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5825U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5825U
CN216075825U CN202121275724.9U CN202121275724U CN216075825U CN 216075825 U CN216075825 U CN 216075825U CN 202121275724 U CN202121275724 U CN 202121275724U CN 216075825 U CN216075825 U CN 216075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b
sides
opening
clamping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57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毛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eixu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757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5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5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5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预制板,所述预制板侧壁开设有贯穿两侧的横槽,且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开口为条形口,且与受力钢筋平行设置;受力钢筋,多个所述受力钢筋两端固定连接在横槽两侧,且位于开口两侧;预应力弯筋,所述预应力弯筋通过卡设组件卡设在横槽底壁两侧,用于抵消或减小拉应力,卡设组件包括卡槽和卡筋,两个卡槽对称开设在横槽底壁两侧,且位于开口正下方,两个卡筋垂直焊接在预应力弯筋两端,且卡设在卡槽内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浇灌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对预应力进行改变,最大程度上的减小了拉应力对叠合板造成的破坏,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为了保证叠合板的支撑性,需要运用到预应力,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力,结构在使用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
现有的叠合板多是将预应力钢筋放置在叠合板内部,对叠合板进板进行预应力支撑,但是放置在叠合板内部的预应力钢筋不能改变预应力的大小,在对不同厚度的的混凝土层就进行预应力支撑时,起到的效果不同,不能保证建筑的结构完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置在叠合板内部的预应力钢筋不能改变预应力的大小,在对不同厚度的的混凝土层就进行预应力支撑时,起到的效果不同,不能保证建筑的结构完整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
预制板,所述预制板侧壁开设有贯穿两侧的横槽,且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
受力钢筋,多个所述受力钢筋两端固定连接在横槽两侧,且位于开口两侧;
预应力弯筋,所述预应力弯筋通过卡设组件卡设在横槽底壁两侧,用于抵消或减小拉应力。
优选的,所述开口为条形口,且与受力钢筋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预制板中部固定等距设置有多个支撑钢筋,用于加强预制板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预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筋桁架,多个所述钢筋桁架为三角形架,且底边与受力钢筋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设组件包括卡槽和卡筋,两个所述卡槽对称开设在横槽底壁两侧,且位于开口正下方,两个所述卡筋垂直焊接在预应力弯筋两端,且卡设在卡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开口两侧对称开设有卡口,两个所述卡口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卡槽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卡口为矩形口,且垂直开口设置,所述矩形口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卡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铺设叠合板之前,由于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层的内部拉应力不同,越厚的混凝土层拉应力越大,而弧角越大的预应力弯筋的预应力越大,根据需要浇灌的混凝土层厚度选择不同弯曲程度的预应力弯筋,通过卡设组件将预应力弯筋卡设在预制板上,将预制板固定在建筑上,在预制板上方浇灌混凝土,混凝土经过开口进入横槽内部,将横槽内部的受力钢筋和预应力弯筋进行浇灌,将预应力弯筋固定在混凝土层中,从而将预应力弯筋的位置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浇灌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对预应力进行改变,最大程度上的减小了拉应力对叠合板造成的破坏,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2、在确定混凝土厚度之后,在进行预应力弯筋的安装,通过将预应力弯筋的两端通过卡筋卡设在卡槽内部,通过卡设组件的设置方便了对预应力弯筋的安装和更换,同时机构简单,方便工人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的侧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的剖视图。
图中:1预制板、2横槽、3开口、4受力钢筋、5预应力弯筋、 6卡设组件、61卡槽、62卡筋、7支撑钢筋、8钢筋桁架、9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包括:
预制板1,预制板1侧壁开设有贯穿两侧的横槽2,且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3;
受力钢筋4,多个受力钢筋4两端固定连接在横槽2两侧,且位于开口3两侧;
预应力弯筋5,预应力弯筋5通过卡设组件6卡设在横槽2底壁两侧,用于抵消或减小拉应力。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中,在铺设叠合板之前,由于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层的内部拉应力不同,越厚的混凝土层拉应力越大,而弧角越大的预应力弯筋5的预应力越大,根据需要浇灌的混凝土层厚度选择不同弯曲程度的预应力弯筋5,通过卡设组件6将预应力弯筋5 卡设在预制板1上,将预制板1固定在建筑上,在预制板1上方浇灌混凝土,混凝土经过开口3进入横槽2内部,将横槽2内部的受力钢筋4和预应力弯筋5进行浇灌,将预应力弯筋5固定在混凝土层中,从而将预应力弯筋5的位置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浇灌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对预应力进行改变,最大程度上的减小了拉应力对叠合板造成的破坏,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开口3为条形口,且与受力钢筋4 平行设置,开口3的设置是为了在浇灌混凝土层时,混凝土可以将预应力弯筋5和预制板1卡设的部分一起浇灌,从而将整个预应力弯筋 5封在混凝土层内部;
预制板1中部固定等距设置有多个支撑钢筋7,用于加强预制板 1的强度,支撑钢筋7将预制板1组成一个整体,且用于整个预制板 1的主要支撑效果,加强了预制板1的建筑强度;
预制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筋桁架8,多个钢筋桁架8为三角形架,且底边与受力钢筋4平行设置,钢筋桁架8在混凝土层内部形成多个峰尖顶点,使箱形断面成为连续结构,内部可以铺设一些管线;
卡设组件6包括卡槽61和卡筋62,两个卡槽61对称开设在横槽2底壁两侧,且位于开口3正下方,两个卡筋62垂直焊接在预应力弯筋5两端,且卡设在卡槽61内部,通过将预应力弯筋5的两端通过卡筋62卡设在卡槽61内部,通过卡设组件6的设置方便了对预应力弯筋5的安装和更换;
开口3两侧对称开设有卡口9,两个卡口9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卡槽61之间的间距,卡口9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卡筋62的进入,卡口 9与卡槽61在竖直面上交错开设,避免了叠合板在安装时,预应力弯筋5从卡槽61中脱落,方便了卡筋62的安装和拆卸;
卡口9为矩形口,且垂直开口3设置,矩形口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卡筋62,卡筋62从卡口9进入横槽2内部,对卡筋62的位置进行的限位,从而将预应力弯筋5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包括:
预制板(1),所述预制板(1)侧壁开设有贯穿两侧的横槽(2),且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3);
受力钢筋(4),多个所述受力钢筋(4)两端固定连接在横槽(2)两侧,且位于开口(3)两侧;
预应力弯筋(5),所述预应力弯筋(5)通过卡设组件(6)卡设在横槽(2)底壁两侧,用于抵消或减小拉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为条形口,且与受力钢筋(4)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1)中部固定等距设置有多个支撑钢筋(7),用于加强预制板(1)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筋桁架(8),多个所述钢筋桁架(8)为三角形架,且底边与受力钢筋(4)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设组件(6)包括卡槽(61)和卡筋(62),两个所述卡槽(61)对称开设在横槽(2)底壁两侧,且位于开口(3)正下方,两个所述卡筋(62)垂直焊接在预应力弯筋(5)两端,且卡设在卡槽(6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两侧对称开设有卡口(9),两个所述卡口(9)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卡槽(61)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9)为矩形口,且垂直开口(3)设置,所述矩形口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卡筋(62)。
CN202121275724.9U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Active CN216075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5724.9U CN216075825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5724.9U CN216075825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5825U true CN216075825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5724.9U Active CN216075825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5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6252B9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1347598Y (zh) 建筑浇筑模板构件
CN113738007A (zh) 桁架楼层板
CN214614813U (zh) 一种钢丝网灌浆料侧板免拆模钢筋桁架叠合剪力墙
CN112575946A (zh)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CN212129622U (zh)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结构
CN21607582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
CN210122786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
CN109853804B (zh) 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房屋的装配式钢砼组合楼盖
WO2020125378A1 (zh) 一种集块建筑叠合板用渐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
CN217027725U (zh) 一种可拼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
CN216641055U (zh) 钢壳复合水泥板免拆模剪力墙
CN215253690U (zh) 一种带竖向连弯钢筋的叠合板式剪力墙
CN215406876U (zh) 一种装配式空腔成型钢板建筑墙体、l型墙体及t型墙体
CN214498024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
CN211850267U (zh)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
CN114808661A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钢-开孔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中的并列异形pbl剪力连接系统
CN112814243A (zh) 一种模块化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0976253U (zh) 叠合楼板及其拼缝结构及其板端连接结构
CN213329610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
CN215563719U (zh) 一种叠合板表面增强型结构
CN211714318U (zh)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叠合面的抗剪装置
CN219671805U (zh) 一种叠合板
CN211774960U (zh) 一种大跨度叠合式pcu筒芯混凝土空心板
CN217537490U (zh) 夹心保温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8

Address after: Room 04, Zhenzhu Jiayuan, No. 192, Zhenzhu North Road,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including thermocline room

Patentee after: Nanjing Weixu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partnership (L.P.)

Address before: Gema village, gekui Township, Luchun County, Honghe Hani and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Mao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