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6635U - 一种货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6635U
CN216036635U CN202121608065.6U CN202121608065U CN216036635U CN 216036635 U CN216036635 U CN 216036635U CN 202121608065 U CN202121608065 U CN 202121608065U CN 216036635 U CN216036635 U CN 216036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mechanism
bearing
limiting
supporting
limi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80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建华
唐文必
郑长学
尹华林
李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80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6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6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6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货架,包括:立柱、多个承载装置,多个承载装置沿立柱的沿伸方向依次与立柱连接;其中,承载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限位机构、承重机构,承重机构固定于立柱上,用于承载支撑机构,限位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用于限制支撑机构的活动范围,支撑机构在活动范围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承载物料,在第二极限位置时收置于立柱内。通过本申请,在立柱上设置多个承载装置,解决了大件物料的多层摆放导致的变形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存放和运输的效率,并且,支撑机构能够收置于立柱内,极大地方便了大件物料的吊装和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货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仓储物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货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生产中对仓储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仓储物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货架作为存放物料的装置,是整个仓储物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物料的存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大件物料的存放和运输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方面,对于不能堆叠的物料,每次只能存放或运输一个,如现有客车顶骨架在焊完顶盖蒙皮后不能堆叠,每次只能运输一个,不仅占用了较大的使用面积,同时也影响了运输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允许堆叠的物料,在存放时采用堆叠的方式,但会造成底层物料的变形,如目前客车顶骨架为圆弧形,在堆叠时最底层的两个骨架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焊接顶蒙皮时需要校正,在浪费人工物力的同时,也影响了车的结构。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摆臂式取晶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货架,包括:立柱、多个承载装置,多个所述承载装置沿所述立柱的沿伸方向依次与所述立柱连接;其中,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限位机构、承重机构,所述承重机构连接于所述立柱上,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机构的活动范围,所述支撑机构在所述活动范围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承载物料,在所述活动范围的第二极限位置时收置于所述立柱内。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机构的位移,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机构的位移。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机构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承重机构包括:第一承重机构、第二承重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承重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下方,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机构向下的压力,所述第二承重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方,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机构向上的压力。
进一步,立柱设置有夹层,用于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收置于所述夹层内。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的承载面上覆盖有弹性体材料。
进一步,所述货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至少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可活动连接,所述立柱下端面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端面上任一处。
进一步,所述承重机构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承重机构连接于所述立柱上任一处。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移动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架,一方面,在立柱上设置多个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中支撑机构用于承载物料,物料与物料之间没有叠放,因此,解决了大件物料的多层摆放导致的变形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存放和运输的效率,并且,在不承载物料时,支撑机构能够收置于立柱内,在逐层吊装时并不会存在上层支撑机构的遮挡问题,因此,极大地方便了大件物料的吊装;另一方面,通过将承载装置和立柱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立柱和底座之间设置为可活动连接,可以基于所承载的物料尺寸和形状,适应性调整立柱和承载装置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存放和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货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架结构示意图,货贺包括:立柱100、多个承载装置200,多个承载装置200沿立柱的沿伸方向依次与立柱连接;其中,承载装置200包括:支撑机构210、限位机构220、承重机构230,承重机构230连接于立柱上,用于承载支撑机构210,限位机构220与支撑机构210连接,用于限制支撑机构210的活动范围,支撑机构210在活动范围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承载物料,在活动范围的第二极限位置时收置于立柱内。
可选地,支撑机构210的形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因此,此处不作限定,例如,长方体。具体地,支撑机构210在活动范围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支撑机构210从立柱100内伸出,并且伸出方向与立柱100的沿伸方向垂直,在不承载物料时,支撑机构210向与伸出相反的方向缩回,并且缩回端向下旋转90度,收置于立柱内,此时支撑机构210处于活动范围的第二极限位置。
可选地,在承载物料时,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在不承载物料时,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二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获取空间为支撑机构的活动范围。
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架,在立柱上设置多个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中支撑机构用于承载物料,物料与物料之间没有叠放,因此,解决了大件物料的多层摆放导致的变形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存放和运输的效率,并且,在不承载物料时,支撑机构能够收置于立柱内,在逐层吊装时并不会存在上层支撑机构的遮挡问题,因此,极大地方便了大件物料的吊装。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220包括:第一限位机构221、第二限位机构222;其中,第一限位机构221连接于支撑机构210的一端,在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限制支撑机构210的位移,第二限位机构222连接于支撑机构210的另一端,在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用于限制支撑机构210的位移。
可选地,第一限位机构221和第二限位机构222共同作用,用于限制支撑机构210在承载装置内的活动范围,在支撑机构210承载物料时,第一限位机构221限制支撑机构210在水平方向的位移,防止支撑机构210在水平方向脱离主体承载装置,在支撑机构210收置于立柱100内时,第二限位机构222限制支撑机构210在竖直方向的位移,防止支撑机构210从主体承载装置掉落。
可选地,第一限位机构221和第二限位机构222上还设有穿透孔,多个承载装置可通过连接在穿透孔上的连接杆两两相连。
通过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使支撑杆可以在承载装置中自由活动,但无法脱离主体承载装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二限位机构222上端面与支撑机构210上端面平齐。
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二限位机构上端面和支撑机构上端面为一个平面,可在支撑机构上铺上平板,作为普通货架使用,并且,通过本实施方式,在支撑机构收置于立柱内时,第二限位机构该端面与承重机构完全贴合,使支撑机构能够更方便地收置进立柱内。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承重机构230包括:第一承重机构231、第二承重机构232;其中,第一承重机构231位于支撑机构210下方,在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承载支撑机构210向下的压力,第二承重机构232位于支撑机构210上方,在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承载支撑机构210向上的压力。
可选地,在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承重机构231上端面与支撑机构210的下端面贴合,第二承重机构232下端面与支撑机构210的上端面贴合;第一承重机构231、第二承重机构232的形态可以呈现不同形态,此处不作限定,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可选地,第二承重机构232下端面可以是向内凹陷的形态,凹口的尺寸与支撑机构210的尺寸相适应,当支撑机构2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支撑机构210能够通过凹口容置于第二承重机构232内。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立柱100设置有夹层,支撑机构210在第二极限位置时收置于夹层内。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210的承载面上覆盖有弹性体材料。
可选地,支撑机构210的承载面上覆盖的弹性体材料可以是任意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热塑性塑料、橡胶等。
通过本实施方式,支撑机构在承载物料时,能够消除承载面的刚性应力,保证物料与支撑机构的接触面不会产生形变或损伤。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货架还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立柱100的底部,底座的上端面与至少两个立柱100的下端连接。
可选地,根据所需承载的物料尺寸和重量,可在底座上设置相应数量的立柱,保障在承载物料时的受力平衡以及足够的承载面积。
在一个示例中,物料的尺寸为三角形,货架包括三个立柱,通过立柱下端面的活动部件移动三个立柱的空间位置,使其成与物料的形状匹配的三角形,然后固定将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在一个示例中,物料的尺寸为长方形,货架包括两个立柱,形成一组立柱,通过立柱下端面的活动部件移动两个立柱的空间位置,使其间隔与物料的长度相当,然后固定将立柱固定在底座上。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货架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货架还可以包括多个立柱,多个立柱上端面还可以用横梁420固定,用来在承载物料410时,在立柱上端面固定立柱,货架还可以包括底板430,底板430固定于底座上端面,用于增加底座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立柱100与底座可活动连接,立柱100下端面连接于底座上端面上任一处。
可选地,立柱100下端面通过与底座上端面之间的活动连接,在底座上端面任一处活动,此处活动连接可以是任意活动连接机构或活动连接装置,此处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在底座上端面设置有供立柱100滑动的滑轨,立柱可在滑轨上任一位置滑动;还可以在底座上端面设置齿条,在立柱100上设置齿轮,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以带动立柱100在底座上移动;当然,该活动连接机构或活动连接装置可设置定位机构,当立柱100位置调整完毕时,通过定位机构限制立柱100与底座之间的相对活动。
通过本实施方式,可根据所需承载物料水平方向的尺寸和形状,对立柱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对不同形态和/或不同尺寸的物料进行有效承载。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承重机构230与立柱100可拆卸连接,承重机构230连接于立柱100上任一处。
可选地,承重机构230与立柱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磁力吸附,还可以是通过键槽和键销配合连接,因此,此处不作限定。
通过本实施方式,根据所需承载物料竖直方向的尺寸,对承载装置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应性调整,能够合理化利用空间,达到承载物料数量最大化。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移动轮。
可选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移动轮,移动轮可配合驱动机构使用,对承载物料进行短距离运输,当然,移动轮上还可设置锁死机构,在货架不需要移动时,激活锁死机构(如锁扣等),防止货架的位移。
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架,一方面,在立柱上设置多个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中支撑机构用于承载物料,物料与物料之间没有叠放,因此,解决了大件物料的多层摆放导致的变形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存放和运输的效率,并且,在不承载物料时,支撑机构能够收置于立柱内,在逐层吊装时并不会存在上层支撑机构的遮挡问题,因此,极大地方便了大件物料的吊装;另一方面,通过将承载装置和立柱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立柱和底座之间设置为可活动连接,可以基于所承载的物料尺寸和形状,适应性调整立柱和承载装置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存放和运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多个承载装置,多个所述承载装置沿所述立柱的沿伸方向依次与所述立柱连接;
其中,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限位机构、承重机构,所述承重机构连接于所述立柱上,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机构的活动范围,所述支撑机构在所述活动范围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承载物料,在所述活动范围的第二极限位置时收置于所述立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机构的位移,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机构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机构上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机构包括:第一承重机构、第二承重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承重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下方,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机构向下的压力,所述第二承重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方,在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机构向上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置有夹层,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收置于所述夹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的承载面上覆盖有弹性体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至少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立柱下端面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端面上任一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机构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承重机构连接于所述立柱上任一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移动轮。
CN202121608065.6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货架 Active CN216036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065.6U CN216036635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065.6U CN216036635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6635U true CN21603663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8065.6U Active CN216036635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6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02714B1 (ko) 물체 핸들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TWI625290B (zh) 將高架倉中的貨櫃入倉、出倉或轉倉的方法與裝置
JP3959034B2 (ja) 貨物保管システム
KR20200003124A (ko) 모듈형 보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3781021U (zh) 可叠放工位器
CN216036635U (zh) 一种货架
CN202518601U (zh) 一种货物运输架
CN210793986U (zh) 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置
CN110817119A (zh) 一种包装箱转运存储架
CN211810755U (zh) 一种可以堆叠的仓储托盘
CN210947941U (zh) 载车板存放架和载车板存取系统
CN211140000U (zh) 一种可调节固定装置及运输架
CN206342238U (zh) 一种货架
CN220924868U (zh) 一种整卷纸放置架
CN219237937U (zh) 一种航空运输集装托盘库
CN100417457C (zh) 外护棱钢圈集装货架
CN215671390U (zh) 载车板存放架、载车板和载车板存取系统
CN219340037U (zh) 电池模组堆叠架
CN218401431U (zh) 单层托盘
CN214492976U (zh) 一种可堆叠式码放货物的运输车
CN219636830U (zh) 物料车
CN21419121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独立限位分段分层式专用仓储货架
CN219488494U (zh) 一种可双层搬运升降堆垛机
CN213058697U (zh) 一种型材堆放装置及其单柱堆放架
CN219340019U (zh) 一种便于移运的储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