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4911U -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4911U
CN216154911U CN202120396399.5U CN202120396399U CN216154911U CN 216154911 U CN216154911 U CN 216154911U CN 202120396399 U CN202120396399 U CN 202120396399U CN 216154911 U CN216154911 U CN 216154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motor
suction nozzle
station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63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琛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tin Keru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tin Keru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tin Keru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tin Keru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63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4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4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4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包括转运组件及转向工位组件;转运组件包括主支架、驱动电机、第一转盘及吸嘴组件,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主支架上,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第一转盘的中部;吸嘴组件固定在第一转盘的外侧边缘,吸嘴组件指向转向工位组件,驱动电机为直接驱动的DD马达;转向工位组件包括转向支架、转向电机以及转向座,转向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向座下方,转向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向支架上;转向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定位槽,定位槽与吸嘴组件相对;转向电机为伺服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贯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背景技术
在SMT电子元器件生产中,将实现测试、打标、视觉检查、编带等生产工序结合在一起的设备被称为一贯机(TMTT)。在SMT电子元器件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一台一贯机的产能往往作为衡量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而产能与设备组件的协同动作的快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有的一贯机转向工位组件包含:气缸(可调行程、凸轮分割器组件、步进电机(转向)、吸嘴组件。其主要动作有:(1)气缸回程,吸嘴组件带料下降至指定位置指定高度;(2)转向电机转动一个步距角对产品进行位置的调整;(3)气缸推进,吸嘴组件带料上升至指定位置;(4)凸轮分割器转动,进入下一个工位。
而现有技术的一贯机转向工位存在如下缺陷:(1)凸轮分割器属于间歇传动元件,其动静比是固定的(定位时间和静止时间固定),是在选型设计时就已经确定的,使用后,动作的时间上不能改变,因此,不能根据不同工位消耗的时间来调整时间,而对于不同的元器件其检测时间不同,在相应工位需要消耗的时间就不相同,因此现有的一贯机不能适用于不同元器件的检测;(2)步进电机的转速在120-600R/MIN,加速时间在200-400ms左右,且步进电机需要外加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响应性能较差,不能快速实现转向定位,且复位时间长;(3)转向工位无角度补偿,通常为正转180度再反转180度,常造成物料转向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后期工位检测及打标等存在误差,甚至造成误判断,影响产品的合格率;(4)现有的物料槽均为一次铣出的对应物料形状的固定夹具,仅能适用于一种物料,降低了物料检测封装的通用性,降低了设备的检测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包括转运组件及转向工位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主支架、驱动电机、第一转盘及吸嘴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的中部;所述吸嘴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的外侧边缘,所述吸嘴组件指向所述转向工位组件,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接驱动的DD马达。
所述转向工位组件包括转向支架、转向电机以及转向座,所述转向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向座下方,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支架上;所述转向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吸嘴组件相对;所述转向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电机、凸轮以及吸嘴,所述吸嘴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吸嘴之间可转动地对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转向电机带动所述转向座正转的步距角为180-185度,所述转向电机带动所述转向座反转的角度为0-5度。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底面平整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端设置限位块,所述U形槽的两侧边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紧贴所述主体的侧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向座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相对于所述U形槽的中心轴对称,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标准的电子元器件引脚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两个所述限位块的所述导向槽共线,且所述导向槽的底面不低于所述U形槽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转向座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光电安装板和第二光电安装板,所述第一光电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光电安装板在所述转向座处于初始位置时与所述导向槽共线,所述第一光电安装板与所述转向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发光灯,所述第二光电安装板与所述转向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光纤收发器;所述发光灯、初始状态时的两个所述导向槽以及所述光纤收发器共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电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基板,所述定位基板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右侧且与初始状态的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所述定位基板的头端位于所述U形槽的底面的右侧边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定位基板的头端为F形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U形槽右侧的所述定位组件的两侧。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高效率工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不同检测元器件设定驱动电机即DD马达转动的动静比,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个工站的检测动作为准;
S2:在前一工位完成相应工作后驱动电机转动一个步距角,使吸嘴组件转动到转向工位组件的上方;
S3:吸嘴电机转动驱动吸嘴组件带料下降,消耗时间为T1;
S4:转向电机带动转向工位组件的转向座正转一个步距角,步距角的范围为180-185度,消耗时间为T2;
S5:吸嘴电机反转,吸嘴组件带料上升,消耗时间为T3;
S6:在S5进行的同时,转向电机带动转向座反转0-5度,以补偿S4步骤中多转动的角度,从而完成转向座的复位,此时消耗时间为T4;
S7:在S5执行过程中,驱动电机等待其他工位满足其启动条件,在其他工位的吸嘴全部上升时驱动电机带动吸嘴组件转向下一工位,在此过程中,吸嘴组件始终处于吸真空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DD马达任意设置动静比,可以根据不同物料需要的时间不同,来设定DD马达转动的最优时间间隔,取代现有的凸轮分割器的固定的动静比,使得节拍控制更加灵活,减少了无效时间的使用,从而有效节省了设备运行时间,提高了设备运行产能;(2)DD马达提高了设备运行精度,使吸嘴组件与转向工位组件的定位槽相对的位置更加准确,同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转向座旋转,转向响应时间更短,从而节省了转向工位整体需要的运动时间;(3)转向座转动角度超过180度,超过角度为0-5度,能够有效对由于物料与定位槽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的转动不一致导致的转动角度误差进行补偿,从而使物料转动角度更接近180度,实现物料转动角度的补偿,提高物料转向精度,更便于后续工位的检测;(4)进行角度补偿后,对转向座进行0-5度的反转复位,有效降低了转向工位复位时间,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个工位工作所需的时间(5)U形槽与定位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更进一步提高了转向工位对物料进入定位槽后的位置限制,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在转向座旋转时利用U形槽的两侧边与定位组件相配合,实现物料的有效跟转,从而降低了物料旋转的角度误差,提高了转向精度;(6)定位组件分成两根限位柱,将U形槽的敞开的两侧边分成了三个栅格,便于对物料的引脚进行定位限位,同时能够使定位槽适用于同尺寸但是具有2-6个引脚的物料,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7)导向槽、发光灯以及光纤收发器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监测处定位槽内是否存在物料,如此决定转向座是否进行转向工作;(8)定位基板用于在转向座旋转180度时与位于右侧的定位组件的左侧边平行,从而在定位槽随转向座继续旋转时,利用定位基板对物料进行标定,在物料与定位基板相贴时物料则停止转动,从而保证物料转动角度为180度,进一步提高物料的转向精度;(9)定位基板为F形,便于避让开定位组件,进一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且能够从物料的两端进行限位定位,在物料的两端均与定位基板的限位板接触时,使物料转向达到180度,进一步提高了转向的精度;(10)本实用新型的方法,通过控制各个步骤的节拍而缩短了整个转向工位工作运行周期, 同时转向座仅需做0-5的转向复位,在吸嘴组件带料上升后同步复位,且复位时间极短,因此只要其他工位的吸嘴也处于吸嘴上升的状态第一转盘即可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吸嘴即可实现最终复位,因此使第一转盘转动间隔缩短,从而极大地缩短了运行周期,从而提高设备运行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转向工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转向座及吸嘴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吸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定位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定位基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高效率工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包括转运组件100及转向工位组件200;转运组件100包括主支架110、驱动电机120、第一转盘130及吸嘴组件140,驱动电机120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主支架110上,驱动电机120的转动轴固定在第一转盘130的中部;吸嘴组件140固定在第一转盘130的外侧边缘,吸嘴组件140指向转向工位组件200,驱动电机120为直接驱动的DD马达。
转向工位组件200包括转向支架210、转向电机220以及转向座230,转向电机220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向座230下方,转向电机220固定安装在转向支架210上;转向座230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定位槽240,定位槽240与吸嘴组件140相对;转向电机220为伺服电机。
其中,转运组件100用于驱动吸嘴组件140带料旋转,在不同工位停顿,进行物料300检测,带动物料300分别依次运行到达所有工位进行相应的动作后再运转向下一个工位,实现循环。转向工位组件200用于对方向反了的物料300进行转向调整,同时进行物料300定位,便于后续工位对物料300进行相应的检测和排序。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吸嘴组件140将上一工位工作完成后的物料300吸取上来并带料转动到转向工位正上方,吸嘴组件140带料下降,然后在到达定位槽240后吸嘴组件140破真空,吸嘴组件140与物料300之间失去连接关系,然后转向电机220转动带动物料300转向,从而实现物料300的统一方向。在一实施例中,转向电机220采用伺服电机,有效提高转向的响应性能,大大缩短了加速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转向的效率,降低转向工位组件200的工作周期,如此在整体上提高设备运行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外加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效率更高。DD马达具有高精度、高响应性的特点,其重复定位精度±15″上超过凸轮分割器的±50″,利用DD马达进行第一转盘130的驱动转运,能有效提高吸嘴组件140转动一个步距角后的定位精度,保证吸嘴组件140能与相对的工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正对,保证整个设备更加正常的运转。同时,DD马达可以任意设定动静比,根据每个工位进行相应动作的最短时间,取出最长的那个座位一个吸嘴从停止到再转动的等待时间,所以根据不同物料300的检测时间不同,等待时间也不同,因此,利用DD马达根据不同物料300检测时间不同可任意设置动静比,实现时间利用最大化,从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动作,相对于凸轮分割器的固定的动静比而言,DD马达转动更加灵活,且能够有效避免时间的浪费有效控制设备运行节拍,从而提高设备同时段的产能。DD马达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轻量化设计安装调试简单,更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其中 ,动静比即指的是,马达转动和停顿所消耗的时间之比。
如图4所示,优选地,吸嘴组件140包括吸嘴电机141、凸轮142以及吸嘴143,吸嘴电机141的输出端与凸轮142固定连接,凸轮142与吸嘴143之间可转动地对接在一起。其中,吸嘴电机141采用伺服电机,利用伺服电机取代气缸推动,能够使吸嘴143上下高度精确定位,且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吸嘴143上升和下降的高度,且行程最短,加速时间提升到100甚至几十毫秒,有效节省了吸嘴143上下运动的时间。吸嘴组件140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在DD马达带动吸嘴组件140到达转向工位上方之后,系统驱动吸嘴电机141旋转,吸嘴电机141旋转带动凸轮142转动,凸轮142具有倾斜段,随着吸嘴电机141的转动,凸轮142逐渐转动到凸轮142的最低点与吸嘴143接触并将吸嘴143下压,使吸嘴143带动物料300下压至定位槽240上;吸嘴143上升时,吸嘴电机141翻转,凸轮142从最低点与吸嘴143接触,逐渐转动为最高点与吸嘴143接触,如此实现吸嘴143的上升。
优选地,转向电机220带动转向座230正转的步距角为180-185度,转向电机220带动转向座230反转的角度为0-5度。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由于定位槽240安装工位误差,导致定位槽240存在角度偏斜,导致电机带动转向座230转动180度时,而定位槽240并未转动到180度;另一方面由于定位槽240的尺寸需要略大于物料300的尺寸,如此物料300才能顺利卡装入定位槽240内,此时在转向座230协同定位槽240一起转动时,由于惯性导致物料300仍处于原位置,随着定位槽240继续旋转,物料300的顶边与定位槽240的侧边之间形成一个斜角,因此在定位槽240转动180度时,物料300也未转到180度;由于上述原因,所以需要对转向工位进行角度补偿,如此能够使物料300转动角度更接近180度,从而降低转向的角度误差,提高精度。本实用新型在转向工位工作时,设置了补偿角度,角度补偿范围为0-5度,即正转转向范围为180-185度,如此能够使物料300转向更逼近180度,从而提高物料300转向的精度。同时,在正转完成且物料300离开定位槽240随吸嘴143上升之后,转向电机220带动定位槽240反转0-5度,对定位槽240正转时多出的0-5度进行纠正,如此保证下次物料300到来时,定位槽240处于180度(相当于0度)的位置,保证下次转向定位正常运转。此种反转复位方式,相对于现有的转向工位的反转180度进行复位而言,复位行程更短,因此,此种复位方式一方面保证了转向工位的精确度,另一方面缩短了工位运行时间,有效缩短整个设备的运行节拍,达到了节省时间的目的,进而提高了产能。
如图5所示,优选地,定位槽240包括主体241,主体241的中部设置底面平整的U形槽242,U形槽242的两端设置限位块243,U形槽242的两侧边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定位组件244,定位组件244紧贴主体241的侧边并固定连接在转向座230上。限位块243与定位组件244相互配合的设计,能够从四个面对落入定位槽240内的物料300进行限位定位,保证定位精度,同时保证在定位槽240转动时,物料300利用定位组件244与限位块243的推动而实现有效跟转。
更进一步地,定位组件244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柱245,两个限位柱245相对于U形槽242的中心轴对称,两个限位柱245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限位柱245与限位块243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标准的电子元器件引脚的宽度。定位组件244由两根限位柱245组成,一方面能够保证定位组件244对物料300侧面进行平面限位,限位定位面积大,能避免物料300从U形槽242的侧边滑出;另一方面,将U形槽242的侧面分为三个栅格,便于物料300引脚的穿过,便于通过对物料300的引脚进行定位限位而实现对物料300整体的定位限位;同时能够使定位槽240适用于同尺寸但是具有2-6个引脚的物料300,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其中,两个限位柱245的高度小于物料300置于U形槽242内时物料300上表面的高度,避免在吸嘴143吸引物料300时造成遮挡。
如图5所示,优选地,限位块243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246,两个限位块243的导向槽246共线,且导向槽246的底面不低于U形槽242的底面。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转向座23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光电安装板250和第二光电安装板260,第一光电安装板250与第二光电安装板260在转向座230处于初始位置时与导向槽246共线,第一光电安装板250与转向座23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发光灯251,第二光电安装板260与转向座23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光纤收发器261;发光灯251、初始状态时的两个导向槽246以及光纤收发器261共线。在具体实施中,光纤收发器261与发光灯251均匀一贯机的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如此便于实现物料300有无的检测。导向槽246、发光灯251以及光纤收发器261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监测处定位槽240内是否存在物料300,如此决定转向座230是否进行转向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导向槽246、发光灯251以及光纤收发器261在定位槽240处于初始位置即未转向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发光灯251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向槽246被光纤收发器261接收,此时定位槽240内无物料300,在吸嘴143带动物料300下降进入定位槽240后,物料300位于两个导向槽246之间,且物料300的顶面高出导向槽246的底面,此时发光灯251发出的光线通过位于第一光电安装板250附近的导向槽246后被物料300遮挡而无法传入到位于第二光电安装板260附近的导向槽246内,从而光纤收发器261无法接受到来自对面的光信号,此时光纤收发器261将未接受到光信号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预先设定未检测到光信号即为有物料300的信息,如此便于在有物料300时,控制系统驱动转向电机220转向定位。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第二光电安装板260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基板270,定位基板270位于定位槽240的右侧且与初始状态的导向槽246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定位基板270的头端位于U形槽242的底面的右侧边的正上方。更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定位基板270的头端为F形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板271,两个限位板271分别位于U形槽242右侧的定位组件244的两侧。限位板271的宽度小于限位柱245与相邻的限位块243之间的距离,防止定位槽240旋转时碰到限位板271。
由于在上述内容中提到,由于存在安装工位误差,以及定位槽240尺寸与物料300之间存在缝隙的原因,导致物料300转动会存在误差而进行角度补偿,但是角度补偿后仍不能精确保证物料300旋转的角度确实为180度,因此定位基板270的设置,则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具体是在定位槽240的右侧边设置定位基板270,相当于一个基准定位部件,其延伸方向与定位槽240的初始的标准0度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恰好位于定位槽240底面的右侧边的正上方,同时其高度小于吸嘴143下降到底时吸嘴143扁平端的高度,如此能够避免设备之间造成碰撞损伤,同时位于定位基板270的限位板271避让开限位块243和定位组件244,且限位板271的底边的高度高于定位槽240的底面,并低于物料300放置后物料300顶面,如此能够在有物料300时对物料300进行阻挡,防止过度旋转,在无物料300且定位槽240复位旋转时,也能够避免遮挡。定位基板270的设置,以补偿角度为5度为例,则定位槽240带动物料300正转转动的角度为185度,此时物料300可能正转了180度,也可能正转超过180度,如此有可能存在正转过度的问题,此时虽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但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误差设置定位基板270,则能够从物料300的右侧面对物料300的转动进行阻挡,保证物料300转动的角度恰好为180度,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物料300转向的精确度。
如图7所示,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的高效率工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不同检测元器件设定驱动电机120即DD马达转动的动静比,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个工站的检测动作为准;
S2:在前一工位完成相应工作后驱动电机120转动一个步距角,使吸嘴组件140转动到转向工位组件200的上方;
S3:吸嘴电机141转动驱动吸嘴组件140带料下降,消耗时间为T1;
S4:转向电机220带动转向工位组件200的转向座230正转一个步距角,步距角的范围为180-185度,消耗时间为T2;
S5:吸嘴电机141反转0-5度,吸嘴组件140带料上升,消耗时间为T3;
S6:在S5进行的同时,转向电机220带动转向座230反转0-5度,以补偿S4步骤中多转动的角度,从而完成转向座230的复位,此时消耗时间为T4;
S7:在S5执行过程中,驱动电机120等待其他工位满足其启动条件,在其他工位的吸嘴143全部上升时驱动电机120带动吸嘴组件140转向下一工位,在此过程中,吸嘴组件140始终处于吸真空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在转向工位的前一工位是方向检测工位,如果方向是反的,则在S4步骤中,转向电机转动带动物料转向进行方向调整,并继续进行后续步骤,完成方向转换;而如果在前一工位检测出方向没反,则在S3步骤带物料下降进入到定位槽内,对物料进行定位,然后再用吸嘴将物料吸走,而不进行S4步骤中的转向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工作的方法,采用DD马达座位核心转运部件对吸嘴143部件进行精确转动和定位,提高吸嘴组件140定位的精确度,避免吸嘴143无法吸住物料300而导致空操作,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同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转向座230旋转,加速时间更短,同时能够设置正反转角度,实现物料300转向的角度补偿,实现更加精确的物料300转向,通过提高设备运转的精确度来保证设备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如此也能变相的提高设备的产能,由于能长时间工作,且不会出现设备由于故障而停转,因此能够保证设备长时间高速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吸嘴电机141转动驱动吸嘴143带料下降,吸嘴143下降带动物料300进入到定位槽240内后,吸嘴143破真空失去对物料300的吸引,转向电机220转向一个步距角180-185度,然后吸嘴143建真空吸住物料300,吸嘴电机141反转吸嘴143带料上升,然后转向电机220带动定位槽240反转0-5度,同时系统等待其他工位满足DD马达启动的条件,条件满足后DD马达转动,吸嘴143带料进入下一个工位,该过程中吸嘴143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在此过程之中,由于在转向电机220仅反转0-5度进行复位,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反转180度而言,极大的缩短了复位时间,如此缩短了转向工位转动和复位的节拍,便于及时承接下一吸嘴143带来的物料300,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吸嘴143上升的途中,转向电机220就带动定位槽240反转,即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定位槽240复位所占用的时间,从而进一步缩短了转向工位所占用的时间,从而缩短了转向工位的节拍。即,在本方法中,首先T3相对于现有技术时极大的缩短了,其次,T3与T2有部分的重合,即在吸嘴143上升的途中转向电机220就带动定位槽240反转,从而使时间有部分重合,因此,更进一步的缩短了转向工位在整个设备运行中所占的工作时间,因此,降低了吸嘴143上升后等待的时间,使设备更快转动进入下一物料300的转向动作。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及其高效率工作的方法:(1)通过DD马达任意设置动静比,可以根据不同物料需要的时间不同,来设定DD马达转动的最优时间间隔,取代现有的凸轮分割器的固定的动静比,使得节拍控制更加灵活,减少了无效时间的使用,从而有效节省了设备运行时间,提高了设备运行产能;(2)DD马达提高了设备运行精度,使吸嘴组件与转向工位组件的定位槽相对的位置更加准确,同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转向座旋转,转向响应时间更短,从而节省了转向工位整体需要的运动时间;(3)转向座转动角度超过180度,超过角度为0-5度,能够有效对由于物料与定位槽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的转动不一致导致的转动角度误差进行补偿,从而使物料转动角度更接近180度,实现物料转动角度的补偿,提高物料转向精度,更便于后续工位的检测;(4)进行角度补偿后,对转向座进行0-5度的反转复位,有效降低了转向工位复位时间,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个工位工作所需的时间(5)U形槽与定位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更进一步提高了转向工位对物料进入定位槽后的位置限制,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在转向座旋转时利用U形槽的两侧边与定位组件相配合,实现物料的有效跟转,从而降低了物料旋转的角度误差,提高了转向精度;(6)定位组件分成两根限位柱,将U形槽的敞开的两侧边分成了三个栅格,便于对物料的引脚进行定位限位,同时能够使定位槽适用于同尺寸但是具有2-6个引脚的物料,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7)导向槽、发光灯以及光纤收发器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监测处定位槽内是否存在物料,如此决定转向座是否进行转向工作;(8)定位基板用于在转向座旋转180度时与位于右侧的定位组件的左侧边平行,从而在定位槽随转向座继续旋转时,利用定位基板对物料进行标定,在物料与定位基板相贴时物料则停止转动,从而保证物料转动角度为180度,进一步提高物料的转向精度;(9)定位基板为F形,便于避让开定位组件,进一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且能够从物料的两端进行限位定位,在物料的两端均与定位基板的限位板接触时,使物料转向达到180度,进一步提高了转向的精度;(10)本实用新型的方法,通过控制各个步骤的节拍而缩短了整个转向工位工作运行周期, 同时转向座仅需做0-5的转向复位,在吸嘴组件带料上升后同步复位,且复位时间极短,因此只要其他工位的吸嘴也处于吸嘴上升的状态第一转盘即可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吸嘴即可实现最终复位,因此使第一转盘转动间隔缩短,从而极大地缩短了运行周期,从而提高设备运行产能。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组件及转向工位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主支架、驱动电机、第一转盘及吸嘴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的中部;所述吸嘴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的外侧边缘,所述吸嘴组件指向所述转向工位组件,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接驱动的DD马达;
所述转向工位组件包括转向支架、转向电机以及转向座,所述转向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向座下方,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支架上;所述转向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吸嘴组件相对;所述转向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转向电机带动所述转向座正转的步距角为180-185度,所述转向电机带动所述转向座反转的角度为0-5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电机、凸轮以及吸嘴,所述吸嘴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吸嘴之间可转动地对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底面平整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端设置限位块,所述U形槽的两侧边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紧贴所述主体的侧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向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相对于所述U形槽的中心轴对称,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电子元器件引脚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两个所述限位块的所述导向槽共线,且所述导向槽的底面不低于所述U形槽的底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光电安装板和第二光电安装板,所述第一光电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光电安装板在所述转向座处于初始位置时与所述导向槽共线,所述第一光电安装板与所述转向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发光灯,所述第二光电安装板与所述转向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光纤收发器;所述发光灯、初始状态时的两个所述导向槽以及所述光纤收发器共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电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基板,所述定位基板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右侧且与初始状态的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所述定位基板的头端位于所述U形槽的底面的右侧边的正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板的头端为F形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U形槽右侧的所述定位组件的两侧。
CN202120396399.5U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Active CN216154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6399.5U CN216154911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6399.5U CN216154911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4911U true CN216154911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6399.5U Active CN216154911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49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0240A (zh) * 2021-02-23 2021-05-25 马丁科瑞半导体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及其高效率工作的方法
CN115608626A (zh) * 2022-10-31 2023-01-17 厦门柯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多头芯片分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0240A (zh) * 2021-02-23 2021-05-25 马丁科瑞半导体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及其高效率工作的方法
CN115608626A (zh) * 2022-10-31 2023-01-17 厦门柯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多头芯片分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54911U (zh)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
US4887758A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external leads
CN113148611B (zh) 一种高效的双工位全自动芯片排列系统
CN208592574U (zh) Led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TWM582232U (zh) Semiconductor wafer machine
CN112830240A (zh) 一种新型一贯机转向工位及其高效率工作的方法
CN211741826U (zh) 一种双台面直写式曝光机
CN112928039A (zh) 高度自动补偿稳定测量装置
CN111522205A (zh) 一种转动式高速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CN111977112A (zh) 多工位自动贴标设备
CN211971025U (zh) 一种视觉定位传输机
CN210995028U (zh) 一种带检测的点胶机构
CN212220801U (zh) 双头式自动贴标装置
CN21154279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快速印刷传输装置
CN213009120U (zh) 一种视觉引导贴标机
CN211956121U (zh) 一种转动式高速自动对位曝光设备
CN220818883U (zh) 一种极片检测装置
CN219767095U (zh) 激光划线装置及太阳能电池加工设备
CN215401482U (zh) 一种镜片变距机构
CN110962064A (zh) 一种阻挡定位装置
CN216466919U (zh) 一种双滑台锂电池喷印设备
CN220800242U (zh) 一种自动化视觉划线机
CN220129819U (zh) 一种激光喷码机用定位组件
CN212268060U (zh) 多工位自动贴标设备
CN220243838U (zh) 一种打码贴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