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7834U -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7834U
CN216327834U CN202122871998.0U CN202122871998U CN216327834U CN 216327834 U CN216327834 U CN 216327834U CN 202122871998 U CN202122871998 U CN 202122871998U CN 216327834 U CN216327834 U CN 216327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
datum plane
bottom plate
steering system
quick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19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荣辉
徐佳亮
何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COAL GEOLOGY MACHINERY DEV CT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COAL GEOLOGY MACHINERY DEV 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COAL GEOLOGY MACHINERY DEV CT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19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7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7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7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包括底板;第一立柱,其上端形成第一上定位基准面,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一侧定位基准面;第二立柱,其上端形成第二上定位基准面,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二侧定位基准面,所述第二侧定位基准面朝向第三立柱;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上形成直角口;第四立柱,所述第四立柱上形成凹槽口,所述凹槽口内形成第三侧定位基准面;定位销,与底板形成螺纹连接,在定位销上端形成第三上定位基准面。第一快速夹具,第二快速夹具,第三快速夹具。装夹方便,只需要将支架放在工装上,按下快速压板即可,不需找正校调,适合批量生产,装夹效率快,操作简单,定位精度高。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属于铝合金异形件,装夹困难且易变形。
现有的支架加工工装采用支架底部四点定位,侧面基准靠平,采用四点压紧,用压板通过螺栓压紧;现有的工装存在以下问题:
1、装夹不方便,需要频繁的松紧压板;
2、装夹属于硬定位,留有间隙,容易造成定位没有完全贴平,造成加工位置度偏,所以每次装夹完成后需要用杠杆表校准定位是否准确;
3、由于铸件存在一定的变形,四点定位需其中的一个点上下调节,确保在自由状态下四点都能接触,校调比较困难;
4、压板通过螺栓锁紧,力度不好掌控,压的力度小了加工中容易产生震刀纹,表面粗糙度及平面度达不到要求,压的力度大了,容易产生变形,形位尺寸容易超差,导致成品率不高;
综上所述,以往工装的装夹方式装夹,装卸慢、定位不精确、容易产生震刀、校调比较麻烦,效率低,加工的产品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解决现有工装加工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时装卸慢、定位不精确、容易产生震刀、校调比较麻烦,效率低,加工的产品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包括
底板;
第一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其上端形成第一上定位基准面,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一侧定位基准面,所述第一侧定位基准面朝向第二立柱;
第二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其上端形成第二上定位基准面,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二侧定位基准面,所述第二侧定位基准面朝向第三立柱;
第三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并与第一立柱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第三立柱上形成直角口,所述直角口朝向第一立柱;
第四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并与第二立柱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第四立柱上形成凹槽口,所述凹槽口内形成第三侧定位基准面,所述第三侧定位基准面朝向第四立柱;
定位销,与底板形成螺纹连接,在定位销上端形成第三上定位基准面。
第一快速夹具,适于对覆盖在第一上定位基准面上的支架做向下压紧;
第二快速夹具,适于对覆盖在第二上定位基准面上的支架做向下压紧;
第三快速夹具,适于对覆盖在第三上定位基准面上的支架做向下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设置第一减震限位块,所述第一减震限位块朝向第一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立柱直角口的直角面上设置第二减震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立柱的凹槽口内侧面上设置第三减震限位块,所述第三减震限位块朝向第一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快速夹具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二快速夹具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快速夹具经夹具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装夹方便,只需要将支架放在工装上,按下快速压板即可,不需找正校调,适合批量生产,装夹效率快,操作简单,定位精度高。
三个减震限位块采用的硅胶材质,起到辅助自定位作用,同时也起到消除加工中产生的震动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示意图(不带快速夹具);
图3是四个立柱以及限位销的位置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使用状态图;
其中,1、底板;
21、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3、第三立柱,24、第四立柱;
31、第一上定位基准面,32、第二上定位基准面,33、第三上定位基准面;
41、第一侧定位基准面,42、第二侧定位基准面,43、第三侧定位基准面;
51、第一快速夹具,52、第二快速夹具,53、第三快速夹具;
61、第一减震限位块,62、第二减震限位块,63、第三减震限位块;
71、定位销,72、夹具座;
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包括底板1;
第一立柱21,在底板1上做固定设置,其上端形成第一上定位基准面31,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一侧定位基准面41,所述第一侧定位基准面41朝向第二立柱22;
第二立柱22,在底板1上做固定设置,其上端形成第二上定位基准面32,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二侧定位基准面42,所述第二侧定位基准面42朝向第三立柱23;
第三立柱23,在底板1上做固定设置,并与第一立柱21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第三立柱23上形成直角口,所述直角口朝向第一立柱21;
第四立柱24,在底板1上做固定设置,并与第二立柱22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第四立柱24上形成凹槽口,所述凹槽口内形成第三侧定位基准面43,所述第三侧定位基准面43朝向第四立柱24;
定位销71,与底板1形成螺纹连接,在定位销71上端形成第三上定位基准面33。
第一快速夹具51,适于对覆盖在第一上定位基准面31上的支架8做向下压紧;
第二快速夹具52,适于对覆盖在第二上定位基准面32上的支架8做向下压紧;
第三快速夹具53,适于对覆盖在第三上定位基准面33上的支架8做向下压紧。
本实施例中,定位销71与底板1由于采用了螺纹连接结构,因此,可以根据支架8安装的高度来进行调节。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立柱22的侧面设置第一减震限位块61,所述第一减震限位块61朝向第一立柱21。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立柱23直角口的直角面上设置第二减震限位块62。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四立柱24的凹槽口内侧面上设置第三减震限位块63,所述第三减震限位块63朝向第一立柱21。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所述第一快速夹具51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21上,所述第二快速夹具52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柱22上,所述第三快速夹具53经夹具座72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
三个减震限位块均是采用的高弹性、高耐磨、耐高温的硅胶材质,起到辅助自定位作用,硅胶材质具有耐高温200~300摄氏度,耐低温-60摄氏度,扯断力为6mpa,耐磨耐压,具有高弹性特征。
同时也起到消除加工中产生的震动作用。装配上快速压板,只要将支架8放在工装上按下压板即可加工,不用校调。操作非常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本实用新型工装使用过程如下:
将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以下简称:支架8)的底面分别搁置在第一立柱21的第一上定位基准面31、第二立柱22的第二上定位基准面32以及定位销71的第三上定位基准面33上,同时,第二立柱22上的第一减震限位块61将支架8朝第一立柱21的第一侧定位基准面41弹性抵紧,第三立柱23上的第二减震限位块62将支架8朝对角方向的第一立柱21弹性抵紧,第三立柱23上的第三减震限位块63将支架8朝第一立柱21方向抵紧,通过三个减震限位块先对支架8起到辅助自定位,最后下压三个快速夹具,对支架8进行竖向压紧,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工装合批量生产,装夹效率快,操作简单,定位精度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其特征是,包括
底板;
第一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其上端形成第一上定位基准面,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一侧定位基准面,所述第一侧定位基准面朝向第二立柱;
第二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其上端形成第二上定位基准面,其中一个侧面形成第二侧定位基准面,所述第二侧定位基准面朝向第三立柱;
第三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并与第一立柱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第三立柱上形成直角口,所述直角口朝向第一立柱;
第四立柱,在底板上做固定设置,并与第二立柱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第四立柱上形成凹槽口,所述凹槽口内形成第三侧定位基准面,所述第三侧定位基准面朝向第四立柱;
定位销,与底板形成螺纹连接,在定位销上端形成第三上定位基准面;
第一快速夹具,适于对覆盖在第一上定位基准面上的支架做向下压紧;
第二快速夹具,适于对覆盖在第二上定位基准面上的支架做向下压紧;
第三快速夹具,适于对覆盖在第三上定位基准面上的支架做向下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设置第一减震限位块,所述第一减震限位块朝向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减震限位块适于将支架朝第一立柱侧面方向弹性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其特征是,
所述第三立柱直角口的直角面上设置第二减震限位块,所述第二减震限位块适于将支架朝第一立柱方向弹性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其特征是,
所述第四立柱的凹槽口内侧面上设置第三减震限位块,所述第三减震限位块朝向第一立柱,所述第三减震限位块适于将支架朝第一立柱侧面方向弹性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快速夹具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二快速夹具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其特征是,
所述第三快速夹具经夹具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
CN202122871998.0U 2021-11-22 2021-11-22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Active CN216327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1998.0U CN216327834U (zh) 2021-11-22 2021-11-22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1998.0U CN216327834U (zh) 2021-11-22 2021-11-22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7834U true CN216327834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1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1998.0U Active CN216327834U (zh) 2021-11-22 2021-11-22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7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9654U (zh) 一种薄壁铸件精基准面的找正装夹工装
CN114654278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调节片加工工装及加工方法
CN216327834U (zh)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支架加工用柔性减震工装
CN204036081U (zh) 一种加工平板闸门的专用夹具
CN213730131U (zh) 一种支腿箱焊接工装
CN110712148B (zh) 高度可调式的卫星蜂窝板t形埋件后胶接定位装置
CN204471027U (zh) 大型薄板件铣削可调组合夹具
CN214866470U (zh) 车身内板件冲压定位装置
CN113118397B (zh) 一种立式连铸机轻压模块的整体式底座及其调整方法
CN114310392A (zh) 一种基于定位与加工同向的夹装装置及方法
CN210024299U (zh) 一种重型汽车发动机支架工装夹具
CN208840894U (zh) 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孔工装
CN112658334A (zh) 一种铝合金薄壁框架用的精镗装置
CN210125895U (zh) 一种新型动臂座梁工装
CN207735975U (zh) 一种pc梁支座加工装夹装置
CN219582223U (zh) 轨道客车定位座立式加工夹具
CN202877964U (zh) 杆类零件铣削装备
CN215469699U (zh) 异型关节臂正面加工定位夹紧装置
CN108927670A (zh) 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孔工装
CN211490274U (zh) 用于钢桁架底部支座耳板的焊接防变形装置
CN220533609U (zh) 一种管柱筒调节支架机加工定位工装
CN219234593U (zh) 一种主轴安装座加工工装
CN214053755U (zh) 一种精镗工装
CN219582224U (zh) 一种轨道客车支撑梁数控镗一序夹具
CN215747452U (zh) 一种滑动门锁支架焊接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