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9814U -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9814U
CN215879814U CN202122389114.8U CN202122389114U CN215879814U CN 215879814 U CN215879814 U CN 215879814U CN 202122389114 U CN202122389114 U CN 202122389114U CN 215879814 U CN215879814 U CN 215879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ie carrier
carrier body
limit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91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德华
曹遵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shan Hualong Die Hold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shan Hualong Die Hold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shan Hualong Die Hold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shan Hualong Die Hold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91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9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9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9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包括底板、上模架本体以及下模架本体,上模架本体设置于底板的上方,下模架本体设置于上模架本体和底板之间,上模架本体和下模架本体之间得以形成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腔,下模架本体包括安装板、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安装板固定于底板上,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分设于安装板的两侧,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的下端均设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固定于底板上,通过启动两个第一驱动件,得以分别驱动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向上运动,得以实现通过从模具的左右两端将模具向上顶出,使得模具远离安装板,便于人们快速地将模具取出,整个取出过程便捷方便,且取出过程中不会对模具和模架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背景技术
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具,它是模具能够工作的前提,直接影响模具正常的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模架一般只能对一种结构的模具进行固定安装,导致每台模具都要配备一个模架,导致其整体实用性不高,此外现有技术中模具在工作完成后需要将模具从模架上取出,但是现有技术中模具的取出操作比较麻烦,使得其取出过程中易损坏模具或模架,从而降低模具或模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通过安装板、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不仅能够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模具进行固定操作,同时也能通过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将下模板从安装板上顶出,便于对下模板进行拆卸,拆卸过程便捷方便,不会对模具和模架造成损伤。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包括底板、上模架本体以及下模架本体,所述上模架本体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下模架本体设置于所述上模架本体和底板之间,所述上模架本体和所述下模架本体之间得以形成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腔,所述下模架本体包括安装板、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顶出板以及所述第二顶出板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顶出板以及所述第二顶出板的下端均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得以分别驱动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分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驱动件得以驱动所述第一限位板进行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端固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方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得以形成V形结构的拉动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出板上设有用于对模具进行限位的挡板,所述挡板固接于所述第一顶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出板上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顶出板上,所述滑动板面向所述挡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得以驱动滑动板进行左右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设有限位板,便于对不同大小的模具进行限位固定安装操作,提高模架的实用性,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一种模架只能对一种大小模具进行固定的问题。
(2)其设有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得以在需要对下模板进行取出操作时,可从下模板的两侧将下模板顶出,便于将下模板从安装板上拆卸,且拆卸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拆卸便捷方便,不会对模具和模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汽车前梁皮纹模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中汽车前梁皮纹模架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中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向上移动时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中汽车前梁皮纹模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中图4沿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汽车前梁皮纹模架;10、底板;11、第二驱动件;20、上模架本体;30、下模架本体;31、安装板;311、第一限位板;312、连接杆;313、拉动区;314、抵接块;32、第一顶出板;321、挡板;33、第二顶出板;331、滑动板;332、第三驱动件;34、第一驱动件;40、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1,包括底板10、上模架本体20以及下模架本体30,上模架本体20设置于底板10的上方,下模架本体30设置于上模架本体20和底板10之间,底板10用于对整个模架进行支撑操作,上模架本体20和下模架本体30之间得以形成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腔40,上模架本体20通过螺栓对上模板进行固定,下模架本体30用于安装固定下模架,使得模具得以安装于安装腔40内,得以实现模架对模具进行安装固定操作。下模架本体30包括安装板31、第一顶出板32以及第二顶出板33,安装板31固定于底板10上,第一顶出板32以及第二顶出板33分设于安装板31的两侧,第一顶出板32以及第二顶出板33的下端均设有第一驱动件34,第一驱动件34为伸缩气缸,第一驱动件34固定于底板10上,当需要对下模板进行取出时,可同时启动两个第一驱动件34,两个第一驱动件34得以分别驱动第一顶出板32以及第二顶出板33向上运动,在第一顶出板32和第二顶出板33的作用下,得以实现通过对模具的左右两端将模具向上顶出,使得模具远离安装板31,同时由于安装板31固定于底板10上且第一顶出板32和第二顶出板33分设于安装板31的两侧,便于人们从安装板31和模具之间的空隙处将模具从第一顶出板32以及第二顶出板33上取出,整个取出过程便捷方便,且取出过程中不会对模具和模架造成损伤。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安装板31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两个第一限位板311分设于安装板31上,底板10上设有第二驱动件11,第二驱动件11为伸缩气缸,第二驱动件11分别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板311,第二驱动件11得以驱动第一限位板311进行前后移动,当对模具进行安装时,将上模板固定连接于上模架本体20上,再启动第二驱动件11,使得第二驱动件1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限位板311向外移动,此时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之间的距离得以变大,使得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不会干扰下模板放置于安装板31上,再将下模板放置于安装板31上,调整好下模板的位置后,再启动第二驱动件11,使得第二驱动件11得以向下运动,从而第二驱动件11得以带动两个第一限位板311向下模板收缩移动,直至两个第一限位板311分别抵接于下模板即停止运动,当两个第一限位板311抵接于下模板后,通过螺栓对第一限位板311和下模板之间进行固定,由此得以实现通过两个第一限位板311得以对下模板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调节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之间的距离得以实现对不同宽度的模具进行限位固定操作,使得模架适于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均能进行限位和安装,提高其实用性。
其中,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板311的上端固接有抵接块314,抵接块314横向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11上,当第一限位板311抵接于下模板的前后两侧时,抵接块314得以伸入下模板上的凹槽内,由此在抵接块314和凹槽的作用下,得以对下模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提高其安装的稳定性。抵接块314呈梯形结构,梯形结构得以有效地对下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行有效地限制,从而为模具自身加工过程做准备。
其中,如图5所示,各个第一限位板311的下方均设有连接杆312,连接杆31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限位板311,连接杆312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驱动件11,第二驱动件11得以通过连接杆312带动第一限位板311进行前后移动,第一限位板311上设有限位块,安装板31上设有限位槽,限位块滑动安装于限位槽,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作用下,在第二驱动件11通过连接杆312拉动第一限位板311时,使得第一限位板311得以在安装板31上进行前后移动,由此实现调节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宽度的模具进行限位固定操作,从而保证下模板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模具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发生偏移。
其中,如图5所示,两个连接杆312之间得以形成V形结构的拉动区313,当第二驱动件11的伸缩杆向上移动时,两个连接杆312之间得以向外扩张,此时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使得V形结构的拉动区313的角度变大,此时适用于对宽度较大的模具进行固定,当第二驱动件11的伸缩杆向下移动时,两个连接杆312之间得以向内收缩,此时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使得V形结构的拉动区313的角度变小,此时适用于对宽度较小的模具进行固定,由此得以实现通过单个第二驱动件11得以实现带动两个连接杆312运动,有效地简化整个装置,使得其操作更加简单便捷,通过单个第二驱动件11实现控制对两个第一限位板3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控,由此达到对不同大小模具进行限位固定操作,提高整个模架的实用性。
其中,如图1-3所示,第一顶出板32上设有用于对模具进行限位的挡板321,挡板321固接于第一顶出板32上,当对下模板进行安装时,先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34,使得第一驱动件34分别带动第一顶出板32以及第二顶出板33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顶出板32以及第二顶出板33的上表面与安装板31的上表面平齐,得以保证下模板安装于安装板31时的平稳性,当下模板放置于安装板31后,调节下模板的位置,使得下模板的左侧抵接于挡板321,使得挡板321得以对下模板的左侧进行限位操作,随后启动第三驱动件332,第三驱动件332得以带动滑动板331向左运动,使得滑动板331抵接于下模板的右侧,由此在挡板321和滑动板331的作用下,得以对下模板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固定操作,保障下模板在左右方向上的稳定性,使得其不会干扰模具的正常加工操作。
其中,如图1-3所示,第二顶出板33上设有滑动板331,滑动板331滑动安装于第二顶出板33上,滑动板331得以在第二顶出板33上进行左右滑动,滑动板331面向挡板321,通推动滑动板331,实现改变滑动板331和挡板321之间的距离,使得下模架本体30适于安装不同长度的下模板,从而提高下模架本体30的实用性。滑动板33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件332,第三驱动件332为伸缩气缸,第三驱动件332得以驱动滑动板331进行左右移动,当下模板安装前,先启动第三驱动件332,使得第三驱动件332带动滑动板331向右运动,使得滑动板331和挡板321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便于下模板放置于安装板31上,当下模板放置于安装板31上且其左侧抵接于挡板321后,再启动第三驱动件332,使得第三驱动件332得以带动滑动板331向左移动,使得滑动板331抵接于下模板的右侧,当挡板321和滑动板331分别抵接于下模板的左右两侧后,分别通过螺栓对挡板321和下模板的左侧以及滑动板331和下模板的右侧进行固接,由此得以实现通过挡板321和滑动板331的配合作用下,得以对下模板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固定操作,提高其安装的稳定性,保障其自身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整个模架通过第一限位板311、挡板321以及滑动板331得以实现从前后左右对下模板进行限位操作,得以对模具进行有效地限位安装操作,提高其安装的稳定性,使得其不会因安装不牢固而干扰模具自身的正常加工操作。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上模架本体以及下模架本体,所述上模架本体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下模架本体设置于所述上模架本体和底板之间,所述上模架本体和所述下模架本体之间得以形成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腔,所述下模架本体包括安装板、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顶出板以及所述第二顶出板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顶出板以及所述第二顶出板的下端均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得以分别驱动第一顶出板以及第二顶出板进行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分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驱动件得以驱动所述第一限位板进行前后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端固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方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得以形成V形结构的拉动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板上设有用于对模具进行限位的挡板,所述挡板固接于所述第一顶出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梁皮纹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板上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顶出板上,所述滑动板面向所述挡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得以驱动滑动板进行左右移动。
CN202122389114.8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Active CN215879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114.8U CN215879814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114.8U CN215879814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9814U true CN215879814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472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9114.8U Active CN215879814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9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041525A (ko) 차량의 크래시 박스용 노치 성형장치
CN102989858A (zh) 一种汽车内水切自动成型机
CN113561489A (zh) 一种脱模装置及3d打印机
CN215879814U (zh) 一种汽车前梁皮纹模架
CN1966239B (zh) 一种注压成型机的脱模顶出装置
CN213378936U (zh) 一种汽车前横梁管的冲压成型模具
CN210497897U (zh) 一种管状型材冲孔机
KR100801113B1 (ko) 자동차 도어 웨더스트립 결합바의 펀칭 및 벤딩 동시성형기
CN208853567U (zh) 一种一出二汽车轮罩的冲压模具
CN111016175A (zh) 一种3d打印机打印平台
CN110102639B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的冲压成型复合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CN214820095U (zh) 一种塑胶壳体加工模具
CN211591269U (zh) 一种带限位组件的吹瓶机
CN209272292U (zh) 一种细密网喇叭挡板折弯成型模具
CN209955183U (zh) 一种用于生产尾门下饰板的模具
CN220479957U (zh) 汽车纵梁热成型模具
CN201613302U (zh) 水平拉冲吊装斜楔装置
CN211965609U (zh) 一种u型螺栓压弯模具
CN21441947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顶出机构
CN210995948U (zh) 汽车安装支架折弯装置
CN215202543U (zh) 一种用于陶瓷板生产的间歇式连续成型辅助设备
CN216683117U (zh) 轻量化面料的低压注塑设备
CN220052626U (zh) 一种模具的定位装置
CN113001633B (zh) 一种注塑零件用多功能边缘裁切处理装置
CN215791114U (zh) 一种高强度抗压型拉杆箱的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