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0221U -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0221U
CN216290221U CN202023343410.6U CN202023343410U CN216290221U CN 216290221 U CN216290221 U CN 216290221U CN 202023343410 U CN202023343410 U CN 202023343410U CN 216290221 U CN216290221 U CN 216290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ush rod
electrical
connecto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34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陈新雨
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34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0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0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0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被设置于充电仓内,充电仓用于承载电池包并对电池包充电,电池包具有第一电连接器,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二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用于与第一电连接器进行电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驱动部件和推杆,第二电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推杆,电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推杆运动,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沿靠近或远离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或断开。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包的长度,具有控制精确、稳定性高的优点,有效避免电连接过程中第二电连接器移动过位或移动不到位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其中固定式的电池一般固定在汽车上,充电时直接以汽车作为充电对象。而可换式的电池一般采用活动安装的方式,电池可以随时取下并放入充电仓内以进行更换或充电,在更换或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到车体上。
目前,在专利公布号为CN111251918A中,电池包放置在第一承载台上,依靠电池包自身重力向下驱动电连接器移动的方式来实现电连接。但是,根据不同型号电池包的长度对需要驱动电连接器的移动距离也不同,因此,同一充电仓为适应多种电池包型号,无法采用之前靠电池包自身重力驱动电连接器移动的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型号电池包的长度来驱动电连接器移动相应的距离。同时,电池包需要上下升降移动,纵向占用空间较大。
在专利公布号为CN105118952A的专利文献中,将第一驱动件设置在充电端子上,第二驱动件设置在电池上,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通过电磁感应吸合来控制充电端子移动来实现电连接部与电池的导通;通过复位件驱动第一驱动件远离第二驱动件来实现电连接部与电池的断开。该专利文献中驱动件需要避让开高低压线,而且相互配合的驱动件分别设置在充电端子和电池上,再结合图示,为了保证电连接装置移动的平稳,采用在充电端子的两侧各设置一对驱动件的方式,两对驱动件同时驱动同一充电端子,容易出现不同步的情况,导致电连接装置无法平行移动、电连接装置一侧的压紧力大于另一侧的压紧力等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电连接装置无法适应不同型号电池包所需不同的移动距离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被设置于充电仓内,所述充电仓用于承载电池包并对所述电池包充电,所述电池包具有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包括:
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进行电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驱动部件和推杆,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电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杆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或断开。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电驱动部件来驱动推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的移动适当的距离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或者断开,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包的长度,具有控制精确、稳定性高的优点,有效避免电连接过程中第二电连接器移动过位或移动不到位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电驱动部件包括旋转电机和螺纹杆,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螺纹杆、所述推杆依次相接,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螺纹杆旋转以推动所述推杆推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螺纹杆的旋转来驱动推杆沿其轴向移动,传动比大,移动更加稳定可靠,且结构紧凑。
较佳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沿所述推杆轴向的移动距离与所述旋转电机转动的圈数成正比。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控制旋转电机转动的圈数来精确控制推杆轴向的移动距离,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第二电连接器的移动距离,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包的长度,实现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在电连接时能够精确控制第二电连接器停止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电连接时向前移动发生过分挤压现象,防止第二电连接器和第一电连接器的损坏;同时,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在电连接断开时能够精确控制第二电连接器停止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向后过分移动而发生碰撞损坏现象。实现对第二电连接器移动到位的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充电仓的安全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螺纹杆的螺纹截面呈梯形。
本方案中,螺纹杆的螺纹截面为梯形结构,使得螺纹升角小于静摩擦角,进而使得驱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较佳地,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在所述充电仓内沿预设路径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导向机构具有导向功能,保证了第二电连接器沿预设路径移动,实现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精确电连接,且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中间位置,所述导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驱动机构作用力在第二电连接器的中间位置来驱动第二电连接器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同时通过两个导向机构对第二电连接器进行导向,使得第二电连接器平稳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上存在压紧力不等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导向块,所述导向杆沿所述预设路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杆相连接并能够伸缩相对移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杆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相连接,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杆中的另一个固定设置,且两个所述导向杆均平行于所述推杆。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导向杆和导向块具有导向限定作用,通过导向杆在导向块上伸缩移动来保证第二电连接器沿预设路径移动,结构简单,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较佳地,所述电驱动部件和两个所述导向块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驱动部件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导向块并且平行于所述推杆,且两个所述导向杆和所述推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同一侧。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两个导向块与电驱动部件一体成型,实现两个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之间加工制造非常方便,且实现模块化,使用也更加方便。且加强了两个导向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连接强度,能够对驱动机构起到固定限制作用,有效避免了驱动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实现驱动机构和导向机构一体化,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成本低。
较佳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固定板、浮动板、至少一个弹性件和多个极柱,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浮动板通过所述弹性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表面,多个所述极柱均安装在所述浮动板上,所述极柱具有电接触端和接线端,所述电接触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用于与电源线缆相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浮动板通过弹性件与固定板实现活动连接,实现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电连接更加稳定。同时,极柱不会与固定板之间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推杆自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表面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背。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浮动板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固定板的两侧并分别与固定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相连接,使得驱动机构在驱动以及浮动板在移动时相互之间不会接触发生干涉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沿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上设置,有效避免占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资源,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实现充电仓内在高度方向上设置电连接装置的数量更多。
较佳地,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推杆的端部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表面相连接,以使所述推杆避让开所述接线端。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驱动机构的端部将作用力在连接支架上而不直接作用力在固定板上,使得驱动机构与穿过固定板的接线端相互避让开,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较佳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和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推杆相连,两个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表面且分设于多个所述接线端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两个连接柱用于传递作用力并分别作用力在固定板的第二侧表面且分设于多个接线端的两侧,有效避让开接线端,且两个连接柱对称设置,固定板两侧受力均匀,移动更加稳定。
一种充电仓,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电驱动部件来驱动推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的移动适当的距离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包的长度,具有控制精确、稳定性高的优点,有效避免电连接过程中第二电连接器移动过位或移动不到位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充电仓的安全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充电仓还包括:
电池承载面,用于承载电池包;
电连接器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电连接器承载面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
电池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承载面上是否有电池包;
伸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伸缩位置;
控制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池传感器、所述伸缩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电连接器承载面具有支撑限位作用,第二电连接器通过在电连接器承载面上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保证了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或者断开,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另外,通过电池传感器和伸缩传感器实现对第二电连接器移动到位的精确控制,使用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充电仓的安全稳定性。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通过电驱动部件来驱动推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的移动适当的距离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或断开,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包的长度,具有控制精确、稳定性高的优点,有效避免电连接过程中第二电连接器移动过位或移动不到位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二电连接器1
固定板11
连接口111
限位孔112
浮动板12
限位柱121
弹性件13
极柱14
驱动机构2
电驱动部件21
推杆22
导向机构3
导向杆31
导向块32
连接支架4
连接板41
连接柱42
电连接器承载面10
电池承载面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仓包括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电连接器承载面10和电池承载面20,电连接器承载面10用于承载电连接装置;电池承载面20用于承载电池包,电连接装置被设置于充电仓内,充电仓用于承载电池包并对电池包充电,电池包具有第一电连接器。
该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二电连接器1和驱动机构2,第二电连接器1用于与第一电连接器进行电连接;驱动机构2包括电驱动部件21和推杆22,第二电连接器1连接于推杆22,电驱动部件21用于驱动推杆22运动,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1沿靠近或远离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或断开。
电连接装置在使用时,电驱动部件21将用于驱动推杆22运动,通过推杆22的运动将会作用力在第二电连接器1上,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1沿靠近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在需要断开电连接时,电驱动部件21将驱动推杆22运动,通过推杆22带动第二电连接器1沿远离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电连接相互断开。通过电驱动部件21来驱动推杆22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1的移动适当的距离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或者断开,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包的长度,具有控制精确、稳定性高的优点,有效避免电连接过程中第二电连接器1移动过位或移动不到位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电连接器承载面10用于承载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二电连接器1和驱动机构2。电连接器承载面10具有支撑限位作用,第二电连接器1通过在电连接器承载面10上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1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保证了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或者断开,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其中,电连接器承载面10与电池承载面20之间固定连接,且电连接器承载面10与电池承载面20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保证了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或者断开,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驱动部件21包括旋转电机和螺纹杆,旋转电机、螺纹杆、推杆22依次相接,推杆22连接于第二电连接器1,旋转电机驱动螺纹杆旋转以推动推杆22推动,从而带动第二电连接器1移动。旋转电机将提供旋转驱动力并驱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与推杆22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的旋转将会驱动推杆22沿其轴向移动以推动第二电连接器1移动。通过螺纹杆的旋转来驱动推杆22沿其轴向移动,传动比大,移动更加稳定可靠,且结构紧凑。
第二电连接器1沿推杆22轴向的移动距离与旋转电机转动的圈数成正比。通过控制旋转电机转动的圈数来精确控制推杆22轴向的移动距离,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第二电连接器1的移动距离,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包的长度,实现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在电连接时能够精确控制第二电连接器1停止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电连接时向前移动发生过分挤压现象,防止第二电连接器1和第一电连接器的损坏;同时,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在电连接断开时能够精确控制第二电连接器1停止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1向后过分移动而发生碰撞损坏现象。实现对第二电连接器1移动到位的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充电仓的安全稳定性。
其中,螺纹杆的螺纹截面呈梯形。螺纹杆的螺纹截面为梯形结构,使得螺纹升角小于静摩擦角,进而使得驱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机构3,导向机构3用于对第二电连接器1进行导向,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在充电仓内沿预设路径移动。导向机构3具有导向功能,保证了第二电连接器1沿预设路径移动,实现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精确电连接,且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1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驱动机构2设于第二电连接器1的中间位置,导向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机构3设置于驱动机构2的两侧。通过驱动机构2作用力在第二电连接器1的中间位置来驱动第二电连接器1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同时通过两个导向机构3对第二电连接器1进行导向,使得第二电连接器1平稳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1上存在压紧力不等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中间位置”指靠近中间的区域,并非绝对正中间的点。
导向机构3包括导向杆31和导向块32,导向杆31沿预设路径方向延伸设置,导向块32与导向杆31相连接并能够伸缩相对移动,导向块32和导向杆31中的一个与第二电连接器1相连接,导向块32和导向杆31中的另一个固定设置,且两个导向杆31均平行于推杆22。导向杆31和导向块32具有导向限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31与第二电连接器1相连接,导向块32固定设置在充电仓内,通过导向杆31在导向块32上伸缩移动来保证第二电连接器1沿预设路径移动,结构简单,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电驱动部件21和两个导向块32一体成型,两个导向块32分别连接于电驱动部件21的两侧,两个导向杆31分别穿设于两个导向块32并且平行于推杆22,且两个导向杆31和推杆22均连接于第二电连接器1的同一侧。将两个导向块32与电驱动部件21一体成型,实现两个导向机构3和驱动机构2之间加工制造非常方便,且实现模块化,使用也更加方便。且加强了两个导向机构3与驱动机构2的连接强度,能够对驱动机构2起到固定限制作用,有效避免了驱动机构2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实现驱动机构2和导向机构3一体化,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成本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导向块32与驱动机构2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第二电连接器1包括固定板11、浮动板12、至少一个弹性件13和多个极柱14,固定板11连接于推杆22,浮动板12通过弹性件13活动安装在固定板11的第一侧表面,多个极柱14均安装在浮动板12上,极柱14具有电接触端和接线端,电接触端用于与第一电连接器接触形成电连接,接线端贯穿固定板11并用于与电源线缆相连接。
浮动板12通过弹性件13与固定板11实现活动连接,实现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电连接更加稳定。同时,第二电连接器1通过极柱14与第一电连接器接触形成电连接,固定板11上设置有贯穿孔,极柱14的接线端贯穿固定板11上的贯穿孔,使得第二电连接器1在使用时,极柱14不会与固定板11之间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弹性件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13分别设置于对称设置于浮动板12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多个弹性件13分别设置在浮动板12的左右两端,上下两端均未设置弹性件13,从而有效减小电连接装置的整体高度,结构更加紧凑,占用面积进一步减小。
固定板11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口111,多个弹性件13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口111内,浮动板12的两端伸入至连接口111内并分别与多个弹性件13相连接。有效避免多个弹性件13占用空间资源,避免干涉现象,结构更加紧凑,且稳定性更高。
浮动板12朝向固定板11的一侧面凸伸有若干个限位柱121,固定板11对应限位柱121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12,限位孔112的孔径大于限位柱121的外径,限位孔112套设于限位柱121并用于限制浮动板12相对于固定板11的活动范围。通过限位孔112套设于限位柱121起到限制作用,限制了浮动板12相对于固定板11的活动范围,从而有效避免了浮动板12在运动的过程中偏移错位过度造成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推杆22自固定板11的第二侧表面贯穿并螺纹连接于固定板11,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背。浮动板12和驱动机构2分别设置于固定板11的两侧并分别与固定板11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相连接,使得驱动机构2在驱动以及浮动板12在移动时相互之间不会接触发生干涉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沿固定板11的厚度方向上设置,有效避免占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资源,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实现充电仓内在高度方向上设置电连接装置的数量更多。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4,推杆22的端部通过连接支架4与固定板11的第二侧表面相连接,以使推杆22避让开接线端。驱动机构2的端部将作用力在连接支架4上而不直接作用力在固定板11上,使得驱动机构2与穿过固定板11的接线端相互避让开,大大提高了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连接支架4包括连接板41和两个连接柱42,连接板41的第一侧面与推杆22相连,两个连接柱42的一端分别对称连接于连接板41的第二侧面的两端,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背设置,两个连接柱42的另一端均连接于固定板11的第二侧表面且分设于多个接线端的两侧。通过两个连接柱42用于传递作用力并分别作用力在固定板11的第二侧表面且分设于多个接线端的两侧,有效避让开接线端,且两个连接柱42对称设置,固定板11两侧受力均匀,移动更加稳定。
充电仓还包括电池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电池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承载面20上是否有电池包;控制单元用于与电池传感器、驱动机构2信号连接。当电池包放置在电池承载面20上,电池传感器将检测到电池承载面20上有电池包并发出信号,控制单元接收到电池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用于控制驱动机构2打开,电驱动部件21将驱动推杆22和第二电连接器1沿靠近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了对电池包充电。在电池包充满电之后,控制单元将控制驱动机构2打开,使得电驱动部件21将驱动推杆22和第二电连接器1沿远离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电连接相互断开。
充电仓还包括伸缩传感器,伸缩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电连接器1的伸缩位置;控制单元用于与伸缩传感器信号连接。当第二电连接器1沿靠近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并实现与第一电连接器电连接时,此时第二电连接器1在充电仓内移动到达了预设位置,伸缩传感器将检测到第二电连接器1到达了预设位置并触发控制信号,通过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电连接器1停止移动,有效避免了第二电连接器1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电连接时向前移动发生过分挤压现象,防止第二电连接器1和第一电连接器的损坏,实现对第二电连接器1移动到位的精确控制,使用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充电仓的安全稳定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被设置于充电仓内,所述充电仓用于承载电池包并对所述电池包充电,所述电池包具有第一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包括:
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进行电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驱动部件和推杆,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电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杆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或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部件包括旋转电机和螺纹杆,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螺纹杆、所述推杆依次相接,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螺纹杆旋转以推动所述推杆推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沿所述推杆轴向的移动距离与所述旋转电机转动的圈数成正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螺纹截面呈梯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在所述充电仓内沿预设路径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中间位置,所述导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导向块,所述导向杆沿所述预设路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杆相连接并能够伸缩相对移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杆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相连接,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杆中的另一个固定设置,且两个所述导向杆均平行于所述推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部件和两个所述导向块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驱动部件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导向块并且平行于所述推杆,且两个所述导向杆和所述推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同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固定板、浮动板、至少一个弹性件和多个极柱,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浮动板通过所述弹性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表面,多个所述极柱均安装在所述浮动板上,所述极柱具有电接触端和接线端,所述电接触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用于与电源线缆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自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表面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推杆的端部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表面相连接,以使所述推杆避让开所述接线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和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推杆相连,两个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表面且分设于多个所述接线端的两侧。
13.一种充电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还包括:
电池承载面,用于承载电池包;
电连接器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电连接器承载面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
电池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承载面上是否有电池包;
伸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伸缩位置;
控制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池传感器、所述伸缩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
CN202023343410.6U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Active CN216290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410.6U CN216290221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410.6U CN216290221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0221U true CN216290221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3410.6U Active CN216290221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0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1507A (zh) 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应用该机构的机器人以及充电方法
CN216290221U (zh) 用于充电仓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CN114696400A (zh) 充电仓和电连接移动的控制方法
KR20210055979A (ko) 초소형 전기자동차용 충전장치
CN212022355U (zh) 充电桩、自动导引车以及充电系统
CN216290215U (zh) 电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JP2009026775A (ja) 移動ロボットの外部電源接続装置
CN114696391A (zh) 具有柔性驱动结构的电连接装置、充电仓和控制方法
CN218909754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物料搬运车
CN216290220U (zh) 基于柔性空腔驱动移动的电连接装置和充电仓
CN216289253U (zh) 平稳连接的电连接设备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CN216290218U (zh) 具有凸轮驱动的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CN216290224U (zh) 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CN216290216U (zh) 具有滑动平面的电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CN216056356U (zh) 充电仓
CN220764105U (zh) 具有精确驱动机构的联接装置及充电仓
CN212579640U (zh) 充电装置和车辆
CN210363413U (zh) 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及agv充电系统
JP5568275B2 (ja) 駐車装置及び充電装置
CN214280320U (zh) 一种接触装置和自动充电接触结构
CN114696397A (zh) 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CN114696394A (zh) 具有精确联动机构的电连接装置及充电仓
CN114696398A (zh) 具有凸轮驱动的连接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仓
CN208486622U (zh)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充电装置
CN114683892A (zh) 具有精确驱动机构的联接装置及充电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