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1856U -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1856U
CN216181856U CN202122641909.3U CN202122641909U CN216181856U CN 216181856 U CN216181856 U CN 216181856U CN 202122641909 U CN202122641909 U CN 202122641909U CN 216181856 U CN216181856 U CN 216181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rollers
cooling box
inclined groove
extru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19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en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en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en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en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19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1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1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1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包括挤出机、上端开口的冷却箱、倾斜槽、风干机以及切粒机,挤出机用于将原料加热熔化并挤出形成塑胶条,冷却箱靠近挤出机的出料端,冷却箱内装有冷却水,倾斜槽位于冷却箱远离挤出机的一端,倾斜槽沿远离挤出机的方向朝上倾斜延伸,倾斜槽用于供塑胶条穿过,倾斜槽的底端位于冷却箱的上方,倾斜槽内设置有吸水结构,吸水结构用于贴合塑胶条并吸附塑胶条上的冷却水,风干机位于倾斜槽的顶端,风干机用于风干塑胶条,切粒机用于将风干后的塑胶条进行切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塑胶颗粒生产线,能够使塑胶条更加干燥后才被切割成塑胶颗粒,从而能够提高塑胶颗粒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颗粒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背景技术
塑胶颗粒生产线是用于生产塑胶颗粒的设备,主要包括挤出机、冷却箱、风干机以及切粒机,挤出机将原料进行热熔并通过其上的挤出模具将热熔后的原料挤出形成多个塑胶条,塑胶条经过冷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之后粘附有冷却水的塑胶条通过风干机进行风干,风干后的塑胶条最后通过切粒机切割制成塑胶颗粒。
现有的塑胶颗粒生产线虽然能够生产塑胶颗粒,但是存在以下弊端:由于塑胶条被风干的过程中会移动,而且为了避免加热塑胶条,风干机吹出的风一般为自然风,进而导致塑胶条可能没有完全干燥即被切粒机切割成塑胶颗粒,从而影响塑胶颗粒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能够使塑胶条更加干燥后才被切割成塑胶颗粒,从而能够提高塑胶颗粒的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包括:
挤出机,所述挤出机用于将原料加热熔化并挤出形成塑胶条;
上端开口的冷却箱,靠近所述挤出机的出料端,所述冷却箱内装有冷却水;
倾斜槽,位于所述冷却箱远离所述挤出机的一端,所述倾斜槽沿远离所述挤出机的方向朝上倾斜延伸,所述倾斜槽用于供塑胶条穿过,所述倾斜槽的底端位于所述冷却箱的上方,所述倾斜槽内设置有吸水结构,所述吸水结构用于贴合塑胶条并吸附塑胶条上的冷却水;
风干机,位于所述倾斜槽的顶端,所述风干机用于风干塑胶条;
切粒机,所述切粒机用于将风干后的塑胶条进行切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塑胶颗粒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需要生产塑胶颗粒时,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装入挤出机内,挤出机即可将原料进行热熔,之后即可通过其上的挤出模具挤出形成多个塑胶条,多个塑胶条之后穿过冷却箱内的冷却水,冷却水即可对塑胶条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塑胶条沿倾斜朝上的方向穿过倾斜槽,穿过倾斜槽的过程中吸水结构贴合塑胶条。由于塑胶条倾斜朝上穿过倾斜槽,进而塑胶条上部分冷却水即可沿着塑胶条滑落至冷却箱内,或者滴落到倾斜槽内后沿着倾斜槽滑落至冷却箱内,同时塑胶条上部分冷却水能够被吸水结构吸附,从而使得塑胶条上只会残留很少的冷却水,之后塑胶条经过风干机时,风干机即可将塑料条完全进行风干,完全干燥后的塑胶条即可通过切粒机切割成品质较高的塑胶颗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水结构包括沿所述倾斜槽的倾斜方向排布的多个吸水辊,所述吸水辊用于供塑胶条绕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倾斜槽内设置有多个刮水板,所述刮水板与所述吸水辊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刮水板贴合对应的所述吸水辊的外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刮水板沿所述吸水辊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吸水辊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倾斜槽上对应每个所述吸水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对应的所述吸水辊,以用于控制所述吸水辊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箱长度方向的一端靠近所述挤出机,所述冷却箱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倾斜槽,所述冷却箱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辊的外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环绕所述导向辊的轴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辊包括多个第一辊和多个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沿所述冷却箱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所述第二辊能够上下调节并且在上下调节的过程中能够位于所述第一辊的上方或者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箱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竖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第二辊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承载于所述冷却箱的底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内水平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混料机,所述安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挤出模具,所述安装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径尺寸沿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转动轴沿自身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挤出机内于所述安装腔的周侧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环绕所述安装腔,所述加热腔连通有空气加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塑胶颗粒生产线还包括开口朝下的吸气罩,所述吸气罩位于所述挤出模具的上方,所述吸气罩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倾斜槽的顶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风干框,所述风干框内的顶端水平设置有多个承载辊,所述承载辊用于承载塑胶条,所述风干机位于所述风干框的上方,且所述风干机的出风口朝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倾斜槽和风干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辊处于其中一个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辊处于另外一个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向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挤出机100、安装腔101、混料机102、挤出模具103、转动轴104、螺旋叶片105、加热腔106;冷却箱200、导向辊201、环形定位槽202、第一辊203、第二辊204、导轨205、安装架206;倾斜槽300、吸水结构301、吸水辊302、刮水板303;风干机400、风干框401、承载辊402;切粒机500;吸气罩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组”的含义是两组或两组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塑胶颗粒生产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
挤出机100,挤出机100用于将原料加热熔化并挤出形成塑胶条;
上端开口的冷却箱200,靠近挤出机100的出料端,冷却箱200内装有冷却水;
倾斜槽300,位于冷却箱200远离挤出机100的一端,倾斜槽300沿远离挤出机100的方向朝上倾斜延伸,倾斜槽300用于供塑胶条穿过,倾斜槽300的底端位于冷却箱200的上方,倾斜槽300内设置有吸水结构301,吸水结构301用于贴合塑胶条并吸附塑胶条上的冷却水;
风干机400,位于倾斜槽300的顶端,风干机400用于风干塑胶条;
切粒机500,切粒机500用于将风干后的塑胶条进行切粒。
本实施例中,需要生产塑胶颗粒时,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装入挤出机100内,挤出机100即可将原料进行热熔,之后即可通过其上的挤出模具103挤出形成多个塑胶条,多个塑胶条之后穿过冷却箱200的冷却水,冷却水即可对塑胶条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塑胶条沿倾斜朝上的方向穿过倾斜槽300,穿过倾斜槽300的过程中吸水结构301贴合塑胶条。由于塑胶条倾斜朝上穿过倾斜槽300,进而塑胶条上部分冷却水能够沿着塑胶条滑落至冷却箱200内,或者滴落到倾斜槽300内后沿着倾斜槽300滑落至冷却箱200内,同时塑胶条上部分冷却水能够被吸水结构301吸附,从而使得塑胶条上只会残留很少的冷却水,之后塑胶条经过风干机400时,风干机400即可将塑料条完全风干,完全干燥后的塑胶条通过切粒机500即可切割成品质较高的塑胶颗粒。
可以理解的是,挤出机100、冷却箱200、倾斜槽300、风干机400以及切粒机500是沿塑胶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挤出机100生产出塑胶条,塑胶条然后依次经过冷却箱200、倾斜槽300、风干机400以及切粒机500。其中切粒机500是塑胶颗粒生产工艺中常见的设备,切粒机500能够将塑胶条切割成塑胶颗粒,并且本实用新型并未对切粒机500的结构进行改进,因此切粒机50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一般情况下,切粒机500上会设置有用于拉动塑胶条的牵引结构,牵引结构一般包括若干组驱动辊和从动辊,塑胶条的末端经过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驱动辊和从动辊相互配合即可拉动塑胶条,使塑胶条能够源源不断地移动至切粒机500进行切粒。为了使塑胶条沿设定路径移动,在塑胶条移动的路径上可以设置多个用于导向的辊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吸水结构301包括沿倾斜槽300的倾斜方向排布的多个吸水辊302,吸水辊302用于供塑胶条绕设。塑胶条穿过倾斜槽300时,即可绕设吸水辊302,吸水辊302从而能够吸附塑胶条上的冷却水。本实施例中,吸水结构301设置为多个吸水辊302,不仅能够吸附塑胶条上的冷却水,而且吸水辊302还具有导向作用,此外,转动吸水辊302,即可使吸水辊302不同的位置贴合塑胶条,从而能够避免吸水辊302同一个位置长时间贴合塑胶条而造成磨损。当然,吸水结构301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例如,可以是设置于倾斜槽300内的吸水海绵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倾斜槽300内设置有多个刮水板303,刮水板303与吸水辊302一一对应,并且刮水板303贴合对应的吸水辊302的外侧壁。当吸水辊302吸附有较多的冷却水时,会导致吸附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去除吸水辊302上的冷却水。本实施例中,需要去除吸水辊302上的冷却水时,转动吸水辊302,刮水板303即可刮除吸水辊302上的冷却水,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刮水板303沿吸水辊302的轴向延伸至吸水辊302的两端。进而使得刮水板303能够更加全面且彻底地刮除吸水辊302上的冷却水,实用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倾斜槽300上对应每个吸水辊302均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对应的吸水辊302,以用于控制吸水辊302转动。通过操纵驱动电机即可定期控制吸水辊302转动,相比于人工转动吸水辊302,操作更加方便,更加省时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冷却箱200长度方向的一端靠近挤出机100,冷却箱20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靠近倾斜槽300,冷却箱200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辊201。设置导向辊201,塑胶条经过冷却箱200内时能够绕设导向辊201,进而不仅使塑胶条能够沿设定路径移动,而且导向辊201能够避免塑胶条上浮,使塑胶条位于冷却水内,从而使得塑胶条的冷却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导向辊201的外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环形定位槽202,环形定位槽202环绕导向辊201的轴心。设置环形定位槽202,塑胶条绕设对应的环形定位槽202,进而能够避免塑胶条沿导向辊201的轴向随意移动而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辊201包括多个第一辊203和多个第二辊204,第一辊203和第二辊204沿冷却箱20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第二辊204能够上下调节并且在上下调节的过程中能够位于第一辊203的上方或者下方。具体的,多个第一辊203可以并排设置在冷却箱200内靠近上端的位置,挤出机100未工作时,朝上移动所有的第二辊204,使第二辊204位于第一辊203的上方,进而挤出机100挤出的塑胶条即可穿过第一辊203与第二辊204之间的间隙,之后朝下移动所有的第二辊204,使第二辊204位于冷却箱200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此时,第二辊204位于第一辊203的下方,而且塑胶条绕设所有的第一辊203与第二辊204。本实施例中,不仅能够快速地将塑胶条绕设在所有的第一辊203与第二辊204上,而且需要冷却塑胶条时,第一辊203与第二辊204沿冷却箱20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同时上下错位,进而使得塑胶条在冷却箱200内的长度和时间较长,冷却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冷却箱200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竖直设置有导轨205,导轨205上滑动安装有安装架206,第二辊204安装于安装架206上,安装架206承载于冷却箱200的底板上。安装架206上可以设置有滑块并通过滑块与所有的导轨205滑动连接,上下滑动安装架206,安装架206即可带动所有的第二辊204上下移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而且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安装架206在自身与第二辊204的重力作用下直接承载于冷却箱200的底板上,从而即可使得第二辊204位于冷却箱200内靠近下端的位置,而不需要额外通过锁紧机构对安装架206进行锁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挤出机100内水平设置有安装腔101,安装腔10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连接有混料机102,安装腔10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有挤出模具103,安装腔10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转动轴104,转动轴104的外径尺寸沿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加,转动轴104沿自身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105。具体的,安装腔101可以是水平设置的圆柱形腔体结构,进料口可以设置在安装腔101一端的顶部,挤出机100靠近进料口的顶部对应设置有混料机102,混料机102的排料孔与进料口连通,挤出模具103设置在挤出机100的出料端,出料口靠近挤出机100的出料端并与挤出模具103连通,转动轴104能够自转地安装于安装腔101内,挤出机100上设置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传动连接转动轴104。需要生产出塑胶条时,将原料倒入混料机102内,混料机102即可对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后的原料进入到安装腔101内并进行热熔,启动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带动转动轴104转动,转动轴104通过螺旋叶片105将热熔后的原料推向出料口,热熔后的原料即可从挤出模具103挤出形成塑胶条。原料热熔后整体体积会减少,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04的外径尺寸沿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加,进而转动轴104的外侧壁与安装腔101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沿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刚好与热熔后的原料的体积相适配,不仅能够减少热熔后的原料内出现空气,而且挤出机100的挤出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挤出机100于安装腔101的周侧设置有加热腔106,加热腔106环绕安装腔101,加热腔106连通有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将高温空气输送至加热腔106内,加热腔106内的高温空气再间接对安装腔101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不仅加热更加均匀,而且能够避免高温空气进入到安装腔101内而导致热熔后的原料内充满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塑胶颗粒生产线还包括开口朝下的吸气罩600,吸气罩600位于挤出模具103的上方,吸气罩600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挤出模具103挤出塑胶条时,会有废气跟随排出,废气直接排至外界,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在挤出模具103的上方设置吸气罩600,吸气罩600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可以连接有焚烧炉或者空气净化器等废气处理装置。启动抽气泵,抽气泵通过吸气罩600即可将废气吸入并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从而能够避免废气随意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倾斜槽300的顶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风干框401,风干框401内的顶端水平设置有多个承载辊402,承载辊402用于承载塑胶条,风干机400位于风干框401的上方,且风干机400的出风口朝下。当塑胶条穿过倾斜槽300后,承载于承载辊402上,此时,塑胶条处于平铺状态,风干机400刚好位于塑胶条的上方,且出风口朝下,进而吹出的自然风对塑胶条的风干效果较好。而且风干框401上下贯穿,进而便于空气的流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风干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出机(100),所述挤出机(100)用于将原料加热熔化并挤出形成塑胶条;
上端开口的冷却箱(200),靠近所述挤出机(100)的出料端,所述冷却箱(200)内装有冷却水;
倾斜槽(300),位于所述冷却箱(200)远离所述挤出机(100)的一端,所述倾斜槽(300)沿远离所述挤出机(100)的方向朝上倾斜延伸,所述倾斜槽(300)用于供塑胶条穿过,所述倾斜槽(300)的底端位于所述冷却箱(200)的上方,所述倾斜槽(300)内设置有吸水结构(301),所述吸水结构(301)用于贴合塑胶条并吸附塑胶条上的冷却水;
风干机(400),位于所述倾斜槽(300)的顶端,所述风干机(400)用于风干塑胶条;
切粒机(500),所述切粒机(500)用于将风干后的塑胶条进行切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结构(301)包括沿所述倾斜槽(300)的倾斜方向排布的多个吸水辊(302),所述吸水辊(302)用于供塑胶条绕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槽(300)内设置有多个刮水板(303),所述刮水板(303)与所述吸水辊(302)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刮水板(303)贴合对应的所述吸水辊(302)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板(303)沿所述吸水辊(302)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吸水辊(30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00)长度方向的一端靠近所述挤出机(100),所述冷却箱(20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倾斜槽(300),所述冷却箱(200)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辊(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201)的外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环形定位槽(202),所述环形定位槽(202)环绕所述导向辊(201)的轴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201)包括多个第一辊(203)和多个第二辊(204),所述第一辊(203)和所述第二辊(204)沿所述冷却箱(20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所述第二辊(204)能够上下调节并且在上下调节的过程中能够位于所述第一辊(203)的上方或者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00)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竖直设置有导轨(205),所述导轨(205)上能够滑动地安装有安装架(206),所述第二辊(204)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06)上,所述安装架(206)承载于所述冷却箱(200)的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100)内水平设置有安装腔(101),所述安装腔(10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混料机(102),所述安装腔(10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挤出模具(103),所述安装腔(10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转动轴(104),所述转动轴(104)的外径尺寸沿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转动轴(104)沿自身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1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胶颗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颗粒生产线还包括开口朝下的吸气罩(600),所述吸气罩(600)位于所述挤出模具(103)的上方,所述吸气罩(600)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
CN202122641909.3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Active CN216181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909.3U CN21618185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909.3U CN21618185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1856U true CN21618185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1909.3U Active CN21618185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1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42434A1 (ja) 造粒方法及び造粒装置
CN111036139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肥料生产用造粒装置
CN206444698U (zh) 一种低烟无卤再生料一次成型系统
CN114273025A (zh) 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CN206011498U (zh) 挤出装置及使用该挤出装置的造粒机
CN216181856U (zh) 一种塑胶颗粒生产线
CN111086119A (zh) 一种塑料挤出造粒机组
CN113246335B (zh) 一种造粒机的进料熔融机构
CN211941955U (zh) 一种聚乙烯管挤出机
CN117507296A (zh) 一种cpe膜挤出成膜设备及挤出成膜工艺
CN210552308U (zh) 一种高效塑料造粒装置
CN109702921B (zh) 薄膜干料侧向进料造粒机及造粒方法
CN116619714A (zh) 一种塑料母料挤出机
CN116968293A (zh) 一种阻燃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218660349U (zh) 用于单螺旋杆挤出造粒机
CN217527383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防粘结制粒装置
CN215791010U (zh) 一种高效塑料造粒机
CN112976530B (zh) 橡胶带挤压冷却装置
CN210282850U (zh) 试验用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线
CN209832292U (zh) 一种塑胶粒挤出切粒干燥机
CN210477910U (zh) 一种全自动碳棒挤出成型机
CN208324153U (zh) 用于加工废旧塑料薄膜的双阶式挤出机
CN113878746A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设备及工艺
CN211640589U (zh) 一种造粒机
CN111016114A (zh) 一种聚乙烯管挤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