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9908U -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9908U
CN216069908U CN202122537828.9U CN202122537828U CN216069908U CN 216069908 U CN216069908 U CN 216069908U CN 202122537828 U CN202122537828 U CN 202122537828U CN 216069908 U CN216069908 U CN 216069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air bag
piece
driv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78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
吴凤双
杨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zhou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zhou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zhou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zhou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78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9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9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9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其安装在车辆乘员侧或驾驶员侧的顶棚内饰与顶棚金属外皮之间;包括气袋,该气袋是由位于两侧的左侧片、右侧片和连接左、右侧片的外围片缝合而成,其中左、右侧片近似为水滴状且对应乘员头部的后上端位置设有凸起部,用于缩短乘员或驾驶员头部与展开后的气袋之间距离;在气袋内部设有T形拉带,T形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片和右侧片内侧上部,T形拉带的后端连接在外围片对应乘员头部的中间位置,使气袋展开后对应乘员一侧形成V型凹槽。该气囊解决了现有乘员侧或驾驶员侧气囊不能同时匹配安装触摸屏幕的缺陷,能够在乘员侧仪表台或驾驶员侧方向盘安装可触摸屏幕的同时,为乘员提供可靠有效的安全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乘坐车辆过程中娱乐体验追求不断的提高,乘员侧仪表板上和驾驶员方向盘中心位置增加可触摸屏幕或者可折叠方向盘的车辆也逐渐增多,而对于传统正面安全气囊来说,气囊模块是布置在乘员侧仪表台里面和驾驶员方向盘中间位置的,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正面安全气囊会从仪表台中和方向盘中间位置顺利的展开,对乘员和驾驶员形成保护。但如果乘员侧仪表台和驾驶员方向盘中间位置安装有可触摸屏幕,则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屏幕会阻挡正面安全气囊的展开,使气囊丧失保护作用;同时,当正面安全气囊展开时,会对屏幕施加很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屏幕的破损,破损的屏幕会夹带大量的碎片冲向乘员和驾驶员,会对乘员和驾驶员造成极大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该气囊解决了现有乘员侧或驾驶员侧气囊不能同时匹配安装触摸屏幕的缺陷,能够在乘员侧仪表台或驾驶员侧方向盘安装可触摸屏幕的同时,为乘员提供可靠有效的安全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其安装在车辆乘员侧或驾驶员侧的顶棚内饰与顶棚金属外皮之间,并且位于车辆顶棚前端;包括外形近似为水滴状的单腔气袋,该气袋是由位于两侧的左侧片、右侧片和连接左、右侧片的外围片缝合而成,其中左、右侧片近似为水滴状且对应乘员头部的后上端位置设有凸起部,用于缩短乘员或驾驶员头部与展开后的气袋之间距离;在气袋内部设有T形拉带,T形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片和右侧片内侧上部,T形拉带的后端连接在外围片对应乘员头部的中间位置,使气袋展开后对应乘员一侧形成一个V型凹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凸起部为倒圆角的直角形状。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T形拉带是由一个矩形布片和一个梯形布片连接而成,梯形布片的短边一端连接在矩形布片的中间位置,梯形布片的长度远小于矩形布片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左、右侧片下部远离乘员头部与气袋的接触位置分别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该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安装在车辆乘员侧或驾驶员侧的顶棚内饰与顶棚金属外皮之间,并且位于车辆顶棚前端,因此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该气囊会从车辆顶棚内饰和顶棚金属外皮之间沿着风挡玻璃完全展开出来,并展开在乘员侧仪表板或者驾驶员侧方向盘与乘员或驾驶员的大腿和胸部之间;同时由于左、右侧片近似为水滴状且对应乘员头部的后上端位置设有凸起部,使气袋展开时后上部靠近乘员头部,能够缩短乘员或驾驶员头部与展开后的气袋之间距离,使乘员或驾驶员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解决了现有乘员侧或驾驶员侧气囊不能同时匹配安装触摸屏幕的缺陷,能够在乘员侧仪表台或驾驶员侧方向盘安装可触摸屏幕的同时,为乘员提供可靠有效的安全保障。
2、由于在气袋内部设有T形拉带,T形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片和右侧片内侧上部,T形拉带的后端连接在外围片对应乘员头部的中间位置,使气袋展开后对应乘员一侧形成一个V型凹槽,通过V型凹槽两侧的外凸能够对乘员或驾驶员的头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乘员或驾驶员头部的运动轨迹不会超出气囊的保护范围,降低了乘员或驾驶员头部、颈部和胸部的伤害,同时通过T形拉带可以有效的提高气囊横向和纵向的展开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2在车辆碰撞初期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图2在车辆碰撞后期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仪表板1、风挡玻璃2、气袋3、顶棚内饰4、顶棚金属外皮5、乘员6、触摸屏7、T形拉带8、左侧片9、凸起部901、右侧片10、外围片11、排气孔301,连接部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其安装在车辆乘员侧或驾驶员侧的顶棚内饰4与顶棚金属外皮5之间,并且位于车辆顶棚前端;包括外形近似为水滴状的单腔气袋3,该气袋3是由位于两侧的左侧片9、右侧片10和连接左、右侧片的外围片11缝合而成,其中左、右侧片近似为水滴状且对应乘员头部的后上端位置设有凸起部901,所述凸起部为倒圆角的直角形状,用于缩短乘员或驾驶员头部与展开后的气袋3之间的距离。
在气袋3内部设有T形拉带8,T形拉带8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分别缝纫连接在左侧片9和右侧片10内侧上部中间位置,T形拉带8的后端沿竖直方向缝纫连接在外围片11对应乘员头部的中间位置,使气袋3展开后对应乘员一侧形成一个中间内凹、两侧外凸的V型凹槽,通过V型凹槽两侧的外凸能够对乘员或驾驶员的头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气囊展开后乘员或驾驶员头部的运动轨迹不会超出气囊的保护范围,降低了乘员或驾驶员头部、颈部和胸部的伤害。
所述T形拉带8是由一个矩形布片和一个梯形布片缝纫连接而成,梯形布片的短边一端缝纫连接在矩形布片的中间位置,梯形布片的长度远小于矩形布片的长度。
在左、右侧片下部远离乘员头部与气袋3的接触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孔301。在气袋3上端通过外围片11与左、右侧片形成一个矩形连接部302,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
工作时如图3所示,在车辆碰撞初期,该气囊会从车辆顶棚内饰4和顶棚金属外皮5之间沿着风挡玻璃2完全展开,此时气袋3下部展开在乘员侧仪表板1上的触摸屏7或者驾驶员侧方向盘与乘员6或驾驶员的大腿和胸部之间,可以为乘员6或驾驶员胸部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由于左、右侧片近似为水滴状且对应乘员6头部的后上端位置设有凸起部,使气袋3展开时后上部靠近乘员6头部,能够缩短乘员6或驾驶员头部与展开后的气袋3之间距离,使乘员6或驾驶员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如图4所示,在车辆发生碰撞的后期,乘员6或驾驶员与气袋3接触后,随着乘员6(或驾驶员)向前移动,这时气袋3的下部会紧密贴合在乘员6或驾驶员与乘员侧仪表板1上的触摸屏或者驾驶员侧方向盘之间,限制乘员或驾驶员胸部的向前运动,降低乘员或驾驶员胸部的伤害;气袋3的上部会支撑在风挡玻璃2和乘员或驾驶员之间;同时由于气袋3对应乘员一侧形成的V型凹槽,可以有效的限制乘员或驾驶员头部向正前方和侧向的运动,降低了乘员或驾驶员头部和颈部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其安装在车辆乘员侧或驾驶员侧的顶棚内饰与顶棚金属外皮之间,并且位于车辆顶棚前端;其特征是:包括外形近似为水滴状的单腔气袋,该气袋是由位于两侧的左侧片、右侧片和连接左、右侧片的外围片缝合而成,其中左、右侧片近似为水滴状且对应乘员头部的后上端位置设有凸起部,用于缩短乘员或驾驶员头部与展开后的气袋之间距离;在气袋内部设有T形拉带,T形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片和右侧片内侧上部,T形拉带的后端连接在外围片对应乘员头部的中间位置,使气袋展开后对应乘员一侧形成一个V型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为倒圆角的直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其特征是:述T形拉带是由一个矩形布片和一个梯形布片连接而成,梯形布片的短边一端连接在矩形布片的中间位置,梯形布片的长度远小于矩形布片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其特征是:在左、右侧片下部远离乘员头部与气袋的接触位置分别设有排气孔。
CN202122537828.9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Active CN216069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7828.9U CN216069908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7828.9U CN216069908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9908U true CN216069908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7828.9U Active CN216069908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9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6929B1 (en) Vehicle oblique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US9227587B1 (en) Vehicle oblique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CN100475613C (zh) 车辆前柱装饰板安装结构
CN101746346A (zh) 气囊装置
CN113183912A (zh) 一种汽车乘员侧顶棚气囊模块
CN106314352B (zh) 一种顶置式气囊装置
JP2008120362A (ja) 自動車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展開誘導装置
CN216069908U (zh) 一种汽车新型顶置气囊
CN111497777A (zh) 一种新型展开式的安全气囊总成
CN212950498U (zh) 一种适用于主驾乘员保护的顶置式安全气囊
CN210882010U (zh) B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9757037U (zh) 一种顶置式安全气囊
KR101627120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CN112236337B (zh) 远侧安全气囊
CN204978540U (zh) 汽车前排座椅内侧气囊结构总成及汽车
KR102571842B1 (ko) 차량용 커튼 에어백 장치
CN211969374U (zh) 一种乘员侧安全气囊结构
CN218577693U (zh)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CN215204790U (zh) 一种汽车乘员侧顶棚气囊模块
CN213768479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副驾驶安全气囊结构
CN205149778U (zh) 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
WO2006030453A2 (en)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a vehicle
CN215663331U (zh) 一种车体及汽车
CN217672545U (zh) 一种气袋、顶置安全气囊及汽车
KR100231982B1 (ko) 자동차 조수석용 에어백의 탑승자에 따른 팽창방향 조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