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1681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1681U
CN216361681U CN202122945149.5U CN202122945149U CN216361681U CN 216361681 U CN216361681 U CN 216361681U CN 202122945149 U CN202122945149 U CN 202122945149U CN 216361681 U CN216361681 U CN 216361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s
holes
sliding
power assembly
experiment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451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星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Shour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Shour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Shour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Shour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451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1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1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1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针对现有的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动力总成进行固定定位,从而导致在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过程中易发生位移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实验设备本体,所述实验设备本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防护箱,防护箱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玻璃面板,防护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内壁均与安装板的外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对动力总成进行固定定位,从而可以避免在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过程中发生位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指的是车辆上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递到路面的一系列零部件组件。广义上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驱动轴,差速器,离合器等等,但通常情况下,动力总成,一般仅指发动机,变速器,以及集成到变速器上面的其余零件,动力总成实验设备是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对汽车动力总成进行检测试验的一种设备。
现有技术中,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动力总成进行固定定位,从而导致在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过程中易发生位移,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动力总成进行固定定位,从而导致在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过程中易发生位移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包括实验设备本体,所述实验设备本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防护箱,防护箱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玻璃面板,防护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内壁均与安装板的外侧滑动连接,实验设备本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安装座,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支板,两个支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封盖,两个支板的底部均与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安装板竖直移动时,两个支板可以带动密封盖竖直移动,密封盖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上设置有定位机构,防护箱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空槽,密封盖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空槽,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螺纹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底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第一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一丝杆,两个第一丝杆的一端均开设有矩形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滑柱,两个固定柱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滑柱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滑柱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两个第二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二丝杆,两个第二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二丝杆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蜗轮,两个滑柱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弧形压板,两个弧形压板的顶部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槽的顶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个第三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一空槽相通,两个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蜗杆,防护箱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个第一丝杆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蜗轮,两个第一蜗轮均与第一蜗杆啮合。
优选的,两个第二空槽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五通孔,两个第五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空槽相通,两个第五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蜗杆,两个第二蜗杆分别与两个第二蜗轮啮合,两个第二蜗杆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三空槽,两个第一螺纹槽的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四通孔,两个第四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空槽相通,两个第四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矩形杆,两个矩形杆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矩形杆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当开启电机时,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带动两个第一蜗轮转动,两个第一蜗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一丝杆转动,两个第一丝杆带动安装板竖直移动,实验设备本体带动两个安装座竖直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对动力总成进行取放。
2、本方案当两个第一丝杆转动时,通过两个矩形杆分别与两个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的设置,两个第一丝杆分别带动两个矩形杆转动,两个第二蜗杆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轮转动,两个第二丝杆分别带动滑柱竖直移动,通过两个弧形压板分别与两个安装座相配合的设置,从而两个弧形压板可以对动力总成进行定位或解除定位。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对动力总成进行固定定位,从而可以避免在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过程中发生位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图2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图2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图2中C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实验设备本体;2、安装板;3、防护箱;4、玻璃面板;5、第一滑槽;6、支板;7、密封盖;8、安装座;9、电机;10、第一空槽;11、第一蜗杆;12、第一丝杆;13、第一蜗轮;14、矩形槽;15、矩形杆;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二空槽;19、第二蜗杆;20、第二蜗轮;21、固定柱;22、第二丝杆;23、滑柱;24、弧形压板;2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包括实验设备本体1,实验设备本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防护箱3,防护箱3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玻璃面板4,防护箱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第一滑槽5的内壁均与安装板2的外侧滑动连接,实验设备本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安装座8,防护箱3的顶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支板6,两个支板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封盖7,两个支板6的底部均与安装板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安装板2竖直移动时,两个支板6可以带动密封盖7竖直移动,密封盖7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固定柱21,两个固定柱21上设置有定位机构,防护箱3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空槽10,密封盖7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空槽18,安装板2的底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螺纹槽,两个第一滑槽5的底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第一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一丝杆12,两个第一丝杆12的一端均开设有矩形槽14。
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包括两个滑柱23,两个固定柱2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滑柱23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滑柱23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两个第二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二丝杆22,两个第二丝杆22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二丝杆22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蜗轮20,两个滑柱23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弧形压板24,两个弧形压板24的顶部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5,两个压缩弹簧2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槽的顶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当两个弧形压板24挤压定位动力总成时,两个压缩弹簧25可以分别对两个弧形压板24起到施加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防护箱3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个第三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一空槽10相通,两个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蜗杆11,防护箱3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11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个第一丝杆12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蜗轮13,两个第一蜗轮13均与第一蜗杆11啮合,当第一蜗杆11转动时,两个第一蜗轮13可以分别带动两个第一丝杆12转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空槽18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五通孔,两个第五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空槽相通,两个第五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蜗杆19,两个第二蜗杆19分别与两个第二蜗轮20啮合,两个第二蜗杆19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7,两个第二锥齿轮17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16啮合,当两个矩形杆15转动时,两个第一锥齿轮16可以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转动。
本实施例中,密封盖7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三空槽,两个第一螺纹槽的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四通孔,两个第四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空槽相通,两个第四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矩形杆15,两个矩形杆15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矩形杆15的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6,通过两个矩形杆15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的设置,当两个第一丝杆12转动时,两个第一丝杆12可以带动两个矩形杆15转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动力总成放置在两个安装座8上,然后开启电机9,电机9带动第一蜗杆11转动,第一蜗杆11带动两个第一蜗轮13转动,两个第一蜗轮13分别带动两个第一丝杆12转动,两个第一丝杆12带动安装板2和两个支板6竖直向下移动,安装板2带动实验设备本体1和两个安装座8竖直向下移动,两个支板6带动密封盖7竖直向下移动,同时通过两个矩形杆15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的设置,两个第一丝杆12可以带动两个矩形杆15转动,两个矩形杆15分别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杆19转动,两个第二蜗杆19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轮20转动,两个第二蜗轮20分别分别带动两个第二丝杆22转动,两个第二丝杆22分别带动两个滑柱23竖直向下移动,两个滑柱23分别带动两个弧形压板24竖直向下移动,通过两个弧形压板24分别与两个安装座8相配合的设置,从而两个弧形压板24可以对动力总成进行固定定位,避免动力总成在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过程中发生位移,然后通过实验设备本体1可以对动力总成进行检测试验,通过玻璃面板4可以方便进行观察,当实验结束时,通过开启电机9反转,电机9带动第一蜗杆11转动,第一蜗杆11带动两个第一蜗轮13转动,两个第一蜗轮13分别带动两个第一丝杆12转动,两个第一丝杆12带动安装板2和两个支板6竖直向上移动,安装板2带动实验设备本体1和两个安装座8竖直向上移动,两个支板6带动密封盖7竖直向上移动,两个第一丝杆12可以带动两个矩形杆15转动,两个矩形杆15分别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杆19转动,两个第二蜗杆19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轮20转动,两个第二蜗轮20分别分别带动两个第二丝杆22转动,两个第二丝杆22分别带动两个滑柱23竖直向上移动,两个滑柱23分别带动两个弧形压板24竖直向上移动,通过两个弧形压板24分别与两个安装座8相配合的设置,进而两个弧形压板24可以对动力总成解除固定定位,从而可以方便取放动力总成。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实验设备本体1的外侧滑动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壁与试验设备本体1的外侧滑动连接,第三滑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多个减震弹簧的一端均与试验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防护箱3,防护箱3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玻璃面板4,防护箱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第一滑槽5的内壁均与安装板2的外侧滑动连接,实验设备本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安装座8,防护箱3的顶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支板6,两个支板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封盖7,两个支板6的底部均与安装板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安装板2竖直移动时,两个支板6可以带动密封盖7竖直移动,密封盖7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固定柱21,两个固定柱21上设置有定位机构,防护箱3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空槽10,密封盖7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空槽18,安装板2的底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螺纹槽,两个第一滑槽5的底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第一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一丝杆12,两个第一丝杆12的一端均开设有矩形槽14。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动力总成放置在两个安装座8上,然后开启电机9,电机9带动第一蜗杆11转动,第一蜗杆11带动两个第一蜗轮13转动,两个第一蜗轮13分别带动两个第一丝杆12转动,两个第一丝杆12带动安装板2和两个支板6竖直向下移动,安装板2带动实验设备本体1和两个安装座8竖直向下移动,两个支板6带动密封盖7竖直向下移动,同时通过两个矩形杆15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的设置,两个第一丝杆12可以带动两个矩形杆15转动,两个矩形杆15分别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杆19转动,两个第二蜗杆19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轮20转动,两个第二蜗轮20分别分别带动两个第二丝杆22转动,两个第二丝杆22分别带动两个滑柱23竖直向下移动,两个滑柱23分别带动两个弧形压板24竖直向下移动,通过两个弧形压板24分别与两个安装座8相配合的设置,从而两个弧形压板24可以对动力总成进行固定定位,避免动力总成在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过程中发生位移,然后通过实验设备本体1可以对动力总成进行检测试验,通过玻璃面板4可以方便进行观察,当动力总成运行时,多个减震弹簧可以对试验设备本体1进行减震,提高试验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当试验结束时,通过开启电机9反转,电机9带动第一蜗杆11转动,第一蜗杆11带动两个第一蜗轮13转动,两个第一蜗轮13分别带动两个第一丝杆12转动,两个第一丝杆12带动安装板2和两个支板6竖直向上移动,安装板2带动实验设备本体1和两个安装座8竖直向上移动,两个支板6带动密封盖7竖直向上移动,两个第一丝杆12可以带动两个矩形杆15转动,两个矩形杆15分别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7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杆19转动,两个第二蜗杆19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蜗轮20转动,两个第二蜗轮20分别分别带动两个第二丝杆22转动,两个第二丝杆22分别带动两个滑柱23竖直向上移动,两个滑柱23分别带动两个弧形压板24竖直向上移动,通过两个弧形压板24分别与两个安装座8相配合的设置,进而两个弧形压板24可以对动力总成解除固定定位,从而可以方便取放动力总成。
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包括实验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防护箱(3),防护箱(3)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玻璃面板(4),防护箱(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第一滑槽(5)的内壁均与安装板(2)的外侧滑动连接,实验设备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安装座(8),防护箱(3)的顶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支板(6),两个支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封盖(7),两个支板(6)的底部均与安装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盖(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固定柱(21),两个固定柱(21)上设置有定位机构,防护箱(3)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空槽(10),密封盖(7)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空槽(18),安装板(2)的底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螺纹槽,两个第一滑槽(5)的底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第一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一丝杆(12),两个第一丝杆(12)的一端均开设有矩形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滑柱(23),两个固定柱(2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滑柱(23)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滑柱(23)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两个第二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二丝杆(22),两个第二丝杆(22)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二丝杆(2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蜗轮(20),两个滑柱(23)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弧形压板(24),两个弧形压板(2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5),两个压缩弹簧(2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3)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个第三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一空槽(10)相通,两个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蜗杆(11),防护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丝杆(1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蜗轮(13),两个第一蜗轮(13)均与第一蜗杆(1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密封盖(7)内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三空槽,两个第一螺纹槽的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四通孔,两个第四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空槽相通,两个第四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矩形杆(15),两个矩形杆(15)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矩形杆(1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空槽(18)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五通孔,两个第五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空槽相通,两个第五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蜗杆(19),两个第二蜗杆(19)分别与两个第二蜗轮(20)啮合,两个第二蜗杆(19)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7),两个第二锥齿轮(17)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16)啮合。
CN202122945149.5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Active CN216361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5149.5U CN216361681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5149.5U CN216361681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1681U true CN216361681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45149.5U Active CN216361681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1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89119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钻孔定位夹具
CN203471746U (zh) 发动机拆装翻转机
CN2163616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实验设备
CN11278153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自动化电子检具
CN116587997A (zh) 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
CN214471771U (zh) 一种汽车中控面板视觉和功能测试一体化检测设备
CN210416444U (zh) 车辆底部环境扫描仪
CN212080646U (zh) 一种用于工程检测的固定装置
CN214245489U (zh) 一种可旋转式限高架
CN115078137A (zh) 一种压力管道强度检测装置
CN21174845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展示架
CN20979515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底部固定座的调节结构
CN11353276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包的气密检测装置
CN11197644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安装结构
CN112045456A (zh) 一种汽车制动鼓多点浮动自定心夹具
CN218858514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支架
CN216842827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具有阻尼结构的减震器连接杆
CN219243274U (zh) 一种车用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支架
CN219096873U (zh) 一种电池组安装结构
CN214684985U (zh) 一种钢板悬架车桥板簧座的焊接装置
CN22109047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散热器
CN216899653U (zh) 汽车制动踏板试验夹具结构
CN215285036U (zh) 一种装甲车用备胎支撑架
CN21168167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
CN212932430U (zh) 一种汽车车身覆盖件表面质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