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8529U -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8529U
CN216308529U CN202121332412.7U CN202121332412U CN216308529U CN 216308529 U CN216308529 U CN 216308529U CN 202121332412 U CN202121332412 U CN 202121332412U CN 216308529 U CN216308529 U CN 216308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s
box body
lif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24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尧建明
王运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i Drying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Dongguan Xinwei Intelligent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i Drying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Dongguan Xinwei Intelligent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i Drying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Dongguan Xinwei Intelligent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i Drying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24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8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8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8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烤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包括箱体、上升机构、下降机构、驱动机构、平推机构、输送机构和热风装置;箱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箱体内设置有固定板;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依次设置在固定板上,驱动机构连接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用于驱动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输送机构设于固定板上,用于推送载具到上升机构的底端的承接位和推出下降机构底端的载具;平推机构设于箱体的上端,用于推送上升机构上端的载具至下降机构的上端;热风装置设于箱体内,用于向箱体内鼓入热量。本烘烤炉代替现有的水平输送,进而减小烘烤炉的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烤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背景技术
在烘烤、烘干领域中,是将待烘烤、烘干的产品置于烘烤炉中,达到对产品烘烤。目前为了能实现自动化输送、烘烤,一般是在烤箱内设置输送线,待烘烤的产品置于输送线上,通过输送线将产品输送至烘烤炉中烘烤,并通过输送线将烘烤的产品输送出来。为了提高烘烤的效率,因此通常是将烘烤炉设置成长隧道状(隧道炉),进而保证产品烘烤的时间。反而隧道炉结构,其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解决现有的烘烤炉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包括箱体、上升机构、下降机构、驱动机构、平推机构、输送机构和热风装置;箱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箱体内设置有固定板;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依次设置在固定板上,驱动机构连接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用于驱动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输送机构设于固定板上,用于推送载具到上升机构的底端的承接位和推出下降机构底端的载具;平推机构设于箱体的上端,用于推送上升机构上端的载具至下降机构的上端;热风装置设于箱体内,用于向箱体内鼓入热量。
进一步,箱体内还设置有内侧板和顶板,内侧板和顶板与箱体的内壁形成封闭的风道,内侧板上分布有多个通风孔;热风装置设于箱体的上端、且与风道连通。
进一步,风道内还设置有将风道均分成两个独立腔体的隔板;热风装置数量为两组;风道中两相互独立的腔体均连接一热风装置。
进一步,热风装置包括鼓风机和发热管;鼓风机设于箱体的顶部,鼓风机的叶轮伸入风道内,发热管设于风道内。
进一步,风道的顶端还设置有位于鼓风机进风口一侧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风口,发热管和鼓风机位于第二隔板的两侧;风道靠近鼓风机出风口的一侧还设置排气管,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发热管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
进一步,上升机构包括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和第一支撑板;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相对地设置再固定板上、且第一链条传送机构的上端与箱体的顶部连接;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上均等距地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地的两第一支撑板形成支撑位,用于支撑载具;
下降机构包括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和第二支撑板;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相对地设置再固定板上、且第二链条传送机构的上端与箱体的顶部连接;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上均等距地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地的两第二支撑板形成支撑位,用于支撑载具;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横截面呈L形,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侧壁均设置有多个透风孔;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传动轴和两组传动机构;两传动机构相对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部,两相邻设置的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连接同一组传动机构,传动轴连接传动机构和电机组件。
进一步,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座、链条传动机构、第三支撑座、第二转轴、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第二支撑座设于固定板上,第三支撑座设于固定板的底部,第二转轴与第三支撑座转动连接,第一同步轮内设有涨紧套,涨紧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用于锁紧第一同步轮在第一转轴上,第二同步轮设于第二转轴上;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链条传动机构连接第二支撑座和第二转轴;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连接对应的链条传动机构。
进一步,输送机构包括两组链传动机构和多件限位推板;两组链传动机构相对设置在固定板上,多件限位推板间隔地连接两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邻限位推板之间形成载具推送位。
进一步,还包括两组升降转送机构和回流输送线;两组升降转送机构分别设置在箱体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的一侧;回流输送线位于固定板的底端,升降转送机构的升降端在输送机构与回流输送线之间往复移动。
进一步,升降转送机构包括框体、两组升降机构和滚轴输送机构;框体设于箱体的一侧,两组升降机构相对地设置在框体的内侧,滚轴输送机构连接两升降机构的升降座;两升降机构驱动滚轴输送机构在输送机构与回流输送线之间交替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装有待烘烤产品的载具放在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输送机构将载具输送到箱体内,并将载具推送到上升机构的底端的承接位上,上升机构托动载具向上输送,待载具输送到最顶端时,由平推机构将载具推送到下降机构,下降机构将载具向下输送,当输送到最底端时,输送机构载具推出;在输送的过程中,热风装置向箱体内鼓入热空气,达到对产品烘烤的作用。本烘烤炉在对产品输送时,为了保证烘烤的时间,是将产品向上输送后向下折回输送,使得输送为上下输送,代替现有的水平输送,进而减小烘烤炉的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2、由产被烘烤的产品是上下输送,而箱体的热气也为上下循环,因此可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均匀,相比现有的隧道炉,其更有利于炉体内的空气循环,比现有的隧道炉的热风装置的数量更少,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所述箱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输送机构设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驱动机构连接上升机构和下降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传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升降转送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6,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包括箱体100、上升机构200、下降机构300、驱动机构400、平推机构500、输送机构600和热风装置700。箱体100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箱体100内设置有固定板101。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依次设置在固定板 101上,驱动机构400连接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用于驱动上升机构200 和下降机构300。输送机构200设于固定板101上,用于推送载具到上升机构 200的底端的承接位和推出下降机构300底端的载具。平推机构500设于箱体的上端,用于推送上升机构200上端的载具至下降机构300的上端。热风装置700 设于箱体100内,用于向箱体100内鼓入热量。本实施例的烘烤炉,装有待烘烤产品的载具放在输送机构600的输入端,输送机构600将载具输送到箱体100 内,并将载具推送到上升机构200的底端的承接位上,在驱动机构400的驱动下,上升机构200托动载具向上输送,待载具输送到最顶端时,由平推机构500 将载具推送到下降机构200的顶端空位,再由下降机构200将载具向下输送,当输送到最底端时,输送机构600载具推出,进而完成产品输送烘烤。在输送的过程中,热风装置700向箱体100内鼓入热空气,达到对产品烘烤的作用。并且本烘烤炉在对产品输送时,为了保证烘烤的时间,是将产品向上输送后向下折回输送,使得输送为上下输送,代替现有的水平输送,进而减小烘烤炉的占地面积,降低成本。再者,由产被烘烤的产品是上下输送,而箱体的热气也为上下循环,因此可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均匀,相比现有的隧道炉,其更有利于炉体内的空气循环,比现有的隧道炉的热风装置的数量更少,成本更低。
进一步,参照图3,箱体100内还设置有内侧板102和顶板103,内侧板102 和顶板103与箱体100的内壁形成封闭的风道104,内侧板102上分布有多个通风孔。热风装置700设于箱体100的上端、且与风道104连通。本本实例中,在热风装置700对箱体100内部加热时,热风装置700使得风道104内形成热气流,并且热气通过内侧板102的透气孔吹向箱体100内,进而能使得箱体100 内部的热量分布更为均匀。
进一步,参照图3,风道104内还设置有将风道104均分成两个独立腔体的隔板(附图未示)。热风装置700数量为两组。风道104中两相互独立的腔体均连接一热风装置700。本实施例中,可使得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均受到一个热风装置700加热。具体的,一热风装置700的热风吹向上升机构200,另一热风装置700将热风吹向下降机构300,提高烘烤的效率。
进一步,参照图3,热风装置700包括鼓风机701和发热管702。鼓风机701 设于箱体100的顶部,鼓风机701的叶轮伸入风道104内,发热管702设于风道104内。本实施例中,通过鼓风机701使得风道104和箱体100内的空气不断循环,并通过发热管702对循环的空气加热,进而达到对箱体100内的产品加热烘烤。
进一步,参照图3,风道104的顶端还设置有位于鼓风机701进风口一侧的第二隔板105,第二隔板105上设置有风口。发热管702和鼓风机701位于第二隔板105的两侧。风道104靠近鼓风机701出风口的一侧还设置排气管106,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发热管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本实施例中,采用通过在鼓风机701的进风侧设置发热管702,通过发热管702对进入鼓风机701的气流加热,再通过鼓风机701将热气流吹入到箱体100内不断循环,相比于在鼓风机701 的出风口设置发热管的方式,箱体100内的热气流的温度更均匀。并且在鼓风机701的出风侧设置有排气管106,也避免了排气管106的管壁积累的油渍掉落在发热管702上,造成燃烧的问题,使得整体更为安全。
进一步,参照图2、图5和图6,上升机构200包括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210 和第一支撑板220。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210相对地设置在固定板101上、且第一链条传送机构210的上端与箱体100的顶部连接。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210 上均等距地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板220,相对设置地的两第一支撑板200形成支撑位,用于支撑载具。本实施例中,在输送机构600输送载具到上升机构200 的底端时,载具的两端分别搭在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210上的第一支撑板220 上,第一链条传送机构210驱动第一支撑板220上升时,则驱动载具上升。
下降机构300包括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310和第二支撑板320。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310相对地设置在固定板101上、且第二链条传送机构310的上端与箱体100的顶部连接。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310上均等距地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板320,相对设置地的两第二支撑板320形成支撑位,用于支撑载具。本实施例中,平推机构500将上升机构200上端的载具推送到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310 之间的两第二支撑板320上。
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220和第二支撑板320的横截面呈L形。进而便于安装。第一支撑板220和第二支撑板320的侧壁和底壁均设置有多个透风孔。在热风吹向产品时,热风能透过透风孔吹向产品。
进一步,参照图5~图8,驱动机构400包括电机组件410、传动轴420和两组传动机构43。两传动机构43相对设置在固定板101的底部,两相邻设置的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连接同一组传动机构43,传动轴420连接传动机构 43和电机组件410。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组件410驱动传动轴420,由传动轴 420驱动两组传动机构43,进而驱动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同步运转。
进一步,参照图7和图8,传动机构43包括第一锥齿轮431和两组传动组件430,两组传动组件430相对设置在传动轴420的两侧。传动组件430包括第一支撑座432、第一转轴433和第二锥齿轮434。第一支撑座432设于固定板101 的底部,第一转轴433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座432上,第二锥齿轮434设于第一转轴433上、且与第一锥齿轮431啮合。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连接对应的第一转轴433。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锥齿轮431与第二锥齿轮434啮合,进而驱动第一转轴433运转,在第一转轴433旋转时,达到驱动与之对应的上升机构200或者下降机构300。
进一步,参照图7和图8,传动机构43还包括第二支撑座435、链条传动机构436、第三支撑座437、第二转轴438、第一同步轮439、第二同步轮440 和同步带441。第二支撑座435设于固定板101上,第三支撑座437设于固定板 101的底部,第二转轴438与第三支撑座437转动连接,第一同步轮439内设有涨紧套442,涨紧套442设于第一转轴433上,用于锁紧第一同步轮439在第一转轴433上。第二同步轮440设于第二转轴438上。同步带441连接第一同步轮439和第二同步轮440。链条传动机构436连接第二支撑座435和第二转轴 438。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连接对应的链条传动机构436。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转轴433驱动第一同步轮438,在同步带441的作用下,进而驱动第二同步轮440旋转,达到驱动第二转轴438转动,再由链条传动机构436驱动上升机构200或者下降机构300运转。跟具体的,在需要对上升机构200或者下降机构300中的支撑板调节时,可将对应的涨紧套442松开,使得第一同步轮439 与第一转轴433相互独立,因此避免上升机构200或者下降机构300与驱动机构400造成干涉,可自由调整上升机构200和下降机构300中的支撑板高度位置,达到满足对载具支撑的效果。
进一步,参照图5和图6,平推机构500包括链轮链条传送机构510和推板 520。链轮链条传送机构510设于箱体100的上端,推板520设于链轮链条传送机构510上,链轮链条传送机构510用于驱动推板520运转。本实施例中,在链轮链条传送机构510驱动推板520回转时,当推板520运转到载具的端部时,则可推动载具往下降机构300的方向移动,完成上升机构200上端的载具推送到下降机构300上。
进一步,参照图6,平推机构500还包括小齿轮530、大齿轮540和感应开关550。小齿轮530设于链轮链条传送机构510的传动轴上,大齿轮540转动连接在箱体100上、且与小齿轮530啮合。感应开关550设于箱体100上,用于感应大齿轮540旋转。本实施例,在链轮链条传送机构510中的传动轴驱动小齿轮530旋转时,小齿轮530驱动大齿轮540,在感应开关550感应到大齿轮 540旋转一圈,则推板520旋转一个周期,也刚好使得推板520将载具推送到下降机构300上,并回到原始位置。便于平推机构500推动载具到下降机构300 上。
进一步,参照图5,输送机构600包括两组链传动机构610和多件限位推板 620。两组链传动机构610相对设置在固定板101上,多件限位推板620间隔地连接两链传动机构610的链条,相邻限位推板620之间形成载具推送位。本实施例中,由两组链传动机构610驱动限位推板620运转,进而在限位推板620 的作用下,将载具推向上升机构200底端的支撑位上。并且在下降机构300底端载具输送到两链传动机构610上时,限位推板620将载具从下降机构300的底端推出。
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两组升降转送机构800和回流输送线900。两组升降转送机构800分别设置在箱体100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的一侧。回流输送线900位于固定板101的底端,升降转送机构800的升降端在输送机构600 与回流输送线900之间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装有待烘烤产品的载具放在输送机构600的输入端,输送机构600将载具输送到箱体100内,并将载具推送到上升机构200的底端的承接位上,上升机构200托动载具向上输送,待载具输送到最顶端时,由平推机构500将载具推送到下降机构300,下降机构300将载具向下输送,当输送到最底端时,输送机构600将载具向外推出到升降转送机构800,在将载具上的产品取出后,升降转送机构800将空载的载具输送至回流输送线900上,由回流输送线900将载具输送至输入口的升降转送机构800 上,在载具重新装载后推送到输送机构600上,以此循环,进而实现载具自动回收循环使用,不仅能减少载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且代替的人工收集回流,提高了载具回流的效率。
进一步,参照图9,升降转送机构800包括框体810、两组升降机构820和滚轴输送机构830。框体810设于箱体100的一侧,两组升降机构820相对地设置在框体810的内侧,滚轴输送机构830连接两升降机构820的升降座;两升降机构820驱动滚轴输送机构830在输送机构600与回流输送线900之间交替移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上升机构、下降机构、驱动机构、平推机构、输送机构和热风装置;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上升机构和所述下降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上升机构和所述下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升机构和所述下降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用于推送载具到所述上升机构的底端的承接位和推出所述下降机构底端的载具;所述平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的上端,用于推送所述上升机构上端的载具至所述下降机构的上端;所述热风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向所述箱体内鼓入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内侧板和顶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顶板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形成封闭的风道,所述内侧板上分布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热风装置设于所述箱体的上端、且与所述风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还设置有将风道均分成两个独立腔体的隔板;所述热风装置数量为两组;所述风道中两相互独立的腔体均连接一所述热风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装置包括鼓风机和发热管;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鼓风机的叶轮伸入所述风道内,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风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顶端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鼓风机进风口一侧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风口,所述发热管和所述鼓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所述风道靠近所述鼓风机出风口的一侧还设置排气管,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发热管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机构包括两第一链条传送机构和第一支撑板;两所述第一链条传送机构相对地设置再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链条传送机构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两所述第一链条传送机构上均等距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地的两第一支撑板形成支撑位,用于支撑载具;
所述下降机构包括两第二链条传送机构和第二支撑板;两所述第二链条传送机构相对地设置再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链条传送机构的上端与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两所述第二链条传送机构上均等距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地的两第二支撑板形成支撑位,用于支撑载具;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壁均设置有多个透风孔;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传动轴和两组传动机构;两所述传动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相邻设置的上升机构和所述下降机构连接同一组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电机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座、链条传动机构、第三支撑座、第二转轴、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二支撑座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三支撑座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内设有涨紧套,涨紧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用于锁紧第一同步轮在第一转轴上,第二同步轮设于第二转轴上;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链条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二转轴;所述上升机构和所述下降机构连接对应的所述链条传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3、6、7任一项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组链传动机构和多件限位推板;两组所述链传动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多件所述限位推板间隔地连接两所述链传动机构的链条,相邻所述限位推板之间形成载具推送位。
9.根据权利要求1~3、6、7任一项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升降转送机构和回流输送线;两组所述升降转送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的一侧;所述回流输送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底端,所述升降转送机构的升降端在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回流输送线之间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转送机构包括框体、两组升降机构和滚轴输送机构;所述框体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两组所述升降机构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侧,所述滚轴输送机构连接两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座;两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滚轴输送机构在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回流输送线之间交替移动。
CN202121332412.7U 2021-06-15 2021-06-15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Active CN216308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2412.7U CN21630852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2412.7U CN21630852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8529U true CN216308529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1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2412.7U Active CN21630852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8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2896A (zh) 一种单线烘干烧结炉
CN203534098U (zh) 全自动纸管的烘干设备
CN206771988U (zh) 一种单线烘干烧结炉
CN216308529U (zh) 上下传送式烘烤炉结构
CN112110149A (zh) 多层升降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节能烤炉
CN105546980B (zh) 一种烤炉
CN214385787U (zh) 一种螺旋赛道式烤炉
CN104920586A (zh) 栗子自动烘干设备及烘干方法
CN213020811U (zh) 一种双层隧道炉循环热风设备
CN213454778U (zh) 循环升降式烘箱
CN211903644U (zh) 一种立体烘干装置
CN212331509U (zh) 塑料造粒用加热烘干装置
CN209202112U (zh) 一种山楂烘干设备
CN2333191Y (zh) 隧道式热风烘烤炉
CN206073638U (zh) 一种中药材烘干装置
CN214385793U (zh) 一种烘烤炉燃烧系统
CN213170006U (zh) 多层升降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节能烤炉
CN109380459B (zh) 一种糕点制备系统
CN113575624A (zh) 一种面包生产用的烘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687554U (zh) 一种鸡蛋干生产线的多层烘干装置
CN201064763Y (zh) 自动滴漆机
EP0987948B1 (en) Modular system for conveying bakery products, and oven provided with said modular system
CN105695709B (zh) 铝型材加热炉
CN212930731U (zh) 一种烘烤装置
CN217764332U (zh) 烘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