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0505U -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0505U
CN216230505U CN202122624368.3U CN202122624368U CN216230505U CN 216230505 U CN216230505 U CN 216230505U CN 202122624368 U CN202122624368 U CN 202122624368U CN 216230505 U CN216230505 U CN 216230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jector
template
rods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43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久飞
于睿
孙绪
宋启蒙
郭勇
赵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zhou Sealcoat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zhou Sealcoat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zhou Sealcoat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zhou Sealcoat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43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0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0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0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和后模组,后模组包括后底板,在后底板上通过后方铁固接有后模板,在后模板上并列嵌入二块后芯板;二块后芯板与前模组合模后形成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在相邻二块后方铁之间分别设有顶针板,在顶针板上设有多根顶针和多个滑道座,在滑道座上滑动安装有斜拉杆,顶针和斜拉杆前端分别插入对应型腔内;在后底板与每块顶针板之间分别设有滑动板,在滑动板上设有复位杆和异形顶针,且分别穿过顶针板、后模板和后芯板;在后底板上通过一对杠杆座对称铰接有二个杠杆压块,滑动板两端分别顶靠在杠杆压块的内端,在杠杆压块的外端分别顶靠有回针杆。该模具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中高档轿车上的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多采用硬胶加软胶双色盖板,传统加工方式对于此类双色盖板注塑需要开两套模具,进行两次注塑加工;第一套模具注塑硬胶部分,注塑完成后将产品取出后再装进第二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软胶部分的注塑,然后取出完整产品。
此种加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需开两套模具,模具成本较高;2、注塑周期较长,注塑成本较高;3、产品外观质量缺陷较多,由于二次安装注塑时会损伤产品表面,导致产品外观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后布置的前模组和后模组,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后模组包括后底板,在后底板上通过均布的三块后方铁固接有后模板,在后模板上并列嵌入二块后芯板;二块后芯板与前模组的二块前芯板合模后形成左右布置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别对应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和成品;二块后芯板在开模后跟随所述后模组原地旋转180度后,能够互换位置;
在后模组的相邻二块后方铁之间分别设有一块顶针板,顶针板通过设在后底板与后模板之间的多根导柱实现滑动导向,在每块顶针板上分别设有多根顶针和多个滑道座,在滑道座上滑动安装有斜拉杆,顶针和斜拉杆前端分别穿过后模板和后芯板并插入对应的型腔内;
在后底板与每块顶针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块可前后滑动的滑动板,滑动板通过设在后底板与后模板之间的多根导向杆实现滑动导向,在滑动板上固定有对称布置的二根复位杆和多个异形顶针,复位杆和异形顶针分别穿过顶针板、后模板和后芯板,且复位杆顶在前模组的前芯板上;在后底板上位于滑动板的两端对称设有一对杠杆座,在一对杠杆座上对称铰接有二个杠杆压块,所述滑动板两端分别顶靠在二个杠杆压块的内端,在二个杠杆压块的外端分别顶靠有回针杆,回针杆穿过后方铁和后模板并顶在前模组的前模板上;对应第一型腔的异形顶针在合模后所述回针杆的推动下插入对应的第一型腔内,用于封堵第一次注塑时形成的半成品的软胶注塑通孔;对应第二型腔的异形顶针在合模后所述复位杆的推动下退出对应的第二型腔,用于形成第二次注塑时的成品正面的软胶凹槽。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后模板两侧对应每块顶针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二个后驱动油缸,二个后驱动油缸的缸杆一端分别连接在对应顶针板的两端,用于带动顶针板前后滑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斜拉杆前端为钩状,以便于脱模时勾住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和成品。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后模板上对应斜拉杆的贯穿孔内设有镶块,所述斜拉杆通过滑动间隙配合穿过镶块。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回针杆外缘靠近前端设有凹槽,在后模板上对应回针杆的通孔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卡板,定位卡板一端插入凹槽内,用于实现回针杆的滑动限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前模组包括依次固接的前底板、分流板和固定板,在固定板上通过均布的三块前方铁固接所述前模板,在前模板上并列固定嵌入二块所述前芯板;在相邻二块前方铁之间分别通过设在前模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前导柱滑动安装有一块前顶针板,在前顶针板上分别固定有多根直顶杆并滑动安装有多根斜顶杆,直顶杆和斜顶杆分别穿过前模板和前芯板,并在斜顶杆的前端分别设有顶块,顶块活动嵌入到所述前芯板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前顶针板上对应每根斜顶杆后端分别设有滑道座,所述斜顶杆后端分别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滑道座的滑槽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前底板上对称设有二个注胶孔,二个注胶孔分别通过设在分流板、固定板和前模板上的多个注胶通道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分别用于注入硬胶和软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所述后模组包括后底板,在后底板上通过均布的三块后方铁固接有后模板,在后模板上并列嵌入二块后芯板;二块后芯板与前模组的二块前芯板合模后形成左右布置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别对应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和成品;对应第一型腔的异形顶针在合模后所述回针杆的推动下插入对应的第一型腔内,因此能够封堵第一次注塑时形成的半成品的软胶注塑通孔,确保第一次注塑时只能形成所述水杯架盖板的硬胶部分;通过对应第二型腔的异形顶针在合模后所述复位杆的推动下退出对应的第二型腔,从而形成第二次注塑时的成品正面的软胶凹槽,通过二块后芯板在开模后跟随所述后模组原地旋转180度后互换位置,便可将第一次注塑后形成的半成品通过第二型腔注塑形成所述水杯架盖板的软胶部分,因此通过一套该双色注塑模具便可完成采用硬胶和软胶组成的水杯架双色盖板产品的注塑过程,极大地节省了模具成本。
2、产品的注塑周期缩短,单件产品的注塑时间只需60S即可完成,节省人工及机器的时间成本。
3、产品通过双色注塑机一次成型,减少了二次取件放件过程,避免产品表面损伤造成产品缺陷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1中后模组的右视图。
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复位杆、异形顶针和回针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杯架盖板产品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后视图。
图中:后底板1,后方铁2,后模板3,前底板4,分流板5,固定板6,前方铁7,前模板8,前驱动油缸9,后驱动油缸10,合模导柱11,滑道座12,斜拉杆13,顶针板14,导柱15,前顶针板16,压板17,前导柱18,注胶孔19,滑道座20,注胶通道21,斜顶杆22,后芯板23,镶块24,顶块25,前芯板26,直顶杆27,直顶针28,顶针29,第一型腔30,第二型腔31,回针杆32,滑动板33,导向杆34,复位杆35,异形顶针36,杠杆座37,杠杆压块38,回位杆39,定位卡板40,硬胶部分41,软胶部分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后布置的前模组和后模组;所述后模组包括后底板1,在后底板1上通过螺栓均布固定有三块后方铁2,并通过三块后方铁2支撑固接有后模板3,在后模板3上并列固定嵌入有二块后芯板23;二块后芯板23与前模组的二块前芯板26合模后形成左右布置的第一型腔30和第二型腔31,分别对应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和成品;二块后芯板23在开模后跟随所述后模组原地旋转180度后,能够互换位置并与前模组的二块前芯板26配合;
在后模组的相邻二块后方铁2之间分别设有一块顶针板14,顶针板14分别通过对称固定在后底板1与后模板3之间的四根导柱15实现滑动导向,在每块顶针板14上分别固定有多根水平布置的顶针29和多个滑道座12,本实施例以六个顶针29和五个滑道座12为例,在滑道座12上的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倾斜布置的斜拉杆13,顶针29和斜拉杆13前端分别穿过后模板3和后芯板23并插入对应的型腔内;在后模板3上对应斜拉杆13的贯穿孔内设有镶块24,所述斜拉杆13通过滑动间隙配合穿过镶块24;所述斜拉杆13前端为钩状,以便于脱模时勾住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和成品,确保顺利脱膜;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后底板1与每块顶针板14之间分别设有一块可前后滑动的滑动板33,滑动板33通过设在后底板1与后模板3之间的多根导向杆34实现滑动导向,在滑动板33上固定有对称布置的二根复位杆35和多个异形顶针36,本实施例以五个异形顶针为例,复位杆35和异形顶针36分别穿过顶针板14、后模板3和后芯板23,且复位杆35顶在前模组的前芯板26上;在后底板1上位于滑动板33的两端对称固定有一对杠杆座37,杠杆座37分别插入设在后底板1上的矩形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一对杠杆座37上通过销轴对称铰接有二个杠杆压块38,所述滑动板33两端分别顶靠在二个杠杆压块38的内端,在二个杠杆压块38的外端分别顶靠有回针杆32,回针杆32穿过后方铁2和后模板3并顶在前模组的前模板8上;对应第一型腔30的异形顶针36在合模后所述回针杆32的推动下插入对应的第一型腔30内,用于封堵第一次注塑时形成的半成品的软胶注塑通孔;对应第二型腔31的异形顶针36在合模后所述复位杆35的推动下退出对应的第二型腔31,用于形成第二次注塑时的成品正面的软胶凹槽;
在所述回针杆32外缘靠近前端设有凹槽,在后模板3上对应回针杆的通孔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卡板40,定位卡板一端插入凹槽内,用于实现回针杆的滑动限位;
在后模板3两侧对应每块顶针板14的两端分别设有二个后驱动油缸10,二个后驱动油缸10的缸杆一端分别连接在对应顶针板14的两端,用于带动顶针板14前后滑动,从而带动顶针和斜拉杆13推动成品工件,以便取下成品工件。在后模板3与所述前模板8的四角处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矩形凹槽和矩形凸台,在后模板3上位于四角处对称固定有四根合模导柱11,合模导柱11前端分别通过间隙配合插入到前模板8内,用于实现合模时的导向。
所述前模组包括通过螺栓依次固接的前底板4、分流板5和固定板6,在固定板6上通过均布的三块前方铁7固接所述前模板8,在前模板8上并列固定嵌入二块所述前芯板26;在相邻二块前方铁7之间分别通过固定在前模板8与固定板6之间的四根前导柱18滑动安装有一块前顶针板16,在前顶针板16上通过压板17分别固定有多根水平布置的回位杆39、直顶针28和直顶杆27并滑动安装有多根倾斜布置的斜顶杆22,所述回位杆39为布置在靠近压板17四角处的四根且分别穿过前模板8后顶靠在后模板3上,直顶杆27和斜顶杆22分别穿过前模板8和前芯板26,并在直顶杆27和斜顶杆22的前端分别固定有顶块25,顶块25活动嵌入到所述前芯板26内;在前顶针板16上对应每根斜顶杆22后端分别固定有滑道座20,所述斜顶杆22后端分别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滑道座20的滑槽内;
在前模板8两侧对应每块顶针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二个前驱动油缸9,二个前驱动油缸9的缸杆一端分别连接在对应前顶针板16的两端,用于带动前顶针板16前后滑动,从而带动直顶杆27和斜顶杆22推动工件辅助开模。
在前底板4上对称设有二个注胶孔19,二个注胶孔19分别通过设在分流板5、固定板6和前模板8上的多个注胶通道21与第一型腔30和第二型腔31连通,分别用于注入硬胶和软胶。
工作时,将该注塑模具的前模组和后模组分别对应安装在双色注塑机的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上,启动双色注塑机带动后模组前移与前模组合模,合模时对应第一型腔30两侧的回针杆32在前模板8的推动下后移,通过杠杆压块38带动对应第一型腔30的异形顶针36前端插入对应的第一型腔30内,封堵第一次注塑时形成的半成品的软胶注塑通孔;启动注塑,硬胶通过对应第一型腔30的注胶孔19经注胶通道21进入第一型腔内,固化后形成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即硬胶部分41;
然后控制双色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带动后模组后退复位,后退时在斜拉杆13的作用下带动半成品工件跟随后移,同时启动前驱动油缸9,带动前顶针板16后移,从而带动直顶杆27和斜顶杆22推动工件辅助开模;复位后控制移动模板原位旋转180度,使位于第一型腔内的半成品工件对应前模组的第二型腔;随后控制双色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带动后模组前移与前模组再次合模,合模时复位杆35在前模组的前芯板26作用下推动滑动板33后移,使对应第二型腔31的异形顶针36在合模后退出对应的第二型腔31,从而打开第一次注塑时形成的半成品的软胶注塑通孔,形成第二次注塑时的成品工件正面的软胶凹槽;启动注塑,软胶通过对应第二型腔30的注胶孔19经注胶通道21进入第二型腔内,形成该水杯架盖板的软胶部分42,固化后形成该水杯架盖板的成品工件。
最后,控制双色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带动后模组后退开模,开模时同时启动前驱动油缸9推动前顶针板16后移,带动直顶杆27和斜顶杆22推动工件辅助开模;开模后,启动后驱动油缸10,通过顶针板14带动顶针和斜拉杆13推动成品工件,便可取下成品工件,如图10和图11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后布置的前模组和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后模组包括后底板,在后底板上通过均布的三块后方铁固接有后模板,在后模板上并列嵌入二块后芯板;二块后芯板与前模组的二块前芯板合模后形成左右布置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别对应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和成品;二块后芯板在开模后跟随所述后模组原地旋转180度后,能够互换位置;
在后模组的相邻二块后方铁之间分别设有一块顶针板,顶针板通过设在后底板与后模板之间的多根导柱实现滑动导向,在每块顶针板上分别设有多根顶针和多个滑道座,在滑道座上滑动安装有斜拉杆,顶针和斜拉杆前端分别穿过后模板和后芯板并插入对应的型腔内;
在后底板与每块顶针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块可前后滑动的滑动板,滑动板通过设在后底板与后模板之间的多根导向杆实现滑动导向,在滑动板上固定有对称布置的二根复位杆和多个异形顶针,复位杆和异形顶针分别穿过顶针板、后模板和后芯板,且复位杆顶在前模组的前芯板上;在后底板上位于滑动板的两端对称设有一对杠杆座,在一对杠杆座上对称铰接有二个杠杆压块,所述滑动板两端分别顶靠在二个杠杆压块的内端,在二个杠杆压块的外端分别顶靠有回针杆,回针杆穿过后方铁和后模板并顶在前模组的前模板上;对应第一型腔的异形顶针在合模后所述回针杆的推动下插入对应的第一型腔内,用于封堵第一次注塑时形成的半成品的软胶注塑通孔;对应第二型腔的异形顶针在合模后所述复位杆的推动下退出对应的第二型腔,用于形成第二次注塑时的成品正面的软胶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是:在后模板两侧对应每块顶针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二个后驱动油缸,二个后驱动油缸的缸杆一端分别连接在对应顶针板的两端,用于带动顶针板前后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斜拉杆前端为钩状,以便于脱模时勾住该水杯架盖板的半成品和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是:在后模板上对应斜拉杆的贯穿孔内设有镶块,所述斜拉杆通过滑动间隙配合穿过镶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是:在所述回针杆外缘靠近前端设有凹槽,在后模板上对应回针杆的通孔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卡板,定位卡板一端插入凹槽内,用于实现回针杆的滑动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前模组包括依次固接的前底板、分流板和固定板,在固定板上通过均布的三块前方铁固接所述前模板,在前模板上并列固定嵌入二块所述前芯板;在相邻二块前方铁之间分别通过设在前模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前导柱滑动安装有一块前顶针板,在前顶针板上分别固定有多根直顶杆并滑动安装有多根斜顶杆,直顶杆和斜顶杆分别穿过前模板和前芯板,并在斜顶杆的前端分别设有顶块,顶块活动嵌入到所述前芯板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是:在前顶针板上对应每根斜顶杆后端分别设有滑道座,所述斜顶杆后端分别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滑道座的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是:在前底板上对称设有二个注胶孔,二个注胶孔分别通过设在分流板、固定板和前模板上的多个注胶通道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分别用于注入硬胶和软胶。
CN202122624368.3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Active CN216230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4368.3U CN21623050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4368.3U CN21623050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0505U true CN216230505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4368.3U Active CN21623050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0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7561A (zh) 一种浮动抽芯式双色注塑模具
CN208133456U (zh) 双模直压式注塑成型机
CN213437074U (zh) 支架座三向抽芯压铸模具
CN110480959B (zh) 一种艺术提篮灯罩多向抽芯哈弗滑块机构模具
CN216230505U (zh)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CN113927836A (zh) 一种汽车中控位置水杯架盖板双色注塑模具
CN217346459U (zh) 一种可用于普通注塑机台的单套模具双色模的安装结构
CN202781598U (zh) 一种双模同步注射成型机
CN212021527U (zh) 一种脚轮塑胶套的注塑模具
CN215661453U (zh) 一种浮动抽芯式双色注塑模具
CN212795716U (zh) 一种斜顶出模具
CN212795714U (zh) 一种衣架主体成型模具
CN211279586U (zh) 一种用于加工打印机用半齿的模具
CN220390171U (zh) 塑料后货箱气辅注塑结构
CN219338422U (zh) 一种带有角度的滑块自动脱模模具结构
CN220297687U (zh) 一种导管座成型模具
CN215550616U (zh) 型芯反置的注塑模具
CN220499830U (zh) 全地形车脚踏板动定模双向顶出机构
CN219311936U (zh) 一种汽车后中扶手位置储物盒倒灌注塑模具
CN215703632U (zh) 一种风扇基座外壳注塑成型模具
CN213107987U (zh) 一种具有内孔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20995293U (zh) 一种多工位高效注塑模具
CN217621959U (zh) 双色模具滑块脱模机构
CN219926801U (zh) 基于顺序阀热流道进料技术的摩托车前围注塑模具
CN216506430U (zh) 洗衣机洗涤盖板高光注塑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