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2949U -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2949U
CN216232949U CN202122775889.9U CN202122775889U CN216232949U CN 216232949 U CN216232949 U CN 216232949U CN 202122775889 U CN202122775889 U CN 202122775889U CN 216232949 U CN216232949 U CN 216232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vehicle body
fixed mounting
thermal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58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坤
王启行
周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7758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2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2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2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内部设有控制机构,无人机本体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成像相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在无人机本体起飞过程中,伸缩气缸回缩带动缓冲组件升起,进而避免缓冲组件阻碍热成像相机的视线,无人机本体落下时,激光测距模块传感与地面内的位置,控制模块控制伸缩气缸伸展带动凹槽内部的缓冲架下移,当无人机本体接触地面时,首先缓冲架可第一步接触地面,此时通过缓冲弹簧在凹槽内部缓冲减震,可较好的起到稳定作用,降低无人机本体降落时所产生的震动,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本体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会对人类产生危险或人类不愿意参与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
目前在人工难以涉及或无法涉及的区域,常常采用装有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对该地区进行巡视,防止巡视点周边物体温度过高,造成安全隐患,目前现有的无人机缺少相应的缓冲机构,在落地时由于冲击可能会造成较大的震动进而影响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因此为改善无人机机体的使用寿命,需要设计一种寿命长久稳定性强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勘察无人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以解决目前现有的无人机缺少相应的缓冲机构,在落地时由于冲击可能会造成较大的震动进而影响无人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成像相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模块,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机构,使得在无人机本体起飞过程中,通过伸缩气缸回缩带动缓冲组件升起,进而避免缓冲组件阻碍热成像相机的视线,当无人机本体将要落下时,通过激光测距模块传感与地面内的位置,当快要达到地面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伸缩气缸伸展带动凹槽内部的缓冲架下移,当无人机本体接触地面时,首先缓冲架可第一步接触地面,此时通过缓冲弹簧在凹槽内部缓冲减震,可较好的起到稳定作用,降低无人机本体降落时所产生的震动,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本体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于无人机本体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信息传输模块,所述控制面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模块,可控制无人机本体运行,并且设置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可将勘察信息进行无线传输,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为GPS定位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模块,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GPS定位模块时刻定位本无人机的巡航勘察位置,进而当出现意外情况时,可及时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无线信息传输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天线,可在使用时提高无线信息传输模块的信号传输稳定性,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固定安装于无人机本体的正面两侧与背面两侧,所述伸缩气缸的底部设有缓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机构,使得在使用男士,可通过伸缩气缸带动缓冲组件进行移动,进而可在进行较好缓冲的同时避免缓冲组件影响热成像相机的视线,有效地提高了勘察效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凹槽和缓冲架,所述凹槽开设于伸缩气缸的底部,所述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架的上端两侧固定安装于缓冲弹簧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组件,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凹槽内部的缓冲弹簧进行缓冲,进而当缓冲架接触地面时提供较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防滑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板和其底部的防滑凸点,可在使用时提高缓冲架底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无人机本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开设于无人机本体的两侧,所述散热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窗内位于散热风扇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散热机构,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启动散热窗内部的散热风扇,进而提高无人机本体内部的空气流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本无人机本体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设置隔网,可避免外界的灰尘垃圾进入到无人机本体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安装框体,所述安装框体固定安装于散热窗的内侧,所述框体内部滑动连接有干燥板,所述干燥板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干燥板,所述干燥板的内部设有干燥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框体内部的干燥板,可在使用时对无人机本体内部进行干燥处理,并且设置穿孔,可提高干燥板与空气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角壳,所述三角壳设置于散热机构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三角壳,可在使用时对散热窗处进行防护,进而避免在使用时雨水进入到散热窗内部,进而起到了较好的防雨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设置控制机构,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无人机本体进行巡航勘察工作,在此期间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热成像相机转动,即可360度无死角的进行热成像勘察监控,同时通过设置激光测距模块,可在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测量其位置并通过定位模块精确定位,进而通过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及时将资料传输,进而方便进行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本无人机的实用性;
第二、通过设置缓冲机构,使得在无人机本体起飞过程中,通过伸缩气缸回缩带动缓冲组件升起,进而避免缓冲组件阻碍热成像相机的视线,当无人机本体将要落下时,通过激光测距模块传感与地面内的位置,当快要达到地面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伸缩气缸伸展带动凹槽内部的缓冲架下移,当无人机本体接触地面时,首先缓冲架可第一步接触地面,此时通过缓冲弹簧在凹槽内部缓冲减震,可较好的起到稳定作用,降低无人机本体降落时所产生的震动,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本体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
第三、通过设置散热机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启动散热窗内部的散热风扇,从而通过散热窗提高无人机本体内部的空气流速,进而将热空气快速排出起到了较好的散热作用,并且再此期间,可通过框体内部的干燥板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附,进而提高了无人机机体内部的干燥度,并且设置穿孔,可提高干燥板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而提高干燥除湿效果,进而避免无人机本体内部零部件氧化,进一步的提高了本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系统模块图。
附图标记:1、无人机本体,2、控制机构,21、控制面板,22、控制模块,23、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4、定位模块,25、天线,26、蓄电池,3、驱动电机,4、热成像相机,5、激光测距模块,6、缓冲机构,61、伸缩气缸,62、缓冲组件,63、凹槽,64、缓冲架,65、缓冲弹簧,66、缓冲板,67、防滑凸点,7、散热机构,71、散热窗,72、散热风扇,73、隔网,74、框体,75、干燥板,76、穿孔,8、三角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内部设有控制机构2,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成像相机4,驱动电机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模块5,无人机本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6,无人机本体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7。
通过设置缓冲机构6,使得在无人机本体1起飞过程中,通过伸缩气缸61回缩带动缓冲组件62升起,进而避免缓冲组件62阻碍热成像相机4的视线,当无人机本体1将要落下时,通过激光测距模块5传感与地面内的位置,当快要达到地面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22,控制模块22控制伸缩气缸61伸展带动凹槽63内部的缓冲架64下移,当无人机本体1接触地面时,首先缓冲架64可第一步接触地面,此时通过缓冲弹簧65在凹槽63内部缓冲减震,可较好的起到稳定作用,降低无人机本体1降落时所产生的震动,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本体1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
实施例2
参考图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提高本无人机实用性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控制机构2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固定安装于无人机本体1的内部,控制面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22,控制面板2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3,控制面板2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6,控制面板21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模块24,定位模块24设置为GPS定位模块24;通过设置控制面板21上的控制模块22,可控制无人机本体1运行,并且设置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3,可将勘察信息进行无线传输,方便使用,通过设置定位模块24,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GPS定位模块24时刻定位本无人机的巡航勘察位置,进而当出现意外情况时,可及时进行处理。
参考图1-2,为了达到提高信息传输能力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无人机本体1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天线25,天线25与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3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天线25,可在使用时提高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3的信号传输稳定性,方便使用。
实施例3
参考图1-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提高无人机本体1使用稳定性的目的,本实施例对缓冲机构6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缓冲机构6包括伸缩气缸61,伸缩气缸61固定安装于无人机本体1的正面两侧与背面两侧,伸缩气缸61的底部设有缓冲组件62,缓冲组件62包括凹槽63和缓冲架64,凹槽63开设于伸缩气缸61的底部,凹槽63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65,缓冲架64的上端两侧固定安装于缓冲弹簧65的底部,缓冲架6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板66,缓冲板66的底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防滑凸点67;通过设置缓冲机构6,使得在使用男士,可通过伸缩气缸61带动缓冲组件62进行移动,进而可在进行较好缓冲的同时避免缓冲组件62影响热成像相机4的视线,有效地提高了勘察效果,通过设置缓冲组件62,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凹槽63内部的缓冲弹簧65进行缓冲,进而当缓冲架64接触地面时提供较好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缓冲板66和其底部的防滑凸点67,可在使用时提高缓冲架64底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无人机本体1的稳定性。
参考图2-3,为了达到提高无人机本体1散热效果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散热机构7包括散热窗71,散热窗71开设于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散热窗7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72,散热窗71内位于散热风扇72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网73;通过设置散热机构7,使得在使用时,可通过启动散热窗71内部的散热风扇72,进而提高无人机本体1内部的空气流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本无人机本体1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设置隔网73,可避免外界的灰尘垃圾进入到无人机本体1内部。
参考图2,为了达到提高本无人机内部干燥性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散热机构7还包括安装框体74,安装框体74固定安装于散热窗71的内侧,框体74内部滑动连接有干燥板75,干燥板75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穿孔76,穿孔76贯穿干燥板75,干燥板75的内部设有干燥剂,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角壳8,三角壳8设置于散热机构7的外侧;通过设置框体74内部的干燥板75,可在使用时对无人机本体1内部进行干燥处理,并且设置穿孔76,可提高干燥板75与空气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三角壳8,可在使用时对散热窗71处进行防护,进而避免在使用时雨水进入到散热窗71内部,进而起到了较好的防雨作用。
使用原理及优点:在使用时,控制模块22控制无人机本体1进行巡航勘察工作,无人机本体1从蓄电池26处获取能源,在此期间通过控制驱动电机3带动热成像相机4转动,即可360度无死角的进行热成像勘察监控,同时通过设置激光测距模块5,可在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测量其位置并通过定位模块24精确定位,进而通过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3及时将资料传输,在巡航勘察过程中,通过启动散热窗71内部的散热风扇72,从而通过散热窗71提高无人机本体1内部的空气流速,进而将热空气快速排出起到了较好的散热作用,并且再此期间,可通过框体74内部的干燥板75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附,进而提高了无人机机体内部的干燥度,并且设置穿孔76,可提高干燥板75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而提高干燥除湿效果,进而避免无人机本体1内部零部件氧化,当无人机需要着陆时,激光测距模块5传感与地面内的位置,当快要达到地面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22,控制模块22控制伸缩气缸61伸展带动凹槽63内部的缓冲架64下移,当无人机本体1接触地面时,首先缓冲架64可第一步接触地面,此时通过缓冲弹簧65在凹槽63内部缓冲减震,可较好的起到稳定作用,降低无人机本体1降落时所产生的震动,并且在起飞过程中,通过伸缩气缸61回缩带动缓冲组件62上移,进而避免缓冲组件62影响热成像相机4的实现,提高了勘察的精确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部设有控制机构(2),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成像相机(4),所述驱动电机(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模块(5),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6),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面板(21),所述控制面板(21)固定安装于无人机本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22),所述控制面板(2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3),所述控制面板(2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1)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定位模块(24),所述定位模块(24)设置为GPS定位模块(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天线(25),所述天线(25)与无线信息传输模块(2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伸缩气缸(61),所述伸缩气缸(61)固定安装于无人机本体(1)的正面两侧与背面两侧,所述伸缩气缸(61)的底部设有缓冲组件(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62)包括凹槽(63)和缓冲架(64),所述凹槽(63)开设于伸缩气缸(61)的底部,所述凹槽(63)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65),所述缓冲架(64)的上端两侧固定安装于缓冲弹簧(65)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6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板(66),所述缓冲板(66)的底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防滑凸点(6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7)包括散热窗(71),所述散热窗(71)开设于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所述散热窗(7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72),所述散热窗(71)内位于散热风扇(72)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网(7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7)还包括安装框体(74),所述安装框体(74)固定安装于散热窗(71)的内侧,所述框体(74)内部滑动连接有干燥板(75),所述干燥板(75)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穿孔(76),所述穿孔(76)贯穿干燥板(75),所述干燥板(75)的内部设有干燥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角壳(8),所述三角壳(8)设置于散热机构(7)的外侧。
CN202122775889.9U 2021-11-14 2021-11-14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Active CN216232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5889.9U CN216232949U (zh) 2021-11-14 2021-11-14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5889.9U CN216232949U (zh) 2021-11-14 2021-11-14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2949U true CN216232949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5889.9U Active CN216232949U (zh) 2021-11-14 2021-11-14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2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1609U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摄像装置
CN213139140U (zh) 一种可自动旋转的遥感测绘无人机
CN216232949U (zh) 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勘察无人机
CN211001842U (zh) 一种无人机车灯
CN215098258U (zh) 一种防撞型航拍无人机
CN115892458A (zh) 一种具有镜头自动清洁功能的测绘无人机
CN215851972U (zh) 一种ai无人机测试平台
CN213323677U (zh) 无人机
CN213323689U (zh) 一种无人机水生态遥感监测系统
CN213229117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遥感测绘无人机
CN212667051U (zh) 一种遥感勘测装置
CN212605765U (zh) 一种可折叠多挂载位的飞行器
CN210101984U (zh) 一种森林防火使用的勘探无人机
CN109398730A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无人机
CN112298555A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测绘的5g无人机
CN20887319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CN211139663U (zh) 一种抓捕式垂直起降式无人机
CN213323745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操纵云平台结构的无人机
CN220391552U (zh) 一种无人机防护罩
CN215554102U (zh) 一种测绘用具备远程报警功能的无人机
CN216611606U (zh) 一种基于地图信息认知导航的无人机
CN219524237U (zh) 一种室内无人机的防撞机构
CN213338064U (zh) 一种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系统
CN212797317U (zh) 一种全方位测绘无人机
CN221103821U (zh) 一种道路交通控制用信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