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0068U -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30068U CN216330068U CN202122600285.0U CN202122600285U CN216330068U CN 216330068 U CN216330068 U CN 216330068U CN 202122600285 U CN202122600285 U CN 202122600285U CN 216330068 U CN216330068 U CN 2163300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wall
- oil pipe
- cylinder
- fla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涉及内衬油管加工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有支撑框,且支撑框一侧设有翻边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位于翻边机构一侧设有夹持机构,所述翻边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框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当内衬油管较长时,通过夹持组件进行夹持,通过翻边机构,将油管端部初步翻边,再用液压缸推动金属件将翻边位置压圆平,提高翻边的效果;当内衬油管较短时,通过夹持组件进行夹持,先利用第一伸缩组件和凸起进行初次翻边,然后旋转滚筒,从而使得初步翻边的旋转至第二伸缩组件一侧,同时可以在添加第二根油管,使其能够不间断的流水线作业,提高翻边的效率,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衬油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背景技术
内衬管道能够设置在外部的管道内,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管道的防腐蚀的效果,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现有市场上的内衬管翻边装置结构稳定性差,在对内衬管固定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松动,不利于对内衬管的加工效果。
因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1319165.X)提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油管自动翻边装置”,便于对内衬管的装卸,且操作简单,同时对内衬管的夹持的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内衬管加工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该装置只适用于一次加工一根,导致加工效率较低,其次一般的翻边设备多一次压成,导致其压的效果不好,其翻边的边缘不够圆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有支撑框,且支撑框一侧设有翻边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位于翻边机构一侧设有夹持机构,所述翻边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框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的螺纹杆、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固定在第一伸缩组件一端的凸起、导向杆和与导向杆形成滑动配合的支撑板;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轴、固定在转轴外壁的滚筒和对称固定在滚筒两端外壁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在滚筒一端外壁的固定框、固定在固定框两侧底部内壁的凹槽板、对称固定在凹槽板顶部的导向柱、固定在固定框顶部内壁的气缸和固定在气缸底部的夹持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与螺纹杆形成螺接配合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一侧外壁的液压缸和固定在液压缸一端的金属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开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孔,且液压缸固定在安装口内壁。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开有安装口,且导向杆固定在安装口内壁,所述夹持件开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孔,且固定孔内壁与导向柱形成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端固定有从动转轮,且从动转轮传动配合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有主动转轮,且底板顶部位于主动转轮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固定在主动转轮内壁。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位于转轴两端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支架,且转轴与支架顶端形成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当内衬油管较长时,通过夹持组件进行夹持,通过液压缸推动金属件和凸起,将油管端部初步翻边,在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螺纹杆旋转,带动第二伸缩组件移动,再用液压缸推动金属件将翻边位置压圆平,提高翻边的效果;
2、当内衬油管较短时,将油管放置在凹槽板上,并通过气缸推动夹持件进行夹持,先利用第一伸缩组件和凸起进行初次翻边,然后利用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主动转轮旋转,利用传动带带动从动转轮和转轴旋转,使得滚筒旋转,从而使得初步翻边的旋转至第二伸缩组件一侧,同时可以在添加第二根油管,使其能够不间断的流水线作业,提高翻边的效率,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的翻边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的夹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的夹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框、3翻边机构、4夹持机构、5第一伺服电机、6螺纹杆、7第一伸缩组件、8第二伸缩组件、9滑块、10液压缸、11金属件、12凸起、13支撑板、14导向杆、15转轴、16的滚筒、17夹持组件、18固定框、19凹槽板、20导向柱、21气缸、22夹持件、23从动转轮、24传动带、25主动转轮、26第二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一侧固定有支撑框2,且支撑框2一侧设有翻边机构3,底板1顶部位于翻边机构3一侧设有夹持机构4,翻边机构3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螺纹杆6、第一伸缩组件7、第二伸缩组件8、凸起12、导向杆14和支撑板13,第一伺服电机5固定在支撑框2一侧,且螺纹杆6通过联轴器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凸起12固定在第一伸缩组件7一端,支撑板13与导向杆14形成滑动配合,第一伸缩组件7包括滑块9、液压缸10和金属件11,滑块9与螺纹杆6形成螺接配合,且液压缸10固定在滑块9一侧外壁,金属件11固定在液压缸10一端,支撑板13顶部开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孔,且液压缸10固定在安装口内壁,当内衬油管较长时,通过夹持组件17进行夹持,通过液压缸10推动金属件11和凸起12,将油管端部初步翻边,在通过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螺纹杆6旋转,带动第二伸缩组件8移动,再用液压缸10推动金属件11将翻边位置压圆平,提高翻边的效果;
夹持机构4包括转轴15、滚筒16和夹持组件17,夹持组件17包括固定框18、凹槽板19、导向柱20、气缸21和夹持件22,滚筒16固定在转轴15外壁,且夹持组件17对称固定在滚筒16两端外壁,固定框18固定在滚筒16一端外壁,且凹槽板19固定在固定框18两侧底部内壁,导向柱20对称固定在凹槽板19顶部,气缸21固定在固定框18顶部内壁,且夹持件22固定在气缸21底部,底板1底部开有安装口,且导向杆14固定在安装口内壁,夹持件22开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孔,且固定孔内壁与导向柱20形成滑动配合,转轴15一端固定有从动转轮23,且从动转轮23传动配合有传动带24,传动带24传动连接有主动转轮25,且底板1顶部位于主动转轮25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6,第二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固定在主动转轮25内壁,底板1顶部位于转轴15两端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支架,且转轴15与支架顶端形成转动配合,当内衬油管较短时,将油管放置在凹槽板19上,并通过气缸21推动夹持件22进行夹持,先利用第一伸缩组件7和凸起12进行初次翻边,然后利用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主动转轮25旋转,利用传动带24带动从动转轮23和转轴15旋转,使得滚筒16旋转,从而使得初步翻边的旋转至第二伸缩组件8一侧,同时可以在添加第二根油管,使其能够不间断的流水线作业,提高翻边的效率,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工作原理:当内衬油管较长时,通过夹持组件17进行夹持,通过液压缸10推动金属件11和凸起12,将油管端部初步翻边,在通过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螺纹杆6旋转,带动第二伸缩组件8移动,再用液压缸10推动金属件11将翻边位置压圆平,提高翻边的效果;当内衬油管较短时,将油管放置在凹槽板19上,并通过气缸21推动夹持件22进行夹持,先利用第一伸缩组件7和凸起12进行初次翻边,然后利用第二伺服电机26驱动主动转轮25旋转,利用传动带24带动从动转轮23和转轴15旋转,使得滚筒16旋转,从而使得初步翻边的旋转至第二伸缩组件8一侧,同时可以在添加第二根油管,使其能够不间断的流水线作业,提高翻边的效率,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固定有支撑框(2),且支撑框(2)一侧设有翻边机构(3),所述底板(1)顶部位于翻边机构(3)一侧设有夹持机构(4),所述翻边机构(3)包括固定在支撑框(2)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5)、通过联轴器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的螺纹杆(6)、第一伸缩组件(7)、第二伸缩组件(8)、固定在第一伸缩组件(7)一端的凸起(12)、导向杆(14)和与导向杆(14)形成滑动配合的支撑板(13);
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转轴(15)、固定在转轴(15)外壁的滚筒(16)和对称固定在滚筒(16)两端外壁的夹持组件(17),所述夹持组件(17)包括固定在滚筒(16)一端外壁的固定框(18)、固定在固定框(18)两侧底部内壁的凹槽板(19)、对称固定在凹槽板(19)顶部的导向柱(20)、固定在固定框(18)顶部内壁的气缸(21)和固定在气缸(21)底部的夹持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包括与螺纹杆(6)形成螺接配合的滑块(9)、固定在滑块(9)一侧外壁的液压缸(10)和固定在液压缸(10)一端的金属件(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顶部开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孔,且液压缸(10)固定在安装口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开有安装口,且导向杆(14)固定在安装口内壁,所述夹持件(22)开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孔,且固定孔内壁与导向柱(20)形成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一端固定有从动转轮(23),且从动转轮(23)传动配合有传动带(24),所述传动带(24)传动连接有主动转轮(25),且底板(1)顶部位于主动转轮(25)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固定在主动转轮(25)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位于转轴(15)两端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支架,且转轴(15)与支架顶端形成转动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0285.0U CN216330068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0285.0U CN216330068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30068U true CN216330068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3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00285.0U Active CN216330068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3006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6187A (zh) * | 2022-07-19 | 2022-09-02 | 东营齐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工业用内衬油管及生产装置 |
CN115871217A (zh) * | 2023-03-03 | 2023-03-31 |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油田的内衬油管翻边封口装置 |
-
2021
- 2021-10-28 CN CN202122600285.0U patent/CN2163300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6187A (zh) * | 2022-07-19 | 2022-09-02 | 东营齐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工业用内衬油管及生产装置 |
CN114986187B (zh) * | 2022-07-19 | 2022-11-15 | 胜利油田物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工业用内衬油管及生产装置 |
CN115871217A (zh) * | 2023-03-03 | 2023-03-31 |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油田的内衬油管翻边封口装置 |
CN115871217B (zh) * | 2023-03-03 | 2023-06-09 | 山东高原油气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油田的内衬油管翻边封口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330068U (zh) |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翻边设备 | |
CN218776016U (zh) | 一种用于焊接加工的工装 | |
CN208132327U (zh) | 一种可调角度的圆钢管焊接夹具 | |
CN217552287U (zh) | 一种小分子气体输送用柔性复合管抱管工装 | |
CN112171117A (zh) | 一种钢架连接结构焊接辅助装置 | |
CN220311404U (zh) | 一种多通道铜管折弯装置 | |
CN219945158U (zh) | 一种弯头法兰焊接用辅助夹具 | |
CN212043049U (zh) | 冷凝器芯体压板浮动自定心定位夹紧焊接装置 | |
CN216180059U (zh) | 一种水利施工用管道辅助对接装置 | |
CN110480248A (zh) | 一种可调角度的圆钢管焊接夹具 | |
CN214816235U (zh) | 一种管道焊接装置 | |
CN211991187U (zh) | 一种铜管生产用管口倒角装置 | |
CN217293498U (zh) | 一种简易高效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翻边机 | |
CN215787896U (zh) | 一种焊接定位夹具 | |
CN215745683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加工的弯管机 | |
CN217649396U (zh) | 管路装配工具及车辆 | |
CN220636866U (zh) | 一种焊管加工用固定机构 | |
CN215279327U (zh) | 折弯装置 | |
CN211783387U (zh) | 一种真空泵轴承法兰测量工装装置 | |
CN114571150B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桥焊接辅助装置 | |
CN219704753U (zh) | 一种管道焊缝检测用夹持装置 | |
CN213917264U (zh) | 一种机械加工金属板辅助定位装置 | |
CN215548225U (zh) | 模组安装定位装置 | |
CN215617923U (zh) | 一种涂塑钢管生产用的钢管管身夹持定位机构 | |
CN215544382U (zh) | 校直专用压力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