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4747U - 硅片整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硅片整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4747U
CN216054747U CN202122068653.1U CN202122068653U CN216054747U CN 216054747 U CN216054747 U CN 216054747U CN 202122068653 U CN202122068653 U CN 202122068653U CN 216054747 U CN216054747 U CN 216054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wafer
plate
driving device
driving
sh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86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iangs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iangs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iangs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iangs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86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4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4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4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硅片整形装置,涉及硅片包装、上料装置领域。硅片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整形装置,整形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固定基座连接,驱动端与振动连接架顶端连接,振动连接架底端与振动板连接;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挡板与第一驱动装置之间,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缓冲推板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平行。当该装置工作时,将一叠硅片放置于硅片固定座上,通过第一气缸在竖直方向上调整硅片在进入齿轮槽内,然后通过第二气缸在水平方向上推动硅片,调整硅片在进入齿轮槽内,这样实现了硅片的整形对齐。该装置避免了硅片与石英舟下槽棒硬接触而导致脱晶的问题。

Description

硅片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包装、上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硅片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行业中,需要对硅片进行整形规整放置,将其排列整齐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在硅片整形的过程中,如果硅片没有整形一致,后续将硅片进行转移后硅片与石英舟下槽棒硬接触常常会导致脱晶的问题。目前,硅片的整形采用人工操作。人工整形劳动强度大,工人容易疲劳,并且硅片整形的效率低、效果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硅片整形方法及装置,能够自动实现硅片的整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是提供一种硅片整形方法及装置,能够自动实现硅片的整形,将一叠硅片的四周边缘整理对齐,避免硅片与石英舟下槽棒硬接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硅片整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硅片固定座、振动板、整形装置、固定基座;硅片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整形装置;振动板上开设有放置槽,至少一个硅片固定座设置于放置槽内,且与振动板固定连接;
整形装置包括振动连接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位移传感器、缓冲推板;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固定基座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振动连接架顶端连接,振动连接架底端与振动板连接;硅片固定座两端设有挡板,且挡板固定安装于振动板上,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挡板上,位移传感器与第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挡板与第一驱动装置之间,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缓冲推板连接。
具体的,固定基座两端分别固定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配置有测试板,测试板的一端与振动板连接,测试板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的滚轮抵接,行程开关与第一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具体的,硅片固定座有两个,两个硅片固定座平行设置,硅片固定座包括齿轮板和固定支架,齿轮板顶面上开设有多个齿轮槽,固定支架为工字型支架,工字型支架底部与振动板固定连接,齿轮板底面与工字型支架顶部连接,两个齿轮板设置于同一高度,且两个齿轮板上的齿轮槽位置对应。
具体的,缓冲推板包括弹簧、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固定轴;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之间通过固定轴贯穿连接,弹簧套设于固定轴上且设置于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之间,第一缓冲板与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
具体的,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能够自动实现硅片的整形,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将一叠硅片归整至硅片固定座中,从而避免了因硅片不对齐而造成凸出的硅片的边角处碎裂或者隐裂,这样整形速度快、效率高,整形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硅片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硅片整形装置中前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硅片整形装置中后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硅片固定座;2行程开关;3振动板;4整形装置;5固定基座;
101齿轮板;102固定支架;103齿轮槽;201测试板;
401振动连接架;402第二气缸;403第一气缸;404挡板;405位移传感器; 406弹簧;407第二缓冲板;408第一缓冲板;409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硅片整形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硅片固定座1、振动板3、整形装置4、固定基座5。为了放置硅片,所以设置有两个硅片固定座1。每个硅片固定座1包括齿轮板101和固定支架102。齿轮板101顶面上开设有多个齿轮槽103,齿轮槽 103用于固定硅片。固定支架102为工字型支架,工字型支架底部与振动板3固定连接,齿轮板101底面固定安装于工字型支架顶部。两个硅片固定座1平行设置于振动板3上,且两个齿轮板101设置于同一高度,两个齿轮板101上的齿轮槽103位置相对应。这样方便硅片在这上面的放置。
为了防止有的硅片未能放置在齿轮槽103内,所以通过在硅片固定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整形装置4,通过两端的整形装置4使得硅片整齐。振动板3与固定基座5底接。
每个整形装置4包括振动连接架401、第一气缸403、第二气缸402、挡板 404、位移传感器405、缓冲推板。为了在竖直方向上对硅片进行整形,所以通过第一气缸403与振动连接架401联用实现上述功能。振动连接架401为几字形连接架,第一气缸403的固定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基座5上且第一气缸403设置于几字形连接架内,第一气缸403的驱动端与几字形连接架的顶端连接,几字形连接架的两个底端与振动板3连接。这样第一气缸403驱动几字形连接架顶端上下移动,几字形连接架带动振动板3上下移动,固定于振动板3上硅片固定座1 也随之上下振动,这样使得硅片落入齿轮槽103内。除此之外,为了控制第一气缸403驱动的频率,避免上下移动的频率过快导致硅片翻落,频率过慢导致硅片不能落入齿轮槽103内。所以在固定基座5两端分别固定有行程开关2,行程开关2配置有测试板201,测试板201的一端与振动板3连接,测试板201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2的滚轮抵接,行程开关2与第一气缸403电性连接,控制第一气缸403上下驱动的频率。为了限制固定硅片的放置区域,所以在硅片固定座1 的两端还设置有挡板404,挡板404固定安装于振动板3上。为了在水平方向上对硅片进行整形,所以在挡板404与第一气缸403之间设置有第二气缸402,第二驱气缸的驱动端与缓冲推板通过螺丝连接,第二气缸402带动缓冲推板推动硅片,实现硅片在水平方向上的整形。其中缓冲推板包括弹簧406、第一缓冲板408、第二缓冲板407、固定轴409。两块缓冲板通过固定轴409连接,弹簧406套设于固定轴409上且设置于两块缓冲板之间,第一缓冲板408与第二驱气缸通过螺丝连接。通过弹簧406的缓冲作用,可以避免在水平方向上对硅片调整幅度过大导致硅片被损坏。第二气缸402的驱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平行,硅片固定座1两端的第二气缸402同时相对推动的。为了控制第二气缸402移动的距离,精确控制硅片的整形距离,所以在挡板404上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405,位移传感器405 与第二气缸402电性连接。
当该装置工作时,将一叠硅片放置于硅片固定座1上,通过第一气缸403 在竖直方向上调整硅片在进入齿轮槽103内,然后通过第二气缸402在水平方向上推动硅片,调整硅片在进入齿轮槽103内,这样实现了硅片的整形对齐。
从上面描述可得,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能够自动实现硅片的整形,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将一叠硅片归整至硅片固定座中,从而避免了后续将硅片进行转移后硅片与石英舟下槽棒硬接触常常会导致脱晶的问题,这样整形速度快、效率高,整形效果好。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硅片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硅片固定座、振动板、整形装置、固定基座;所述硅片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整形装置;所述振动板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至少一个硅片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且与所述振动板固定连接;
所述整形装置包括振动连接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位移传感器、缓冲推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振动连接架顶端连接,所述振动连接架底端与所述振动板连接;所述硅片固定座两端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振动板上,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挡板上,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缓冲推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片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两端分别固定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配置有测试板,所述测试板的一端与振动板连接,所述测试板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的滚轮抵接,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片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固定座有两个,所述两个硅片固定座平行设置,所述硅片固定座包括齿轮板和固定支架,所述齿轮板顶面上开设有多个齿轮槽,所述固定支架为工字型支架,所述工字型支架底部与所述振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板底面与所述工字型支架顶部连接,两个齿轮板设置于同一高度,且两个齿轮板上的齿轮槽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片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推板包括弹簧、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固定轴;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轴贯穿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固定轴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片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片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
CN202122068653.1U 2021-08-30 2021-08-30 硅片整形装置 Active CN216054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653.1U CN216054747U (zh) 2021-08-30 2021-08-30 硅片整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653.1U CN216054747U (zh) 2021-08-30 2021-08-30 硅片整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4747U true CN216054747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2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8653.1U Active CN216054747U (zh) 2021-08-30 2021-08-30 硅片整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4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36383U (zh) 一种可变间距的夹爪机构
CN204053287U (zh) 太阳能电池片自动串焊机的太阳能电池片转送装置
JP2008185583A (ja) 電子部品移送装置及び方法
CN102709223A (zh) 一种利用线绳弹簧拉伸的推杆式晶圆夹持装置
CN105730993B (zh) 基于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双工位自动送检机构
CN105059954B (zh) 一种激光定位的书本夹持装置
CN216054747U (zh) 硅片整形装置
CN104049170B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拔寿命试验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09726A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装箱装置
CN106142058A (zh) 自动夹取玻璃间隔纸机械手
CN113399313A (zh) 一种电压内阻测试机
WO2022021492A1 (zh) 一种光伏系统安装太阳能板用磨损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
CN208127148U (zh) 硅片检测装置
CN216265473U (zh) 一种方形电池化成加压定位装置
CN214878507U (zh) 片体分拣抓取装置
CN212459257U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
CN109087972B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用硅片放置固定机构的工作方法
CN212483973U (zh) 一种可移动的晶圆检测显微镜组
CN211576518U (zh) 一种双工位检测机构
CN220840968U (zh) 一种晶托卸载系统
CN113566936A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称重装置
CN21818217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装载料盒
CN220490871U (zh) 一种一体化硅棒检测设备
CN218158623U (zh) 一种液晶屏生产加工定位装置
CN220128716U (zh) 一种用于平面印刷品的检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