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3016U -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3016U
CN216003016U CN202121726296.7U CN202121726296U CN216003016U CN 216003016 U CN216003016 U CN 216003016U CN 202121726296 U CN202121726296 U CN 202121726296U CN 216003016 U CN216003016 U CN 216003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amping
sliding
fixedly connect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62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阚佳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aa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aitongda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aitongda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aitongda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62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3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3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3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减震板和弧形弹簧,安装座的顶部通过减震机构与减震板的底部连接,减震板的顶部通过调节机构与弧形弹簧的底部连接,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减震机构包括滑杆、移动块、第一旋转座、第一连接杆、第二旋转座、滑筒、滑柱、限位块和减震弹簧,调节机构包括步进电机、防护框、丝杆、固定杆、移动板、第二连接杆、支撑板、缓冲弹簧、限位板和调节柱。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提高了减震和缓冲的效果,避免了船舶产生大的晃动,同时避免船舶因碰撞而损坏,具备便于调节弹力系数的功能,解决了防护效果差或过度防护造成颠簸的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背景技术
船舶(boatsandships),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型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航运船舶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船舶设备越来越好,新型设备的使用,使得船舶能够更加安全平稳的运行。
目前市场上,在船舶使用时,会有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现有的船舶都会安装防撞设备,大部分船舶防撞设备的减震和缓冲效果不佳,容易造成船舶的晃动,且不具备调节功能,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设备的弹性系数,易出现防护效果差或过度防护造成颠簸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在船舶使用时,会有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现有的船舶都会安装防撞设备,大部分船舶防撞设备的减震和缓冲效果不佳,容易造成船舶的晃动,且不具备调节功能,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设备的弹性系数,易出现防护效果差或过度防护造成颠簸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包括安装座、减震板和弧形弹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通过减震机构与减震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减震板的顶部通过调节机构与弧形弹簧的底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杆、移动块、第一旋转座、第一连接杆、第二旋转座、滑筒、滑柱、限位块和减震弹簧,所述活动槽的两侧壁与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与第一旋转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座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旋转座连接,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中心处与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柱且在滑筒的内部滑动,所述滑柱的底部与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与滑筒的内壁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步进电机、防护框、丝杆、固定杆、移动板、第二连接杆、支撑板、缓冲弹簧、限位板和调节柱,所述减震板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减震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框,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缓冲弹簧与限位板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调节柱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柱的顶部与减震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滑柱通过限位块在滑筒的内部滑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杆的直径与通孔的孔径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旋转座的顶部与减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座、第一连接杆、第一旋转座、移动块与滑杆均以安装座的中轴面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减震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步进电机的底部与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移动板通过螺纹槽与丝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柱的顶部与弧形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柱的底部贯穿防护框的顶部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当减震板受到碰撞时,减震板下压,滑柱受到力的作用在滑筒内部向下移动,通过减震弹簧能够有效地进行减震,通过第一旋转座、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旋转座的配合作用,使移动块在滑杆上向两侧滑动,碰撞结束后,滑柱通过减震弹簧的恢复力在滑筒内上升,移动块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旋转座在滑杆上向内侧滑动,从而恢复碰撞之前的状态,提高了减震和缓冲的效果,避免了船舶产生大的晃动,同时避免船舶因碰撞而损坏。
2.本实用新型中,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同时丝杆上的移动板向上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板与限位板之间的缓冲弹簧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缓冲弹簧通过限位板连接调节柱,当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弹力系数就会变大,弹性性能变强,反之,步进电机反向转动,同时丝杆上的移动板向下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从而使支撑板与限位板之间的缓冲弹簧进行拉伸,拉伸后的缓冲弹簧通过限位板连接调节柱,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弹力系数就会变小,弹性性能变弱,可使设备达到便于调节使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船舶防撞设备不具备便于调节使用的功能,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装设备的弹性系数,易出现防护效果差或过度防护造成颠簸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减震板;3、弧形弹簧;4、活动槽;5、滑杆;6、移动块;7、第一旋转座;8、第一连接杆;9、第二旋转座;10、滑筒;11、滑柱;12、限位块;13、减震弹簧;14、步进电机;15、防护框;16、丝杆;17、固定杆;18、移动板;19、第二连接杆;20、支撑板;21、缓冲弹簧;22、限位板;23、调节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包括安装座1、减震板2和弧形弹簧3,安装座1的顶部通过减震机构与减震板2的底部连接,减震板2的顶部通过调节机构与弧形弹簧3的底部连接,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4,减震机构包括滑杆5、移动块6、第一旋转座7、第一连接杆8、第二旋转座9、滑筒10、滑柱11、限位块12和减震弹簧13,活动槽4的两侧壁与滑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滑杆5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块6,移动块6的底部与第一旋转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旋转座7通过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旋转座9连接,安装座1的顶部中心处与滑筒10的底部固定连接,滑筒10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柱11且在滑筒10的内部滑动,滑柱11的底部与限位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块12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13与滑筒10的内壁连接,调节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4、防护框15、丝杆16、固定杆17、移动板18、第二连接杆19、支撑板20、缓冲弹簧21、限位板22和调节柱23,减震板2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14,减震板2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框15,步进电机14的驱动端与丝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1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丝杆16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19与支撑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0的顶部通过缓冲弹簧21与限位板22的底部连接,限位板22的顶部与调节柱23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滑柱11的顶部与减震板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滑柱11通过限位块12在滑筒10的内部滑动,起到一定的减震和缓冲的效果。
进一步地,移动块6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滑杆5的直径与通孔的孔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第二旋转座9的顶部与减震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旋转座9、第一连接杆8、第一旋转座7、移动块6与滑杆5均以安装座1的中轴面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减震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步进电机14的底部与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移动板18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螺纹槽,移动板18通过螺纹槽与丝杆16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柱23的顶部与弧形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调节柱23的底部贯穿防护框15的顶部与限位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减震板2受到碰撞时,减震板2下压,滑柱11受到力的作用在滑筒10内部向下移动,通过减震弹簧13能够有效地进行减震,通过第一旋转座7、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旋转座9的配合作用,使移动块6在滑杆5上向两侧滑动,碰撞结束后,滑柱11通过减震弹簧13的恢复力在滑筒10内上升,移动块6通过第一连接杆8与第一旋转座7在滑杆5上向内侧滑动,从而恢复碰撞之前的状态,提高了减震和缓冲的效果,避免了船舶产生大的晃动,同时避免船舶因碰撞而损坏,当需要调节弹性系数时,启动步进电机14,步进电机14带动丝杆16转动,同时丝杆16上的移动板18向上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19带动支撑板20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板20与限位板22之间的缓冲弹簧21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缓冲弹簧21通过限位板22连接调节柱23,当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弹力系数就会变大,弹性性能变强,反之,步进电机14反向转动,同时丝杆16上的移动板18向下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19带动支撑板20向下移动,从而使支撑板20与限位板22之间的缓冲弹簧21进行拉伸,拉伸后的缓冲弹簧21通过限位板22连接调节柱23,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弹力系数就会变小,弹性性能变弱,可使设备达到便于调节使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船舶防撞设备不具备便于调节使用的功能,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装设备的弹性系数,易出现防护效果差或过度防护造成颠簸现象的问题,其中,步进电机14的型号为YNK57XN55-03A。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减震板(2)和弧形弹簧(3),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通过减震机构与减震板(2)的底部连接,所述减震板(2)的顶部通过调节机构与弧形弹簧(3)的底部连接,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4);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杆(5)、移动块(6)、第一旋转座(7)、第一连接杆(8)、第二旋转座(9)、滑筒(10)、滑柱(11)、限位块(12)和减震弹簧(13),所述活动槽(4)的两侧壁与滑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的底部与第一旋转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座(7)通过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旋转座(9)连接,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中心处与滑筒(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筒(10)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柱(11)且在滑筒(10)的内部滑动,所述滑柱(11)的底部与限位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2)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13)与滑筒(10)的内壁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4)、防护框(15)、丝杆(16)、固定杆(17)、移动板(18)、第二连接杆(19)、支撑板(20)、缓冲弹簧(21)、限位板(22)和调节柱(23),所述减震板(2)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14),所述减震板(2)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框(15),所述步进电机(14)的驱动端与丝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6)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19)与支撑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通过缓冲弹簧(21)与限位板(22)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板(22)的顶部与调节柱(23)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11)的顶部与减震板(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滑柱(11)通过限位块(12)在滑筒(10)的内部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6)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杆(5)的直径与通孔的孔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座(9)的顶部与减震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座(9)、第一连接杆(8)、第一旋转座(7)、移动块(6)与滑杆(5)均以安装座(1)的中轴面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步进电机(14)的底部与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8)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移动板(18)通过螺纹槽与丝杆(16)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23)的顶部与弧形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柱(23)的底部贯穿防护框(15)的顶部与限位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
CN202121726296.7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Active CN216003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6296.7U CN21600301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6296.7U CN21600301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3016U true CN216003016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6296.7U Active CN21600301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30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291A (zh) * 2022-06-09 2022-08-16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海上运维船缓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291A (zh) * 2022-06-09 2022-08-16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海上运维船缓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886462A (en) Boat attachment
CN216003016U (zh)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US4685888A (en) Outboard motor support
CN111576203B (zh)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的桥梁减震装置
KR20140129868A (ko) 선외기
CN110550162A (zh) 一种船用抗震减摇结构
CN201961507U (zh) 艇用液控减震驾驶椅
CN212612300U (zh) 一种可调节船舶防撞设备
CN111003115A (zh) 一种抗船体上下波动的阻尼
CN212797243U (zh) 一种船用减摇鳍
US5474011A (en)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for hydrofoil watercraft
CN111348166B (zh) 一种船轴稳固减震装置
CN114473295A (zh) 一种快艇生产用焊接校准装置
CN219096943U (zh) 一种船舶船体防护装置
CN217864631U (zh) 一种船舶减摇装置
CN220054085U (zh) 一种船舶物资运输支架
CN212401498U (zh)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船艇
CN117734896A (zh) 一种船舶船体防护装置
CN218317207U (zh) 一种带有缓冲柱的防撞橡胶护舷
CN214875441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皮艇支架
CN217170938U (zh) 一种具有降低碰撞损伤功能的船舶
CN214094364U (zh) 一种船舶用设有角度调节结构的照明设备
CN211543826U (zh) 一种抗船体上下波动的阻尼
CN21397437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游乐船
CN221004501U (zh) 一种船舶电气设备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4

Address after: 116103 Twenty Li Village, Twenty Li Bao Street, Dalian Free Trade Zone,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 Jiaa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000 Yangshufang village, XuLing Town, Zhuanghe City,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room 419, office building, Dalian emerging industry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Dalian Haitongda Marine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