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3008U - 压合模具 - Google Patents
压合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63008U CN216263008U CN202122369539.2U CN202122369539U CN216263008U CN 216263008 U CN216263008 U CN 216263008U CN 202122369539 U CN202122369539 U CN 202122369539U CN 216263008 U CN216263008 U CN 2162630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plate
- pressing
- product
- bear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模具,前模具有至少一个与产品腐蚀点适配的冲头;后模上具有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第一铲基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与第二铲基连接,当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运动靠近位于所述后模上的待加工产品时,所述前模带动所述第一铲基和第二铲基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铲基带动所述第一压合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所述第二铲基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过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的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冲头、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均朝向待加工产品运动,并最终对待加工产品上的腐蚀点和毛刺进行压合,从而便于喷沙工艺的实施,以最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压合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很多产品采用压铸机生产一次成型,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容易导致生产模具崩料,从而使得产品上出现很多腐蚀点,同时经过压铸机生产的产品通常会有部分毛刺需要去除,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使用电动工具对腐蚀点和毛刺进行打磨,打磨速度较慢,产品的生产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效率,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喷沙工艺去除腐蚀点和毛刺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直接通过喷沙工艺去除腐蚀点和毛刺的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喷沙工艺去除腐蚀点和毛刺的难度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对腐蚀点和毛刺进行压合以便于后续喷沙的压合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模具,包括:
前模,所述前模具有至少一个与产品腐蚀点适配的冲头;
后模,所述后模上具有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第一铲基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与第二铲基连接,当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运动靠近位于所述后模上的待加工产品时,所述前模带动所述第一铲基和第二铲基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铲基带动所述第一压合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所述第二铲基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件和第二铲基之间设有角度调节件,所述第二铲基通过所述角度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向靠近待加工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具有后模承载板和后模受压板,所述待加工产品位于所述后模受压板上,所述后模受压板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上且能够相对所述后模承载板运动,所述第一压合件设置在所述后模受压板上,所述第二压合件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上,所述后模受压板具有供所述第二压合件穿过的通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受压板上具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限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运动轨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承载板上具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限制所述第二压合件的运动轨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后模受压板沿第一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后模受压板和前模具有供所述导柱穿过的限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包括前模下压板,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朝向所述后模的一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模止压板,所述前模止压板与所述前模下压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所述前模下压板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下压件,所述下压件能够在所述容纳槽沿第一方向活动,所述前模下压板具有供所述冲头穿过的下压孔,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下压件上且其接触端穿过所述下压孔朝向所述后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压件包括第一下压单元和第二下压单元,所述第二下压单元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所述第一下压单元具有供所述冲头穿过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过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的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冲头、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均朝向待加工产品运动,并最终对待加工产品上的腐蚀点和毛刺进行压合,从而便于喷沙工艺的实施,以最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合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后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后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后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前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前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前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前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如图1所示压合模具中前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前模;101、冲头;102、前模下压板;103、前模止压板;104、下压件;1041、第一下压单元;1042、第二下压单元;105、弹性件安装板;106、前模冲头板;2、后模;201、第一压合件;202、第二压合件;203、第一铲基;204、第二铲基;205、角度调节件;206、后模承载板;207、后模受压板;208、产品定位件;209、第一导流件;210、第二导流件;211、限位件;2111、第一限位单元;2112、第二限位单元;212、挡块;213、导柱;214、后模安装板;215、固定板;216、垫脚;217、前模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合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前模1具有至少一个与产品腐蚀点适配的冲头101,所述后模2上具有第一压合件201和第二压合件202,所述第一压合件201与第一铲基203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202与第二铲基204连接,当所述前模1相对所述后模2运动靠近位于所述后模2上的待加工产品时,所述前模1带动所述第一铲基203和第二铲基204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铲基203带动所述第一压合件201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所述第二铲基204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202沿第三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前模1相对所述后模2的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冲头101、第一压合件201和第二压合件202均朝向待加工产品运动,并最终对待加工产品上的腐蚀点和毛刺进行压合,从而便于喷沙工艺的实施,以最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铲基203和第二铲基204均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压合件201和第二压合件202均具有第二倾斜面,通过两个倾斜面的拟合实现运动角度的转变。具体地,所述第二压合件202和第二铲基204之间设有角度调节件205,所述第二铲基204通过所述角度调节件205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202沿第三方向靠近待加工产品。具体地,所述角度调节件205具有倾斜滑台,所述第二压合件202具有供所述倾斜滑台运动的倾斜槽,通过所述倾斜滑台和倾斜槽实现二次角度转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2具有后模承载板206和后模受压板207,所述待加工产品位于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设有产品定位件208,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以提高去除腐蚀点和毛刺的成功率。所述后模受压板207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206上且能够相对所述后模承载板206运动,具体地,当所述前模1下压时,所述冲头101抵接所述待加工产品,带动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下压。所述第一压合件201设置在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所述第二压合件202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206上,所述后模受压板207具有供所述第二压合件202穿过的通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头101和第一压合件201用于压合腐蚀点,所述第二压合件202用于去毛刺。为了利于所述第一压合件201和第二压合件202的压合动作,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具有第一导流件209,所述第一导流件209限制所述第一压合件201的运动轨迹,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压合件201的准确度,所述后模承载板206上具有第二导流件210,所述第二导流件210限制所述角度调节件205的运动轨迹,从而限制所述第二压合件202的运动轨迹,从而最终提高所述第二压合件202的准确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承载板206上设有限位件211,所述限位件211限制所述后模受压板207沿第一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从而防止所述后模受压板207过度下压影响所述冲头101对位于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的待加工产品的压合动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利于所述第一压合件201和/或第二压合件202的压合动作,所述第一压合件201和/或第二压合件202背向所述待加工产品的一侧还设有挡块212,所述挡块212朝向所述待加工产品的一侧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弹性件的通槽,通过第一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一压合件201和/或第二压合件202,使所述第一压合件201和/或第二压合件202不会反向脱离模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承载板206上设有导柱213,所述后模受压板207和前模1具有供所述导柱213穿过的限位槽,通过所述导柱213限制所述前模1下压的移动轨迹,从而提高压合的准确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模具能够循环使用,所述后模受压板207通过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206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后模受压板207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且能够在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下压后重新复位。具体地,所述限位件211包括第一限位单元2111和第二限位单元2112,所述第一限位单元2111限制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下压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一限位单元2111防止所述后模受压板207过度下压影响所述冲头101对位于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的待加工产品的压合动作,所述第二限位单元2112限制所述后模受压板207复位移动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二限位单元2112防止所述第二弹性件将所述后模受压板207过渡弹出,影响后续的压合动作。
具体地,为了利于组装和使用,所述后模承载板206背向所述后模受压板207的一面还设有后模安装板214,所述后模承载板206上设有供所述导柱213和第二弹性件穿过的通槽,所述导柱213和第二弹性件穿过通槽设置在所述后模安装板214上,从而使得所述导柱213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实现可拆卸安装。
具体地,由于所述前模1下压时,所述后模2会受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安装板214背向所述待加工产品的一面还设有固定板215和垫脚216,多个所述垫脚216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15与所述后模安装板214之间以支撑所述后模安装板214,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所述垫脚216分散所述后模承载板206和后模安装板214承载的力,并通过所述固定板215承载力,以提高整个模具的耐久度。具体地,所述垫脚216和固定板215可采用强度较高的材质制造。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于待加工产品上腐蚀点和毛刺本身具备的特性,因此对于前模的压合距离有一定的限制,故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还设有前模限位柱217,以限制所述前模下压板102的最大下压距离,防止对所述待加工产品造成损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模1包括前模下压板102和前模止压板103,所述前模止压板103与所述前模下压板102连接且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102背向所述后模2的一面。所述冲头101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102朝向所述后模2的一面,优选地,所述前模下压板102背向所述后模2的一面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下压件104,所述下压件104能够在所述容纳槽沿第一方向活动,所述前模下压板102具有供所述冲头101穿过的下压孔,所述冲头101设置在所述下压件104上且其接触端穿过所述下压孔朝向所述后模2,从而使得所述冲头101抵接所述待加工产品后,下压时,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且同时能够通过所述待加工产品开始带动所述后模受压板207同步下压,从而使得第一压合件201和第二压合件202能够同步朝向所述待加工产品运动,提高了压合效率。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压件104包括第一下压单元1041和第二下压单元1042,所述第二下压单元1042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1041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1041背向所述后模2的一面,所述第一下压单元1041具有供所述冲头101穿过的安装孔,从而使得所述冲头101与所述第一、二下压单元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依据产品选择对应数量和位置的冲头101,提高了模具的适用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模具能够循环使用,所述第二下压单元1042与所述前模止压板103之间还设有第三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前模止压板103朝向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面还具有供所述第三弹性件插入和活动的活动槽,从而使得所述第二下压单元1042下压后能够抵接所述前模止压板103,即由所述前模止压板103受力,避免损坏第三弹性件影响复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模止压板103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弹性件安装板105的槽且该槽的底部设有供第三弹性件穿过的孔,该槽内设有弹性件安装板105,通过所述弹性件安装板105,更利于模具的组装与使用。
具体地,对于部分较大的冲头101,所述前模1还包括前模冲头板106,所述前模冲头板106与所述前模下压板102连接且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102朝向所述后模2的一面,所述前模冲头板106设有供所述下压件104穿过的通孔,部分较大的冲头101可设置在所述前模冲头板10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铲基203设置在所述前模冲头板106上,随所述前模冲头板106沿第一方向同步运动,所述第二铲基204设置在所述后模受压板207上,随时所述后模受压板207沿第一方向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整个所述前模1沿第一方向下压,所述冲头101抵接待加工产品,随后整个前模1继续沿第一方向下压,所述下压件104向所述前模止压板103运动,且同时所述后模受压板207受力沿第一方向下压,所述第一铲基203带动所述第一压合件201沿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待加工产品运动,所述第二铲基204通过所述角度调节件205沿第三方向朝向所述待加工产品运动,当所述前模下压板102(有前模冲头板时为前模冲头板106)抵接所述前模限位柱217时,所述前模下压板102停止运动,此时,所述下压件104抵接所述前模止压板103,所述后模受压板207受所述第一限位单元2111的限制,不再下压,所述冲头101、第一压合件201压合所述待加工产品上的腐蚀点,所述第二压合件202压合所述待加工产品上的毛刺,完毕后,各零部件复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模,所述前模具有至少一个与产品腐蚀点适配的冲头;
后模,所述后模上具有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第一铲基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与第二铲基连接,当所述前模相对所述后模运动靠近位于所述后模上的待加工产品时,所述前模带动所述第一铲基和第二铲基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铲基带动所述第一压合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所述第二铲基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向靠近所述待加工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件和第二铲基之间设有角度调节件,所述第二铲基通过所述角度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三方向靠近待加工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具有后模承载板和后模受压板,所述待加工产品位于所述后模受压板上,所述后模受压板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上且能够相对所述后模承载板运动,所述第一压合件设置在所述后模受压板上,所述第二压合件设置在所述后模承载板上,所述后模受压板具有供所述第二压合件穿过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受压板上具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限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运动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承载板上具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限制所述第二压合件的运动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后模受压板沿第一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承载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后模受压板和前模具有供所述导柱穿过的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包括前模下压板,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朝向所述后模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模止压板,所述前模止压板与所述前模下压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前模下压板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所述前模下压板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下压件,所述下压件能够在所述容纳槽沿第一方向活动,所述前模下压板具有供所述冲头穿过的下压孔,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下压件上且其接触端穿过所述下压孔朝向所述后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件包括第一下压单元和第二下压单元,所述第二下压单元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单元背向所述后模的一面,所述第一下压单元具有供所述冲头穿过的安装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69539.2U CN216263008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压合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69539.2U CN216263008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压合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63008U true CN216263008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66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69539.2U Active CN216263008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压合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63008U (zh) |
-
2021
- 2021-09-28 CN CN202122369539.2U patent/CN2162630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20417B (zh) | 一种高精度的可灵活成型折弯模具 | |
CN201291267Y (zh) | 冲孔反向斜楔翻边复合模具 | |
CN109719208B (zh) | 一种用于冲压产品件的翻边、收边加工装置 | |
CN207735416U (zh) | 一种汽车后备箱锁扣成型冲孔模具 | |
CN216263008U (zh) | 压合模具 | |
CN117531893A (zh) |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防变形生产模具 | |
CN211386579U (zh) | 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 | |
CN211386516U (zh) | 一种周圆由内向外侧冲小孔的模具结构 | |
CN205798168U (zh) | 用于加工z形支架的弯曲模 | |
CN216911769U (zh) | 一种具有两种不同斜楔结构的冲压模具 | |
CN212264294U (zh) | 同时侧冲5孔模具结构 | |
CN209424401U (zh) | 一体化钢圈扩涨压型模 | |
CN112475015A (zh) | 一种刚性斜楔机构 | |
CN202343678U (zh) | 钢板弹簧u形卡子成形工装 | |
CN207790073U (zh) | 一种管件端口的圆周压印机构 | |
CN207695481U (zh) | 一种双动压弯模具 | |
CN202741593U (zh) | 悬臂单冲模具 | |
CN216989505U (zh) | 一种五金模具及其内部反向折弯装置 | |
CN217833938U (zh) | 一种便于贴胶的模具 | |
CN218693162U (zh) | 一种应用于卷管机的u形模具 | |
CN219004299U (zh) | 一种切断式冲压模具 | |
CN217412153U (zh) | 导向臂斜向下压成型机构 | |
CN207494540U (zh) | 一种料柄回收用切边模具机构 | |
CN108724342A (zh) | 一种复合模具结构 | |
CN203972638U (zh) | 冲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