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7240U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47240U CN216147240U CN202122160105.1U CN202122160105U CN216147240U CN 216147240 U CN216147240 U CN 216147240U CN 202122160105 U CN202122160105 U CN 202122160105U CN 216147240 U CN216147240 U CN 216147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aerosol
- generating device
- heating body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964 aero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7/00—Smokers' requisi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空间;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加热体及套管,至少部分加热体伸入至收容空间内;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在两端处封闭,以形成环绕收容空间外部的真空空间,真空空间的长度大于加热体的长度。在收容空间内放置气溶胶生成基质后,加热体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并自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而得到烟雾;利用套管内部真空空间的隔热作用,将热量限定在套管所围成的空间内,阻断整个加热体所产生的热量沿径向的传导,使大量热量集中于收容空间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加热不燃烧的烘烤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与直接将气溶胶生成基质燃烧以产生烟雾的方式相比,该烘烤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气溶胶生成装置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加热体和电源组件,加热体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电源组件对加热体供电,加热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而得到烟雾。
目前,加热体耗费的能量仅有不到13%被应用于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加热,其余的大量能量会传导至加热体外围的外管上并最终散失。为解决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目前采用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采用低导热率的元件,但该方式会受限于材料类型,达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另一种为改善加热体的温度场,但该方式将会由于加热体的温度场的改变而影响烟雾的抽吸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空间;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加热体及套管,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体伸入至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在两端处封闭,以形成环绕所述收容空间外部的真空空间,所述真空空间的长度大于所述加热体的长度。
在收容空间内放置气溶胶生成基质后,加热体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在加热体通电并产生热量后,加热体自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而得到烟雾。另外,通过在收容空间的外围围设套管,并使真空空间的长度大于加热体的长度,从而利用真空空间的隔热作用,将更多的热量限定在套管所环绕的空间内,阻断整个加热体所产生的热量沿径向的传导,如此,加热体产生的大量热量将集中于收容空间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由于套管内真空空间的隔热作用,将会使沿径向被传导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周的热量减少,从而有助于使气溶胶生成装置外周的温度降低,避免气溶胶生成装置外周的温度过高而影响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在两端处封闭形成环绕所述收容空间外部的多层的真空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背离所述加热体的一侧均覆盖有隔热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套管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持于所述套管的背离所述加热体的一侧,且对应所述真空空间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及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分别从所述套管的两端固定所述套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加热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三固定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固定件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共同作用于所述套管的同一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提取器,所述提取器围成所述收容空间,至少部分所述提取器容置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套管与所述提取器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取器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加热体经由所述贯通孔延伸至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加热体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及/或,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加热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提取器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管,所述加热体及所述套管均收容于所述外管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包括两个嵌套的管子,两个所述管子在边缘处连接,并在两个所述管子之间形成环绕所述套管的真空腔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图1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主视图(a)及右视图(b);
图3为图2中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E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F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结构中与发热体及套管相关联的关键元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支撑架与第三固定件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提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气溶胶生成装置10一般延伸呈杆状结构,定义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延伸方向为轴向,与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即为径向。如图1所示,Z轴的方向即为轴向,X轴、Y轴均与Z轴相垂直,X轴、Y轴的方向均为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径向。
结合图2至图8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20的收容空间11。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加热体13及套管12,至少部分加热体13伸入至收容空间11内,套管12围设于收容空间11外围。套管12包括第一管体126和第二管体122,第一管体126与第二管体122在两端处封闭,以形成环绕于收容空间11外部的真空空间121。真空空间121的长度大于加热体13的长度。
可以理解,在收容空间11内放置气溶胶生成基质20后,加热体13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20内部,在加热体13通电并产生热量后,加热体13自气溶胶生成基质20内部对气溶胶生成基质20进行加热雾化而得到烟雾。另外,在收容空间11的外围围设套管12,并使真空空间121的长度大于加热体13的长度。具体地,如图7中所示,加热体13在轴向上位于平面H1与平面H2之间,则平面H1与H2之间的区域,在径向上都需要对应有真空空间121,如此,利用真空空间121的隔热作用,将更多的热量限定在套管12所围成的空间内,阻断整个加热体13所产生的热量沿径向的传导,如此,加热体13产生的大量热量将集中于收容空间11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20,从而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另外,由于套管12内真空空间121的隔热作用,将会使沿径向被传导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外周的热量减少,从而有助于使气溶胶生成装置10外周的温度降低,避免气溶胶生成装置10外周的温度过高而影响用户体验。此外,与常规采用低导热率例如塑胶材质的元件相比,具有真空空间121的套管12具有更好的隔热作用,更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与常规采用改善加热体温度场的方式相比,本申请中加热体13的温度场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影响烟雾的抽吸口感,相反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可以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20能够更加充分地被加热雾化,可以有助于达到较好的抽吸口感。
结合图7与图8所示,具体地,第二管体122包括隔档部123及两个连接部124,两个连接部124分别连接于隔档部123沿轴向的两端。第二管体122中,连接部124与第一管体126的末端连接在一起,隔档部123与第一管体126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对该间隙抽真空以得到真空空间121。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套管12还包括第三管体(未示出),第三管体与第一管体126、第二管体122在两端处封闭形成环绕收容空间外部的多层真空空间121。可以理解,第三管体位于第一管体126与第二管体122之间,从而在第三管体与第一管体126之间、第三管体与第二管体122之间均形成有间隙,从而使得真空空间121在径向上呈多层。如此可以更好地阻断热量沿径向的传递。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套管12,多个套管12依次嵌套。可以理解,多个套管12是指套管12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通过设置多个套管12,也能够在径向上构造多个真空空间121,从而可以更好地阻断热量沿径向的传递。
具体地,第一管体126与第二管体122的壁厚小于0.2mm。可以理解,在壁厚较大时,热量将沿第一管体126与第二管体122传递,而无法使套管12起到有效的隔热作用,因此,使第一管体126与第二管体122的壁厚小于0.2mm,可以在减少热量沿套管12传递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真空空间121来达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具体地,“真空空间121所环绕的空间”具体是指,第一管体126在背离真空空间121的一侧所围成的收容腔125,收容空间11及加热体13均位于收容腔125内。可以理解,由于套管12围设于收容空间11外围,则套管12所围成的空间即为收容腔125,该收容腔125位于套管12内部,并使套管12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而真空空间121位于套管12实体结构的内部,并使套管12呈夹层结构,因而,真空空间121环绕收容腔125。另外,收容腔125沿轴向贯通套管12的两端,则收容空间11能够自套管12的一端开口延伸至收容腔125内,而加热体13能够自套管12的另一端开口安装于收容腔125内。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套管12的隔热效果,还可以使收容腔125沿轴向仅贯通套管12的一端,从而使套管1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如此,加热体13能够安装于收容腔125内,且靠近套管12封闭的一端,收容空间11能够自套管12开口的一端延伸至收容腔12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26、第二管体122和第三管体背离加热体的一侧均覆盖有隔热层。通过设置隔热层可以在套管12的隔热基础上进一步阻断热量沿径向的传递。
具体地,第二管体122的背离加热体13的一侧全部覆盖有隔热层14。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第二管体122上涂覆气凝胶,以利用气凝胶的低导热性,以形成隔热层14。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使第二管体122较多的区域与其它临近部件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利用间隙内空气相对较低的导热特性而形成隔热层14。进一步地,隔热层14不仅要覆盖套管12上对应真空空间121的区域,而且还要覆盖套管12在轴向上处于两端的区域,从而阻止整个套管12上热量沿径向的传导。
结合图5至图8所示,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第一固定件15,第一固定件15沿径向固定套管12。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5呈管状结构,以能够套设于套管12外围,沿径向,套管12无法在第一固定件15内活动。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二管体122涂覆气凝胶,在形成隔热层14的同时能够对第一固定件15与套管12之间缝隙进行填充,以起到将第一固定件15与套管12相对固定的作用。
在其它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5抵持于套管12上对应有真空空间121的区域。可以理解,在真空空间121的隔热作用下,热量将更多地向套管12沿轴向的两端传递,从而使套管12在对应真空空间121的区域的温度低于套管12的两端的温度,通过使第一固定件15抵持于套管12上对应真空空间121的区域,在实现第一固定件15对套管12的径向固定作用的同时可以减少热量向第一固定件15的传递。具体地,热量将更多地向连接部124传递,而对应真空空间121的隔档部123上的温度相对较低,第一固定件15作用于隔档部123。具体地,在隔档部123上凸设连接凸块,将第一固定件15与连接凸块抵持即可。在此基础上,隔档部123与第一固定件15之间将存在间隙,该间隙能够构成隔热层14。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5作用于套管12上对应真空空间121的中间位置。可以理解,套管12上沿轴向的两端温度较高,越远离两端,则温度将越低,如此通过使第一固定件15作用于真空空间121沿轴向上的中间位置,可以进一步减少热量向第一固定件15的传递。
具体地,第一固定件15为塑胶固定件,可以理解,第一固定件15为塑胶材质,如此,第一固定件15将具有较低的导热性能,从而可以减少热量沿径向的传递。
具体地,在第一固定件15固定套管12的过程中,第一固定件15与套管12之间通过隔热件间接接触。可以理解,通过在第一固定件15与套管12之间设置隔热件,可以阻断热量自套管12向第一固定件15的传递。具体地,在第二管体122涂覆气凝胶而形成隔热层14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5与套管12之间通过隔热层14间隔连接,隔热层14即可实现隔热件的功能。具体地,在隔档部123上凸设连接凸块,将第一固定件15与连接凸块抵接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5与连接凸块之间可以通过涂覆气凝胶间接连接,气凝胶即可实现隔热件的功能。
继续参考图5至图8所示,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第二固定件16及第三固定件17,第二固定件16与第三固定件17分别从套管12的两端固定套管12。可以理解,第二固定件16与第三固定件17分别与套管12的两个端面连接,两者相配合以沿轴向对套管12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16呈环形的盘状结构,以能够完全覆盖套管12的一个端面。具体地,第二固定件16覆盖套管12的供收容空间11延伸进入收容腔125内的一端。具体地,第二固定件16为塑胶固定件,以能够减少热量自套管12向第二固定件16的传递。具体地,第二固定件16与套管12之间通过隔热件间接接触,以减少热量自套管12向第二固定件16的传递。进一步地,隔热件可以为涂覆在套管12端面上的气凝胶。具体地,第一固定件15沿轴向延伸,并与第二固定件16一体成型,以降低第一固定件15与第二固定件16的安装复杂程度。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5沿轴向的两端与套管12沿轴向的两端之间均存在间隙,如此可以减少套管12两端的热量向第一固定件15的传递。
进一步地,第三固定件17为塑胶固定件,以能够减少热量自套管12向第三固定件17的传递。具体地,第三固定件17与套管12之间通过隔热件间接接触,以减少热量自套管12向第三固定件17的传递。进一步地,隔热件可以为涂覆在套管12端面上的气凝胶。
结合图5至图9所示,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支撑架18,加热体13安装于支撑架18上;第三固定件17为多个,多个第三固定件17均连接于支撑架18上,且间隔地作用于所述套管12的同一端面。可以理解,支撑架18位于收容腔125内,以为加热体13提供支撑。另外,第三固定件17与支撑架18连接,且伸出收容腔125之外,并沿径向向套管12一侧折弯而能够在轴向上与套管12的端面相抵。多个第三固定件17间隔设置,如此即可在相邻两个第三固定件17之间形成缺口,从而减少与套管12端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热量在套管12与第三固定件17之间的相互传递。
进一步地,多个第三固定件17与支撑架18一体成型。由于支撑架18为加热体13提供支撑,可以将支撑架18与第三固定件17的整体设置为塑胶材质,利用塑胶材质的低导热性能来减少加热体13所产生热量经由支撑架18及第三固定件17向套管12的传导,使更多的能量应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20。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第三固定件17与支撑架18彼此相互独立。
具体地,支撑架18呈中空结构,加热体13包括接线端131及加热端132,接线端131能够容置于支撑架18内部,加热端132伸出支撑架18之外,并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20内部。进一步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密封垫19,密封垫19容置于支撑架18内部,且密封于接线端131与支撑架18之间,以将支撑架18上供加热体13贯穿的通孔181密封,以防止灰尘或流体进入支撑架18内部。进一步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第一基座21,第一基座21容置于支撑架18内,以抵于接线端131,从而为接线端131提供稳定支撑。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加热体13、密封垫19、第一基座21安装于支撑架18内,支撑架18的远离通孔的一端呈敞口结构。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第二基座22,第二基座22容置于支撑架18内,并封堵支撑架18的敞口处。具体地,密封垫19为硅胶材质,支撑架18、第一基座21、第二基座22均为塑胶材质,各元件彼此配合,以阻断加热体13接线端131在支撑架18处热量沿径向及沿轴向向敞口一侧的传递,使得热量尽可能多的向加热端132传导,进而增加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20的能量,提高能量利用率。具体地,第二基座22自支撑架18内部延伸至支撑架18外部并随第三固定件17的折弯而折弯,以与第三固定件17共同沿轴向作用于套管12。
结合图5至图10所示,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提取器23,提取器23围成收容空间11,部分提取器23容置于套管12内部,部分提取器23位于套管12之外,套管12与提取器23间隔设置。可以理解,提取器23为气溶胶生成基质20的放置提供了空间。部分提取器23位于收容腔125内,部分提取器23位于收容腔125之外,如此,对于气溶胶生成基质20为烟支的情况,可以有助使位于套管12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0在高温下被加热雾化,位于套管12外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0温度较低,以便于使用者抽吸气溶胶生成基质2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提取器23的全部均位于套管12内。具体地,套管12与提取器23之间间隔设置,即提取器23的外壁面与套管12上围成收容腔125的内壁面之间存在间隙,可以有助于进一步阻断热量自提取器23向套管12的传递。
具体地,提取器23上开设有贯通孔231,加热体13经由贯通孔231延伸至收容空间11内,且加热体13与贯通孔23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提取器23包括周侧壁232及与周侧壁232连接的底壁233,周侧壁232与底壁233共同围成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桶状结构。贯通孔231位于底壁233上。在气溶胶生成基质20放置于收容空间11内后,其能够抵于底壁233上,底壁233对气溶胶生成基质20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地,加热体13经由贯通孔231延伸至收容空间11内,并能够插入至收容空间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0内部。进一步地,加热体13未与贯通孔231的内壁接触,可以有效减少加热体13上热量向提取器23上的传导,进而使热量更多地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20的加热。
具体地,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支撑架18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8与提取器23间隔设置。可以理解,支撑架18靠近提取器23的底壁233设置,且在收容腔125内沿轴向间隔设置,如此,可以阻断提取器23与支撑架18之间的热量传导。具体地,在提取器23上开设有贯通孔231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8与提取器23间隔设置,还有助于使套管12与提取器23之间的间隙、支撑架18与提取器23之间的间隙、贯通孔231顺次连通而形成供气流流入气溶胶生成基质20内部供使用者抽吸的通道,如此,冷的气流将会优先进入套管12与提取器23之间的间隙从而吸收两者之间的热量,起到冷却隔热的作用,同时在温度升高后沿贯通孔231进入气溶胶生成基质20内,也有助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20的加热,提升能量利用效率。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外管24,加热体13及套管12均收容于外管24内部。可以理解,外管24作为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外观结构件,其与使用者将直接接触。通过将套管12置于外管24内部,从而在套管12的隔热作用下,可以有效较少沿径向传导至外管24的热量,从而使外管24的温度较低,以为使用者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
在其它实施例中,外管24包括两个嵌套的管子,两个管子在边缘处连接,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真空腔室,真空腔室环绕套管12,且套管12的全部都位于真空腔室所环绕的空间内。可以理解,外管24为与套管12相近的结构,使外管24内部具有真空腔室,以起到隔热作用,从而外管24与套管12共同配合,以达到较好的隔热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套管12直接作为外管24来使用,此时加热体13与收容空间11均仍然位于套管12所围成的收容腔125内。
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安装于外管24内部的电源组件25,电源组件25与加热体13连接以为加热体13供电,进而使加热体13将电能转化为热量而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20。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外管24包括第一管241及与第一管24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管242,第一管241与第二管242沿轴向配合连接,并共同围成容置各功能部件的空间。具体地,电源组件25安装于第二管242内。加热体13、套管12、收容空间11在轴向上更多的位于第一管241内。
结合图1、图5至图7所示,具体地,在第一固定件15与第二固定件16一体成型时,第一固定件15远离第二固定件16的一端被夹紧于第一管241与第二管242之间,从而将第一固定件15沿径向及轴向均稳定地锁定于外管24内部,进而使第一固定件15在径向构成对套管12的固定,间接使第二固定件16在轴向上构成对套管12的固定。
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包括支撑座26,支撑座26固定于第二管242内部。第三固定件17抵于支撑座26上,支撑座26为第三固定件17提供沿轴向的支撑作用。具体地,第二基座22放置于支撑座26上,支撑座26通过支撑第二基座22,以间接支撑第三固定件17,从而在轴向上构成对套管12的固定。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5与支撑座26连接,支撑座26也能够对第一固定件15与第二固定件16所构成的整体在竖直方向上起到支撑的作用。
结合图1、图6、图7及图10所示,具体地,提取器23位于套管12之外的部分固定连接于外管24上。外管24上对应收容空间11的位置开设有供气溶胶生成基质20伸入至收容空间11的通口243,提取器23上开设有与通口243相连通的通槽234,通槽234沿轴向延伸,并同时与套管12与提取器23之间的间隙连通,从而使外界气流能够从通口243进入通槽234及套管12与提取器23之间的间隙。
结合图5至图7所示,具体地,套管12的最外围涂覆气凝胶所形成的隔热层14沿轴向延伸,第二基座22的随第三固定件17折弯的部分在径向上超出第三固定件17并抵于隔热层14上以实现密封,从而在收容腔125的一端阻断收容腔125与第二管242内部空间的连通。第一固定件15在与第一管241及第二管242的连接处实现密封,从而使第一固定件15与第二固定件16所构成的整体朝向第一管241的一侧与第二管242之间隔断,使该整体与第一管241之间的间隙仅连通至套管12内的收容腔125,如此即可避免收容腔125内灰尘、流体等进入第二管242内而对电源组件25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申请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中,通过阻断整个加热体13所产生的热量沿径向的传导,以使加热体13产生的大量热量将集中于收容空间11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20,从而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能量利用率提高8%以上。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沿径向被传导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外周的热量,从而有助于降低气溶胶生成装置10外周的温度,避免气溶胶生成装置10外周的温度过高而影响用户体验,本申请的设计方案可以使外周的温度降低5℃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空间;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加热体及套管,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体伸入至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在两端处封闭,以形成环绕所述收容空间外部的真空空间,所述真空空间的长度大于所述加热体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在两端处封闭形成环绕所述收容空间外部的多层的真空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背离所述加热体的一侧均覆盖有隔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套管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持于所述套管的背离所述加热体的一侧,且对应所述真空空间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及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分别从所述套管的两端固定所述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加热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三固定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固定件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共同作用于所述套管的同一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取器,所述提取器围成所述收容空间,至少部分所述提取器容置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套管与所述提取器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器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加热体经由所述贯通孔延伸至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加热体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及/或,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加热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提取器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管,所述加热体及所述套管均收容于所述外管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两个嵌套的管子,两个所述管子在边缘处连接,并在两个所述管子之间形成环绕所述套管的真空腔室。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60105.1U CN216147240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EP22866330.8A EP4399984A1 (en) | 2021-09-07 | 2022-08-12 |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
JP2024514368A JP2024530347A (ja) | 2021-09-07 | 2022-08-12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
PCT/CN2022/111943 WO2023035856A1 (zh) | 2021-09-07 | 2022-08-12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60105.1U CN216147240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47240U true CN216147240U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4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60105.1U Active CN216147240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99984A1 (zh) |
JP (1) | JP2024530347A (zh) |
CN (1) | CN216147240U (zh) |
WO (1) | WO2023035856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35856A1 (zh) * | 2021-09-07 | 2023-03-16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WO2024087462A1 (zh) * | 2022-10-24 | 2024-05-02 | 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 供电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33191A (zh) * | 2018-05-15 | 2018-08-24 | 深圳市乐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隔热装置 |
CN208457454U (zh) * | 2018-06-19 | 2019-02-01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隔热管以及隔热管应用的不燃烧烟具 |
CN209898300U (zh) * | 2019-04-29 | 2020-01-07 | 普维思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隔热保温的加热不燃烧香烟全方位加热装置及其套件 |
CN211832831U (zh) * | 2019-12-31 | 2020-11-03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雾生成装置 |
CN113171733A (zh) * | 2020-12-01 | 2021-07-27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隔热结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CN216147240U (zh) * | 2021-09-07 | 2022-04-01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22160105.1U patent/CN216147240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8-12 EP EP22866330.8A patent/EP439998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12 JP JP2024514368A patent/JP2024530347A/ja active Pending
- 2022-08-12 WO PCT/CN2022/111943 patent/WO202303585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35856A1 (zh) * | 2021-09-07 | 2023-03-16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WO2024087462A1 (zh) * | 2022-10-24 | 2024-05-02 | 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 供电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35856A1 (zh) | 2023-03-16 |
JP2024530347A (ja) | 2024-08-16 |
EP4399984A1 (en) | 2024-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147240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6601677U (zh) | 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0464054B (zh) | 一种利用螺旋气道散热的电子烟具 | |
CN210538917U (zh) | 冷却构件及其低温烟具 | |
JP2023542017A (ja) | 加熱器及び加熱霧化装置 | |
KR20230158106A (ko) | 가열 기구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
WO2024174663A1 (zh) | 一种发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14847535A (zh) | 气溶胶形成系统、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发热装置 | |
CN213663685U (zh) |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 |
CN209628627U (zh) | 烟支加热器、电加热吸烟装置及隔热组件 | |
CN112205669A (zh) | 具有冷却构件的低温烟具 | |
KR20210118902A (ko) | 담배 히터 및 전기 가열 흡연 장치 | |
CN217065416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 |
TW202222178A (zh) | 香味吸嚐器及壓力緩和方法 | |
CN114190604A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 |
CN218921693U (zh) | 加热装置及加热不燃烧烟具 | |
CN218898335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0275914U (zh) | 隔热组件及低温烟具 | |
WO2024007941A1 (zh) | 气流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547268U (zh) |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 |
CN218942291U (zh) |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结构 | |
CN218889296U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8898372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8245667U (zh) | 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发热装置的热源隔断结构 | |
CN219578298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