流经第一出气腔441、第二出气腔442和第三出气腔443才可以由出气口121流出,更大程度的延长气体在出气腔440中的流动路径,起到降噪的作用。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121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出气口121位于所述上盖120的上表面。具体说来,出气口121设置为多个,可以进一步提高真空泵的出气量。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低噪音真空泵10还包括驱动电机600,所述驱动电机60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远离所述隔膜泵组件200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穿设所述底座110与所述隔膜泵组件200传动连接。具体说来,所述驱动电机600与隔膜泵组件200传动连接,可以为隔膜泵组件200提供动力,以将气体由进气口111泵送至出气口121出气。
请参阅图3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膜泵组件200还包括皮碗座220、摆动架230、偏心轴240和偏心座250;所述皮碗座220与所述底座110围合形成进气腔700,所述进气腔700与所述进气口111连通;所述皮碗210设置于所述皮碗座220,并与所述摆动架230连接,所述偏心座250与所述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连接,所述摆动架230与所述偏心座250通过所述偏心轴240连接。
具体说来,当隔膜泵组件200工作时,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转动,带动偏心座250转动,偏心座250与摆动架230通过偏心轴240连接,因此摆动架230会随着偏心座250的转动而上下摆动。皮碗210安装于所述皮碗座220,并与摆动架230连接,摆动架230摆动时,会使皮碗210的泵气腔211上下压缩伸展,泵气腔211形成抽气、压气动作,从而将进气腔700内的气体抽入泵气腔211中,并在泵气腔211中压入第一过气腔410内,经过送气通道由出气口121排出。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7,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架230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驱动筒231,所述驱动筒231的顶部插接所述皮碗210的底部;所述驱动筒23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232,所述泵气腔21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孔232对应的阀片212,所述阀片212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孔232。具体地,所述排气孔232与进气腔700连通,进气腔700中的气体可以在隔膜泵组件200的作用下,泵压至泵气腔211中。
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真空泵10泵压气体时过程如下:
低噪音真空泵10工作时,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转动,带动隔膜泵组件200的皮碗210的泵气腔211上下压缩进行抽气、压气动作。
当泵气腔211由压缩至伸展状态时,进气腔700内的气体通过驱动筒231的底部开口进入筒内,并由驱动筒231顶部的排气孔232向泵气腔211底部的阀片212施加一冲击力,气体冲开阀片212,阀片212打开排气孔232,以使得泵气腔211与进气腔700连通,进气腔700内的气体可以流入泵气腔211内。
当泵气腔211进行压缩时,此时阀片212关闭排气孔232,泵气腔211内的气体通过泵气腔211压缩作用冲开第一阀片212,流入第一过气腔410中,并通过过气缺口430流向第二过气腔420中。
当泵气腔211再次进行压缩时,第二过气腔420中的气体通过泵气腔211作用可以冲开第二阀片212,流入第一出气腔441中,并在隔膜泵组件200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出气缺口451流向第二出气腔442中,并最终由出气口121流出。
需要强调的是,当阀片212打开排气孔232,泵气腔211进气时,此时第一阀片212关闭第一过气孔310,第二阀片212关闭第二过气孔4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音真空泵(10)包括:
壳体(100),包括底座(110)和上盖(120),所述底座(110)上设置有进气口(111),所述上盖(120)设置有出气口(121);
隔膜泵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和所述上盖(120)之间,所述隔膜泵组件(200)包括皮碗(210),所述皮碗(210)形成有至少一个泵气腔(211),所述隔膜泵组件(200)用于将气体由所述进气口(111)泵送至所述出气口(121);
阀板(300),设置于所述皮碗(210)和所述上盖(120)之间,所述阀板(300)上设置有与所述泵气腔(211)对应的第一过气孔(310);
降噪板(400),设置于所述上盖(120)内,所述降噪板(400)与所述阀板(300)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气腔(410)和第二过气腔(420),所述第一过气腔(410)对应所述第一过气孔(310)设置,所述第一过气腔(410)和所述第二过气腔(420)通过过气缺口(430)连通;所述降噪板(400)与所述上盖(120)围合形成出气腔(440),所述出气腔(440)与所述出气口(121)连通,所述降噪板(400)设置有第二过气孔(470),所述出气腔(440)与所述第二过气腔(420)可通过所述第二过气孔(470)连通;
第一阀门(510),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气孔(310)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过气孔(310);以及
第二阀门(520),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气孔(470)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过气孔(4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44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出气腔(441)和第二出气腔(442),所述第一出气腔(441)和所述第二出气腔(442)通过第一出气缺口(451)连通;所述第二过气孔(470)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腔(441)内,所述出气口(121)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腔(441)位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的中部,所述降噪板(400)向上凸起有第一挡筋部(450)形成所述第一出气腔(441),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设置于所述第一挡筋部(450),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设有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气孔(470)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阀门(520)包括本体部(521)和与所述本体部(521)连接的盖合部(522),所述盖合部(52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盖合部(522)与多个所述第二过气孔(47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盖合部(522)用以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过气孔(47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520)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部(521)连接的定位部(523),所述定位部(523)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出气缺口(451)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44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相互独立的第三出气腔(443),所述第三出气腔(443)位于所述第二出气腔(442)的外侧,所述第三出气腔(443)和所述第二出气腔(442)通过第二出气缺口(461)连通。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21)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出气口(121)位于所述上盖(120)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音真空泵(10)还包括驱动电机(600),所述驱动电机(60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远离所述隔膜泵组件(200)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穿设所述底座(110)与所述隔膜泵组件(200)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泵组件(200)还包括皮碗座(220)、摆动架(230)、偏心轴(240)和偏心座(250);所述皮碗座(220)与所述底座(110)围合形成进气腔(700),所述进气腔(700)与所述进气口(111)连通;所述皮碗(210)设置于所述皮碗座(220),并与所述摆动架(230)连接,所述偏心座(250)与所述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连接,所述摆动架(230)与所述偏心座(250)通过所述偏心轴(240)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噪音真空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230)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驱动筒(231),所述驱动筒(231)的顶部插接所述皮碗(210)的底部;所述驱动筒(23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232),所述泵气腔(21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孔(232)对应的阀片(212),所述阀片(212)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孔(232)。
CN202320939608.5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Active CN220118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9608.5U CN22011828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9608.5U CN22011828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8286U true CN220118286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6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9608.5U Active CN22011828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8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92238B2 (en) Muffler of compressor
KR100739042B1 (ko) 다이어프램식 진공펌프
CN110726280A (zh) 一种低温储藏装置
CN108343607B (zh) 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6518551U (zh) 低噪音真空泵及具有其的吸奶器
EP2241755B1 (en) Hermetic compressor
CN220118286U (zh)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US20050142014A1 (en) Compressor with vibration reducing apparatus
CN209261754U (zh) 降低负载噪音的吸气泵
CN208982253U (zh)
WO2018082154A1 (zh) 用于泵浦的上盖及泵浦
CN204402807U (zh) 一种带有阻尼片的微型水泵
CN210531115U (zh) 一体泵阀及其设备
CN111810388A (zh) 微型真空气泵
CN219012796U (zh) 高效真空泵
CN208138121U (zh) 一种新型立式偏心旋转隔膜真空泵
CN218206985U (zh) 一种真空泵改进型降噪音组件
CN211400458U (zh) 一种低温储藏装置
CN220955988U (zh) 一种止回流水泵结构
CN210949054U (zh) 一种挡板一体的箱体及空气压缩机
CN220378442U (zh) 一体式压缩机
CN216131085U (zh) 集成式泵结构
CN211549947U (zh) 一种新型活塞泵
CN215333344U (zh) 一种微型水气一体真空泵
CN216922449U (zh) 一种带有降噪效果的微型隔膜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