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2345U -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2345U
CN215942345U CN202122474180.5U CN202122474180U CN215942345U CN 215942345 U CN215942345 U CN 215942345U CN 202122474180 U CN202122474180 U CN 202122474180U CN 215942345 U CN215942345 U CN 215942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ipe
driven wheel
frame
feeding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41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阳
李同明
钟雪泉
诸豪杰
顾超
曹伟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ingland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ingland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ingland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ingland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41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2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2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2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涉及金属管外壁打磨领域,包括基架、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用于运输金属管的输送机构以及用于抛光所述金属管的打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形成输送所述金属管的输送路径,所述打磨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路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驱动轮,用于驱动所述金属管滚动;从动轮组,用于形成所述输送路径并至少推动地作用于所述金属管,所述从动轮组至少由两排从动轮构成且设置于所述驱动轮下方;其中,所述从动轮适配于所述金属管的滚动方向进行滚动,且通过导向部作用于所述金属管,所述导向部与所述金属管相作用时,至少形成部分朝向所述金属管前进方向的推力。本申请可有效防止金属管在运输途中出现的跳动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外壁打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管生产过程中,尤其钢管焊接的领域常会用到滚轮架,滚轮架用于驱动钢管绕自身中轴线进行转动,这样自动焊接机就能在两根钢管的连接处形成360°环绕式焊缝,提升连接强度;根据相似的原理,滚轮架也可用于钢管抛光领域,但是由于常规的滚轮架只能促使钢管绕自身中轴线转动,是无法满足全外壁打磨的要求的,除非将打磨机构设置成可沿着钢管轴向运动的构件,但是任何机构一旦处于移动状态,就难免出现上下振动的情况,如此,移动式的打磨结构可能会造成钢管表面打磨不平整的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CN213164467U中揭示了钢管外周壁磨削抛光设备,包括用于承载钢管旋转并进行单向输送的钢管输送机构、用于输送钢管的送管机构、用于卸离钢管的卸管机构,送管机构与卸管机构之间设有磨削机构组件和抛光机构,磨削机构组包括至少三个磨削机构,磨削机构与抛光机构分别与钢管的外周壁相抵接。所述钢管输送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支架和随动支架,所述旋转驱动支架上设有若干具备偏角的旋转滚轮、及用于驱动若干所述旋转滚轮联动旋转的旋转驱动源,所述随动支架上设有若干随动滚轮,若干所述旋转滚轮与若干所述随动滚轮之间形成用于支承钢管的支承间隙,在所述旋转滚轮旋转状态下,所述钢管在所述支承间隙上自转并单向位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运输的方式运送钢管进行抛光,主要依赖斜向设置的由驱动源驱动的旋转滚轮及随着旋转滚轮运动的随动滚轮进行编旋转边轴向运送的功能,这样钢管在经过磨削机构后其外壁面可以无死角地被打磨到,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发现,一旦运送低重量的钢管时,就容易发生跳动、打滑等问题,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基架、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用于运输金属管的输送机构以及用于抛光所述金属管的打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形成输送所述金属管的输送路径,所述打磨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路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驱动轮,用于驱动所述金属管滚动,设置于所述金属管的上方,且所述驱动轮的下端抵靠所述金属管;从动轮组,用于形成所述输送路径并至少推动地作用于所述金属管,所述从动轮组至少由两排从动轮构成且设置于所述驱动轮下方;其中,所述从动轮适配于所述金属管的滚动方向进行滚动,且通过导向部作用于所述金属管,所述导向部与所述金属管相作用时,至少形成部分朝向所述金属管前进方向的推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排所述从动轮分别由两个从动轮架进行支撑,两个所述从动轮架由牵引机构控制相互分开/靠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驱动轮通过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架上,所述升降机构控制所述驱动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轮组的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输送机构沿着金属管移动方向依次为进料段、打磨段及出料段,若干个所述打磨机构设置于所述打磨段上,所述进料段一侧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架,所述出料段一侧设置有下料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从动轮架包括若干个从动轮架块,相邻的两个从动轮架块之间形成分段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位于所述出料段的所述分段间隙内设置有下料拨料板;所述下料拨料板从所述分段间隙内向上抬升位于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金属管离开所述输送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料架上设置于上料拨料板,所述上料拨料板由电机控制与上料架上端面的上下方摆动,所述上料拨料板摆动至所述上料架上方时形成将所述金属管导向所述从动轮组上的导向坡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打磨段的一侧还设置有除尘机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位于所述打磨段及所述出料段上的所述从动轮上包覆有阻燃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金属管接触处为弧形圆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所提到的打磨装置,通过驱动轮的驱动,并以从动轮组为导向轨道,实现金属管的边转动编沿轴向前进的运动,方便打磨机构进行外侧面的全面打磨,同时,区别于现有技术的运输方式,本申请在金属管上方所增设的驱动轮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可有效防止金属管在运输途中出现的跳动现象;
2.本申请与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以旋转驱动支架上设有若干具备偏角的旋转滚轮作为驱动源有本质上的不同,现有技术中的每个旋转滚轮因为倾斜设置的原因,每个旋转滚轮与金属管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而金属管相对于旋转滚轮的运动的力依赖于两者间的摩擦力,故而对于较轻的金属管来说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而本申请的用于驱动金属管旋转的驱动轮与金属管之间的接触至少是线接触,故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所能提供的摩擦力更大,更方便金属管的运输;
3.进一步的,本申请的从动轮组具备调节功能,能根据金属管的管径大小调节两排从动轮之间的间距,提高适应性。
进一步的或者其他细节的有益效果将在实施例中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具备上下料功能的打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具备基础功能的打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输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输送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输送结构输送钢管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上料架上料示意图;
图7为图1的A区放大图;
图8-A为直角式从动轮与金属管接触示意图;
图8-B为弧形圆角式从动轮与金属管接触示意图;
其中,1-输送机构、2-打磨机构、3-上料架、4-下料架、5-牵引机构、6-升降机构、8-除尘机组、11-驱动轮、12-从动轮组、121-从动轮、121-1-导向部、122-从动轮架、122-1-从动轮架块、1-a-进料段、1-b-打磨段、1-c-出料段、7-1-下料拨料板、7-2-上料拨料板、b-分段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一: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请参照图2、图3及图4,包括基架、设置于基架上用于运输金属管的输送机构1以及用于抛光金属管的打磨机构2,输送机构1上形成用于输送金属管的输送路径,打磨机构2设置于金属管的输送路径上。
输送机构1包括驱动轮11及从动轮组12,再详细一点,从动轮组12包括两排从动轮121及从动轮架122上,驱动轮11位于两排从动轮121的上方,驱动轮11与两排从动轮121之间形成用于运输金属管的输送路径,其中,从动轮121朝着金属管需要前进的方向进行偏转设置,可选择的偏转角度的范围为10°~30°,位于从动轮组12上的各个从动轮121之间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轮121仅能绕自身中轴线转动地设置于从动轮架122上,从动轮架122固定设置在基架上;从动轮组12的主要用于支撑金属管以及为金属管的运动提供导向,用于导向的各个从动轮121与金属管需要前进的方向的偏转角度优选20°,通过从动轮121的偏转设置使得金属管一部分用于旋转的力作用于从动轮121上,准确的说是作用于从动轮121的导向部121-1上,所述导向部121-1为从动轮121上各个与金属管相接触的点,使得导向部121-1作用于金属管上的一部力形成促使金属管向着指定位置前进的推力,请参照图5,当驱动轮11以图中空心箭头j-1所标识的方向进行转动时,金属管经由从动轮组12上的从动轮121导向,以图中实心箭头j-2所标识的方向进行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轮121及驱动轮11皆采用橡胶制成的滚轮,橡胶制成的滚轮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从动轮121、驱动轮11与金属管弹性接触,区别于刚性接触,弹性接触的两个物体在相对移动时摩擦力更大,而本实施例中,钢管的转动及行进本质上依赖于摩擦力;另外,请参照图8-A及图8-B ,本实施例中,从动轮与金属管的接触端为图8-B中的弧形圆角而非图8-A中的直角,之所以这么设置是基于以下原因:直角作用在钢管上时,相对于弧形圆角而言,直角更容易被磨损,降低从动轮的使用寿命;直角相对于弧形圆角来说更叫锋利,在运输金属管的途中更容易划伤金属管,虽说金属管最终还是会经过打磨机构2进行打磨,但是,因运输产生的划痕可能会影响打磨机构2的打磨精度,同时打磨完毕后还是需要一段输送路径进行运输打磨完毕的金属管,此时也容易出现划痕,影响后续的工序;根据图8-A及图8-B就可以得知,若采用对比文件中的旋转滚轮作为驱动源,其与金属管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容易出现摩擦力不足的现象,在运输较轻的金属管时就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添加了上料架3、下料架4以及除尘机组8;请参照图1,输送机构1由三段式组成,沿着金属管的行进方向依次为进料段1-a、打磨段1-b以及出料段1-c,其中,打磨机构2位于打磨段1-b的输送路径上。
结合图6,进料段1-a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架3,上料架3用于容置待加工的金属管,并通过上料拨料板7-2移动上料架3上的金属管至进料段1-a的从动轮组12上;出料段1-c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架4,出料架4用于容置加工完成的金属管,所述出料架4上延伸出一下料拨料板7-1,下料拨料板7-1用于将位于出料段1-c的输送路径上金属管移动至出料架4上,上述的功能结构构成了整个装置的上下料;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下料的机构有本质上的区别,上料拨料板7-2由电机控制于上料架3上端面的上下方摆动,上料拨料板7-2摆动至所述上料架3上方时形成将所述金属管导向所述从动轮组12上的导向坡道。金属管根据导向坡道的导向会自行滚动至两排所述从动轮121所形成的支撑间隙上,进而被运输进入抛光,抛光完成后的金属管通过下料拨料板7-1作用,将金属管运输到下料架4上,下料拨料板7-1的设置方式与从动轮架122的结构有关,故在下文进行详细解释。
请参照图1,结合图7,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支撑从动轮121的从动轮架122并非是整体的一块支撑板,而是分成多段式的从动轮架块122-1,其中,每个从动轮架块122-1上安装六个从动轮121,相邻的两个从动轮架块122-1之间形成分段间隙b,之所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点原因是,从动轮架122本质是一块用于安装固定各个从动轮121的板材,由于金属管整个行进路径较长,若设计成一整块的长的板材,首先从制作角度来说比较困难,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关于位于出料段1-c上抛光完成的金属管如何取下工作的,分段间隙b提供了一个供伸入金属管底部的避让空间,设置于出料架4上的下料拨料板7-1通过两个相邻的从动轮架块122-1之间的分段间隙b伸入从动轮组12内并使自身位于金属管下方,下料拨料板7-1在电机的带动下向上拨动抛光完成的金属管,使金属管离开从动轮组12的支撑,并移动至出料架4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拨动的方式将金属管从侧面进出输送机构的,这样的上下料方式,如果驱动轮11的位置固定,金属管是无法顺利进出输送路径的,故而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11是通过升降机构6设置于基架上的,升降机构6的主要功能是方便下料拨料板7-1及上料拨料板7-2上下料,升降机构6在金属管上下料时向上抬升驱动轮11形成避让空间,上述结构具体设置方式请参照图3。
由于的打磨机构2主要用于金属管表面的抛光工序,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金属粉末,为保护环境同时防止操作人员吸入金属粉末,本实施例在输送机构1的打磨段1-b外部设置打磨箱室,同时在打磨段1-b的一侧设置除尘机组8,用于吸入打磨箱室内的金属粉末,储存金属粉末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这边还要注意一点的是,处于打磨段1-b及进料段1-c上的从动轮121的外围需要包覆阻燃层,阻燃层可以是采用气凝胶隔热涂料涂制的漆层,这样能防止打磨后的钢管产生的高温伤害胶轮,提高胶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2,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轮架122并非完全固定于基架上,两个从动轮架122经由一个牵引机构5牵引相互分离/靠近。
两排从动轮架122中其中一排从动轮架122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另一排的从动轮架122上设置有导柱,导柱的数量与导向孔的数量相同,导向柱与导向孔配合使用,使牵引机构5控制两个从动轮架122相互分离/靠近的方向是垂直于金属管的轴向进行的,以上,使得输送机构1具备调节功能,提高整个装置的适用性,可以用于支撑不同管径的金属管。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11也是通过升降机构6设置于基架上,升降机构6的主要功能是还是方便上下料,但同时,由于本实施例具备运送不同管径的金属管的功能,故而升降机构6也可以用于改变驱动轮11与从动轮组12之间的容置空间,以适应运输不同管径的金属管。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基架、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用于运输金属管的输送机构(1)以及用于抛光所述金属管的打磨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1)上形成输送所述金属管的输送路径,所述打磨机构(2)设置于所述输送路径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有:
驱动轮(11),用于驱动所述金属管滚动,设置于所述金属管的上方,且所述驱动轮(11)的下端抵靠所述金属管;
从动轮组(12),用于形成所述输送路径并至少推动地作用于所述金属管,所述从动轮组(12)至少由两排从动轮(121)构成且设置于所述驱动轮(11)下方;
其中,所述从动轮(121)适配于所述金属管的滚动方向进行滚动,且通过导向部(121-1)作用于所述金属管,所述导向部(121-1)与所述金属管相作用时,至少形成部分朝向所述金属管前进方向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从动轮(121)分别由两个从动轮架(122)进行支撑,两个所述从动轮架(122)由牵引机构(5)控制相互分开/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1)通过升降机构(6)设置于所述基架上,所述升降机构(6)控制所述驱动轮(11)相对于所述从动轮组(12)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沿着金属管移动方向依次为进料段(1-a)、打磨段(1-b)及出料段(1-c),若干个所述打磨机构(2)设置于所述打磨段(1-b)上,所述进料段(1-a)一侧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架(3),所述出料段(1-c)一侧设置有下料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架(122)包括若干个从动轮架块(122-1),相邻的两个从动轮架块(122-1)之间形成分段间隙(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出料段(1-c)的所述分段间隙(b)内设置有下料拨料板(7-1);所述下料拨料板(7-1)从所述分段间隙(b)内向上抬升位于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金属管离开所述输送机构(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3)上设置于上料拨料板(7-2),所述上料拨料板(7-2)由电机控制与上料架(3)上端面的上下方摆动,所述上料拨料板(7-2)摆动至所述上料架(3)上方时形成将所述金属管导向所述从动轮组(12)上的导向坡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段(1-b)的一侧还设置有除尘机组(8)。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打磨段(1-b)及所述出料段(1-c)上的所述从动轮(121)上包覆有阻燃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21)与所述金属管接触处为弧形圆角。
CN202122474180.5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Active CN215942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4180.5U CN21594234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4180.5U CN21594234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2345U true CN21594234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1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4180.5U Active CN21594234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23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3374A (zh) * 2023-06-13 2023-07-14 佛山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化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
CN117506580A (zh) * 2023-12-01 2024-02-06 宁波环球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设备导电体的自动打磨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3374A (zh) * 2023-06-13 2023-07-14 佛山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化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
CN116423374B (zh) * 2023-06-13 2023-09-01 佛山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化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
CN117506580A (zh) * 2023-12-01 2024-02-06 宁波环球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设备导电体的自动打磨装置
CN117506580B (zh) * 2023-12-01 2024-04-12 宁波环球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设备导电体的自动打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42345U (zh) 一种金属管表面打磨装置
KR101589916B1 (ko) 용접 대구경 강관 내주면 버핑장치
JP5975232B2 (ja) 鋼管の搬送方法および搬送装置
JP5928724B2 (ja) スクリュー駆動の搬送装置
KR101561225B1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JP6454220B2 (ja) グリーンタイヤ運搬・保持装置
US10689198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CN218289420U (zh) 板件运输流水线
KR20100043877A (ko) 곡선 주행이 가능한 코일카
JP5913529B2 (ja) ショットブラスト装置
JP4321152B2 (ja) 浮上式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
KR101790929B1 (ko) 샤프트 연삭기용 전동 이송가이드장치
KR20100074424A (ko) 권취코일 형상복원 방법
JP7095516B2 (ja) 連結コンベヤ
JP6595389B2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101613118B1 (ko) 경사 이송 시스템
JP6155687B2 (ja)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基板搬送処理システム
AU2019258174A1 (en) Conveying and sorting apparatus
CN109160182A (zh) 可纠偏的平带侧托式光纤盘输送机构及光线盘输送方法
CN112644933B (zh) 夹具存放库
JP7365009B2 (ja) ウェブロール搬送用台車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KR101289416B1 (ko) 벨트 컨베이어용 롤러 스탠드
JPS6371017A (ja) 長尺円形ワ−クの横送り装置
KR20220102077A (ko) 물품 이송 장치
JP3456866B2 (ja) セグメント供給・搬送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