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5082U -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5082U
CN215955082U CN202122188104.8U CN202122188104U CN215955082U CN 215955082 U CN215955082 U CN 215955082U CN 202122188104 U CN202122188104 U CN 202122188104U CN 215955082 U CN215955082 U CN 215955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ing
rotating head
support
articulated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81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衡
于志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er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er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er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er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81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5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5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5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磁环线跑位的磁环扭线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夹持扭线模组以及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压线组件,夹持扭线模组包括旋转动力源、旋转头、一对夹块、顶杆以及推动组件,旋转头转动配合在支座上,一对夹块对称铰接配合在旋转头上,旋转动力源带动旋转头转动,推动组件带动顶杆在旋转头内滑动,顶杆的端部同时与两个夹块连接并带动两个夹块进行夹持或松开,两组压线组件相互配合进行磁环线圈的压紧定位。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扭线机构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扭线机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背景技术
磁环是一块环状的导磁体,属于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出产前需要经过送线、绕线以及扭线等一系列工序,其中扭线的工序是指将磁环上的多组外露磁环线扭成一团,而多组外露磁环线缠绕在磁环上将影响磁环的性能,公开号为CN2068389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扭线机构,其实现了调节夹块张开的距离以及前后走动的行程,但是其结构复杂,需多组动力源以及配件才完成扭线,后续保养复杂,而且无法保证磁环性能的完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磁环线跑位的磁环扭线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磁环线跑位的磁环扭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夹持扭线模组以及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压线组件,所述夹持扭线模组包括旋转动力源、旋转头、一对夹块、顶杆以及推动组件,所述旋转头转动配合在所述支座上,一对所述夹块对称铰接配合在所述旋转头上,所述旋转动力源带动所述旋转头转动,所述推动组件带动所述顶杆在所述旋转头内滑动,所述顶杆的端部同时与两个所述夹块连接并带动两个所述夹块进行夹持或松开,两组所述压线组件相互配合进行磁环线圈的压紧定位。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推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传动连接,所述顶杆的端部与两个所述夹块连接完成张开和闭合的动作,实现对磁环线产品的松开和夹持,所述旋转动力源带动所述旋转头转动,一对所述夹块对称铰接配合在所述旋转头上,一对所述夹块高速旋转使得多组磁环线产品缠绕在一起,两组所述压线组件相互配合进行磁环线圈的压紧定位,防止在扭线过程中多组磁环线缠绕在磁环产品上,从而影响磁环产品的性能。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旋转动力源包括旋转电机和同步带,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旋转头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同步带配合的同步轮。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同步轮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旋转头快速旋转,使得多组磁环线产品缠绕在一起。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压线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浮动组件以及柔性按压头,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浮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柔性按压头设置在所述浮动组件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浮动组件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实现磁环线圈的压紧定位,防止在扭线过程中多组磁环线缠绕在磁环产品上,所述柔性按压头用于避免在按压过程中与磁环线圈发生硬性碰撞,以免影响磁环产品的性能。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铰接座以及铰接杆,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配合,所述铰接杆的中部通过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支座铰接配合。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配合,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所述铰接杆传动连接,从而带动所述顶杆做直线运动,所述顶杆的端部与两个所述夹块连接并带动两个所述夹块进行夹持或松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1、夹持扭线模组以及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压线组件2,所述夹持扭线模组包括旋转动力源、旋转头3、一对夹块4、顶杆以及推动组件,所述旋转头3转动配合在所述支座1上,一对所述夹块4对称铰接配合在所述旋转头3上,所述旋转动力源带动所述旋转头3转动,所述推动组件带动所述顶杆在所述旋转头3内滑动,所述顶杆的端部同时与两个所述夹块4连接并带动两个所述夹块4进行夹持或松开,两组所述压线组件2相互配合进行磁环线圈的压紧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动力源包括旋转电机5和同步带6,所述旋转电机5固定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旋转头3与所述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同步带6配合的同步轮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线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浮动组件8以及柔性按压头9,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浮动组件8传动连接,所述柔性按压头9设置在所述浮动组件8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10、铰接座11以及铰接杆12,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0的活动端与所述铰接杆12的一端铰接配合,所述铰接杆12的中部通过所述铰接座11与所述支座1铰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磁环产品移动到所述按压件上方时,所述压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压住磁环线产品上靠近磁环产品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两块所述夹块实现闭合动作,从而夹紧磁环线产品的端部,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旋转头快速旋转,使得多组磁环线产品缠绕在一起,完成扭线工序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两块所述夹块实现张开动作,从而松开磁环线产品的端部进入下一个工位。

Claims (4)

1.一种磁环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座(1)、夹持扭线模组以及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压线组件(2),所述夹持扭线模组包括旋转动力源、旋转头(3)、一对夹块(4)、顶杆以及推动组件,所述旋转头(3)转动配合在所述支座(1)上,一对所述夹块(4)对称铰接配合在所述旋转头(3)上,所述旋转动力源带动所述旋转头(3)转动,所述推动组件带动所述顶杆在所述旋转头(3)内滑动,所述顶杆的端部同时与两个所述夹块(4)连接并带动两个所述夹块(4)进行夹持或松开,两组所述压线组件(2)相互配合进行磁环线圈的压紧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环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源包括旋转电机(5)和同步带(6),所述旋转电机(5)固定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旋转头(3)与所述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同步带(6)配合的同步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环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浮动组件(8)以及柔性按压头(9),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浮动组件(8)传动连接,所述柔性按压头(9)设置在所述浮动组件(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环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10)、铰接座(11)以及铰接杆(12),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0)的活动端与所述铰接杆(12)的一端铰接配合,所述铰接杆(12)的中部通过所述铰接座(11)与所述支座(1)铰接配合。
CN202122188104.8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Active CN215955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8104.8U CN215955082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8104.8U CN215955082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5082U true CN215955082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8104.8U Active CN215955082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5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2032B (zh) 一种绞线机
CN201698833U (zh) 一种双轴联动收线机
CN114974862A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加工制造平台
CN215955082U (zh) 一种磁环扭线机构
CN205177606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机
CN201450214U (zh) 绕线机自动剥皮装置
CN113783076B (zh) 一种自动切线剥线装置
CN106971843B (zh) 一种回旋式上料的绕线机
CN2324676Y (zh) 双线裁线单线打端子机
CN113675703B (zh) 一种双头电源线的全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5275883A (zh) 一种电线生产加工用剥皮装置
CN201238064Y (zh) 一种电池电芯入壳机
CN113593898A (zh) 一种电感线圈绕线装置
CN208683845U (zh) 一种带有压紧和翻转功能的工装结构
CN202160280U (zh) 全自动麦克风组装设备
CN218963881U (zh) 一种线缆的拉直装置
CN219677754U (zh) 一种高效率双头插壳设备
CN217070540U (zh) 一种带弯折机构的弹簧机机架
CN111039079A (zh) 自动进线绕线一体机
CN214023216U (zh) 一种新型铜丝自动拉直切断装置
CN216773036U (zh) 一种磁环电感生产用拉线装置
CN109994911A (zh) 一种具有放线收线功能的半自动剥皮压接机
CN116424614B (zh) 一种微型高压发生器高效率包胶装置
CN115296219B (zh) 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气动剥皮装置
CN201340992Y (zh) 电枢铜线校直定长扒皮截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