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2545U -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2545U
CN216002545U CN202122191248.9U CN202122191248U CN216002545U CN 216002545 U CN216002545 U CN 216002545U CN 202122191248 U CN202122191248 U CN 202122191248U CN 216002545 U CN216002545 U CN 216002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rake pipeline
chassis
pipeline
pipe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12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磊
黄巨成
黄峻
程诗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12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2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2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2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属于汽车制动管路装配技术领域,该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包括底盘制动管路、车身制动管路及之间压铆密封相连的连接软管,底盘制动管路固定在车架上,车身制动管路固定在车身前围板上,车身制动管路的入口与制动主缸出油口相连,底盘制动管路的出口与ABS进油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管路的连接结构来优化管路装配工艺,使制动管路整个装配过程简单、灵活,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管路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非承载式车身的微卡设计有独立的车架,在总装配工艺上,设置为底盘装配工序、内饰装配工序以及合装装配工序(车身与底盘对接,管路线路相连)。整车制动管路从装配位置上可以划分为底盘制动管路和车身制动管路两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装配工艺上,底盘制动管路1在底盘线装配,车身制动管路2在内饰线装配,到合装工序时需要通过底盘制动管路1和车身制动管路2将ABS两根进油管路与车身的两根制动主缸出油管路相连,而底盘制动管路1和车身制动管路2之间通常设置一段连接软管3,软管接头6固定在底盘管路支架7和车身管路支架7上,用卡簧8固定牢靠。底盘制动管路1和车身制动管路2的硬管螺母9与软管接头6之间螺纹拧紧实现锥面密封。
而由于微卡前舱布置有散热器以及各种动力系统冷却管路,在合装工序后,前舱内已没有底盘与车身相连制动管路的紧固操作空间,这就需要总装配生产线设置高工位,即将整车吊装起来或者设置地沟,工人在车辆底盘下进行上述管路的对接相连和紧固,如图1所示。这种管路布置方式对总装配生产线要求高,底盘与车身管路对接相连时需要拧紧四处管螺母,使管路装配工时长,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通过优化管路的连接结构来优化管路装配工艺,不需要总装配生产线单独设置高工位或者地沟,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包括底盘制动管路、车身制动管路及之间压铆密封相连的连接软管,所述底盘制动管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车身制动管路固定在车身前围板上,所述车身制动管路的入口与制动主缸出油口相连,所述底盘制动管路的出口与ABS进油口相连。
所述底盘制动管路和车身制动管路的一端均连接有一体式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插接相连后冲压成型。
所述连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内插接并焊接有与之同轴的衬芯,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衬芯插接相连后与接头本体的一端压紧相连。
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连接软管的安装腔体,所述衬芯伸入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壁与所述衬芯密封相连,所述连接软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压装相连。
所述衬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凸缘密封配合。
所述底盘制动管路的一端通过固定管夹与车架定位相连,所述车身制动管路通过多个固定管夹与车身前围板定位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盘制动管路、车身制动管路与连接软管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铆压密封结构,即在管路布置前底盘制动管路、车身制动管路与连接软管已经铆压成一个整体管道,不需要总装车间依次进行螺纹拧紧,只需将底盘制动管路定位后将底盘制动管路的出口与ABS进油口相连,在合装时将车身制动管路的入口与制动主缸出油口相连,并对车身制动管路定位,即可完成了制动管路的布置,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现有的制动管路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制动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管路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制动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制动管路连接处的截面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底盘制动管路,2.车身制动管路,3.连接软管,4.车架,5.车身前围板,6.软管接头,7.管路支架,8.卡簧,9.管螺母,10.连接接头,101.接头本体,102.衬芯,103.安装腔体,11.固定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包括底盘制动管路1、车身制动管路2及之间压铆密封相连的连接软管3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制动管路,所述底盘制动管路1固定在车架4上,所述车身制动管路2固定在车身前围板5上,车身制动管路2的入口与制动主缸出油口相连,底盘制动管路1的出口与ABS进油口相连。在装配之前将底盘制动管路1、车身制动管路2及之间的连接软管3压铆密封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不需要在总装车间依次将各制动管路和连接软管3之间进行螺纹拧紧,只需将底盘制动管路1定位后将底盘制动管路1的出口与ABS进油口相连,在合装时将车身制动管路2的入口与制动主缸出油口相连,并对车身制动管路2定位,即可完成了制动管路的布置,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具体地,其中的底盘制动管路1和车身制动管路2的一端均连接有一体式的连接接头10,该连接接头10与连接软管3的一端插接相连后冲压成型。
如图5所示,制动管路与连接软管3之间具体的连接结构为:该连接接头10包括接头本体101,接头本体101内设置有插接孔,插接孔内插接有与接头本体101同轴的衬芯102后,使衬芯102与接头本体101焊接相连,使衬芯102的安装密封性好,避免了在衬芯102安装处漏油的问题;接头本体10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连接软管3的安装腔体103,衬芯102伸入安装腔体103内,连接软管3在插入安装腔体103的过程中同时与衬芯102插接配合,使连接软管3的内壁与衬芯102密封相连,衬芯102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环形凸缘,连接软管3的内壁与环形凸缘挤压配合后使连接软管3的内壁变形并挤压填充到环形凸缘之间的环形凹槽内,实现了连接软管3与衬芯102之间的密封配合,同时连接软管3的外壁与安装腔体103的内壁压装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使连接软管3连接后更加牢固稳定。
如图4所示,底盘制动管路1的一端通过固定管夹11与车架4定位相连,车身制动管路2通过多个固定管夹11与车身前围板5定位相连,实现了制动管路的定位。
上述制动管路布置结构的装配过程为:首先,将底盘制动管路1、车身制动管路2及之间压铆密封相连的连接软管3形成的整体的制动管路拖放在底盘线上;然后,在底盘线上将该整体制动管路靠近底盘制动管路1的一端连接至ABS进油口,使用固定管夹11将底盘制动管路1固定在车架4上,其余的制动管路部分放置在底盘上;最后,在合装工序,待车身落放至底盘上,车身悬置点装配好以后,将放置在底盘上的其余的制动管路靠近车身制动管路2的一端与制动主缸的出油口相连,并使用多个固定管夹11将车身制动管路2固定在车身前围板5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管路的连接结构来优化管路装配工艺,使制动管路整个装配过程简单、灵活,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6)

1.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制动管路、车身制动管路及之间压铆密封相连的连接软管,所述底盘制动管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车身制动管路固定在车身前围板上,所述车身制动管路的入口与制动主缸出油口相连,所述底盘制动管路的出口与ABS进油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制动管路和车身制动管路的一端均连接有一体式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插接相连后冲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内插接并焊接有与之同轴的衬芯,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衬芯插接相连后与接头本体的一端压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连接软管的安装腔体,所述衬芯伸入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壁与所述衬芯密封相连,所述连接软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压装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凸缘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制动管路的一端通过固定管夹与车架定位相连,所述车身制动管路通过多个固定管夹与车身前围板定位相连。
CN202122191248.9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Active CN216002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1248.9U CN21600254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1248.9U CN21600254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2545U true CN216002545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31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1248.9U Active CN21600254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2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6298B2 (en) Conduit coupling assembly
CN216002545U (zh) 一种微卡制动管路布置结构
CN207112173U (zh) 一种液压制动管路的快插接头及包括其的液压制动系统
CN205479901U (zh) 一种制动管路液压测试接头
CN219866775U (zh) 新型空调管路密封法兰接头
CN201787242U (zh) 带法兰的插入式接头
CN214248575U (zh) 汽车空调用同轴管和汽车空调
CN218966624U (zh) 空调管道安装支架、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CN220016221U (zh) 连接电子膨胀阀的三通组件
CN218267789U (zh) 一种r744冷媒高压空调管路密封法兰接头
CN216618922U (zh) 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总成84度密封锥凸台金属接头
CN102878224B (zh) 一种汽车液压离合管
CN214008453U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管路组件和车辆
CN210191455U (zh) 一种制动管路过梁连接接头
CN216139800U (zh) 一种三通电磁阀水泵组合结构
CN212251620U (zh) 即插式快插接头
CN216307037U (zh) 一种车辆用轻型快速连接接头
CN212654337U (zh) 一种汽车制动主缸与控制器的连接结构
CN212022327U (zh) 一种新型离合拉索支架
CN115479167A (zh) 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用橡胶尿素管路
CN220668744U (zh) 一种冷却管路连接结构
CN212718443U (zh) 一种氢燃料汽车用供氢管路
CN214119076U (zh) 一种空调器铝质截止阀与铝管的连接结构
CN219809590U (zh) 一种集成三通结构的燃油管路
CN210070715U (zh) 一种密封良好便于油管装配的油冷器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