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0826U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0826U
CN216020826U CN202122021176.3U CN202122021176U CN216020826U CN 216020826 U CN216020826 U CN 216020826U CN 202122021176 U CN202122021176 U CN 202122021176U CN 216020826 U CN216020826 U CN 216020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dirt
spatula
roller
clean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11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崔卫民
朱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11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0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0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0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支撑轮的机体和清洁辊,所述机体上形成具有清洁口的辊刷腔,所述清洁辊安装于所述辊刷腔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清洁口以擦拭待清洁面,所述机体还设有位于所述清洁口后侧的刮铲组件,所述刮铲组件包括辅助轮、刮铲和板体构件,所述刮铲设置在板体构件靠近清洁辊的一端并与待清洁面接触,所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板体构件的底侧以与支撑轮共同承载机体,所述板体构件与所述机体连接以使所述刮铲组件作为完整的单元安装在机体上。本申请的表面清洁装置保证了了刮铲对待清洁面的清洁效果,并且使得更换刮铲和辅助轮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多种多样的表面清洁装置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房屋地面的清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的一类表面清洁装置包机体和清洁辊,清洁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上,在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转动的清洁辊与待清洁面接触,从而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为了方便用户在使用时前后推拉操作洗地机,洗地机的底面还设有辅助轮。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清洁辊的后侧设置与地面接触的刮条,在表面清洁装置前进的过程中,刮条能够对清洁辊经过的待清洁面进行刮擦,从而将没有及时被清洁辊吸附的脏污向前推挤以使清洁辊再次吸附,从而减少了待清洁面上的残留脏污,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但是,这样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刮条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力变形而导致刮条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变化,影响刮条对污物的铲起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刮条以及辅助轮需要长期与待清洁面接触摩擦而造成破损,进行更换时需要拆卸机体的机壳以及其他相关部件,导致整个过程十分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刮条容易变形以及刮条和辅助轮更换过程繁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支撑轮的机体和清洁辊,前述机体上形成具有清洁口的辊刷腔,前述清洁辊安装于前述辊刷腔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前述清洁口以擦拭待清洁面,前述机体还设有位于前述清洁口后侧的刮铲组件,前述刮铲组件包括辅助轮、刮铲和板体构件,前述刮铲设置在板体构件靠近清洁辊的一端并与待清洁面接触,前述辅助轮设置在前述板体构件的底侧以与支撑轮共同承载机体,前述板体构件与前述机体连接以使前述刮铲组件作为完整的单元安装在机体上。
可选地,至少部分前述板体构件覆盖前述机体的底部,以参与构成前述机体的底壳。
可选地,前述板体构件与前述机体可拆卸连接,以使前述刮铲组件整体与前述机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前述刮铲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前述刮铲与前述板体构件不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用以向前述清洁辊提供清洗液的喷淋组件,前述喷淋组件包括管路接头和输送管路,前述机体上设有接头安装腔,前述管路接头与前述接头安装腔连通,部分前述输送管路位于前述接头安装腔内,以与前述管路接头对接,前述接头安装腔具有朝向前述机体底侧的开口,前述刮铲组件遮挡前述开口。
可选地,前述机体包括机身和与前述机身可拆卸连接的顶盖,前述顶盖构成前述辊刷腔的一部分,前述顶盖设有进液孔与出液孔,前述进液孔与前述管路接头流体连通,前述出液孔通向前述辊刷腔并与前述进液孔连通,以将清洗液供给至前述清洁辊。
可选地,前述顶盖的前端设有枢转钩,前述机身的前端设有安装槽,以使前述顶盖通过前述枢转钩与前述安装槽的配合枢转扣合在前述机身上。
可选地,前述机体上设有刮污件,前述刮污件与前述清洁辊接触以刮离前述清洁辊吸附的脏污。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污水盒,前述污水盒用于承接从前述清洁辊刮离的脏污。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集污箱和吸污泵,前述机体设有面向前述清洁辊的吸污口,前述吸污口通过吸污管道与前述集污箱连通,前述吸污泵设置在前述吸污口与前述集污箱的流体路径上,以将从前述清洁辊刮离的脏污吸入前述集污箱。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申请前述的表面清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由刮铲、辅助轮和板体构件共同组成的刮铲组件,使得辅助轮靠近刮铲,从而在靠近刮铲的位置对机体形成支撑,进而保证刮铲在清洁过程中能够与待清洁面保持稳定的距离,使刮铲保持良好的刮擦效果;同时,刮铲距离清洁辊比较近,所以清洁辊稍微后移就可以对被刮铲推挤的脏污进行吸附,使得清洁辊无需大范围的往复移动,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率。并且,由于刮铲和辅助轮相对于机体来说,两者的尺寸差距比较大,而两个尺寸差距比较大的构件进行连接时存在不便,因此,通过将刮铲、辅助轮设置在板体构件上,使得刮铲组件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通过板体构件与机体实现连接,一方面,在对刮铲和辅助轮进行更换时,只需将板体构件从机体拆卸下来即可,极大地简化了刮铲和辅助轮的更换过程;另一方面,刮铲、辅助轮与板体构件的尺寸差距比较小,板体构件与机体的尺寸差距比较小,从而将两个尺寸差距比较大的构件之间的连接转化为三个阶梯尺寸差距比较小的构件之间的连接,使得刮铲和辅助轮的安装更为方便,进一步简化了更换流程。另外,在表面清洁装置前进的过程中,辅助轮能够对整个刮铲组件形成支撑,使得刮铲组件与机体的连接更加稳固。
2、通过将刮铲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刮铲能够与待清洁面接触得更紧密,从而提高对待清洁面的刮擦清洁效果。并且,使刮铲与板体构件不可拆卸连接,使得刮铲与板体构件连接得更加牢固,减小刮铲在表面清洁装置工作过程中的活动,避免刮铲与待清洁面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3、通过在机体设置具有开口的接头安装腔,并使刮铲组件遮挡接头安装腔的开口,当刮铲组件从机体上拆卸下来后,接头安装腔会暴露于用户的视野中,使得位于接头安装腔内的输送管路暴露于用户视野,从而便于用户检查管路接头与输送管路的对接情况。
4、通过在顶盖和机身分别设置枢转钩和安装槽,在顶盖与机身进行组装时,顶盖可以利用枢转钩与安装槽的配合进行粗定位,然后以转动的方式扣合在机身上,便于进液孔和管路接头进行对准,有利于进液孔与管路接头的对接。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机体部分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机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部分表面清洁装置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机体;111、机身;1111、安装槽;112、顶盖;1121、进液孔;1122、出液孔;1123、枢转钩;113、辊刷腔;114、刮污件;115、吸污口;116、接头安装腔;12、把手杆;13、清洁辊;14、喷淋组件;141、净水箱;142、管路接头;143、输送管路;15、吸污组件;151、集污箱;152、吸污管道;16、刮铲组件;161、刮铲;162、辅助轮;163、板体构件;17、支撑轮;18、污水盒;181、引导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和清洁辊,所述机体上形成具有清洁口的辊刷腔,所述清洁辊安装于所述辊刷腔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清洁口以擦拭待清洁面,所述机体还设有位于所述清洁口后侧的刮铲组件,所述刮铲组件包括辅助轮、刮铲和板体构件,所述刮铲设置在板体构件靠近清洁辊的一端并与待清洁面接触,所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板体构件的底侧,所述板体构件与所述机体连接以使所述刮铲组件作为完整的单元安装在机体上。
本申请的表面清洁装置通过设置由刮铲、辅助轮和板体构件共同组成的刮铲组件,使得辅助轮靠近刮铲,从而在靠近刮铲的位置对机体形成支撑,进而保证刮铲在清洁过程中能够与待清洁面保持稳定的距离,使刮铲保持良好的刮擦效果;同时,刮铲距离清洁辊比较近,所以清洁辊稍微后移就可以对被刮铲推挤的脏污进行吸附,使得清洁辊无需大范围的往复移动,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率。并且,由于刮铲和辅助轮相对于机体来说,两者的尺寸差距比较大,而两个尺寸差距比较大的构件进行连接时存在不便,因此,通过将刮铲、辅助轮设置在板体构件上,使得刮铲组件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通过板体构件与机体实现连接,一方面,在对刮铲和辅助轮进行更换时,只需将板体构件从机体拆卸下来即可,极大地简化了刮铲和辅助轮的更换过程;另一方面,刮铲、辅助轮与板体构件的尺寸差距比较小,板体构件与机体的尺寸差距比较小,从而将两个尺寸差距比较大的构件之间的连接转化为三个阶梯尺寸差距比较小的构件之间的连接,使得刮铲和辅助轮的安装更为方便,进一步简化了更换流程。另外,在表面清洁装置前进的过程中,辅助轮能够对整个刮铲组件形成支撑,使得刮铲组件与机体的连接更加稳固。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11、把手杆12、清洁辊13、喷淋组件14、吸污组件15、刮铲组件16和支撑轮17。其中,把手杆12与机体11枢转连接,用于控制表面清洁装置的行进。清洁辊13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11上,能够与待清洁面接触并通过自身的转动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喷淋组件14用于为清洁辊13提供清洗液,从而辅助清洁辊13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吸污组件15用于吸走并储存脏污。刮铲组件16设置在机体11的底部并位于清洁辊13的后侧,用于减少待清洁面上的残留脏污。支撑轮17设置在机体11的后端,辅助表面清洁装置移动的同时使得把手杆12可以直立放置。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机体11包括机身111和顶盖112,顶盖112盖在机身111的顶部并且与机身111可拆卸连接,从而与机身111共同围成具有清洁口(即面向待清洁面的开口)的辊刷腔113,清洁辊13可转动地安装在辊刷腔113当中,并且部分暴露于清洁口,从而与待清洁面接触并通过自身的转动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喷淋组件14包括净水箱141、管路接头142、输送管路143和供液泵(图中未示出),其中,净水箱141设置在把手杆12上,净水箱141用于储存清洗液。供液泵的进口通过输送管路143与净水箱141连通,供液泵的出口通过输送管路143与管路接头142连通,使得供液泵能够通过输送管路143将净水箱141内的清洗液输送至管路接头142处。进一步地,顶盖112设有进液孔1121和出液孔1122,管路接头142设置在机身111能够被顶盖112覆盖的地方并且凸出于机身111,在顶盖112与机身111组装到位后,管路接头142能够嵌入进液孔1121当中,从而实现管路接头142与进液孔1121的对接,同时,出液孔1122设置在顶盖112用于围成辊刷腔113的部分并且与进液孔1121连通,所以输送至管路接头142的清洗液能够进入进液孔1121,然后由出液孔1122喷淋至清洁辊13。
需要说明的是,出液孔可以直接将清洗液喷淋在清洁辊上,也可以直接将清洗液喷淋在待清洁面上,然后清洁辊经过的时候再吸收。另外,出液孔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设置位置可以是沿清洁辊轴向的任意位置,例如设置一个与清洁辊的轴向长度相当的出液孔,或者设置沿清洁辊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出液孔,或者只在对应清洁辊中部的位置设置出液孔。
继续参照图5所示,顶盖112的前端设有枢转钩1123,机身111的前端设有安装槽1111,枢转钩1123与安装槽1111为相互适配的弧形结构,顶盖112通过枢转钩1123与安装槽1111的配合可枢转地安装在机身111上。同时,顶盖112的后端与机身111扣合安装。在顶盖112与机身111进行组装时,顶盖112的前端先安装在机身111上,然后使顶盖112的后端绕顶盖112的前端与机身111的连接处转动以靠近机身111,直至顶盖112的后端与机身111扣合在一起,此时,管路接头142和进液孔1121也实现对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顶盖112和机身111分别设置枢转钩1123和安装槽1111,在顶盖112与机身111进行组装时,顶盖112可以利用枢转钩1123与安装槽1111的配合进行粗定位,然后以转动的方式扣合在机身111上,便于进液孔1121和管路接头142进行对准,有利于进液孔1121与管路接头142的对接。
返回去参照图3所示,顶盖112用于形成辊刷腔113的部分还设有刮污件114,在表面清洁装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刮污件114能够与清洁辊13接触,以对转动的清洁辊13进行刮擦,从而将清洁辊13吸附的脏污刮离,使清洁辊13保持较为干净的状态,提高对脏污的吸收效果。进一步地,吸污组件15包括集污箱151、吸污管道152和吸污泵(图中未示出),机体11设有面向清洁辊13的吸污口115,吸污泵的进口通过吸污管道152与吸污口115连通,同时,吸污泵的出口通过吸污管道152与集污箱151连通,在表面清洁装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吸污泵能够将待清洁面上的脏污以及刮污件114从清洁辊13上刮离的脏污通过吸污口115吸入吸污管道152当中,然后顺着吸污管道152输送至集污箱151当中。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刮铲组件16包括刮铲161、辅助轮162和板体构件163。刮铲161设置在板体构件163靠近清洁辊13的一端,辅助轮162设置在板体构件163的底部,板体构件163与机体11连接,从而实现整个刮铲组件16与机体11之间的连接。在表面清洁装置工作过程中,刮铲161位于清洁辊13的后侧并与待清洁面接触,同时,辅助轮162也与待清洁面接触并随着表面清洁装置的移动而滚动。刮铲161能够对清洁辊13经过的待清洁面进行刮擦,从而将残留在待清洁面上的脏污向前推挤,减少了待清洁面上的残留脏污,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同时,刮铲161对辊刷腔113的清洁口后方形成遮挡,从而缩小了表面清洁装置面向待清洁面的进风通道,有助于增强表面清洁装置对待清洁面的吸力,提高对脏污的吸收效果。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支撑轮17设置在机体11的后端,并且在把手杆12直立时,把手杆12整体的重心(包括净水箱141和集污箱151)落在支撑轮17的枢转轴的前侧,从而使得把手杆12可以不依靠墙体等外物而实现直立。因此,支撑轮17的位置位于机体11最靠后的位置,与刮铲161的距离比较远。而辅助轮162和刮铲161均设置在板体构件163上,辅助轮162能够在待清洁面上滚动并且靠近刮铲161,从而在靠近刮铲161的位置对机体11形成支撑,进而保证刮铲161在清洁过程中能够与待清洁面保持稳定的距离,使刮铲161保持良好的刮擦效果。同时,辅助轮162能够对整个刮铲组件16形成支撑,使得刮铲组件16与机体11的连接更加稳固。
优选地,板体构件163与机体11可拆卸连接,即刮铲组件16与机体11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对刮铲组件16进行拆装更加得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指的是卡扣连接、插销连接等用户可以快速进行拆装的连接方式。
另外,优选地,刮铲161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刮铲161与板体构件163不可拆卸地连接,通过将刮铲16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刮铲161能够与待清洁面接触得更紧密,从而提高对待清洁面的刮擦清洁效果。并且,刮铲161与板体构件163不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刮铲161与板体构件163连接的更加牢固,减小刮铲161在表面清洁装置工作过程中的活动,避免刮铲161与待清洁面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不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胶黏、箍接、铆接等多种方式。
如图5所示,机体11底部设有接头安装腔116,管路接头142与接头安装腔116连通,部分输送管路143进入接头安装腔116以与管路接头142实现对接。接头安装腔116具有面向机体11底侧的开口,与机体11连接到一起的板体构件163形成机体11的部分底壳并覆盖接头安装腔116,也就是说,用户将板体构件163拆卸下来后,接头安装腔116会暴露于用户的视野中,以便于用户检查管路接头142与输送管路143的对接情况。
并且,通过将刮铲161、辅助轮162设置在板体构件163上,使得刮铲组件16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通过板体构件163与机体11实现连接,使得表面清洁装置的装配更加方便,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在对待清洁面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清洁辊13在辊刷腔113内转动,以实现对待清洁面的擦拭,期间,开启的供液泵能够通过输送管道143将进水箱141内的清洗液输送至管路接头142,继而从管路接头142进入顶盖112上的进液孔1121,最终从出液孔1122喷淋在清洁辊13上,使得清洁辊13能够利用清洗液对待清洁面上的顽固污渍进行拖擦。同时,刮污件114对转动的清洁辊13进行刮擦,刮离清洁辊13吸附的脏污,开启的吸污泵一方面可以将待清洁面上没有被清洁辊13吸附的脏污通过辊刷腔113的清洁口吸入辊刷腔113,继而由吸污口115进入吸污管道152,最终收集在集污箱151当中,一方面也可以将被刮污件114从清洁辊13上刮离下来的脏污由吸污口115吸入吸污管道152,最终收集在集污箱151当中。而在表面清洁装置前进的过程中,刮铲161对待清洁面进行刮擦,将没有及时被清洁辊13吸附或被吸污泵吸走的脏污向前推挤,从而使这些脏污可以继续由吸污泵吸走而不至于残留在待清洁面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由刮铲161、辅助轮162和板体构件163共同组成的刮铲组件16,在表面清洁装置前进的过程中,刮铲161对辊刷腔113的清洁口后方形成遮挡,从而缩小了表面清洁装置面向待清洁面的进风通道,有助于增强表面清洁装置对待清洁面的吸力,提高对脏污的吸收效果。而且,因为刮铲161距离清洁辊13比较近,所以清洁辊13稍微后移就可以再次对脏污进行吸附,使得清洁辊13无需大范围的往复移动,提高了清洁效率。并且,通过将刮铲161、辅助轮162设置在板体构件163上,使得刮铲组件16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通过板体构件163与机体11实现连接,辅助轮162靠近刮铲161,能够在靠近刮铲161的位置对机体11形成支撑,进而保证刮铲161在清洁过程中能够与待清洁面保持稳定的距离,使刮铲161保持良好的刮擦效果;在对刮铲161和辅助轮162进行更换时,只需将板体构件163从机体11拆卸下来即可,极大地简化了刮铲161和辅助轮162的更换过程;另一方面,刮铲161、辅助轮162与板体构件163的尺寸差距比较小,使得刮铲161和辅助轮162的安装更为方便,进一步简化了更换流程。另外,在表面清洁装置前进的过程中,辅助轮162能够对整个刮铲组件16形成支撑,使得刮铲组件16与机体11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通过在机体11的底部设置接头安装腔116,并使板体构件163遮挡接头安装腔116,输送管路143与管路接头142藉由接头安装腔116实现了对接,将板体构件163从机体11拆卸下来后,接头安装腔116直接暴露在用户视野下,从而便于用户对输送管路143与管路接头142的对接情况进行检查。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没有吸污组件和吸污口,而是设有污水盒18,污水盒18设有引导部181,在表面清洁装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被刮污件114从清洁辊13上刮离的脏污能够落在引导部181上,然后顺着引导部181进入污水盒18当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表面清洁装置前进的过程中,刮铲161能够对清洁辊13经过的待清洁面进行刮擦,从而将没有及时被清洁辊13吸附的脏污向前推挤,减少了待清洁面上的残留脏污,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并且,因为刮铲161距离清洁辊13比较近,所以清洁辊13稍微后移就可以再次对脏污进行吸附,使得清洁辊13无需大范围的往复移动,提高了清洁效率。
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
如图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板体构件163除了覆盖机体11底部的部分,还具有覆盖机体11两侧的部分,也就是说,部分板体构件163参与构成了机体11的底壳。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支撑轮的机体和清洁辊,所述机体上形成具有清洁口的辊刷腔,所述清洁辊安装于所述辊刷腔内并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清洁口以擦拭待清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设有位于所述清洁口后侧的刮铲组件,所述刮铲组件包括辅助轮、刮铲和板体构件,所述刮铲设置在板体构件靠近清洁辊的一端并与待清洁面接触,所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板体构件的底侧以与支撑轮共同承载机体,所述板体构件与所述机体连接以使所述刮铲组件作为完整的单元安装在机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板体构件覆盖所述机体的底部,以参与构成所述机体的底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构件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刮铲组件整体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铲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刮铲与所述板体构件不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用以向所述清洁辊提供清洗液的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管路接头和输送管路,所述机体上设有接头安装腔,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接头安装腔连通,部分所述输送管路位于所述接头安装腔内,以与所述管路接头对接,所述接头安装腔具有朝向所述机体底侧的开口,所述刮铲组件遮挡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机身和与所述机身可拆卸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构成所述辊刷腔的一部分,所述顶盖设有进液孔与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管路接头流体连通,所述出液孔通向所述辊刷腔并与所述进液孔连通,以将清洗液供给至所述清洁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前端设有枢转钩,所述机身的前端设有安装槽,以使所述顶盖通过所述枢转钩与所述安装槽的配合枢转扣合在所述机身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刮污件,所述刮污件与所述清洁辊接触以刮离所述清洁辊吸附的脏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污水盒,所述污水盒用于承接从所述清洁辊刮离的脏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集污箱和吸污泵,所述机体设有面向所述清洁辊的吸污口,所述吸污口通过吸污管道与所述集污箱连通,所述吸污泵设置在所述吸污口与所述集污箱的流体路径上,以将从所述清洁辊刮离的脏污吸入所述集污箱。
CN202122021176.3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ctive CN216020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1176.3U CN216020826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1176.3U CN216020826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0826U true CN21602082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2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1176.3U Active CN216020826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0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8801A (zh) 清洁设备
CN113440061A (zh) 一种自洁滚筒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扫地机器人
CN110773499A (zh) 挤水式滚筒清洁设备
CN215272515U (zh) 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底座
CN216020826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1637479U (zh) 挤水式滚筒清洁设备
CN210810819U (zh) 用于湿式表面清洁设备的地面吸嘴
CN216823296U (zh) 一种可自清洗的基站及清洁系统
CN114287835A (zh) 自移动机器人
CN218960630U (zh) 一种地刷
CN219962769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679755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20309078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996276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20572143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KR102603215B1 (ko) 롤패드 회전형 무선 물걸레 청소기
CN217365701U (zh) 一种结构简便的表面清洁机
CN220403907U (zh) 一种洗地机
CN220459287U (zh) 一种具有平躺状态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6020850U (zh) 一种停机防回流的表面清洁机
CN217547915U (zh) 一种清洁组件及吸尘器
CN218390983U (zh) 一种可沿边清洁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793811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9962770U (zh) 一种洗地机的清洁机座以及洗地机
CN217524977U (zh) 一种润湿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