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7693U -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77693U CN218577693U CN202222156813.2U CN202222156813U CN218577693U CN 218577693 U CN218577693 U CN 218577693U CN 202222156813 U CN202222156813 U CN 202222156813U CN 218577693 U CN218577693 U CN 2185776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airbag
- roof
- elastic
- bracke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该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应用于车辆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包括安全气囊以及支架;支架连接在车辆的车厢顶部,安全气囊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安全气囊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安全气囊的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车辆的长度方向为车辆的车头至车尾的方向;第一弹性件用于带动安全气囊移动,以使安全气囊沿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展开,安全气囊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碰撞翻滚事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道路交通事故形式,其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在碰撞翻滚事故中,车内人员以及物品极有可能被甩出车外,导致乘客受到二次伤害,甚至死亡。
相关技术中,在车辆发生碰撞或出现交通事故的情况下,通常会打开车内的气囊。但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可能出现翻滚或者车辆的顶部被撞击,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依然会受到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车辆出现翻滚或车辆的顶部被撞击的情况下,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应用于车辆中,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包括安全气囊以及支架;
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所述安全气囊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安全气囊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安全气囊的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为所述车辆的车头至车尾的方向;
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带动所述安全气囊移动,以使所述安全气囊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展开,所述安全气囊覆盖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
可选的,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还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碰撞传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安全气囊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安全气囊的内部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厢顶部的内表面;
所述碰撞传感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均与所述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强度信号,并将所述强度信号传递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强度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向所述安全气囊充气。
可选的,所述碰撞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碰撞传感器分布在所述车厢顶部;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多个所述碰撞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碰撞传感器检测到的强度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向所述安全气囊充气。
可选的,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还包括水平感应器,所述水平感应器安装在所述车辆中,所述水平感应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水平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并将所述夹角传递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夹角的大小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向所述安全气囊充气。
可选的,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设置有车身顶盖前横梁,所述支架与所述车身顶盖前横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还设置有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在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纵梁或所述第二纵梁连接,在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支架中的部分支架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多个所述支架中的另外部分支架与所述第二纵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车辆中还设置有内饰顶棚,所述内饰顶棚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连接,且所述内饰顶棚与所述车厢顶部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安全气囊以及所述气体发生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内饰顶棚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所述安全气囊展开的情况下,所述安全气囊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间隙,并使得所述内饰顶棚变形,以使所述安全气囊覆盖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
可选的,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全气囊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远离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支架。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包括安全气囊以及支架。其中,支架连接在车辆的车厢顶部,且安全气囊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即安全气囊连接在支架上,支架连接在车厢顶部,也即是安全气囊通过支架与车厢顶部连接,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厢顶部。安全气囊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安全气囊的一端与车厢顶部连接,即第一弹性件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车辆的车厢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安全气囊的另一端连接,由于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第一弹性件可以带动安全气囊的第二端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运动,以使安全气囊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展开,即第一弹性件可以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带动安全气囊的第二端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全气囊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从而在安全气囊充气的情况下,安全气囊会展开,此时第一弹性件可以带动安全气囊的第二端移动,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安全气囊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全气囊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以使安全气囊可以从车厢顶部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因此,在车辆发生事故产生翻滚,或者车辆的顶部由于碰撞而被破坏时,安全气囊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展开,并覆盖在车辆的顶部,从而避免车辆的顶部的撞击或车辆的翻滚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较大的问题出现。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车辆碰撞翻滚事故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可以对车内人员的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车辆处于上述情况时对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威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的安装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未充气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充气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气囊充气情况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安全气囊;20:支架;30:第一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40:气体发生器;50:碰撞传感器;60:内饰顶棚;61: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如图1至图6所示,该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包括安全气囊10以及支架20,支架20连接在车辆的车厢顶部,安全气囊的一端与支架20连接,安全气囊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0,第一弹性件30远离安全气囊10的一端与车厢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车辆的长度方向为车辆的车头至车尾的方向;第一弹性件30用于带动安全气囊10移动,以使安全气囊10沿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展开,安全气囊10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包括安全气囊10以及支架20。其中,支架20连接在车辆的车厢顶部,且安全气囊10的一端与支架10连接,即安全气囊10连接在支架20上,支架20连接在车厢顶部,也即是安全气囊10通过支架20与车厢顶部连接,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10设置在车厢顶部。安全气囊10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0,第一弹性件30远离安全气囊的一端与车厢顶部连接,即第一弹性件30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与车辆的车厢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安全气囊的另一端连接,由于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运动,以使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展开,即第一弹性件30可以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带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全气囊10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从而在安全气囊10充气的情况下,安全气囊10会展开,此时第一弹性件30则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移动,在第一弹性件10的作用下,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全气囊10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以使安全气囊10可以从车厢顶部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因此,在车辆发生事故产生翻滚,或者车辆的顶部由于碰撞而被破坏时,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展开,并覆盖在车辆的顶部,从而避免车辆的顶部的撞击或车辆的翻滚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较大的问题出现。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车辆碰撞翻滚事故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可以对车内人员的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车辆处于上述情况时对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威胁。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的长度方向为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车辆的车头方向可以为车辆的前方,车辆的车尾方向可以为车辆的后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20可以连接在车厢顶部靠近车头的位置,即支架20可以连接在车辆的前方,此时,第一弹性件30则可以连接在车厢顶部靠近车尾的位置,即第一弹性件30可以连接在车辆的后方,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的另一端从车辆的前方移动至车辆的后方,以使车辆的安全气囊10展开并覆盖车厢顶部,如图1所示,图1对车辆的前与后进行了示意,图中“前”对应的方向即为车辆的前方,即车辆的车头位置,图中“后”对应的方向即为车辆的后方,即车辆的车尾位置。其中,支架20设置在车辆前方,第一弹性件30设置在车辆的后方。或者,支架20可以连接在车厢顶部靠近车尾的位置,即支架20可以连接在车辆的后方,此时,第一弹性件30则可以连接在车厢顶部靠近车头的位置,即第一弹性件30可以连接在车辆的前方,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的另一端从车辆的后方移动至车辆的前方,以使车辆的安全气囊10展开并覆盖车厢顶部。
还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又称行车电脑,用于控制汽车的行驶状态以及实现其各种功能,且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总线的数据采集与交换,来判断车辆状态以及司机的意图并通过执行器来操控汽车。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可以包括气体发生器40以及碰撞传感器50,气体发生器40与安全气囊10连接,气体发生器40具有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安全气囊10的内部连接,碰撞传感器50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内表面,碰撞传感器50与气体发生器40均与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碰撞传感器50用于检测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强度信号,并将强度信号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强度信号的大小控制气体发生器40向安全气囊10充气。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包括气体发生器40以及碰撞传感器50,气体发生器40具有气体出口,由于气体出口与安全气囊10的内部连接,因此,气体发生器40可以对安全气囊10进行充气,使得安全气囊10展开。碰撞传感器50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内表面,则可以检测车辆顶部发生碰撞时的强度信号,由于碰撞传感器50与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因此,碰撞传感器50可以将检测到的强度信号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接收该强度信号,并对该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判断该强度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用户可以预设强度阈值,若强度信号大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判断该强度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当前车辆的车厢顶部有可能产生变形或被破坏,从而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由于碰撞传感器50与气体发生器40均与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因此,当电子控制单元判断碰撞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电子控制单元则可以控制气体发生器40,使得气体发生器40可以向安全气囊10充气,以使安全气囊10展开并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
因此,碰撞传感器50可以与电子控制单元配合,控制是否对安全气囊10充气,碰撞传感器50根据接收到的强度信号判断强度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在强度信号满足预设调节的情况下,向气体发生器40发出控制信息,气体发生器40接收到控制信息之后,即可向安全气囊10充气,从而使得安全气囊10展开。即,在碰撞传感器50、气体发生器40以及电子控制单元的配合下,可以使得安全气囊10在适当的时机打开,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碰撞传感器5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碰撞传感器50分布在车厢顶部,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多个碰撞传感器50中的至少一个碰撞传感器50检测到的强度信号的大小控制气体发生器40向安全气囊10充气。
碰撞传感器5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碰撞传感器50分布在车厢顶部,从而可以通过多个碰撞传感器50检测车辆顶部受到的撞击的强度信号,可以更全面的检测到车辆顶部受到的撞击,电子控制单元与多个碰撞传感器50均电连接,当多个碰撞传感器50中的至少一个碰撞传感器50检测的强度信号大于预设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即控制安全气囊10打开,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可以避免只有一个碰撞传感器50时,在车辆顶部某位置处受到撞击的情况下,该碰撞传感器50无法检测到撞击产生的强度信号或者检测到的强度信号较小,无法触发安全气囊10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碰撞传感器50的数量可以为4,4个碰撞传感器50分布在车厢顶部的四周,通过4个碰撞传感器50检测车顶受到的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将强度信号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由于车辆的天窗一般为玻璃,天窗受击时容易破碎掉入车辆,因此,碰撞传感器50可以根据天窗的位置设置,检测天窗处受到撞击时的强度信号,例如,4个碰撞传感器50可以设置在车厢顶部与天窗位置对应的4个角处,或者,4个碰撞传感器50还可以设置在车厢顶部与天窗对应的矩形的四个边的中部,或者,4个碰撞传感器50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碰撞传感器50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值,例如,5、6、7等等,对于碰撞传感器50的具体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可以包括水平感应器,水平感应器安装在车辆中,水平感应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水平感应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并将夹角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夹角的大小控制气体发生器40向安全气囊10充气。
在车辆中可以安装水平感应器,水平感应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由于水平感应器也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因此,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接收到夹角信息,并对该夹角信息进行处理,判断夹角是否满足预设调节,当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处于车辆的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较大,此时,车辆有可能发生翻滚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这时,电子控制单元向气体发生器40发出控制信息,控制气体发生器40向安全气囊10充气,使安全气囊10展开,从而减少车辆由于翻滚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夹角阈值可以是35°,当车辆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5度时,则认为车辆会发生翻滚,此时使充气模块向安全气囊10充气。当然,预设夹角阈值还可以是其他角度值,如30°,或者,可以根据车型进行设定,针对不同的车型可以具体设定合适的预设夹角阈值,如,对SUV车型设定预设夹角阈值为30°,对货车车型设定预设夹角阈值为25°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可以包括撞击传感器,撞击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车辆两侧前照灯支架20下面、发动机散热器支架20两侧、车门位置等等,撞击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相应位置受到碰撞时的强度。撞击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撞击传感器可以与水平感应器组合使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撞击传感器可以检测该碰撞的强度,水平感应器检测车辆的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在撞击传感器检测到的强度大于预设值,且水平感应器检测到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充气模块向安全气囊10充气,使安全气囊10展开。也即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撞击传感器检测到的碰撞强度大于预设值,同时水平感应器检测到车辆的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阈值的情况下,水平感应器才会向充气模块发送信号,使得充气模块向安全气囊10充气。
其中,碰撞强度大于预设值,表明车辆发生了碰撞;夹角大于预设夹角阈值,表明车辆可能发生翻滚。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车辆发生碰撞且车辆可能在该碰撞的作用下发生翻滚的情况下,电子控制单元才控制气体发生器40向安全气囊10充气。在上述条件下向安全气囊10充气可以避免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打开安全气囊10,例如,在车辆进行修理或其他情况下,需要人为倾斜车辆甚至翻转车辆,此时,虽然水平感应器检测到的车辆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可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阈值,但是可以认为车辆不会被破坏或不会对车内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不需要打开安全气囊10。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车厢顶部设置有车身顶盖前横梁,支架20可以与车身顶盖前横梁连接。
车辆中有车身顶盖前横梁,车身顶盖前横梁是车身顶盖的承载件,强度高,刚性好,能够保证车身的承载能力,将支架20设置在车身顶盖前横梁上,便于实现对安全气囊10的固定。在气体发生器40对安全气囊10充气时,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沿着车头至车位的方向展开,并覆盖车辆顶部,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架20间隔分布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多个支架20均与车身顶盖前横梁连接,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10固定在车厢顶部。例如,支架20的数量可以为2,2个支架20设置在安全气囊10第二端的两侧,或者,支架20的数量还可以为3,3个支架20均布安全气囊10第二端。对于支架20的数量,以及支架20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还可以将支架20连接在车身顶盖后横梁上,在气体发生器40对安全气囊10充气时,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沿着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展开,并覆盖车辆顶部,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车厢顶部还设置有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支架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支架20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支架20与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连接,在支架2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支架20中的部分支架20与第一纵梁连接,多个支架20中的另外部分支架20与第二纵梁连接。
车辆的车身顶盖前横梁与车身顶盖后横梁间隔设置,车身顶盖前横梁与车身顶盖后横之间连接有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可以将支架20设置在第一纵梁和/或第二纵梁上,便于实现对安全气囊10的固定。在气体发生器40对安全气囊10充气时,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沿着车头至车位的方向展开,并覆盖车辆顶部,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
支架2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支架20的数量为1个的情况下,一个支架20可以与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连接,以对安全气囊10进行固定;在支架2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支架20中部分支架20与第一纵梁连接,多个支架20中的另外部分支架20与第二纵梁连接,以对安全气囊10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20的数量可以为2,2个支架20设置在安全气囊10第二端的两侧,其中,一起支架20与第一纵梁连接,一个支架20与第二纵梁连接;或者,支架20的数量还可以为3,其中,1个支架20与第一纵梁连接,2个支架20与第二纵梁连接,或者,1个支架20与第二纵梁连接,2个支架20与第一纵梁连接。再或者,支架20的数量还可以为4、5、6等等,对于支架20的数量,以及支架20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支架20可以通过螺栓与车身顶盖前横梁或第一纵梁、第二纵梁连接,或者支架20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与车身顶盖前横梁或第一纵梁、第二纵梁连接,对于支架20与车身的具体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所示,车辆中还设置有内饰顶棚60,内饰顶棚60的一端与车辆的车厢顶部连接,且内饰顶棚60与车厢顶部之间具有容纳空间61,安全气囊10以及气体发生器40可以位于容纳空间61中,内饰顶棚60的另一端与车厢顶部之间具有间隙,在安全气囊10展开的情况下,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通过间隙,并使得内饰顶棚60变形,以使安全气囊10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
车辆中还设置有内饰顶棚60,内饰顶棚60用于提高车内的装饰性,起到隔热、降噪效果。内饰顶棚60的一端与车厢顶部连接,且内饰顶棚60与车厢顶部之间具有容纳空间61,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10设置再改容纳空间61中,由于内饰顶棚60的另一端与车厢顶部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在安全气囊10充气展开的情况下,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可以穿过该间隙,从容纳空间61中伸出,安全气囊10充气还可以对内饰顶棚60一个作用力,使得内饰顶棚60变形,增大内饰顶棚60与车厢顶部之间的间隙,便于安全气囊10展开并伸出,以使安全气囊10可以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内饰顶棚60的一端可以与车顶盖前横梁连接,从而使得内饰顶棚60与车厢顶部连接,或者内饰顶棚60的一端可以与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连接,从而使得内饰顶棚60与车厢顶部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31的一端与安全气囊10连接,第二弹性件31的另一端与车厢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30与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远离支架20,第二弹性件31与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靠近支架20。
由于安全气囊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31的一端与安全气囊10连接,第二弹性件31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第二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因此,第二弹性件31的弹性力也可以使得第一弹性件30伸长或收缩。由于第一弹性件30远离安全气囊10的一端与车厢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30与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远离支架20,第二弹性件31与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靠近支架20,因此,在安全气囊10未充气的情况下,第二弹性件31的弹性力可以抵消第一弹性件30的弹性力,使得安全气囊10被固定,在安全气囊10充气的情况下,气体以及第一弹性件30会向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施力,且气体以及第一弹性件30的力大于第二弹性件31的弹性力,从而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移动,使得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展开,从而覆盖车厢顶部。也即是,在安全气囊10未充气的情况下,第二弹性件31可以固定安全气囊10,以避免安全气囊10随着第一弹性件30移动,在安全气囊10充气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移动,以使安全气囊10沿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展开。因此,第二弹性件31可以在安全气囊10未充气时对安全气囊10进行固定。
另外,第二弹性件31可以也设置在安全气囊10的另一端,即第二弹性件31与第一弹性件30可以设置在安全气囊10的同一侧,可以对安全气囊10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避免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相对支架20运动。当然,第二弹性件31也可以设置在安全气囊10的一端至另一端之间的其他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0°、60碰撞传感器50°、70°等等,当然,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0°,即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相同,对于,第二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具体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以及第二弹性件31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弹性件30以及多个第二弹性件31间隔设置在安全气囊10上。
第一弹性件30与第二弹性件31的数量均为多个,第一弹性件30以及第二弹性件31均间隔设置在安全气囊10上,可以便于对安全气囊10的固定或展开。在安全气囊10充气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弹性件30拉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运动,以使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展开,使得安全气囊10可以覆盖车厢顶部,即第一弹性件30是对安全气囊10的展开进行导向的,使得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预设方向展开,多个第一弹性件30可以安全气囊10提供更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安全气囊10的展开符合需求。在安全气囊10未充气的情况下,多个第二弹性件31对安全气囊10进行固定,对安全气囊10的固定效果更好,可以较好的避免第一弹性件30带动安全气囊10展开。
另外,多个第一弹性件30以及多个第二弹性件31还可以保证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的正常工作,避免其中某个第一弹性件30或第二弹性件31损坏、失效等情况发生时,安全气囊10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的情况出现。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以及第二弹性件31均可以包括弹簧、弹性带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弹性件30以及第二弹性件31均为弹簧、弹性带中的一种,从而第一弹性件30以及第二弹性件31具有弹性,在安全气囊10未充气的情况下,第二弹性件31可以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对安全气囊10进行固定,避免安全气囊10在第一弹性件30的作用下展开;在安全气囊10充气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30可以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对安全气囊10提供拉力,并使得第二弹性件31形变,以使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车头至车位的方向展开,并覆盖车厢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以及第二弹性件31可以为其他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只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对安全气囊10提供弹性力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包括安全气囊10以及支架20。其中,支架20连接在车辆的车厢顶部,且安全气囊10的一端与支架10连接,即安全气囊10连接在支架20上,支架20连接在车厢顶部,也即是安全气囊10通过支架20与车厢顶部连接,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10设置在车厢顶部。安全气囊10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0,第一弹性件30远离安全气囊的一端与车厢顶部连接,即第一弹性件30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与车辆的车厢顶部连接,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安全气囊的另一端连接,由于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运动,以使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展开,即第一弹性件30可以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带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全气囊10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从而在安全气囊10充气的情况下,安全气囊10会展开,此时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移动,在第一弹性件10的作用下,安全气囊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全气囊10覆盖车辆的车厢顶部,以使安全气囊10可以从车厢顶部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因此,在车辆发生事故产生翻滚,或者车辆的顶部由于碰撞而被破坏时,安全气囊10可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展开,并覆盖在车辆的顶部,从而避免车辆的顶部的撞击或车辆的翻滚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较大的问题出现。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车辆碰撞翻滚事故中,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可以对车内人员的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车辆处于上述情况时对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威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至少一个撞击传感器可以为车辆中控制驾驶、副驾驶位的气囊的传感器,撞击传感器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协同作用,可以对车内人员进行更好的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应用于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包括安全气囊(10)以及支架(20);
所述支架(20)连接在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所述安全气囊(10)的一端与所述支架(20)连接,所述安全气囊(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0),所述第一弹性件(30)远离所述安全气囊(10)的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为所述车辆的车头至车尾的方向;
所述第一弹性件(30)用于带动所述安全气囊(10)移动,以使所述安全气囊(10)沿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展开,所述安全气囊(10)覆盖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包括气体发生器(40)以及碰撞传感器(50),所述气体发生器(40)与所述安全气囊(10)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40)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安全气囊(10)的内部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50)设置在所述车厢顶部的内表面;
所述碰撞传感器(50)与所述气体发生器(40)均与所述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50)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强度信号,并将所述强度信号传递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强度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40)向所述安全气囊(10)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传感器(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碰撞传感器(50)分布在所述车厢顶部;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多个所述碰撞传感器(50)中的至少一个碰撞传感器(50)检测到的强度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40)向所述安全气囊(10)充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包括水平感应器,所述水平感应器安装在所述车辆中,所述水平感应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水平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底盘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并将所述夹角传递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夹角的大小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40)向所述安全气囊(10)充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设置有车身顶盖前横梁,所述支架(20)与所述车身顶盖前横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还设置有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所述支架(2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在所述支架(20)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支架(20)与所述第一纵梁或所述第二纵梁连接,在所述支架(2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支架(20)中的部分支架(20)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多个所述支架(20)中的另外部分支架(20)与所述第二纵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还设置有内饰顶棚(60),所述内饰顶棚(60)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连接,且所述内饰顶棚(60)与所述车厢顶部之间具有容纳空间(61),所述安全气囊(10)以及所述气体发生器(4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61)中,所述内饰顶棚(60)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所述安全气囊(10)展开的情况下,所述安全气囊(10)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间隙,并使得所述内饰顶棚(60)变形,以使所述安全气囊(10)覆盖所述车辆的车厢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1),所述第二弹性件(31)的一端与所述安全气囊(1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1)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1)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伸缩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第一弹性件(30)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远离所述支架(20),所述第二弹性件(31)与所述车厢顶部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支架(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件(30)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31)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30)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31)间隔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10)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总成(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56813.2U CN218577693U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56813.2U CN218577693U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77693U true CN218577693U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6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56813.2U Active CN218577693U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77693U (zh) |
-
2022
- 2022-08-16 CN CN202222156813.2U patent/CN2185776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36278B2 (en) | Inflatable airbag harness assemblies | |
US20190248322A1 (en) | Airbag systems with tether pretensioning and load limiting | |
EP2988975B1 (en) | Top tether for curtain airbag | |
US5924723A (en) | Side safety barrier device | |
AU200230960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lded curtain air-bag | |
US20190016291A1 (en) | Frontal airbag assemblies | |
KR100747861B1 (ko) | 커튼에어백의 프론트 필라트림 구조 | |
US6688641B2 (en) | Compact teth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flatable curtain | |
KR100747909B1 (ko) | 조수석 에어백 하우징 구조 | |
JP2015509880A (ja) | 車両のための能動的なフードシステムまたはボンネットシステム | |
CN203651698U (zh) | 一种汽车驾驶员正面保护装置 | |
US20110187086A1 (en) | Side curtain airbag assembly | |
KR100831504B1 (ko) | 차량용 커튼에어백 | |
CN104627112B (zh) | 用于车辆的具有可膨胀扩展部分的侧帘式安全气囊 | |
KR20080042612A (ko) | 자동차용 커튼에어백의 전개 유도장치 | |
US20060138763A1 (en) | Airbag and sensor-equipped roll bar for open vehicles | |
EP1541426B1 (en) | Crash protection device and its method | |
CN218577693U (zh) | 车辆安全气囊总成及车辆 | |
CN112236337B (zh) | 远侧安全气囊 | |
CN111469799B (zh) | 一种用于保护行人大腿、胯部和肋骨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 |
CN210882010U (zh) | B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 |
GB2499032A (en) | Active hood or bonnet system for a vehicle | |
CN111469798A (zh) | 一种车辆的行人下肢保护装置、系统及方法 | |
GB2384466A (en) | An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 | |
CN116767129A (zh) | 安全气囊系统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