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4524U -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4524U
CN215974524U CN202121355718.4U CN202121355718U CN215974524U CN 215974524 U CN215974524 U CN 215974524U CN 202121355718 U CN202121355718 U CN 202121355718U CN 215974524 U CN215974524 U CN 215974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
lifting appliance
goods
lifting
carg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57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元强
马富春
李长彬
赵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57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4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4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4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本申请在使用时,吊具设备用于固定货物,主梁与货物之间形成刚性连接,货物不会相对于主梁发生晃动,在吊具设备进行高速运输工作时,刚性连接使得惯性引起的冲击力不会导致货物摇晃,避免了货物摇晃导致的各类运输风险;并且,惯性导致的冲击力由吊具固定器和主梁共同分散承担,有效降低了各个结构在冲击力下的损坏率。主梁可以通过吊具固定器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上,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吊装时,通过升降装置调节主梁至合适的高度,使得主梁与货物相互固定,然后再通过升降装置将整个吊具设备吊起并通过吊具固定器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上,再对货物连同主梁一起进行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货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工程装配电动化趋势的飞速发展,集装箱吊具的电动化产品逐渐替代液压集装箱吊具,目前集装箱电动吊具也已日臻趋近完善,相比液压吊具,在安全、工作稳定、节能方面也具有更大的优势,客户也更加青睐电动吊具。同时,随着全球物流市场的增加,物流运输需求的增长,集装箱装运的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港口,众多的远离港口的货运铁路堆场、物流仓、矿场货运中心等场所,对集装箱吊具的需求也快速的增加。因使用情况不同与港口,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也不同。在较大场所中,需要对货物进行吊装运输,现有的吊运设备中一般通过钢丝绳对货物固定后移动运输货物,这样的方式中,由于货物较重,在钢丝绳的吊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摇晃,对货物会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现方式致力于提供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以对货物进行稳固装配,使得吊具设备携带货物运输时不再摇晃。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包括:主梁,构造为与货物形成刚性连接;吊具固定器,装配于所述主梁,用于将所述主梁和吊具承载设备固定;以及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梁,用于控制所述主梁和所述吊具承载设备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梁包括:伸缩梁,以可伸缩的形式装配在所述主梁内部,所述伸缩梁用于承载不同尺寸的货物。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梁进一步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主梁和伸缩梁之间通过伸缩机构以可延展的形式相互装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货物固定器,装配在所述伸缩梁上以用于将货物与所述伸缩梁形成刚性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缆绳,一端固定于所述吊具承载设备;以及升降滚轮装置,所述缆绳的另一端构造为连接于所述升降滚轮装置,所述升降滚轮装置卷放所述缆绳以控制所述主梁和所述吊具承载设备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固定臂,以可转动形式装配在所述伸缩梁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辅助货物固定器,设置在所述固定臂的末端,用于将所述货物和所述固定臂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梁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通过可伸缩形式各装配有一个所述伸缩梁,每个伸缩梁上均装配有两个所述货物固定器。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包括:着位传感器,配置在所述主梁上,用于检测所述主梁和所述吊具承载设备是否相互固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行吊设备,包括:运输小车,构造为沿着运输轨道移动;以及上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吊具设备,构造为安装于所述运输小车底部;其中,所述吊具固定器用于将所述主梁和所述运输小车固定;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主梁和所述运输小车的距离。
本申请在使用时,吊具设备用于固定货物,主梁与货物之间形成刚性连接,货物不会相对于主梁发生晃动,在吊具设备进行高速运输工作时,当加减速时,刚性连接使得惯性引起的冲击力不会导致货物摇晃,避免了货物摇晃导致的各类运输风险;并且,惯性导致的冲击力由吊具固定器和主梁共同分散承担,有效降低了各个结构在冲击力下的损坏率。主梁可以通过吊具固定器装配在承载该吊具设备的吊具承载设备上,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吊装时,通过操作吊具固定器可将主梁从吊具承载设备上拆下,通过升降装置调节主梁至合适的高度,使得主梁与货物相互固定,然后再通过升降装置将整个吊具设备吊起并通过吊具固定器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上,再对货物连同主梁一起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使用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使用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使用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现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现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现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现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现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现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市面上集装箱装卸及转运,所用到的起重机主机转运效率都不佳,吊具移动集装箱的速度很慢,岸桥起重机基本都在100米左右或100米之内,小车移动速度约180m/min,起重机的大车移动速度更低,约45m/min,因此集装箱的吊载转运效率是非常低的。而对很多需要长距离(数百米)吊载转运装卸的工作场地,集装箱起重机的效率就更显得低了,因此在特殊的堆场码头,逐渐发展了用轨道高速远距离吊装转运集装箱的装备。因此开发一款满足远距离轨道高速运转的集装箱吊具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集装箱起重机均采用钢丝绳挂着吊具起吊集装箱,集装箱的移动速度很慢,由于钢丝绳的柔性,吊具及集装箱会在空中来回摆荡,不利于定点卸箱,摇晃的集装箱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虽然很多集装箱起重机的主机厂进行了防摇系统研究,但一直没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实际的吊箱的效率依旧很低。在高速行吊时,柔性钢丝绳不适合带着吊具高速移动,运动中钢丝绳移动端和吊具固定端会形成滞后偏角,移动的速度越大,导致滞后偏角也越大,当停止移动时吊具和集装箱会产生大幅度往返摆动,而且停止摆动需要时间长,也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鉴于上述阐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具设备,其结构如图1~3所示,吊具设备包括:主梁1、吊具固定器2和升降装置3;其中,主梁1构造为与货物形成刚性连接;吊具固定器2装配于主梁1,吊具固定器2用于将主梁和吊具承载设备固定;升降装置3设置于主梁1,升降装置3用于控制主梁1和吊具承载设备20的距离。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吊具设备用于固定货物,主梁1与货物之间形成刚性连接,货物不会相对于主梁1发生晃动,在吊具设备进行高速运输工作时,当加减速时,刚性连接使得惯性引起的冲击力不会导致货物摇晃,避免了货物摇晃导致的各类运输风险;并且,惯性导致的冲击力由吊具固定器2和主梁1共同分散承担,有效降低了各个结构在冲击力下的损坏率。主梁1可以通过吊具固定器2装配在承载该吊具设备的吊具承载设备20上,吊具承载设备20可以例如是:起重机的起重臂、吊车的吊臂、长距离货物轨道的运输小车等等。参照图1~3,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吊装时,通过操作吊具固定器2可将主梁1从吊具承载设备20上拆下,通过升降装置3调节主梁1至合适的高度,使得主梁1与货物相互固定,然后再通过升降装置3将整个吊具设备吊起并通过吊具固定器2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20上,再对货物连同主梁1一起进行运输。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若货物堆叠较高时,也可不将主梁1从吊具承载设备20上拆下,直接将货物固定在吊具固定器2即可,吊具固定器2只是起到将主梁1与吊具承载设备20相互装配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当吊具承载设备20是长距离货物轨道的运输小车时,将本申请的结构安装在运输轨道的运输小车上进行货物长距离快速运输,运输小车属于高空运输轨道上的动力车,其滑动装配在运输轨道上。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主梁1包括:伸缩梁4,以可伸缩的形式装配在主梁1内部,伸缩梁4用于承载不同尺寸的货物。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梁4可以相对主梁1伸缩,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吊装时,通过操作吊具固定器2可将主梁1从吊具承载设备20上拆下,调整伸缩梁4的伸缩长度,将货物与伸缩梁4固定以形成刚性连接,使得该吊具设备能够固定不同尺寸的货物。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主梁1中设有伸缩机构401,主梁1和伸缩梁4之间通过伸缩机构401以可延展的形式装配。伸缩机构401一般可选用电动伸缩杆、伸缩气缸等各种类型的伸缩器件,通过伸缩机构401,可使伸缩梁4沿水平面方向伸开,以供多种尺寸类型的货物可以被装配。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该吊具设备进一步包括:货物固定器5,装配在所述伸缩梁上以用于将货物与所述伸缩梁形成刚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梁4可以相对主梁1伸缩,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吊装时,通过操作吊具固定器2可将主梁1从吊具承载设备20上拆下,调整伸缩梁4的伸缩长度,使得货物固定器5能够装配在货物吊装口上,此时主梁1通过货物固定器5将货物固定好,然后再将整个结构吊起并通过吊具固定器2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20上完成货物的固定,再对货物进行运输。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货物可以是集装箱10,货物固定器5匹配集装箱10顶部的吊装口。一般的,由于轨道距离集装箱10存放点较高,因此在装配货物时,需要操作吊具固定器2来将主梁1从吊具承载设备20上取下,将货物装配上本申请的吊具上后,再将吊具连同货物一起吊起再操作吊具固定器2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20上。具体的,货物固定器5可选用可拆卸的集装箱旋锁来固定集装箱,吊具固定器2可选用可拆卸的旋锁来将主梁1和吊具承载设备20相互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缆绳以及升降滚轮装置;其中,缆绳的一端固定于吊具承载设备;缆绳的另一端构造为连接于升降滚轮装置,升降滚轮装置卷放缆绳以控制主梁和吊具承载设备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滚轮装置来实现对主梁的升降控制,升降滚轮装置具有卷动动力,在升降滚轮装置最大程度收卷缆绳时,主梁上的吊具固定器可以将主梁和吊具承载设备相互连接固定。可在主梁上设置多个升降滚轮装置,升降滚轮装置对缆绳进行收卷或放卷。
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吊具承载设备上设置多个钢丝绳起吊机,设置在主梁上的升降装置为定滑轮机构,钢丝绳起吊机的钢丝绳的一端绕过定滑轮后固定在吊具承载设备上,钢丝绳起吊机卷动钢丝绳以实现对主梁的升降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伸缩梁4上还装配有用于固定货物的固定臂6。
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货物时,调整伸缩梁4的伸缩长度,使得货物固定器5能够装配在货物吊装口上,然后再用固定臂6从货物侧面固定货物,此时主梁1通过货物固定器5和固定臂6将货物固定好,然后再将整个结构吊起并通过吊具固定器2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20上完成货物的固定,再对货物进行运输。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臂6进一步构造为:固定臂6通过可转动的形式装配在伸缩梁4上,可转动的形式可以是固定臂6通过铰接器601的方式铰接在伸缩梁4边角上,铰接器601可选用铰链、铰页等机构。固定臂6可相对于伸缩梁4转动,在实际使用时,当吊具靠近货物时,将固定臂6向外转动张开以防固定臂6碰撞在货物上,将货物固定器5固定在货物上后,再收起固定臂6并使得固定臂6固定在货物上实现二次固定。可转动的固定臂6能够防止吊具下放时固定臂6碰撞在货物上导致无法下放。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该吊具设备还可包括推拉器7,推拉器7装配在伸缩梁4和固定臂6之间以对固定臂6相对于伸缩梁4转动式推开或收起,推拉器7的推拉方向平行于固定臂6的转动面。推拉器7能够将固定臂6向外推开避免吊具下放时固定臂与货物碰撞,推拉器7可选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机体通过第一铰页701安装在伸缩梁4上,其推杆的末端通过第二铰页702安装在固定臂6上,在推拉器7推拉时,由于推拉运动和转动运动的转换,机体本体绕第一铰页701转动,推杆绕第二铰页702转动,两个铰页的转动面平行于固定臂6的转动面,通过第一铰页701和第二铰页702,便可将推拉运动转化为固定臂6的转动运动。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图3中的实施例中,固定臂6包括:辅助货物固定器602,设置在固定臂6的末端,用于将货物和固定臂6固定。辅助货物固定器602对货物进行二次锁定,辅助货物固定器602可采用钩头,在固定臂6对货物进行固定时,辅助货物固定器602锁定在货物的侧面或底面。当货物是集装箱10时,集装箱10侧面或底面设有用于锁定装配的吊装口,在固定臂6对集装箱10进行固定时,辅助货物固定器602锁定在吊装口上。其中,辅助货物固定器602采用钩头时,在装配集装箱10时将钩头卡入集装箱10底部的孔洞或锁孔内即可。
在上述过程中,货物固定器5和固定臂6对货物起到双重锁定作用;伸缩梁4使得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货物;在本申请装配在轨道上的吊具承载设备20进行高速运输工作时,当加减速时,惯性导致的强大冲击力由固定臂6、货物固定器5、吊具固定器2、主梁1、伸缩梁4和辅助货物固定器602共同分散承担,有效降低了各个结构在强大冲击力下的损坏率。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臂6采用伸缩杆,固定臂6的长短可变,在实际工作时,首先下放主梁1至货物固定器5与货物锁定,调整固定臂6的合适长度,使得固定臂6下端末端的辅助货物固定器602对准货物固定口进行锁定,固定臂6可伸缩使得本申请可以吊装多种尺寸的货物。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主梁1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通过可伸缩形式各装配有一个伸缩梁4,每个伸缩梁4上均装配有两个货物固定器5。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货物固定器5可以设在伸缩梁4的不同位置处,例如图3中伸缩梁4的左右两端,以使得四个货物固定器5能够对货物的边角进行锁定,从而使得货物的固定效果更佳。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主梁1的相对两侧通过可伸缩形式各装配有一个伸缩梁4,固定臂6的数量为四个,每个伸缩梁4远离主梁1的两个角上各装配一个固定臂6,每个伸缩梁4上均装配有两个货物固定器5。在实际工作时,所有固定臂6向外张开,通过升降装置3下放主梁1至货物固定器5与货物锁定,调整固定臂6的合适长度,收起所有固定臂6,使得固定臂6下端末端的辅助货物固定器602卡在集装箱10底部或集装箱10侧部的锁孔中,完成集装箱10在吊具上的的固定装配;四个固定臂6从集装箱10的四个边角进行固定,四个货物固定器5对集装箱顶部进行锁定固定,能够有效提升集装箱的固定稳定性,并且在加减速时,固定臂6在四个边角上的固定点能够优化冲击力缓冲效果;当集装箱的重心处于其几何中心上时,固定臂6固定点相对于该几何中心对称,此时缓冲冲击力的效果更为明显;优选的,四个货物固定器5也相对于集装箱重心对称设置;再通过升降装置3将整个吊具吊起,达到与吊具承载设备20的装配高度时,吊具固定器2接入吊具承载设备20的接口,可以触发吊具与吊具承载设备20的装配完成信号,信号触发吊具固定器2闭锁,使得吊具固定器2锁定在吊具承载设备20上,同时信号触发升降装置3停止吊起工作,也可再触发吊具承载设备20开始执行轨道行吊运输。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吊具设备进一步包括:着位传感器30,着位传感器30配置在吊具承载设备20或主梁1上,以用于检测吊具承载设备20和主梁1是否相互固定。
具体的,着位传感器30可以是采用距离传感器,其本体装配在主梁1上或主梁1的吊具固定器2上,其探测标识装配在吊具承载设备20上,来探测主梁1与吊具承载设备20的距离,当着位传感器30探测到两者距离达到预设值时,该预设值预先设定为两者装配好的数值,则说明此时主梁1与吊具承载设备20已互相装配好;再例如,当吊具固定器2采用吊具旋锁锁销时,着位传感器30可采用行程开关或位置开关,其装配在吊具固定器2上,能够探测到吊具旋锁锁销的动作端,例如当吊具旋锁锁销的顶销上升所在吊具承载设备20上时,着位传感器30可检测到顶销的动作,从而知晓吊具固定器2与吊具承载设备20相互装配。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可以采用着位传感器30检测到主梁1和吊具承载设备20是否相互装配成功。其中,检测信号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例如发送给吊具承载设备20,触发吊具承载设备20进行行吊运输。
在轨道行吊至指定位置时,吊具固定器2开锁,升降装置3下放主梁1,集装箱10放置在货物台上,辅助货物固定器602开锁,伸长固定臂6使得辅助货物固定器602避开集装箱10棱角再张开固定臂6(当货物固定器601选用钩头时,可直接伸长固定臂6使得钩头脱离集装箱10),最后操作货物固定器5开锁,集装箱10便脱离吊具,完成集装箱10的释放。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申请可应用于集装箱的吊起和运输中,上述货物为集装箱,吊具固定器2采用反向旋锁装置,货物固定器5采用集装箱旋锁装置,固定臂6采用集装箱钩臂,升降装置3采用起升滚轮装置。具体在使用中,反向旋锁装置将主梁1和吊具承载设备20相互装配,伸缩梁4在可伸缩机构的伸缩调整下,可以装配20英尺/40英尺的集装箱。在伸缩梁4伸缩至合适长度后,集装箱旋锁装置锁定在集装箱的装配孔上以起到主要固定作用,集装箱钩臂钩住集装箱底部锁孔以起到兜底保护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行吊设备,包括:运输小车以及前述实施例中的吊具设备;其中,运输小车构造为沿着运输轨道移动;吊具设备构造为安装于运输小车底部;其中,吊具固定器用于将主梁和运输小车固定;升降装置用于控制主梁和运输小车的距离。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可用于快速的长距离货物轨道行吊过程,运输小车滑动安装在长距离吊运的运输轨道上,当需要对货物进行吊装时,移动运输小车到达货物上方,打开吊具固定器可将主梁从运输小车上拆下,控制升降装置降低主梁的高度,将货物与主梁相固定,再控制升降装置起升主梁到达与运输小车相互装配的高度,通过吊具固定器将主梁固定在运输小车上,运输小车开始在运输轨道中运输。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和设备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现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构造为与货物形成刚性连接;
吊具固定器,装配于所述主梁,用于将所述主梁和吊具承载设备固定;以及
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梁,用于控制所述主梁和所述吊具承载设备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包括:
伸缩梁,以可伸缩的形式装配在所述主梁内部,所述伸缩梁用于承载不同尺寸的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进一步包括:
伸缩机构,所述主梁和伸缩梁之间通过伸缩机构以可延展的形式相互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货物固定器,装配在所述伸缩梁上以用于将货物与所述伸缩梁形成刚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缆绳,一端固定于所述吊具承载设备;以及
升降滚轮装置,所述缆绳的另一端构造为连接于所述升降滚轮装置,所述升降滚轮装置卷放所述缆绳以控制所述主梁和所述吊具承载设备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固定臂,以可转动形式装配在所述伸缩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辅助货物固定器,设置在所述固定臂的末端,用于将所述货物和所述固定臂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通过可伸缩形式各装配有一个所述伸缩梁,每个伸缩梁上均装配有两个所述货物固定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着位传感器,配置在所述主梁上,用于检测所述主梁和所述吊具承载设备是否相互固定。
10.一种行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小车,构造为沿着运输轨道移动;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吊具设备,构造为安装于所述运输小车底部;
其中,所述吊具固定器用于将所述主梁和所述运输小车固定;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主梁和所述运输小车的距离。
CN202121355718.4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Active CN215974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5718.4U CN215974524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5718.4U CN215974524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4524U true CN215974524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7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5718.4U Active CN215974524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45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8236A (zh) * 2023-09-26 2023-11-21 南通顺祥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吊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8236A (zh) * 2023-09-26 2023-11-21 南通顺祥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吊装设备
CN117088236B (zh) * 2023-09-26 2024-04-12 南通顺祥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吊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57891A (en) Bi-planar cable cross reeving system
US6551043B2 (en) Loading device for ISO containers
CN201343395Y (zh) 一种平衡式码头起重机
CN215974524U (zh) 一种吊具设备和行吊设备
JP3375330B2 (ja) コンテナ荷役装置
JP2007269425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CN108394736A (zh) 公铁联运集装箱快速装卸设备
CN208916342U (zh) 公铁联运集装箱快速装卸设备
JP2000272871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のスプレッダ
CN102730575A (zh) 岸边缆索起重机
CN112607593B (zh) 一种吊具、门架小车以及双小车岸桥
JP3234536B2 (ja) 多目的クレーン
CN116395568B (zh) 用于工程机械配件的起重装置
JPH04266397A (ja) ジブ付きクレーン
JP2002347609A (ja) インクライン装置
CN213085260U (zh) 一种吊装转运平车
JP2012076847A (ja) クレーンおよびコンテナ荷役方法
JP3298488B2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JPH072587B2 (ja) コンテナ荷役方式
JPH09301674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KR100222497B1 (ko) 화물 컨테이너 처리 크레인을 위한 가이드 슈트
JPH0527428Y2 (zh)
JPH10316207A (ja)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
JPH11278790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JP2002019915A (ja) コンテナ貯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