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6279U -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6279U
CN216186279U CN202122520783.4U CN202122520783U CN216186279U CN 216186279 U CN216186279 U CN 216186279U CN 202122520783 U CN202122520783 U CN 202122520783U CN 216186279 U CN216186279 U CN 216186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ping
stacking
automated
conveyo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07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景恒
何广辉
周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volut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volut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volut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volut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07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6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6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6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涉及码垛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包括进料输送线,用于产品的进料;第一自动捆扎机,用于产品的捆扎,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临近所述进料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转向输送线,用于产品的转向,所述转向输送线临近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的输出端设置;第二自动捆扎机,用于产品的捆扎,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临近所述转向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码垛输送线,所述码垛输送线临近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的输出端设置;码垛机器人,所述码垛机器人临近所述码垛输送线设置;托盘,所述托盘临近所述码垛机器人设置。该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生产人员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在打包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捆扎和码垛,捆扎为在产品外表面上形成十字交叉的打包带,码垛为将完成捆扎的产品堆叠于托盘上。
目前该两个工序均由人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生产人员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包括:
进料输送线,用于产品的进料;
第一自动捆扎机,用于产品的捆扎,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临近所述进料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
转向输送线,用于产品的转向,所述转向输送线临近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的输出端设置;
第二自动捆扎机,用于产品的捆扎,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临近所述转向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
码垛输送线,所述码垛输送线临近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的输出端设置;
码垛机器人,所述码垛机器人临近所述码垛输送线设置;
托盘,所述托盘临近所述码垛机器人设置;
产品通过所述进料输送线实现进料,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所述转向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完成自动捆扎,且通过所述码垛机器人将完成捆扎的产品从所述码垛输送线抓取至所述托盘实现码垛。
可选地,所述进料输送线设有导向板。
可选地,所述码垛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底座;
工业机器人,所述工业机器人设于所述机器人底座;
码垛夹具,所述码垛夹具设于所述工业机器人。
可选地,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包括托盘限位座,所述托盘限位座包括左侧限位座和右侧限位座,所述托盘设于所述左侧限位座和所述右侧限位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码垛夹具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抓齿,所述码垛输送线为滚筒输送线,所述滚筒输送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滚筒,相邻滚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码垛输送线的一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抓取槽,所述抓取槽与所述间隙位置对应,所述抓齿的间隔距离与所述间隙相同,所述抓齿穿过所述抓取槽且位于所述间隙,并通过所述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以托起产品。
可选地,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气缸座,所述气缸座设于所述码垛输送线;
气缸,所述气缸设于所述气缸座;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间隙;
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位于所述滚筒的上方,且与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
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推动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侧板。
可选地,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码垛输送线的输出端;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连接座,且平行于所述滚筒。
可选地,所述进料输送线、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所述转向输送线、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所述码垛输送线和所述托盘各设有两个,且以对称布置的方式设于所述码垛机器人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电控装置。
可选地,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输送线、第一自动捆扎机、转向输送线、第二自动捆扎机和码垛输送线,还包括码垛机器人和托盘,码垛机器人临近码垛输送线设置,托盘临近码垛机器人设置,由于采用了第一自动捆扎机、转向输送线和第二自动捆扎机以完成自动捆扎且由码垛机器人将完成捆扎的产品从码垛输送线抓取至托盘实现码垛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生产人员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码垛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料输送线、第一自动捆扎机、转向输送线、第二自动捆扎机和码垛输送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进料输送线10;导向板11;第一自动捆扎机20;转向输送线30;第二自动捆扎机40;码垛输送线50;滚筒51;侧板52;抓取槽521;定位机构53;气缸座531;气缸532;连接杆533;推动部534;限位机构54;连接座541;限位部542;码垛机器人60;机器人底座61;工业机器人62;码垛夹具63;抓齿631;托盘71;托盘限位座72;电控装置80;防护栏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包括进料输送线10、第一自动捆扎机20、转向输送线30、第二自动捆扎机40、码垛输送线50、码垛机器人60和托盘71,其中,进料输送线10用于产品的进料;第一自动捆扎机20用于产品的捆扎,第一自动捆扎机20临近进料输送线10的输出端设置;转向输送线30用于产品的转向,转向输送线30临近第一自动捆扎机20的输出端设置;第二自动捆扎机40用于产品的捆扎,第二自动捆扎机40临近转向输送线30的输出端设置;码垛输送线50临近第二自动捆扎机40的输出端设置;码垛机器人60临近码垛输送线50设置;托盘71临近码垛机器人60设置;产品通过进料输送线10实现进料,依次经过第一自动捆扎机20、转向输送线30和第二自动捆扎机40完成自动捆扎,且通过码垛机器人60将完成捆扎的产品从码垛输送线50抓取至托盘71实现码垛。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自动捆扎机20和第二自动捆扎机40为现有产品,通过打包带捆扎纸箱以防止搬运过程中散落,本实用新型在两个自动捆扎机之间设置有转向输送线30,以满足纸箱的二次捆扎,转向输送线30为现有产品,可以实现纸箱的提升、旋转和输送,当完成第一次捆扎的纸箱进入转向输送线30且移动至指定位置时,转向输送线30将纸箱向上托起并水平旋转90°,随后纸箱回落至转向输送线30且在转向输送线30的输送下进入第二自动捆扎机40,完成第二次捆扎,此时,纸箱上形成十字交叉的打包带,随后,完成捆扎的纸箱进入码垛输送线50,等待码垛机器人60的搬运及码垛。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输送线10、第一自动捆扎机20、转向输送线30、第二自动捆扎机40和码垛输送线50,还包括码垛机器人60和托盘71,码垛机器人60临近码垛输送线50设置,托盘71临近码垛机器人60设置,由于采用了第一自动捆扎机20、转向输送线30和第二自动捆扎机40以完成自动捆扎且由码垛机器人60将完成捆扎的产品从码垛输送线50抓取至托盘71实现码垛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生产人员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进料输送线10设有导向板11。导向板11对纸箱起到导向和校正的作用,以避免纸箱倾斜导致捆扎不到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码垛机器人60包括机器人底座61、工业机器人62和码垛夹具63,其中,工业机器人62设于机器人底座61;码垛夹具63设于工业机器人62。码垛夹具63设于工业机器人62的末端,通过工业机器人62的驱动,以移动至码垛输送线50将完成捆扎的纸箱抓取至托盘71处进行码垛。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包括托盘限位座72,托盘限位座72包括左侧限位座和右侧限位座,托盘71设于左侧限位座和右侧限位座之间。托盘限位座72对托盘7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码垛过程中托盘71发生位移变化,影响正常堆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码垛夹具6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抓齿631,码垛输送线50为滚筒51输送线,滚筒51输送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滚筒51,相邻滚筒51之间具有间隙,码垛输送线50的一侧设有侧板52,侧板52上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抓取槽521,抓取槽521与间隙位置对应,抓齿631的间隔距离与间隙相同,抓齿631穿过抓取槽521且位于间隙,并通过工业机器人62的驱动以托起产品。
可以理解地,多个间隔设置的抓齿631用于托起纸箱,当纸箱位于码垛输送线50时,工业机器人62驱动码垛夹具63以靠近码垛输送线50,使抓齿631与抓取槽521一一对应,且工业机器人62驱动码垛夹具63水平移动使得抓齿631穿过抓取槽521且位于间隙,此时,抓齿631位于纸箱下方,通过工业机器人62的驱动码垛夹具63垂直上升托起纸箱,并将纸箱移动至托盘71至进行码垛。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还包括定位机构53,定位机构53包括气缸座531、气缸532、连接部和推动部534,其中,气缸座531设于码垛输送线50;气缸532设于气缸座531;连接部与气缸532的活塞杆连接,连接部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杆533,连接杆533穿过间隙;推动部534位于滚筒51的上方,且与两个连接杆533连接;气缸532驱动推动部534靠近或者远离侧板52。
可以理解地,纸箱进入码垛输送线50时位于码垛输送线50的居中位置,通过定位机构53将纸箱推动至与侧板52接触,以方便码垛机器人60抓取。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7所示,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还包括限位机构54,限位机构54包括连接座541和限位部542,其中,连接座541设于码垛输送线50的输出端;限位部542设于连接座541,且平行于滚筒51。
可以理解地,码垛输送线50为纸箱输送的末端,因此在其输出端设置限位机构54以对纸箱进行限位,防止纸箱掉落。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部542与连接座541通过丝杆导轨进行连接,且丝杆的末端设置有手轮,可以通过调节手轮以转动丝杆,进而调节限位部542的位置,纸箱在码垛输送线50的带动下移动至与限位部542抵接,当纸箱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与限位部542和侧板52接触时,纸箱实现限位,以方便码垛夹具63抓取。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输送线10、第一自动捆扎机20、转向输送线30、第二自动捆扎机40、码垛输送线50和托盘71各设有两个,且以对称布置的方式设于码垛机器人60的两侧。通过设置两组输送线以对纸箱进行输送和捆扎,可以减少码垛机器人60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还包括电控装置80。用于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的纸箱输送、纸箱捆扎和纸箱码垛整个过程的电路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100还包括防护栏90。通过增加防护栏90以提高安全性,电控装置80设于防护栏90的外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包括:
进料输送线,用于产品的进料;
第一自动捆扎机,用于产品的捆扎,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临近所述进料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
转向输送线,用于产品的转向,所述转向输送线临近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的输出端设置;
第二自动捆扎机,用于产品的捆扎,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临近所述转向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
码垛输送线,所述码垛输送线临近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的输出端设置;
码垛机器人,所述码垛机器人临近所述码垛输送线设置;
托盘,所述托盘临近所述码垛机器人设置;
产品通过所述进料输送线实现进料,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所述转向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完成自动捆扎,且通过所述码垛机器人将完成捆扎的产品从所述码垛输送线抓取至所述托盘实现码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线设有导向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底座;
工业机器人,所述工业机器人设于所述机器人底座;
码垛夹具,所述码垛夹具设于所述工业机器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包括托盘限位座,所述托盘限位座包括左侧限位座和右侧限位座,所述托盘设于所述左侧限位座和所述右侧限位座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夹具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抓齿,所述码垛输送线为滚筒输送线,所述滚筒输送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滚筒,相邻滚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码垛输送线的一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抓取槽,所述抓取槽与所述间隙位置对应,所述抓齿的间隔距离与所述间隙相同,所述抓齿穿过所述抓取槽且位于所述间隙,并通过所述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以托起产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气缸座,所述气缸座设于所述码垛输送线;
气缸,所述气缸设于所述气缸座;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间隙;
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位于所述滚筒的上方,且与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
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推动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侧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码垛输送线的输出端;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连接座,且平行于所述滚筒。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线、所述第一自动捆扎机、所述转向输送线、所述第二自动捆扎机、所述码垛输送线和所述托盘各设有两个,且以对称布置的方式设于所述码垛机器人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电控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还包括防护栏。
CN202122520783.4U 2021-10-19 2021-10-19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Active CN216186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0783.4U CN216186279U (zh) 2021-10-19 2021-10-19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0783.4U CN216186279U (zh) 2021-10-19 2021-10-19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6279U true CN21618627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0783.4U Active CN216186279U (zh) 2021-10-19 2021-10-19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6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2815B (zh) 卷烟分拣智能自动码垛系统
CN102556399B (zh) 一种砖垛的包装方法及其包装生产线
CN104150040B (zh) 全自动纸币清分封包流水线
CN103950731A (zh) 框型智能码垛机
CN110799435A (zh) 用于操作件货、货物和/或合装件的方法和装置
JP2012066851A (ja) 紙管の結束積み重ね方法と装置
CN210391797U (zh) 纸箱打包生产线
JP2004035268A (ja) 丁合機内において互いに隣接して起立するよう整列された印刷紙から形成され載置台上に載置された積重ね体を搬送する装置
CN105480464A (zh) 一种码垛卸垛包装线
CN216186279U (zh) 自动输送捆扎码垛系统
CN103342323B (zh) 封罐机的送盖装置及方法
US2020027000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aging packages
CN211442874U (zh) 桶体码垛打包线
CN209080241U (zh) 一种纸箱打包机的护角纸自动输送装置
CN216784010U (zh) 包装袋多层堆垛装置
CN110884903A (zh) 搬运成件货物、物品和/或合装件的方法和设备
CN217125270U (zh) 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
CN217228077U (zh) 包装袋堆垛装置
CN214729975U (zh) 一种插装龙自动收书堆集捆扎装置
CN209870916U (zh) 基于码垛机器人的自动装箱码垛一体线
CN113911448A (zh) 一种光学膜用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
CN211140873U (zh) 一种用于菌棒包装的码垛装置
CN211945376U (zh) 一种拆垛和码垛机
CN214526842U (zh) 码垛机
CN209957072U (zh) 推料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