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8760U -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8760U
CN215848760U CN202120224031.0U CN202120224031U CN215848760U CN 215848760 U CN215848760 U CN 215848760U CN 202120224031 U CN202120224031 U CN 202120224031U CN 215848760 U CN215848760 U CN 215848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ection
die
mould
variable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240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2240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8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8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8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用于成型变截面预制件,包括:一长条状的敞口模,敞口模沿长度方向形成交替排列的细模腔段和粗模腔段;以及顶造型模,顶造型模可移动地盖设于细模腔段的顶部,敞口模的侧壁设有盖合定位部以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定位顶造型模,细模腔段和顶造型模配合以造型变截面预制件的小截面段,敞口模在未放置顶造型模的区域用以造型变截面预制件的大截面段。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化成型模具且提高变截面预制件成型质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背景技术
预制件由于可提前在工厂预制成型,从而减少对施工现场的造成的环境污染,且大幅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因此预制件深受建筑从业者的关注。其中,预制件大多用于地基施工,关于预制件的承载力以及侧模阻力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因此,具有变截面结构的预制件出现在大众视野,预制件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不同尺寸大小的截面段,即大截面段和小截面段,其中,大截面段相对于小截面段在厚度方向上外凸,从而与接触的土壤具有良好的受力,强化与接触土体的结合,增强预制件的侧模阻力,提高承载效果。
如何实现对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是所面临的紧要问题,传统生产模具无法适应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且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因此对模具进行简化改进并且保障变截面预制件的成型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模具无法简单制作高质量变截面预制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用于成型变截面预制件,包括:一长条状的敞口模,所述敞口模沿长度方向形成交替排列的细模腔段和粗模腔段;以及顶造型模,所述顶造型模可移动地盖设于所述细模腔段的顶部;
其中,所述敞口模的侧壁设有盖合定位部以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定位所述顶造型模,所述细模腔段和所述顶造型模配合以造型变截面预制件的小截面段,所述敞口模在未放置顶造型模的区域用以造型变截面预制构件的大截面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所述敞口模包括:具有长条型模腔且顶部呈敞口的基础模以及若干个间隔放置在所述长条型模腔内的下造型模,所述下造型模的外壁至少于端部贴紧所述长条型模腔的腔壁,且下造型模的成型腔与长条型模腔之间相互贯通,下造型模和顶造型模在竖向上相互对齐;
其中,所述顶造型模的壁厚大于等于粗模腔段与细模腔段顶部之间形成的高度差,顶造型模可拆卸安装于下造型模侧模的顶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所述顶造型模上焊接和/或粘接有至少一个把手组件;
其中,所述把手组件与顶造型模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在构成敞口模的基础模的侧模顶部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盖合定位部;
其中,所述盖合定位部可以是定位槽或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所述下造型模与基础模之间可拆卸连接固定,或者,所述基础模与下造型模之间焊接和/或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所述下造型模纵向两端的边缘朝向基础模的内壁向外延展有变径段;
其中,所述顶造型模朝向成型腔的一侧具有与下造型模两端变径段形状大致相同的轮廓面,且该轮廓面低于基础模的侧模顶部敞口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所述基础模沿长条型模腔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有蒸汽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在所述基础模和/或顶造型模上设置有振动装置;
其中,所述振动装置位于基础模和/或顶造型模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包括至少两个如以上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所述基础模沿横向方向设有至少两排,相邻基础模内的下造型模在横向上对齐和/或相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中,相邻的所述基础模之间共用部分侧模;
其中,至少两排相邻的所述基础模内的至少一个下造型模共用同一顶造型模,所述基础模的至少一侧模与顶造型模对应位置设有缺口,所述顶造型模设有与缺口相配的封堵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设置具有长条状的敞口模以及顶造型模,其中,敞口模沿长度方向形成交替排列的细模腔段和粗模腔段,且顶造型模可移动地盖设于细模腔段的顶部,在敞口模的侧壁设有盖合定位部以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定位顶造型模,布料时,可直接从敞口模的上方向模腔内倾倒混凝土用以成型变截面预制件,其中,变截面预制件的大截面段由敞口模的粗模腔段预制成型,而变截面预制件的小截面段由敞口模的细模腔段和顶造型模配合成型,另外,变截面预制件的大截面段与小截面段衔接过渡的位置直接由顶造型模的端部预制成型,直接避免需要对变截面预制件上表面再额外造型的麻烦,通过简单的布料即可成型变截面预制件的大小截面段,该种模具结构,减少了模具对变截面处复杂的加工工艺,保障了变截面预制件的成型质量前提下,简化了模具的制作工艺提高了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下造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中顶造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中顶造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
1、敞口模;11、基础模;111、盖合定位部;112、长条型模腔;12、下造型模;121、成型腔;122、变径段;2、顶造型模;21、把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其中,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变截面预制件由于具有的不同尺寸的变截面段从而使得该预制件具备良好的抗拔性能和侧模阻力,但是,用来生产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粗细模腔的过渡段的制作具有复杂的制作工艺,根据传统的模具制作经验可知,大多数模具常采用焊接形成,但是,对于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焊接往往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一种情况是,在对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粗细模腔的过渡段焊接时,由于模具材料或焊接工艺存在的问题往往会导致粗细模腔相接处在焊接时发生变形,严重的影响整个模具的制作,整体制作方法过于复杂,另一种情况是,在变截面预制件成型以后,往往需要单独对变截面预制件的粗截面段的上表面进行单独造型,降低了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效率,且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规格过于单一,一种规格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往往只能用来生产这一种规格的模具,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整体通用性不高。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变截面预制件成型后,再单独对变截面预制件的粗截面段的上表面造型,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主要用来成型变截面预制件,可一次成型粗细截面段的造型,该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包括:具有一长条状的敞口模1,敞口模1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交替排列的细模腔段和粗模腔段;以及一个顶造型模2,其中,敞口模1的侧壁设有盖合定位部111以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定位顶造型模2,避免顶造型模2在成型变截面预制件时发生偏移,细模腔段和顶造型模2配合以造型变截面预制构件的小截面段,敞口模1在未放置顶造型模2的区域用以造型变截面预制构件的大截面段。此种结构,布料时,可直接从敞口模1的上方向模腔内倾倒混凝土用以成型变截面预制件,其中,变截面预制件的大截面段由敞口模1的粗模腔段预制成型,而变截面预制件的小截面段由敞口模1的细模腔段和顶造型模2配合成型,另外,变截面预制件的大截面段与小截面段衔接过渡的位置直接由顶造型模2的端部预制成型,直接避免需要对变截面预制件上表面再额外造型的麻烦,通过简单的布料即可成型变截面预制件的大小截面段,简化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加工工艺提高了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变截面预制件的成型质量。如图2或3所示,敞口模1包括:具有长条型模腔112且顶部呈敞口的基础模11以及若干个间隔放置在长条型模腔112内的下造型模12,其中,下造型模12的外壁至少于端部紧紧贴敷于基础模11的长条型模腔112的腔壁上,且下造型模12的成型腔121与长条型模腔112之间相互贯通,在下造型模12顶部设置有与下造型模12一一对应且竖向上相互对齐的顶造型模2,下造型模12的成型腔121即为敞口模1沿长度方向形成的细模腔段,顶造型模2与成型腔121配合形成变截面预制构件的小截面段,在长条型模腔112未放置下造型模12的区域即为敞口模1沿长度方向形成的粗模腔段,形成变截面预制构件的大截面段,简单的,如图3所示,当下造型模12放置于基础模11的长条型模腔112内,基础模11和下造型模12均具有一定的壁厚,故可以形成径向上不同尺寸大小的粗细模腔段,即基础模11的长条型模腔112的径向尺寸大于下造型模12的成型腔121的径向尺寸,在长条型模腔1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下造型模12之间的距离小于下造型模12的长度值,使得变截面预制件的小截面段比大截面段长,变截面预制件从而具有更好的抗拔性能和侧模阻力。
其中,据上文所提到的基础模11与下造型模12之间可拆卸连接固定,其连接固定方式较为灵活,例如,可采用螺栓、螺钉等方式将两者可拆卸连接固定,一方面,当基础模11和下造型模12之间任意一个出现磨损或损坏情况,可及时更换维修,另一方面,可预制不同规格大小的变截面预制件,采用不同壁厚大小的下造型模12,生产出不同尺寸小截面段的变截面预制件,可应对变截面预制件的不同规格的生产需求,从而将不同壁厚大小的基础模11和下造型模12之间进行配合使用,提高了模具的整体通用性以及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效率。或者,基础模11与下造型模12之间焊接和/或粘接固定,加强基础模11与下造型模12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避免在灌注混凝土的冲击下下造型模12位置发生变动。
在本实施例中,顶造型模2的壁厚大于等于粗模腔段与细模腔段顶部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免于在进行混凝土布料时,避免位于粗模腔段的混凝土料流入顶造型模2顶部需要清理的麻烦,更甚至会和与细模腔段相邻的两个粗模腔段中的混凝土料混合,从而将顶造型模2覆盖于混凝土料下,待混凝土凝固以后,会造成顶造型模2与细模腔段混合在一起从而导致顶造型模2无法取出,其中,如图3所示,顶造型模2可拆卸安装于下造型模12侧模的顶部位置,一方面,保证变截面预制件的小截面段在下造型模12与顶造型模2完整成型,另一方面,待变截面预制件成型以后,可将顶造型模2从下造型模12侧模的顶部位置拆除,随后对变截面预制件脱模,使得变截面预制件脱模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在顶造型模2上焊接和/或粘接有至少一个把手组件21,在变截面预制件在模具中成型以后,利用把手组件21将顶造型模2从下造型模12的侧模顶部脱离下来,便于变截面预制件的脱模,在本实施例中,把手组件21与顶造型模2为一体结构作为最适用的技术方案。其中,如图3所示,在构成敞口模1的基础模11的侧模顶部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盖合定位部111,一方面,便于对放置于基础模11长条型模腔112内的下造型模12起到定位效果,防止下造型模12在基础模11的长条型模腔112内放置的位置距离大小不一,从而导致所形成的变截面预制件大小截面段的长度不一致,影响变截面预制件的成型质量。另一方面,该盖合定位部111还可以供把手组件21和/或顶造型模2穿过,对变截面预制件脱模时,可以将顶造型模2通过盖合定位部111从基础模11的一侧拉出,完成脱模。该盖合定位部111可以是定位槽或定位孔。如图8所示,盖合定位部111为定位孔时,顶造型模2穿过定位孔放置于下造型模12的侧模顶部,其把手组件21搭载在定位孔上,对变截面预制件脱模时,利用把手组件21将顶造型模2抬起一定高度,即顶造型模2与下造型模12顶部接触的面高于所形成的小截面段的顶部位置后,从一侧将顶造型模2通过定位孔拉出基础模11,完成脱模,从一侧推拉进行合模脱模,基础模11对顶造型模2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了顶造型模2与下造型模12之间的密封效果以及防止在预制过程中受到震动顶造型模2发生部分偏移影响成型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下造型模12两端的边缘朝向基础模11的内壁向外延伸有变径段122,简单的理解,由于基础模11的长条型模腔112与下造型模12的成型腔121尺寸大小不同,故两者之间由变径段122过渡衔接,变径段122与下造型模12的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得变截面预制件具有更好的受力,其中,顶造型模2朝向成型腔121的一侧具有与下造型模12两端变径段122形状大致相同的轮廓面,就是顶造型模2的两端与下造型模12结合的地方形成完整的变径段122,保证变截面预制件大小截面段接触的位置周向均为变径段122,且该轮廓面低于基础模11的侧模顶部敞口的水平高度,主要是为了形成的变截面预制件小截面段顶部低于大截面的顶部高度,使得变截面预制件具有更好的成型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基础模11沿着长条型模腔112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有蒸汽通道(图中未画出),变截面预制件由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预制而成,混凝土内含有大量水分,在变截面预制件成型以后减少混凝土内的含水量,混凝土凝固成型,故蒸汽通道可以加快对变截面预制件的蒸养,加速混凝土内水分的流失,提高变截面预制件的成型效率。
在变截面预制件预制成型以后,需要将其进行脱模,一般情况下,成型后的变截面预制件会与模具之间部分粘黏,导致脱模比较困难,在基础模11和/或顶造型模2上设置有振动装置,待变截面预制件成型以后,通过振动装置振动,使得变截面预制件和模具之间发生松动,从而进行脱模,提高了脱模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或图9所示,设置有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包括至少两个如上面提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而成,其中,基础模11沿着横向方向设有至少两排,相邻基础模11内的下造型模12在纵向上对齐和/或相错设置,此种结构形式,保证了变截面预制件可批量生产,提高了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效率。其中,相邻的基础模11共用部分侧模,可以节省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的材料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如图6所示,至少两排相邻的基础模11内的至少一个下造型模12共用同一顶造型模2,基础模11的至少一侧模,与顶造型模2对应位置设有缺口,顶造型模2设有与缺口相配的封堵条,对变截面预制件生产时,一个顶造型模2即可实现对小截面段的成型,且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变截面预制件的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用于成型变截面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条状的敞口模(1),所述敞口模(1)沿长度方向形成交替排列的细模腔段和粗模腔段;以及顶造型模(2),所述顶造型模(2)可移动地盖设于所述细模腔段的顶部;
其中,所述敞口模(1)的侧壁设有盖合定位部(111)以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定位所述顶造型模(2),所述细模腔段和所述顶造型模(2)配合以造型变截面预制件的小截面段,所述敞口模(1)在未放置顶造型模(2)的区域用以造型变截面预制件的大截面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模(1)包括:具有长条型模腔(112)且顶部呈敞口的基础模(11)以及若干个间隔放置在所述长条型模腔(112)内的下造型模(12),所述下造型模(12)的外壁至少于端部贴紧所述长条型模腔(112)的腔壁,且所述下造型模(12)的成型腔(121)与长条型模腔(112)之间相互贯通,所述下造型模(12)和顶造型模(2)在竖向上相互对齐;
所述顶造型模(2)的壁厚大于等于粗模腔段与细模腔段顶部之间形成的高度差,顶造型模(2)可拆卸安装于下造型模(12)侧模的顶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造型模(2)上焊接和/或粘接有至少一个把手组件(21);
所述把手组件(21)与顶造型模(2)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敞口模(1)的基础模(11)的侧模顶部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盖合定位部(111);
其中,所述盖合定位部(111)可以是定位槽或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造型模(12)与基础模(11)之间可拆卸连接固定;
或者,所述基础模(11)与下造型模(12)之间焊接和/或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造型模(12)纵向两端的边缘朝向基础模(11)的内壁向外延展有变径段(122),
其中,所述顶造型模(2)朝向成型腔(121)的一侧具有与下造型模(12)两端变径段(122)形状大致相同的轮廓面,且该轮廓面低于基础模(11)的侧模顶部敞口的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模(11)沿长条型模腔(112)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有蒸汽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模(11)和/或顶造型模(2)上设置有振动装置;
所述振动装置位于基础模(11)和/或顶造型模(2)的外部。
9.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且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沿横向依次排列设置,相邻基础模(11)内的下造型模(12)在横向上对齐和/或相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截面预制件模具组合,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基础模(11)之间共用部分侧模;
至少两排相邻的所述基础模(11)内的至少一个下造型模(12)共用同一顶造型模(2),所述基础模(11)的至少一侧模与顶造型模(2)对应位置设有缺口,所述顶造型模(2)设有与缺口相配的封堵条。
CN202120224031.0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Active CN215848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24031.0U CN21584876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24031.0U CN21584876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8760U true CN21584876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24031.0U Active CN21584876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8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7484A (zh) 一种砼填充芯模用成型模具
CN215848760U (zh) 一种变截面预制件模具及模具组合
CN215202552U (zh) 变截面预制件成型模具及模具组
CN209918818U (zh) 冒口蜡模模具及蜡模制造装置
CN112497577B (zh) 机舱罩内外法兰一体成型组合模具
CN216968164U (zh) 一种制作预制构件的模具及模具组
CN220052698U (zh) 一种薄壁塑料餐盒盖注塑模具
CN2447155Y (zh) 水泥栏杆模具
CN210023668U (zh) 水平分型一体化模具及具有其的造型机
CN219877368U (zh) 圆锥柱型雪糕制作模具
CN219855123U (zh) 预制基块成型模具
CN209304903U (zh) 一种用于快速冷却的钩舌模具
CN216609863U (zh) 一种立式结构的模具
CN220720030U (zh) 一种具有拆装结构的模具
CN211467156U (zh) 一种用于塑胶产品快速成型的模具
CN215472767U (zh) 具有分型面整体预变形结构的汽车门板注塑模具
CN218906156U (zh) 耐腐蚀管道三通生产模具
CN216832084U (zh) 一种新型指甲油盖模具的芯子冷却结构
CN211275927U (zh) 一种钢带生产用模具
CN212528127U (zh) 一种预制构件外凸部的造型模、模具
CN21825575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混凝土预制件成型模具
CN219968329U (zh) 一种变截面桩模具及变截面桩模具组
CN214419115U (zh) 一种用于制作空心楼板中活动芯肋的模具
CN215095765U (zh) 复合材料管件成型模具
CN219130682U (zh) 一种砂型模及砂型浇铸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