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0729U - 车用热补偿水壶 - Google Patents

车用热补偿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0729U
CN215850729U CN202122577663.8U CN202122577663U CN215850729U CN 215850729 U CN215850729 U CN 215850729U CN 202122577663 U CN202122577663 U CN 202122577663U CN 215850729 U CN215850729 U CN 215850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kettle
pipe
vehicle
thermal comp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76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尔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76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0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0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0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用热补偿水壶,包括壶体以及间隔设于壶体内的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壶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冷媒液体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其中,第一分隔件处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第二分隔件处于第二容纳腔与第三容纳腔之间,第一分隔件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第一排液口和排气口;壶体上还设有进气管、第一出液管、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进气管和第一出液管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分别与第三容纳腔连通,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参与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避免降低电池包的升温速率,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参与其他冷却系统的冷却循环回路,实现车用热补偿水壶一体多用的功能。

Description

车用热补偿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用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热补偿水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致力于发展电动汽车行业,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部件,为了使动力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需要在电动汽车内配置冷却系统以维持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状态。车用热补偿水壶是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主要起到储存冷却液的作用并参与到冷却循环回路中。
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性能会降低,为了避免动力电池因低温而无法正常工作,一般通过加热装置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处理以维持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状态,同时车用热补偿水壶内储存的冷却液还需要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以对电池包进行降温处理,避免电池包因温度过高而出现自燃、爆炸等风险。
然而,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中,现有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内储存的冷却液将全部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降低了电池包的升温速率,增加了加热时间和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用热补偿水壶,以解决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中,目前现有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内储存的冷却液将全部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导致增加加热时间和能耗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热补偿水壶,包括壶体以及间隔设于壶体内的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壶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冷媒液体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其中,第一分隔件处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第二分隔件处于第二容纳腔与第三容纳腔之间,第一分隔件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第一排液口和排气口;壶体上还设有进气管、第一出液管、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进气管和第一出液管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分别与第三容纳腔连通。
可选地,壶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分隔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二分隔件包括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间隔设于第一壳体的内壁,第二隔板和第四隔板间隔设于第二壳体的内壁;第一隔板在第一壳体上的位置与第二隔板在第二壳体上的位置相对应,第三隔板在第一壳体上的位置与第四隔板在第二壳体上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进气管和进液管设于第一壳体上,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设于第二壳体上。
可选地,排气口设于第一隔板上,第一排液口设于第二隔板上。
可选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或第四隔板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具有中空的间隔空间的双层隔板结构。
可选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呈网状分布的挡板,且挡板上设有第二排液口。
可选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加注管和第二加注管,第一加注管与第一容纳腔或第二容纳腔连通,第二加注管与第三容纳腔连通。
可选地,车用热补偿水壶还包括第一壶盖和第二壶盖,第一壶盖套设于第一加注管上,第二壶盖套设于第二加注管上。
可选地,第一壶盖和/或第二壶盖上设有溢出口。
可选地,壶体上还设有多个安装支架,车用热补偿水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设置于车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热补偿水壶中,由于壶体内间隔设有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以将壳体内的储存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当需要对电池包进行灭火处理时,第一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大量消耗后,使得第一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的液面低于第二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的液面,第二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将自第一排液口流向第一容纳腔内,从而不会影响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全部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以完成灭火处理,而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中,仅第一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内储存的冷却液全部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从而降低了电池包的升温速率,增加了加热时间和能耗的问题;同时,由于第三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均不连通,使得第三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可以参与到电动汽车内其他冷却系统的冷却循环回路中,从而实现了该车用热补偿水壶一体多用的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热补偿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热补偿水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热补偿水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热补偿水壶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热补偿水壶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用热补偿水壶;
1-壶体;
11-第一壳体;111-第一水室;112-第二水室;113-第三水室;114-挡板;115-第二排液口;
12-第二壳体;121-第四水室;122-第五水室;123-第六水室;124-防浪筋;
13a-第一隔板;13b-第二隔板;13c-第三隔板;13d-第四隔板;131-排气口;132-第一排液口;
14-安装支架;141-第一支架;142-第二支架;143-第三支架;144-第四支架;
15-进气管;16-第一出液管;17-进液管;18-第二出液管;19a-第一加注管;19b-第二加注管;
2-第一壶盖;
3-第二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它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热补偿水壶,包括壶体以及间隔设于壶体内的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壶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冷媒液体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其中,第一分隔件处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第二分隔件处于第二容纳腔与第三容纳腔之间;第一分隔件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第一排液口和排气口;壶体上还设有进气管、第一出液管、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进气管和第一出液管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分别与第三容纳腔连通。
具体地,为了便于理解说明书,预先设定壶体的各个方向用于后面的说明书,图1中左前侧方向为壶体的左侧,与之相对的方向为壶体的右侧,图1中左前侧的上部为壶体的上侧,与之相对的方向为壶体的下侧,图1中左上方侧为壶体的前侧,与之相对的方向为壶体的后侧,说明书中壶体及壶体中的各个部件出现的“前”、“后”、“左”、“右”、“上”、“下”均以图1中所示的方向为准。
请参见图1和图2,壶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上设有进气管15,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一出液管16,第一壳体11上设有进液管17,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二出液管18。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围绕以在壶体1的内部形成储存空间,用于容纳冷却液,壶体1内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分隔件(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分隔件(图中未示出),该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用于将壶体1内形成的储存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进气管15和第一出液管16与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相连通,进液管17和第二出液管18与第三容纳腔相连通。
该第一出液管16还与汽车内设置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管路(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目的在于将动力电池的温度保持在适合的范围内,以维持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状态。在冷却液管路内的冷却液的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例如在冷却液温度降低而体积减小时,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出液管16返回到冷却液管路中;在冷却液受热蒸发时,蒸发的冷却液则可以通过进气管15流入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内,并逐渐冷凝成液态的冷却液,从而完成冷却液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的循环。
该第二出液管18还与汽车内设置的电机对应的温度调节系统中的冷却液管路(图中未示出)相连通。电机温度调节系统目的在于对工作中的电机进行降温处理,防止电机因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以及可能出现自燃等风险。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出液管18返回到冷却液管路中;在冷却液受热后则可以通过进液管17流入第三容纳腔内,从而完成冷却液在电机温度调节系统中的循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液管16还可以与汽车内设置的空调等其他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管路相连通。
具体地,进气管15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出液管16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下侧壁中的任意一个,进液管17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第二出液管18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前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下侧壁上,进气管15和第一出液管16既可以位于同侧,也可以不位于同侧,进液管17和第二出液管18既可以位于同侧,也可以分别位于相邻或相对的两侧,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气管15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上,第一出液管16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后侧壁上,进液管17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上,第二出液管18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下侧壁上。
请参见图3,第一壳体11上还设有第一加注管19a和第二加注管19b,该第一加注管19a与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相连通,第二加注管19b与第三容纳腔相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加注管19a向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内添加冷却液,通过第二加注管19b向第三容纳腔内添加冷却液。
第一加注管19a或第二加注管19b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且第一加注管19a和第二加注管19b既可以位于同侧,也可以分别位于相邻或相对的两侧,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第一加注管19a和第二加注管19b均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第一加注管19a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左侧壁,第二加注管19b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后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第一加注管19a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右侧壁,第二加注管19b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第一加注管19a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第二加注管19b可以设置于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第一加注管19a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第二加注管19b可以设置于前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第一加注管19a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上侧壁,第二加注管19b可以设置于后侧壁、左侧壁或右侧壁中的任意一个。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加注管19a和第二加注管19b均同时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左侧壁上。
车用热补偿水壶100还包括第一壶盖2和第二壶盖3,第一壶盖2套设于第一加注管19a上,第二壶盖3套设于第二加注管19b上。第一壶盖2和/或第二壶盖3上还可以设有溢出口(图中未示出),当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和/或第三容纳腔内的空气或冷却液过多时,空气或冷却液可以自该溢出口溢出至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和/或第三容纳腔的外部。
具体地,第一壶盖2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一加注管19a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配合或卡接配合等方式与第一加注管19a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壶盖3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二加注管19b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配合或卡接配合等方式与第二加注管19b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加注管19a远离第一壳体11的端部设有外螺纹,第一壶盖2内设有内螺纹,第一壶盖2通过螺纹配合锁附于第一加注管19a上;第二加注管19b远离第一壳体11的端部设有外螺纹,第二壶盖3内设有内螺纹,第二壶盖3通过螺纹配合锁附于第二加注管19b上。
请参见图4和图5,第一分隔件包括第一隔板13a和第二隔板13b,第二分隔件包括第三隔板13c和第四隔板13d,其中,第一隔板13a和第三隔板13c间隔设于第一壳体11的内壁,第二隔板13b和第四隔板13d间隔设于第二壳体12的内壁;第一隔板13a在第一壳体11上的位置与第二隔板13b在第二壳体12上的位置相对应,第三隔板13c在第一壳体11上的位置与第四隔板13d在第二壳体12上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隔板13a、第三隔板13c以及第一壳体11共同围绕形成依次排列分布的第一水室111、第二水室112和第三水室113,进气管15与第一水室111或第二水室112相连通,进液管17和第二加注管19b分别与第三水室113相连通。
第一壳体11在位于第一水室111、第二水室112和第三水室113中的内壁上还分别设有多个呈网状分布的挡板114,可以将第一水室111、第二水室112和第三水室113分隔成多个子水室,且每一个挡板114上还设有第二排液口115,以连通各个子水室,不仅可以对冷却液的流动造成阻力,从而减小因汽车运行造成冷却液晃动而形成的水流声,还可以增加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焊接面积,由此增强壶体1的强度和承压能力。
第二隔板13b、第四隔板13d和第二壳体12共同围绕形成依次排列分布的第四水室121、第五水室122和第六水室123,第一出液管16与第四水室121相连通,第二出液管18与第六水室123相连通。
第一壳体11在第四水室121、第五水室122和第六水室123中的内壁上还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防浪筋124,从而可以对冷却液的流动造成阻力,从而进一步地减小因汽车运行造成冷却液晃动而形成的水流声。
当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焊接连为一体后,第一水室111和第四水室121共同组成第一容纳腔,第二水室112和第五水室122共同组成第二容纳腔,第三水室113和第六水室123共同组成第三容纳腔;第一隔板13a和第二隔板13b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第三隔板13c和第四隔板13d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也可以通过卡接或其他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还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等方式而连为一体。
排气口131设于第一隔板13a上,第一排液口132设于第二隔板13b上,以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通过排气口131可以使得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的气压相同,当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大量消耗后,由于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的液面低于第二容纳腔内冷却液的液面,第二容纳腔内的冷却液可以自第一排液口132流向第一容纳腔内,并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
第一隔板13a、第二隔板13b、第三隔板13c或第四隔板13d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具有中空的间隔空间的双层隔板结构。通过双层隔板结构的设计,既可以防止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和/或第二容纳腔与第三容纳腔之间相互渗漏的,也可以起到加强壶体1的结构强度的作用,避免壶体1变形造成焊接不良的问题,还可以防止由于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的因温度不同而相互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3a、第三隔板13c和第四隔板13d为具有中空的间隔空间的双层隔板结构。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壶体1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支架14,该车用热补偿水壶100通过安装支架14固定设置于车内。
具体地,安装支架14包括第一支架141、第二支架142、第三支架143和第四支架144,其中,第一支架141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上,第二支架142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后侧壁上,第三支架143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上,第四支架144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前侧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架141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第二支架142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前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下侧壁中的任意一个,第三支架143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上侧壁中的任意一个,第四支架144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或下侧壁中的任意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车用热补偿水壶100中,由于壶体1内间隔设有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以将壳体内的储存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当需要对电池包进行灭火处理时,第一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大量消耗后,使得第一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的液面低于第二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的液面,第二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将自第一排液口132流向第一容纳腔内,从而不会影响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全部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以完成灭火处理,而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中,仅第一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车用热补偿水壶100内储存的冷却液全部参与到电池包冷却循环回路中,从而降低了电池包的升温速率,增加了加热时间和能耗的问题。
此外,由于第三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均不连通,使得第三容纳腔内储存的冷却液可以参与到电动汽车内其他冷却系统的冷却循环回路中,从而实现了该车用热补偿水壶100一体多用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以及间隔设于所述壶体内的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所述壶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冷媒液体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分隔件处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所述第二分隔件处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之间,所述第一分隔件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一排液口和排气口;
所述壶体上还设有进气管、第一出液管、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进气管和第一出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进液管和所述第二出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分隔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分隔件包括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
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隔板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位置与所述第四隔板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液管设于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出液管和所述第二出液管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一排液口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或所述第四隔板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具有中空的间隔空间的双层隔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呈网状分布的挡板,且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排液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加注管和第二加注管,所述第一加注管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或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加注管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热补偿水壶还包括第一壶盖和第二壶盖,所述第一壶盖套设于所述第一加注管上,所述第二壶盖套设于所述第二加注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壶盖和/或所述第二壶盖上设有溢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热补偿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上还设有多个安装支架,所述车用热补偿水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设置于车内。
CN202122577663.8U 2021-10-25 2021-10-25 车用热补偿水壶 Active CN215850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663.8U CN215850729U (zh) 2021-10-25 2021-10-25 车用热补偿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663.8U CN215850729U (zh) 2021-10-25 2021-10-25 车用热补偿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0729U true CN21585072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6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7663.8U Active CN215850729U (zh) 2021-10-25 2021-10-25 车用热补偿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0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14785B2 (ja) 電池パック
US11165109B2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battery pack
US20210219466A1 (en) Coolant supplying module
JP2020035709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冷却構造
JP2007172937A (ja) 電池パックの筐体構造
CN215850729U (zh) 车用热补偿水壶
CN114001514A (zh) 制冷设备
CN209398488U (zh) 副水箱及汽车
CN113250806B (zh) 膨胀水壶、冷却系统及汽车
JP2001152977A (ja) キャニスタモジュール
JP4890286B2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および同タンクを備えた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217129634U (zh) 膨胀水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761912U (zh) 散热器总成和车辆
JP6285197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215370015U (zh) 电动汽车膨胀箱
CN219583942U (zh) 水壶及车辆冷却系统
CN210591361U (zh) 一种膨胀水壶
CN215826467U (zh) 用于车辆的膨胀水壶组件及车辆
CN217841820U (zh) 一种隔热可靠的膨胀水箱
CN108928789B (zh) 苏打水机
JP7000844B2 (ja) 鉛蓄電池
CN215370014U (zh) 竖直安装式膨胀水箱
CN219301101U (zh) 膨胀水箱及汽车
CN216407313U (zh) 具有改进型流道结构的车用壶体
CN216302066U (zh) 一种用于车辆中的两厢壶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