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1101U - 膨胀水箱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膨胀水箱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1101U
CN219301101U CN202223193277.XU CN202223193277U CN219301101U CN 219301101 U CN219301101 U CN 219301101U CN 202223193277 U CN202223193277 U CN 202223193277U CN 219301101 U CN219301101 U CN 219301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tank
baffle
sub
effus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32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超
陈沙沙
韩恒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32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1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1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1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水箱及汽车。该膨胀水箱包括壳体以及隔板。壳体内设有积液腔且顶部设有与积液腔连通的注液口。隔板设置于积液腔内以将积液腔分割为多个子积液腔;其中隔板上设有迂回过道以连通相邻两个子积液腔。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隔板配合迂回通道结构,使得该膨胀水箱内的各子积液腔中的温度相对较为独立,互相影响较小,其次,相邻两个子积液腔连通,也能尽量保证各子积液腔中的液位适宜。

Description

膨胀水箱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水箱及汽车。
背景技术
膨胀水箱是汽车的冷却回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用来缓冲因温度变化而带来的冷却液的体积变化,维持冷却回路系统中的压力稳定。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电动车,根据热管理原理,可将冷却系统回路分为电驱冷却循环回路、电池冷却循环回路以及暖风冷却循环回路,各冷却循环回路均需配置一个膨胀水箱。多个膨胀水箱占用整车空间较大,不方便布置,且需要对个膨胀水箱分别注液,效率低下。
目前已有将膨胀水箱集成化设计的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各集成化设计的各腔体连通不同的冷却循环回路,因此各腔体的冷却液存在温差并形成热传导,导致各腔体的冷却液的温度并不匹配相应的冷却循环回路所需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膨胀水箱及汽车,该膨胀水箱内的各子积液腔中的温度相对较为独立,互相影响较小,其次,相邻两个子积液腔连通,也能尽量保证各子积液腔中的液位适宜。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膨胀水箱,该膨胀水箱包括:
壳体,内设有积液腔且顶部设有与积液腔连通的注液口;以及
隔板,设置于积液腔内以将积液腔分割为多个子积液腔;
其中,隔板上设有迂回过道以连通相邻两个子积液腔。
可选地,隔板的底端设有贯通孔,隔板设有挡板结构,挡板结构位于贯通孔的轴向两侧并与贯通孔共同限定出迂回过道。
可选地,挡板结构包括相对布置在贯通孔的径向两侧的挡板,挡板包括遮挡在贯通孔的轴向外侧的挡板段以及连接在挡板段的端部与隔板之间的连接板段,两侧的挡板中的各挡板段沿贯通孔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
可选地,壳体包括上下拼装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设有朝下伸出的上隔板段,下壳体设有与上隔板段相对设置的下隔板段,上隔板段与下隔板段拼接形成隔板,挡板结构设置于下壳体内。
可选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液管,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液管,各子积液腔连通有至少一个进液管以及至少一个出液管。
可选地,注液口位于上壳体的顶部并与各子积液腔均连通。
可选地,上壳体、上隔板段以及进液管一体成型设置,下壳体、下隔板段、挡板结构以及出液管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隔板内夹设有隔热层。
可选地,膨胀水箱还包括盖合注液口的压力盖。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根据上述的膨胀水箱。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的积液腔用于盛放冷却液,具体可通过注液口将冷却液注入至积液腔内。该积液腔被隔板分割成多个子积液腔。为了降低各子积液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减少各子积液腔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相互影响。特别地,隔板上设有迂回过道,迂回过道能够使得各子积液腔内的冷却液相互流通,保证各子积液腔中的液位基本一致,从而降低任一子积液腔出现液位过低的风险。同时由于迂回过道降低了冷却液的流通速度,减少不同子积液腔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尽量保证各子积液腔中的冷却液温度独立,以适配不同的冷却循环回路所需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膨胀水箱的剖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积液腔;111、子积液腔;12、注液口;13、上壳体;14、下壳体;15、进液管;16、出液管;
20、隔板;21、迂回过道;22、贯通孔;23、挡板结构;231、挡板;2311、挡板段;2312、连接板段;24、上隔板段;25、下隔板段;26、隔热层;
30、压力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本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释的目的,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承前所述,现有集成有多个腔体的膨胀水箱,各腔体中的冷却液具有温差并形成热传导,导致各腔体的冷却液的温度并不匹配相应的冷却循环回路所需的温度。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膨胀水箱,该膨胀水箱内的各子积液腔111中的温度相对较为独立,互相影响较小,其次,相邻两个子积液腔111连通,也能尽量保证各子积液腔111中的液位适宜。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膨胀水箱的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膨胀水箱,该膨胀水箱包括壳体10以及隔板20。壳体10内设有积液腔11且顶部设有与积液腔11连通的注液口12。隔板20设置于积液腔11内以将积液腔11分割为多个子积液腔111。其中,隔板20上设有迂回过道21以连通相邻两个子积液腔111。
具体地,壳体10内的积液腔11用于盛放冷却液,具体可通过注液口12将冷却液注入至积液腔11内。该积液腔11被隔板20分割成多个子积液腔111,子积液腔111能够与不同的冷却循环回路连通,换言之,该膨胀水箱能够连接多个不同的循环冷却回路,即该膨胀水箱具备较高的集成化程度。为了降低各子积液腔111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减少各子积液腔111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相互影响。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0上设有迂回过道21,迂回过道21能够使得各子积液腔111内的冷却液相互流通,保证各子积液腔111中的液位基本一致,从而降低任一子积液腔111出现液位过低的风险。同时由于迂回过道21降低了冷却液的流通速度,减少不同子积液腔111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尽量保证各子积液腔111中的冷却液温度独立,以适配不同的冷却循环回路所需的温度。
进一步地,隔板20的底端设有贯通孔22,隔板20设有挡板结构23,挡板结构23位于贯通孔22的轴向两侧并与贯通孔22共同限定出迂回过道21。
具体地,迂回过道21主要由挡板结构23与隔板20共同限定而成,具体在隔板20的底端设有贯通孔22,位于贯通孔22的轴向两侧的挡板结构23阻碍冷却液直接流通,降低冷却液流速。在本实施例中,贯通孔22设置隔板20的底端,如此在子积液腔111的液位较低的情况下,并不影响相邻两个子积液腔111中冷却液的流通。
进一步地,挡板结构23包括相对布置在贯通孔22的径向两侧的挡板231,挡板231包括遮挡在贯通孔22的轴向外侧的挡板段2311以及连接在挡板段2311的端部与隔板20之间的连接板段2312,两侧的挡板231中的各挡板段2311沿贯通孔22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
具体地,挡板结构23主要由挡板231构成,挡板231布置在贯通孔22的径向两侧。挡板231由挡板段2311以及连接板段2312构成,挡板段2311用于阻碍冷却液的流通,连接板段2312连接隔板20与挡板段2311。由于挡板段2311沿贯通孔22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挡板段2311阻碍了冷却液的流通,并且间隔布置的挡板段2311与隔板20形成了弯折迂回的狭缝通道,弯折迂回的狭缝通道与贯通孔22连通以形成迂回过道21。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位于一侧的挡板结构23包括两个挡板231,两个挡板231分别布置在贯通孔22的径向两侧,其中一者与隔板20形成尺寸较大的狭缝,另一者上的挡板段2311伸入较大的狭缝内以分割成两个较小且连通的狭缝,从而形成迂回的狭缝通道。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径向两侧的挡板231中的挡板段2311的数量可适量增加,即挡板231呈梳齿状,不同侧的挡板23上的各挡板段2311朝向彼此伸出,且各挡板段2311在贯通孔22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如此能够形成更长的狭缝通道,加长迂回过道21的长度,以进一步提高阻碍冷却液流通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上下拼装的上壳体13以及下壳体14,上壳体13设有朝下伸出的上隔板段24,下壳体14设有与上隔板段24相对设置的下隔板段25,上隔板段24与下隔板段25拼接形成隔板20,挡板结构23设置于下壳体14内。
具体地,该壳体10有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沿上下方向拼装而成,由于该壳体10由两部分拼装构成,因而隔板20也被分割为上隔板段24以及下隔板段25。上隔板段24设置在上壳体13内,下隔板段25设置在下壳体14内,承前所述,贯通孔22位于隔板20的底端,因而,贯通孔22也位于下隔板段25上,相应地也可将挡板结构23设置于下壳体14内,由于挡板结构23位于贯通孔22的轴向两侧,即位于下隔板段25的两侧。
进一步地,上壳体13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液管15,下壳体14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液管16,各子积液腔111连通有至少一个进液管15以及至少一个出液管16。
具体地,通过进液管15以及出液管16即可将该膨胀水箱安装于冷却循环回路,由于各子积液腔111设置在不同的冷却循环回路上,因此,各子积液腔111对应设有进液管15以及出液管16,冷却液从进液管15流入,从出液管16流出。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实施例中,积液腔11被分割为两个子积液腔111,两个子积液腔111各分别连通有一个进液管15以及出液管16,当然各子积液腔111连通进液管15与出液管16的数量可根据使用情况适当调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壳体13、上隔板段24以及进液管15一体成型设置,下壳体14、下隔板段25、挡板结构23以及出液管16一体成型设置。具体地,该膨胀水箱由上构件与下构件上下拼装而成,上构件一体成型设置并由上壳体13、上隔板段24以及进液管15构成,下构件一体成型设置并由下壳体14、下隔板段25、挡板结构23以及出液管16构成,换言之,该膨胀水箱由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的上构件与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的下构件拼装而成。需要说明的是,膨胀水箱一般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因而可采用注塑、吹塑等一体成型工艺加工制成,加工工艺成熟,一体成型加工出来的塑料件结构强度较高。
当然,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壳体13、上隔板段24以及进液管15也可通过焊接工艺拼装,当然,下壳体14、下隔板段25、挡板结构23以及出液管16也可通过焊接工艺拼装。采用焊接工艺,制作过程复杂,相比较而言,优选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可以理解地,承前所述,注液口12位于壳体10的顶部,因此位于上壳体13的顶部。优选地,注液口12与各子积液腔111均连通。承前所述,尽管迂回过道21连通了各子积液腔,但是迂回过道21具有阻碍冷却液流速过快的功能,迂回过道21较为狭窄,如此在注液口12仅与其中一个子积液腔111连通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注液效率,因而将注液口12与各子积液腔111均连通设置,如此才能保证注液效率。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膨胀水箱具有两个子积液腔111,注液口12设置在两子积液腔111的相交处的上方,从注液口12注入的冷却液能够同时流入两个子积液腔111中。
可以理解地,注液口12在图示实施例中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两个子积液腔111的情况。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注液口12处设置分流通道以分别连通不同的子积液腔111。换言之,注液口12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图示实施例。
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降低热量损失,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隔板20内夹设有隔热层26。具体地,隔热层26主要由隔热材料制成,包括例如隔热泡沫、隔热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膨胀水箱还包括盖合注液口12的压力盖30。压力盖30用于密封罩盖注液口12,防止冷却液溅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膨胀水箱。由于该汽车包括上述的膨胀水箱,因而显然具备由上述水箱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例如,可将该膨胀水箱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由于该膨胀水箱的集成化程度较高,电机冷却循环回路、电池冷却循环回路、空调冷却循环回路可共用该膨胀水箱,降低了水箱布置难度。当然,膨胀水箱还具备其它优点,在此不做一一重复说明。
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如果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产品所涉及到的全部或部分子模块通过稠合、简单变化、互相变换等方式进行组合、替换,如各组件摆放移动位置;或者将其所构成的产品一体设置;或者可拆卸设计;凡组合后的组件可以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设备/装置/系统,用这样的设备/装置/系统代替本实用新型相应组件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包括:
壳体(10),内设有积液腔(11)且顶部设有与所述积液腔(11)连通的注液口(12);以及
隔板(20),设置于所述积液腔(11)内以将所述积液腔(11)分割为多个子积液腔(111);
其中,所述隔板(20)上设有迂回过道(21)以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子积液腔(111),所述隔板(20)内夹设有隔热层(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的底端设有贯通孔(22),所述隔板(20)设有挡板结构(23),所述挡板结构(23)位于所述贯通孔(22)的轴向两侧并与所述贯通孔(22)共同限定出所述迂回过道(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结构(23)包括相对布置在所述贯通孔(22)的径向两侧的挡板(231),所述挡板(231)包括遮挡在所述贯通孔(22)的轴向外侧的挡板段(2311)以及连接在所述挡板段(2311)的端部与所述隔板(20)之间的连接板段(2312),两侧的所述挡板(231)中的各所述挡板段(2311)沿所述贯通孔(22)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上下拼装的上壳体(13)以及下壳体(14),所述上壳体(13)设有朝下伸出的上隔板段(24),所述下壳体(14)设有与所述上隔板段(24)相对设置的下隔板段(25),所述上隔板段(24)与所述下隔板段(25)拼接形成所述隔板(20),所述挡板结构(23)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3)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液管(15),所述下壳体(14)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液管(16),各所述子积液腔(111)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进液管(15)以及至少一个出液管(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12)位于所述上壳体(13)的顶部并与各所述子积液腔(111)均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3)、所述上隔板段(24)以及所述进液管(15)一体成型设置,所述下壳体(14)、所述下隔板段(25)、所述挡板结构(23)以及所述出液管(16)一体成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还包括盖合所述注液口(12)的压力盖(30)。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水箱。
CN202223193277.XU 2022-11-30 2022-11-30 膨胀水箱及汽车 Active CN219301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3277.XU CN219301101U (zh) 2022-11-30 2022-11-30 膨胀水箱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3277.XU CN219301101U (zh) 2022-11-30 2022-11-30 膨胀水箱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1101U true CN219301101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3277.XU Active CN219301101U (zh) 2022-11-30 2022-11-30 膨胀水箱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1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5402B2 (en)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vehicle and associated air-conditioning and/or heating unit
JP6203726B2 (ja) 自動車用の電気加熱装置ならびに関連付けられた空調および/または加熱ユニット
WO2008050221A2 (en) Thermal storage device
JPH09166368A (ja) 熱交換器
CN211980692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1256495B (zh) 换热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9301101U (zh) 膨胀水箱及汽车
CN219638943U (zh) 膨胀水壶
JP4890286B2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および同タンクを備えた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KR101170610B1 (ko) 축냉 열교환기
CN215771325U (zh) 电池包、电池系统及电动车
CN111584968B (zh) 电池调温装置、具有该电池调温装置的电池模块以及交通工具
CN10971339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结构
CN210591361U (zh) 一种膨胀水壶
CN114834209A (zh) 冷却液路集成座、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9583942U (zh) 水壶及车辆冷却系统
CN220053441U (zh) 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215292663U (zh) 一种集成式膨胀水箱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112356656A (zh) 储液罐及汽车冷却系统
CN209795169U (zh) 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764144U (zh) 膨胀水壶及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15832554U (zh) 一种散热器水箱
CN213016529U (zh) 膨胀水箱
CN218414754U (zh) 动力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新能源车辆
CN213401307U (zh) 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和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