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8456U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8456U
CN216068456U CN202122377645.5U CN202122377645U CN216068456U CN 216068456 U CN216068456 U CN 216068456U CN 202122377645 U CN202122377645 U CN 202122377645U CN 216068456 U CN216068456 U CN 216068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injection molding
groove
moul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76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gwei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gwei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gwei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gwei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76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8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8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8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包括下模具主体及上模具主体,下模具主体包下模具及底座,上模具主体包括上模具及配重板;下模具的上端面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模具成型仓,第一凹槽的两侧开设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两侧竖向开设滑槽,第二凹槽底部设置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上端设置支撑块,支撑块的内侧设置连接杆,模具成型仓内部下方设置滑板,滑板的下端面设置支撑柱,支撑柱贯穿模具成型仓底部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上模具的下端面设置挤压柱,上模具上开设第二注塑口,配重板上开设第一注塑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模具成型仓内的模具快速脱模,从而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仓,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脱模是将模具从模具成型仓内取出,目前注塑模具在完成模具注塑定型后,将两个模具分开,将模具成型仓内的模具取出,从而完成脱模,但现有的模具成型仓在进行脱模时较为不便;
因此,亟需对注塑模具仓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能够实现模具成型仓内的模具快速脱模,从而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包括下模具主体以及上模具主体,所述下模具主体包有下模具以及底座,所述上模具主体包括有上模具以及配重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配重板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具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成型仓,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通,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滑槽并延伸至所述模具成型仓下方,所述模具成型仓内部下方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模具成型仓底部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上模具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形状及大小相同的挤压柱,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第二注塑口,所述配重板上开设有第一注塑口。
优选的,所述模具成型仓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模具成型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模具成型仓内部设置有冷却层,所述冷却层为银制板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塑口与所述第二注塑口相通,所述第一注塑口为倒圆台结构,所述第一注塑口的上方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注塑口下方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上端面的每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内又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模具的下端面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所述上模具与所述配重板上均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孔相通。
优选的,所述配重板所设置的重量能够保证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完全贴合。
优选的,所述配重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两个所述第二把手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利用压缩弹簧、支撑块、连接杆、滑板、支撑柱以及挤压柱的设置在模具进行脱模时上模具主体与下模具主体分开,分开后,挤压柱会从第二凹槽内脱落,使支撑块不在受到挤压,利用压缩弹簧弹性的设置会将支撑块向上顶起,从而会带动通过连接杆连接的支撑柱和滑板在模具成型仓内向上弹起,从而会将模具从模具成型仓内弹出,达到模具的快速脱模效果。
2、通过利用定位槽、定位孔、定位块以及定位柱的设置,使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贴合时具有高精度定位效果,能够使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精确的贴合,从而提高模具成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下模具主体,101-下模具,102-底座,2-上模具主体,201-上模具,202-配重板,3-第一凹槽,4-模具成型仓,401-支撑杆,5-第二凹槽,6-滑槽,7-压缩弹簧,8-支撑块,9-连接杆,10-滑板,11-支撑柱,12-挤压柱,13-第二注塑口,14-第一注塑口,15-冷却层,16-定位槽,17-定位孔,18-定位块,19-定位柱,20-第一散热孔,21-第二散热孔,2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包括下模具主体1以及上模具主体2,下模具主体1包有下模具101以及底座102,上模具主体2包括有上模具201以及配重板202,底座102用于支撑整个模具,提高稳定性,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用于模具成型,配重板202用于加重上模具201的重量,配重板202所设置的重量能够保证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完全贴合,配重板202设置的重量要能够使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进行完全贴合才能保证挤压柱12将支撑块8完全挤压至第二凹槽5底部,才能保证支撑块8会带动通过连接杆9连接的支撑柱11最大程度向下运动,最终保证滑板10滑动到模具成型仓4最底部,从而才不会影响模具的成型效果;
下模具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成型仓4,模具成型仓4用于模具成型,第一凹槽3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5,第一凹槽3的两侧竖向开设有滑槽6,滑槽6与第二凹槽5相通,第二凹槽5底部设置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块8,压缩弹簧7使支撑块8具有弹性效果,支撑块8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贯穿滑槽6并延伸至模具成型仓4下方,模具成型仓4内部下方设置有滑板10,滑板10用于充当模具成型仓4的底座,滑板10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贯穿模具成型仓4底部并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连接杆9用于连接支撑柱11和支撑块8,通过支撑块8的运动带动支撑柱11运动;
上模具201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二凹槽5形状及大小相同的挤压柱12,挤压柱12用于挤压第二凹槽5内的支撑块8上模具201上开设有第二注塑口13,配重板202上开设有第一注塑口14,第一注塑口14与第二注塑口13相通,第一注塑口14为倒圆台结构,第一注塑口14的上方直径大于第一注塑口14下方的直径,第一注塑口14与第二注塑口13相通的设置保证注塑胶通过第一注塑口14注塑时能够精确的通过第二注塑口13进入模具成型仓4内部,第一注塑口14的上方直径大于第一注塑口14下方的直径的设置便于注塑胶进入两个注塑口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模具成型仓4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401,支撑杆401远离模具成型仓4的一端与第一凹槽3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模具成型仓4内部设置有冷却层15,冷却层15为银制板制成,支撑杆401用于将模具成型仓4固定在第一凹槽3内,第一凹槽3与模具成型仓4之间存在空隙,更加的便于注塑模具进行散热,银制板制成的冷却层15具有良好的导热以及导冷效果,用于加快模具的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模具101上端面的每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16,每个定位槽16内又开设有定位孔17,上模具201的下端面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块18,定位块18的下端面设置有定位柱19,通过利用定位槽16、定位孔17、定位块18以及定位柱19的设置,使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进行贴合时具有高精度定位效果,能够使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进行精确的贴合,从而提高模具成型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模具101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20,上模具201与配重板202上均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1,两个第二散热孔21相通,第一散热孔20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孔21均用于模具冷却时的散热,两个第二散热孔21相通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模具的散热冷却效果,加快模具的冷却成型,从而提高模具成型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配重板202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22,两个第二把手22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两个把手2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上模具主体2进行提拉移动,防滑纹路的设置提高了两个把手的防滑效果。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的原理如下:模具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握住把手22,将上模具主体2提起,在将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进行贴合,在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定位柱19卡进定位孔17内,定位块18与定位槽16贴合,用于两个模具贴合时的定位,同时挤压柱12会卡进第二凹槽5内与支撑块8接触,当上模具201与下模具101完全贴合后,挤压柱12会将支撑块8最大程度的挤压到第二凹槽5内的最下方,从而会带动通过连接杆9连接的支撑柱11和滑板10在模具成型仓4内向下运动到最下方,然后将注塑胶通过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注塑口13注塑至模具成型仓4内,当模具注塑完成后,将上模具主体2与下模具主体1分开,分开后,挤压柱12会从第二凹槽5内脱落,使支撑块8不在受到挤压,利用压缩弹簧7弹性的设置会将支撑块8向上顶起,从而会带动通过连接杆9连接的支撑柱11和滑板10在模具成型仓4内向上弹起,从而会将模具从模具成型仓4内弹出,达到模具的快速脱模效果。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包括下模具主体(1)以及上模具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主体(1)包有下模具(101)以及底座(102),所述上模具主体(2)包括有上模具(201)以及配重板(202),所述上模具(201)与所述配重板(202)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具(10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成型仓(4),所述第一凹槽(3)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3)的两侧竖向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与所述第二凹槽(5)相通,所述第二凹槽(5)底部设置有压缩弹簧(7),所述压缩弹簧(7)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贯穿所述滑槽(6)并延伸至所述模具成型仓(4)下方,所述模具成型仓(4)内部下方设置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贯穿所述模具成型仓(4)底部并与所述连接杆(9)固定连接;
上模具(201)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5)形状及大小相同的挤压柱(12),所述上模具(201)上开设有第二注塑口(13),所述配重板(202)上开设有第一注塑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成型仓(4)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401),所述支撑杆(401)远离所述模具成型仓(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3)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模具成型仓(4)内部设置有冷却层(15),所述冷却层(15)为银制板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口(14)与所述第二注塑口(13)相通,所述第一注塑口(14)为倒圆台结构,所述第一注塑口(14)的上方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注塑口(14)下方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01)上端面的每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16),每个所述定位槽(16)内又开设有定位孔(17),所述上模具(201)的下端面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块(18),所述定位块(18)的下端面设置有定位柱(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01)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20),所述上模具(201)与所述配重板(202)上均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1),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孔(21)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板(202)所设置的重量能够保证所述上模具(201)与所述下模具(101)完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板(202)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22),两个所述把手(22)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CN202122377645.5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Active CN216068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7645.5U CN216068456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7645.5U CN216068456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8456U true CN216068456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6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7645.5U Active CN216068456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8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9536B1 (en) Mold form and use thereof
CN211074518U (zh) 一种注塑制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6068456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成型模仓
CN213227388U (zh) 一种塑胶件的注塑脱模结构
CN211307207U (zh) 一种具有多通道结构的注塑模具
CN108973047A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注塑制品用模具
CN215512057U (zh) 一种塑料制品模具脱模装置
CN212097368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曲面件注塑模具
CN211389901U (zh) 一种尺寸可调节的塑料制品用模具
CN216182447U (zh) 一种哑铃加工生产用成型注塑模具
CN216100168U (zh) 一种蓝牙音箱底座高效注塑模具
CN216032257U (zh) 一种倒扣产品的二次顶出模具
CN218366299U (zh) 一种塑料积木制造用模具
CN21654455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脱模结构
CN216658794U (zh) 一种塑胶制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8462812U (zh) 一种易脱模的塑胶注塑模具
CN211917565U (zh)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及顶出机构
CN218700876U (zh) 一种整体注塑的手机壳模具
CN221022142U (zh) 一种手机套成型模具
CN215283107U (zh) 一种弯折片的成型模具
CN216760698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精密注塑模具
CN216230504U (zh) 一种汽车配件弧度成型模具
CN218399251U (zh) 一种机械模具
CN218876106U (zh) 注塑加工模具
CN213675282U (zh) 一种便于顶出的塑料罐生产用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