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0600U -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0600U
CN216230600U CN202122329002.3U CN202122329002U CN216230600U CN 216230600 U CN216230600 U CN 216230600U CN 202122329002 U CN202122329002 U CN 202122329002U CN 216230600 U CN216230600 U CN 216230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rod
plate
extension rod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290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世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ianlu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ianlu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ianlu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ianlu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290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0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0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0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用于一种注塑机的辅助设备。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设有吸盘,所述底座上设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连接管与吸盘连通。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当需要对注塑件进行夹持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吸盘与注塑件相接触,启动气泵从连接管内抽气,气泵将连接管中的空气抽去,吸盘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与注塑件相互吸合。因此,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吸盘与注塑件的重心位置对齐,继而可以通过启动气泵的方式,对不同尺寸的注塑件进行夹持与移动,从而提升了夹具的适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机的辅助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原料,对熔融原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待模具内的塑料冷却成型,注塑机的定模板和动模板开启后,工作人员操控机械手将模具内的产品取出。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机械手夹持产品的过程中,一般通过气缸夹指对注塑件的支架进行夹持,面对圆盘类的注塑件时,气缸夹指难以直接通过夹持注塑件的外缘进行移动,使得机械手的适用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机械手适用性能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机用机械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用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设有吸盘,所述延伸杆上设有用于移动吸盘的连接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注塑件进行夹持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通过连接组件驱动吸盘进行移动,直至吸盘与注塑件相互抵紧,在连接组件的驱动下将吸盘与注塑件之间的空气挤出,使得吸盘在大气压力下与注塑件相互抵紧吸附。因此,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连接组件将吸盘与注塑件的重心位置对齐,继而可以启动连接组件将吸盘与注塑件相互抵紧吸附,以便于对不同尺寸的注塑件进行夹持与移动,从而提升了夹具的适用性能。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延伸杆上的移动板,所述延伸杆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上,所述连接螺栓与移动板抵紧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吸盘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转动连接螺栓直至连接螺栓从第一滑块上卸下,使得移动板与延伸杆之间具有间隙,继而拉拔移动板带动吸盘移动直至吸盘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之后转动连接螺栓直至连接螺栓将移动板抵紧在延伸杆上,从而提升了吸盘的灵活程度。
可选的,所述延伸杆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吸盘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吸盘相互抵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板相互抵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连接杆可以自动的恢复到初始状态,吸盘与注塑件相互接触后,移动组件带动吸盘向延伸杆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直至吸盘与注塑件相互抵紧,在吸盘与注塑件相互吸附,注塑件从注塑机中取出后,连接杆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恢复原位。
可选的,所述延伸杆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延伸杆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吸盘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推拉连接板的方式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移,直至连接板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从而提升了连接板的灵活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块上,所述限位螺栓与连接板抵紧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栓的设置具有限制连接板位移的效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限位螺栓的方式,使得限位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块上,继而将移动板与限位螺栓相互抵接,减少了移动板产生相对延伸杆的位移,从而提升了移动板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凸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与凸棱的设置具有指示定位的效果;当需要对两个连接板进行组合连接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两个连接板上的凸棱对齐,快速便捷的将连接板上的连接孔相对齐,以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对两个延伸杆上的连接板进行组合连接,以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对延伸杆进行组合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夹具的注塑机取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该夹具的注塑机取料装置,包括机械手以及一种注塑机用夹具,所述机械手上设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与底座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翻转组件带动底座上的吸盘进行翻转操作,以便于吸盘对竖直方向设置的注塑件进行吸附夹持操作,从而提升了吸盘的适用性能。
可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械手动力输出末端上的保护壳、翻转板件和用于驱动翻转板件翻转的气缸,所述气缸与翻转板件通过翻转件连接;
所述保护壳内设有气缸,所述保护壳远离机械手动力输出端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所述缺口与两个开口均连通;
所述翻转件包括设置在气缸的输出端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朝向缺口设置;
所述翻转板件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驱动杆远离气缸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气缸靠近任一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上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与第一竖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保护壳内气缸的方式带动驱动杆进行升降操作,继而带动第一铰接杆与翻转板件移动,使得翻转板件绕翻转轴进行翻转操作,以便于对水平与竖直方向上设置的注塑件都能够进行夹持,从而提升了翻转板件的适用性能。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延伸杆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延伸杆滑移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底座上穿设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穿过底座,所述暗转螺栓与第一横板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延伸杆的位置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安装螺栓的方式将安装螺栓从翻转板件上卸下,继而拉拔延伸杆使得延伸杆沿安装槽进行移动,直至移动到需要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械手上的延长罩,所述延长罩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延长罩上,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连接在第一竖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电机的方式,带动转动轴转动,继而驱动转动轴上的翻转板件进行翻转操作,以便于对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注塑件进行夹持,从而提升了翻转板件的适用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需要对注塑件进行夹持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通过连接组件驱动吸盘进行移动,直至吸盘与注塑件相互抵紧,在连接组件的驱动下将吸盘与注塑件之间的空气挤出,使得吸盘在大气压力下与注塑件相互抵紧吸附。因此,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连接组件将吸盘与注塑件的重心位置对齐,继而可以启动连接组件将吸盘与注塑件相互抵紧吸附,以便于对不同尺寸的注塑件进行夹持与移动,从而提升了夹具的适用性能;
2.连接孔与凸棱的设置具有指示定位的效果;当需要对两个延伸杆进行组合连接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两个连接板上的凸棱对齐,快速便捷的将连接板上的连接孔相对齐,以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对两个延伸杆上的连接板进行组合连接,以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对延伸杆进行组合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翻转组件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底座与延伸杆之间连接关系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移动板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连接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翻转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延伸杆;3、吸盘;4、连接组件;5、移动板;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8、滑移孔;9、连接螺栓;10、连接杆;11、复位弹簧;12、连接板;13、第二滑块;14、第二滑槽;15、限位螺栓;16、连接孔;17、凸棱;18、机械手;19、翻转组件;20、保护壳;21、气缸;22、驱动杆;23、第一铰接杆;24、翻转板件;25、翻转轴;26、第二铰接杆;27、安装槽;28、安装螺栓;29、延长罩;30、转动轴;31、驱动电机;32、第一横板;33第一竖板;34、第二横板;35、第二竖板;36、翻转件;37、第一限位块;38、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取料装置。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械手18,机械手18的动力输出末端连接有翻转组件19,翻转组件19包括设置在机械手18动力输出末端的保护壳20、翻转板件24和用于驱动翻转板件24翻转九十度的气缸21,气缸21与翻转板件24通过翻转件36连接。保护壳20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机械手18相连,保护壳20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机械手18连接,在此不对二者连接关系进行限定。
如图2所示,保护壳20内设有气缸21,气缸21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机械手18相连,气缸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机械手18连接,在此不对二者的连接关系进行限定。保护壳20远离机械手18动力输出端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气缸21的输出端朝向开口的一侧设置。翻转件36包括连接在气缸21输出端的驱动杆22,气缸21的输出端与驱动杆22铰接设置,驱动杆22远离气缸2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3。
如图2所示,翻转板件24包括第一横板32与第一竖板33,第一横板32和第一竖板33一体成型形成“L”型,第一铰接杆23远离驱动杆22的一端与第一横板32固定连接,保护壳20靠近任一开口处的侧面上设有翻转轴25,翻转轴25穿设过保护壳20,翻转轴25的轴线与第一横板32平行设置,翻转轴25的轴线与第一竖板33平行设置,第二铰接杆26靠近其中一个开口设置,翻转轴25与第二铰接杆26铰接设置,第二铰接杆26远离翻转轴2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板32上。
如图2所示,缺口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37,靠近第二铰接杆26一侧的开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38;当延伸杆2水平设置时,此时第一限位块37与第一横板32相互抵紧,第一竖板33与保护壳20之间具有间隙;当气缸驱动第一横板32与第一竖板33进行翻转操作后,第一横板32与第二限位块38相互抵紧,第一竖板33与第一限位块37相互抵紧,第一限位块37与第二限位块38的设置具有限制翻转板件24翻转过度的可能性,减少了第一横板32和第一竖板33翻转过度导致吸盘3无法对注塑件进行吸附的可能。
如图2所示,当需要对翻转组件19进行翻转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启动气缸21向下移动,气缸21输出端带动驱动杆22向下移动,驱动杆22带动第一铰接杆23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驱动杆22绕与第一铰接杆23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一铰接杆23受到向下的压力,第一铰接杆23带动第一横板32向下移动,继而使得第一横板32推动第一竖板33向下移动,由于第一竖板33与翻转轴25铰接,使得第一竖板33将第一横板32绕翻转轴25进行翻转操作,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便捷的通过气缸21使得翻转板件24进行翻转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横板32背离气缸21的端面上设有底座1,底座1上穿设有若干安装螺栓28,安装螺栓28穿过底座1的一端与第一横板32螺纹连接。底座1上设有延伸杆2,延伸杆2可以由型材制成,底座1上开设有与延伸杆2外缘相匹配的安装槽27,延伸杆2滑移连接在安装槽27内。当需要对吸盘3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转动安装螺栓28,直至安装螺栓28从第一横板32上卸下,继而推拉延伸杆2使得延伸杆2沿安装槽27移动,直至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便捷的对吸盘3的位置进行移动;在吸盘3的移动到位后,工作人员可以转动安装螺栓28,直至安装螺栓28将延伸管2抵紧在安装螺栓28与第一横板32之间,安装螺栓28的设置具有限制延伸杆2位移的效果,减少了延伸杆2产生相对第一横板32的位移,从而提升了延伸杆2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延伸杆2背离第一横板32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内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移动板5上穿设并滑移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移动板5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吸盘3;在本实施例中,吸盘3可以为褶皱吸盘。吸盘3上设有吸管,吸管与气泵连接(图中无显示),连接杆1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移动板5相互抵紧,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与吸盘3相互抵紧。复位弹簧11的设置使得吸盘3在与注塑件相互吸附后推动连接杆10移动使得复位弹簧11压缩,在注塑件从注塑机上脱离后,连接杆10在复位弹簧11的弹性作用力下恢复原位。
如图4和图5所示,移动板5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滑移孔8,本实施例中开设有两个滑移孔8,滑移孔8内穿设有连接螺栓9,连接螺栓9的螺头直径大于滑移孔8的宽度,连接螺栓9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移动板5沿滑移孔8的移动轨迹与延伸杆2沿安装槽27的移动轨迹垂直设置,移动板5被抵紧在连接螺栓9与延伸杆2之间。当需要调节吸盘3的位置时,工作人员首先转动连接螺栓9直至移动板5与延伸杆2之间具有间隙,继而将吸盘3沿滑移孔8移动,直至将吸盘3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之后转动连接螺栓9使得连接螺栓9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连接螺栓9与移动板5抵触设置,使得吸盘3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从而提升了吸盘3的适用性能。
如图6所示,延伸杆2背离移动板5的端面上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包括第二横板34和第二竖板35,延伸杆2朝向气缸21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4,延伸杆2上设有在第二滑槽14内滑移的第二滑块13,第二滑块13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34背离气缸21的端面上,第二横板34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5,限位螺栓15与延伸杆2抵触设置。
如图6所示,第二竖板35远离气缸2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条凸棱17,本实施例中第二竖板35上固定连接有两条凸棱17,连接板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6,本实施例中第二竖板35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16,每个连接孔16均设置在两条凸棱17之间。因此,当需要将其他连接板12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将连接板12沿第二滑槽14移动至相同位置,继而通过将两个连接板12的凸棱17相互对齐,快速便捷的将连接孔16相对齐,以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使用螺栓或插杆对两个连接板12进行连接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注塑件进行夹持之前,由于不同形状的产品,其重心位置不同,所以需要对夹具的位置进行调节,此时先将延伸杆2翻转至竖直状态,具体步骤为: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机械手18将吸盘3移动至注塑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启动气缸21朝向翻转板件24移动,气缸21输出端带动驱动杆22向下移动,驱动杆22带动第一铰接杆23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驱动杆22绕铰接点转动使得第一铰接杆23受到向下的压力,第一铰接杆23带动第一竖板33向下移动,继而使得第一横板32带动第一竖板33向下移动,由于第一竖板33与翻转轴25铰接,使得第一竖板33将第一横板32绕翻转轴25进行翻转操作带动吸盘3进行翻转操作,即可将延伸杆2翻转呈竖直状态,机械手18操控延伸杆2移动到注塑件的一侧,使得吸盘3和模腔内的注塑件处于同一平面,继而通过转动安装螺栓28,使得安装螺栓28从第一横板32上卸下并推拉延伸杆2沿安装槽27移动,之后转动连接螺栓9,使得连接螺栓9从第一滑块7上卸下,推拉移动板5使得移动板5沿滑移孔8移动,直至吸盘3与注塑件的重心位置相接触。
当需要夹持注塑件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机械手18使得吸盘3与注塑件相互抵紧,机械手18驱动连接杆10压缩复位弹簧11,之后启动气泵抽气使得注塑件与吸盘3相互抵紧吸附,在注塑件与模具脱离后,复位弹簧11在弹性作用力下驱动连接杆10恢复原位,启动机械手18带动注塑件移动至放料处,启动气泵充气使得注塑件掉落,使得机械手18只需要将吸盘3移动至注塑件的重心位置即可对注塑件进行吸附移动,从而提升了机械手18的适用性能。
实施例2: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翻转组件19包括设置在机械手18上的延长罩29,延长罩29上设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同轴连接有转动轴30,转动轴30设置在延长罩29上,转动轴30与翻转板件24固定连接,当需要驱动翻转组件19进行翻转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31的方式,驱动转动轴30带动翻转板件24进行翻转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31的方式驱动转动轴30转动,继而带动翻转板件24进行翻转操作,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便捷的驱动翻转板件24进行翻转操作,提升了翻转板件24的翻转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延伸杆(2),所述延伸杆(2)上设有吸盘(3),所述延伸杆(2)上设有用于移动吸盘(3)的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在延伸杆(2)上的移动板(5),所述延伸杆(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移动板(5)上设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6)内,所述移动板(5)上开设有滑移孔(8),所述滑移孔(8)内穿设有连接螺栓(9),所述连接螺栓(9)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所述连接螺栓(9)与移动板(5)抵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2)上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与吸盘(3)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吸盘(3)相互抵紧,所述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与移动板(5)相互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2)上设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第二滑块(13),所述延伸杆(2)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3)相匹配的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块(13)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槽(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5),所述限位螺栓(15)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块(13)上,所述限位螺栓(15)与连接板(12)抵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有连接孔(16),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凸棱(17)。
6.一种注塑机用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18)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夹具,所述机械手(18)上设有翻转组件(19),所述翻转组件(19)与底座(1)相连接;所述翻转组件(19)包括设置在机械手(18)上动力输出端的保护壳(20)、翻转板件(24)和用于驱动翻转板件(24)翻转的气缸(21),所述气缸(21)与翻转板件(24)通过翻转件(36)连接;
所述保护壳(20)内设有气缸(21),所述保护壳(20)远离机械手(18)动力输出端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保护壳(20)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所述缺口与两个开口均连通;
所述翻转件(36)包括设置在气缸(21)的输出端的驱动杆(22),所述驱动杆(22)朝向缺口设置;
所述翻转件(36)包括第一横板(32)和第一竖板(33),所述驱动杆(22)远离气缸(2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3),所述第一铰接杆(23)远离驱动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32),所述气缸(21)靠近任一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翻转轴(25),所述翻转轴(25)上铰接有第二铰接杆(26),所述第二铰接杆(26)与第一竖板(3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与延伸杆(2)相匹配的安装槽(27),所述延伸杆(2)滑移连接在安装槽(27)内,所述底座(1)上穿设有安装螺栓(28),所述安装螺栓(28)穿过底座(1),所述安装螺栓(28)与第一横板(3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9)包括设置在机械手(18)上的延长罩(29),所述延长罩(29)上设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上设有转动轴(30),所述转动轴(30)转动连接在延长罩(29)上,所述转动轴(30)上设有第二铰接杆(26),所述第二铰接杆(26)连接在第一竖板(33)上。
CN202122329002.3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Active CN216230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9002.3U CN216230600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9002.3U CN216230600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0600U true CN216230600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3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29002.3U Active CN216230600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0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5660B (zh) 一种具有调位功能的液压摇臂夹具
CN212579066U (zh) 模内注塑螺母的定位机构
CN216230600U (zh) 一种注塑机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取料装置
CN217573907U (zh) 一种可稳定脱模的笔记本外框注塑成型模具
CN215969928U (zh) 显示屏后盖用夹具以及应用该夹具的注塑机卸料装置
CN112078090B (zh) 一种通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脱模方法
CN111823521B (zh) 一种塑料三通的注塑用取料装置
CN114248401A (zh) 一种多级弧度变化调节的注塑模具
CN113923903A (zh) 一种适用于户外电器的工程塑料外壳及其注塑成型方法
CN116551820B (zh) 一种耐火砖成型模具
CN107695657B (zh) 胶圈装配机构
CN109093637B (zh) 一种用于手机套生产的机械手装置
CN220881250U (zh) 一种域控制器装配线吸盘快换机构
CN212795680U (zh) 一种ipad后外壳成型模具易脱模结构
CN109940831B (zh) 一种螺纹自动脱模机构
CN220808641U (zh) 一种固态二氧化碳成型机的模头结构
CN217751945U (zh) 电杆底座成型模具
CN220348959U (zh) 一种塑料注塑成型设备
CN218615273U (zh) 一种用于注塑的取模机械手
CN219336701U (zh) 一种拆镶件治具
CN218425278U (zh) 一种铰链加工成型模具
CN215359696U (zh) 软胶保护套无损伤高效拔模装置
CN218286764U (zh) 一种铜螺母加工用便于安装的热熔机
CN217414716U (zh) 一种模具
CN212945353U (zh) 一种集电环压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