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5514U -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5514U
CN216265514U CN202122485976.0U CN202122485976U CN216265514U CN 216265514 U CN216265514 U CN 216265514U CN 202122485976 U CN202122485976 U CN 202122485976U CN 216265514 U CN216265514 U CN 216265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elastic
carrier structure
receiv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59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枫
陶诗海
华夏
陆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onwell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onwell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onwell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onwell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859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5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5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5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包括治具,其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用以承接呈条形工件的承接位,承接位内的相邻两侧面上设有凸出的弹性顶推单元,弹性顶推单元通过形变所积蓄的弹力施加在位于承接位内的工件上,从而将工件限位在该承接位内;其中,弹性顶推单元包括弹性片,同时,弹性片作为分隔承接位的隔板;并且弹性片呈拱起状,至少使得弹性片的最高点凸出至承接位内以顶推工件,通过将弹性片同时作为承接位的隔板,优化了结构,在保证工件承接数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小了该载具结构的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通过载具承放工件是总所周知,但是,为了节约成本载具中往往被设计成可承放多个工件,尤其是呈条形的工件,例如载玻片,虽然每个工件形状规整且体积不大但仍需要进行单独的限位,因此需要为每一工件配置一套限位结构,而为此就需要在载具上预留出限位结构的安装空间,这也导致了单个工件所需的空间增大,而载具的整体面积是固定的,为了增大承载量便需要增加载具的整体面积,增大成本并影响载具的转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包括治具,其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用以承接呈条形工件的承接位,承接位内的相邻两侧面上设有凸出的弹性顶推单元,弹性顶推单元通过形变所积蓄的弹力施加在位于承接位内的工件上,从而将工件限位在该承接位内;
其中,弹性顶推单元包括弹性片,同时,弹性片作为分隔承接位的隔板;并且弹性片呈拱起状,至少使得弹性片的最高点凸出至承接位内以顶推工件。
优选地,弹性顶推单元包括夹紧部,夹紧部包括夹板以及弹性单元,夹板顶靠在工件的侧壁上,弹性单元连接在夹紧部与承接位的侧壁上。
优选地,弹性单元通过工件的支撑使其弯曲以积蓄弹力。
优选地,承接位的底部设置有承接座,其用以承接工件,承接座包括第一承接座及第二承接座;
通过第一承接座、第二承接座支撑工件上对应的两端,使得工件架设在第一承接座、第二承接座间。
优选地,第一承接座对应夹紧部,第一承接座上开设有让位槽;
当承接位未承放工件时,弹性单元处于初始状态下,此时,连接在弹性单元一端的夹板伸入至让位槽内;
当承接位承放工件时,工件推动夹板脱离让位槽,并带动弹性单元形变至弯曲状态。
优选地,治具的上表面上设有朝向承接位内凸起的挡块,工件设于挡块与承接座间以限制工件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优选地,夹板的侧面朝向承接位内凸起以形成限位板,限位板位置对应挡块,使得挡块、限位板同时限制工件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优选地,治具侧边周向设有若干侧边槽,并且侧边槽延伸至治具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弹性片呈圆拱状,弹性片上作为其最高凸出点的顶点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的夹紧块,夹紧块伸入至承接位内。
优选地,夹紧块上还设有缓冲柔层,当工件抵靠在缓冲柔层上时,弹性片拱起幅度减小。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通过将作为弹性顶推单元的弹性片同时作为承接位的隔板,优化载具结构使得工件间更加紧凑,在保证工件承接数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小了该载具结构的面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第四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1、治具;
311、承接位;
312、弹性片;3121、夹紧块;
313、夹持部;3131、夹板;3132、限位板;3133、弹性单元;
314、定位槽;
315、第一承接座;3151、让位槽;
316、第二承接座;
317、挡块;
318、侧边槽;
32、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宽度、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包括治具31,其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用以承接工件32的承接位311,承接位311内的相邻两侧面上设有凸出的弹性顶推单元,弹性顶推单元通过形变所积蓄的弹力施加在位于承接位311内的工件32上,从而将工件32限位在该承接位311内;通过弹性顶推单元将工件32压设在相对应的承接位311的内壁上,从而使得弹性顶推单元与承接位311的内壁将工件32夹紧,以限制工件32的位置;
其中,弹性顶推单元包括弹性片312,同时,弹性片312作为分隔承接位311的隔板,具体地,弹性片312设置在两承接位311间;并且弹性片312呈拱起状,至少使得弹性片312的最高点凸出至承接位311内以顶推工件32,弹性片312同时作为限制部件以及承接位311的隔板,优化载具结构使得工件间距更加紧凑,在保证工件32承接数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小了该治具31的面积。
进一步地,承接位311沿一直线方向布设在治具31上,弹性片312设置在对应该直线方向的承接位311上,弹性片312拱起凸出方向也与该直线方向一致;同时,在位于该直线方向初始端处的承接位311内的侧壁上设置弹性片312。
更近一地,由于弹性片312所处的侧壁同时为相邻的承接位311的侧壁,而当受到相邻承接位311内的弹性片312顶推时,工件32将压设在下一个承接位311的弹性片312上,为了保证限位的准确性,在弹性片312两端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连接至承接位311对应的两侧壁上,以形成限位直角结构。在弹性片312产生形变时,固定端保持不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弹性顶推单元包括夹紧部313,夹紧部313包括夹板3131以及弹性单元3133,夹板3131顶靠在工件32的侧壁上,弹性单元3133连接在夹紧部313与承接位311的侧壁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的夹紧部313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片312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在该具体实施说明中,承接位311相邻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性片312、夹紧部313。
其中,具体地,夹板3131连接在弹性单元3133的一端处,而弹性单元3133的另一端固定在承接位311内壁上,弹性单元3133通过工件32的支撑使其弯曲以积蓄弹力。
进一步地,承接位311的底部设置有承接座,其用以承接工件32,具体地,承接位311上下贯穿治具31,承接位311位于治具31的下表面的一面设置承接座;承接座包括第一承接座315及第二承接座316;通过第一承接座315、第二承接座316支撑工件32上对应的两端,使得工件32架设在第一承接座315、第二承接座316间。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弹性单元3133产生形变以夹持工件32,当夹持部313在未限位工件32时,夹板3131必须位于工件32的放置区域中,在本优选实施例,由于工件32架设在第一承接座315、第二承接座316;第一承接座315对应夹紧部313,因此,夹板3131需位于第一承接座315上,同时,为了保证夹板3131与工件32侧面相接触,夹板3131与工件32接触面远大于工件32厚度,因此易导致夹板3131与第一承接座315产生干涉现象;为此,在第一承接座315上开设有让位槽3151。
当承接位311未承放工件32时,弹性单元3133处于初始状态下,此时,连接在弹性单元3133一端的夹板3131伸入至让位槽3151内;当承接位311承放工件32时,工件32推动夹板3131脱离让位槽3151,并带动弹性单元3133形变至弯曲状态。
同时,治具31的上表面上设有朝向承接位311内凸起的挡块317,工件32设于挡块317与承接座间以限制工件32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夹板3131的侧面朝向承接位311内凸起以形成限位板3132,使得限位板3132与夹板3131形成L型结构,限位板3132位置对应挡块317,使得挡块317、限位板3132同时限制工件32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治具31侧边周向设有若干侧边槽318,并且侧边槽318延伸至治具31的下表面上,通过设置侧边槽318,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握持,以便于搬运;同时,在治具31的侧边上还开设有一定位槽314,该定位槽314的设置使得外部的定位装置卡接该定位槽,以便于实现定位,以保证该治具31所处的精准位置,使得后续加工精度更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弹性片312呈圆拱状,弹性片312上作为其最高凸出点的顶点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的夹紧块3121,夹紧块3121伸入至承接位311内,夹紧块3121压设在工件32上,由于受力面积小,压强大而夹持效果更好。
但同时,压强大工件32受到作用力更大,在弹性片312将压设到承接位311侧壁上的一瞬间,工件32对夹紧块3121反向的冲击力大,容易产生损坏,夹紧块3121上还设有缓冲柔层以吸收撞击瞬间的冲击力,以保证工件32完整,当工件32抵靠在缓冲柔层上时,弹性片312拱起幅度减小,具体地,随着工件32安装至承接位311内,弹性片312受力形变,使得原本拱起程度更大弹性片312受力,拱起幅度减小,可以视为弹性片312的圆弧半径增大。
应当理解,上述各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的部分举例说明,不用于限制本申请范围。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0)

1.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包括治具(31),其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用以承接呈条形工件(32)的承接位(3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位(311)内的相邻两侧面上设有凸出的弹性顶推单元,所述弹性顶推单元通过形变所积蓄的弹力施加在位于所述承接位(311)内的工件(32)上,从而将工件(32)限位在该承接位(311)内;
其中,所述弹性顶推单元包括弹性片(312),同时,所述弹性片(312)作为分隔所述承接位(311)的隔板;并且所述弹性片(312)呈拱起状,至少使得所述弹性片(312)的最高点凸出至所述承接位(311)内以顶推工件(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推单元包括夹紧部(313),所述夹紧部(313)包括夹板(3131)以及弹性单元(3133),所述夹板(3131)顶靠在工件(32)的侧壁上,所述弹性单元(3133)连接在所述夹紧部(313)与承接位(311)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3133)通过工件(32)的支撑使其弯曲以积蓄弹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位(311)的底部设置有承接座,其用以承接工件(32),所述承接座包括第一承接座(315)及第二承接座(316);
通过所述第一承接座(315)、第二承接座(316)支撑工件(32)上对应的两端,使得工件(32)架设在所述第一承接座(315)、第二承接座(316)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座(315)对应所述夹紧部(313),所述第一承接座(315)上开设有让位槽(3151);
当所述承接位(311)未承放工件(32)时,所述弹性单元(3133)处于初始状态下,此时,连接在所述弹性单元(3133)一端的夹板(3131)伸入至所述让位槽(3151)内;
当所述承接位(311)承放工件(32)时,工件(32)推动夹板(3131)脱离所述让位槽(3151),并带动所述弹性单元(3133)形变至弯曲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31)的上表面上设有朝向所述承接位(311)内凸起的挡块(317),工件(32)设于所述挡块(317)与承接座间以限制工件(32)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131)的侧面朝向所述承接位(311)内凸起以形成限位板(3132),所述限位板(3132)位置对应所述挡块(317),使得所述挡块(317)、限位板(3132)同时限制工件(32)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31)侧边周向设有若干侧边槽(318),并且所述侧边槽(318)延伸至所述治具(31)的下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312)呈圆拱状,所述弹性片(312)上作为其最高凸出点的顶点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凸起的夹紧块(3121),所述夹紧块(3121)伸入至所述承接位(311)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3121)上还设有缓冲柔层,当工件(32)抵靠在所述缓冲柔层上时,所述弹性片(312)拱起幅度减小。
CN202122485976.0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Active CN216265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5976.0U CN21626551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5976.0U CN21626551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5514U true CN21626551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8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5976.0U Active CN21626551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5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3718B (en) Thin wafer insert
CN216265514U (zh) 一种条形工件的载具结构
US20220371160A1 (en) Vice jaw quick demounting structure
CN102238861B (zh) 夹持装置
CN206305270U (zh) 折弯机
CN216759562U (zh) 定位治具
CN215318681U (zh) 一种通用型真空机械手夹具
CN211593427U (zh) 一种电子器件负载老化固定架
CN204693189U (zh) 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器
CN210112970U (zh) 一种带托料支架的定位具
CN210059599U (zh) 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放料组件及其冲压模具
CN208438248U (zh) 基于对家具中使用的拨叉加工时进行定位的夹具
CN112833830A (zh) 一种二次定位治具
CN218397847U (zh) 装配工装
CN219043772U (zh) 一种用于工件夹紧的工装
CN219901821U (zh) 夹持治具
CN219683638U (zh) 一种电芯软板弯折装置
CN210866056U (zh) 一种基站电磁继电器用长寿命高精度限位装置
CN214732660U (zh) 集成搬运机构
CN211366076U (zh) 一种导正吸板及具有该导正吸板的加工设备
CN216632344U (zh) 一种半方管加工用工装
CN114147509B (zh) 一种异形钣金件的自动定位切割装置
CN210024167U (zh) 一种定位切割治具
CN213702252U (zh) 夹持机构及芯片框架打标机
CN214236377U (zh) 一种展示板打孔用快速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