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8769U -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8769U
CN215838769U CN202120375463.1U CN202120375463U CN215838769U CN 215838769 U CN215838769 U CN 215838769U CN 202120375463 U CN202120375463 U CN 202120375463U CN 215838769 U CN215838769 U CN 215838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dust
roller
slee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54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54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8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8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8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属于地面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清扫组件和尘推组件。其中,壳体上具有安装结构,清扫组件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清扫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结构,尘推组件用于清除地面上的灰尘或水渍,尘推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结构。使用者可以通过拆装替换的方式利用同一安装结构来实现与清扫组件或者尘推组件的对应安装,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和洗涤以及对剩余灰尘或水渍的清除。无需设置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来分别对应清扫组件和尘推组件的安装,进而减少清洁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实现清洁机器人的整体小型化。

Description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地面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家庭及公共活动区域地面的卫生清洁一直都是一项耗时费力且脏累的工作,尽管家用地面清洁工具如吸尘器、洗地吸干机等的普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们清洁地面卫生的负担,但还是需要人工操作。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很多自动或半自动清洁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自动对地面进行清扫。
相关技术中的清洁机器人上通常分别配置有用于清扫杂物的清扫组件和用于拖地的尘推组件,在清洁机器人利用清扫组件完成对地面杂物的清扫后,再利用尘推组件对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相关技术中的清洁机器人由于需要设置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来分别对应清扫组件的安装和尘推组件的安装,导致清洁机器人的整体体积增大而难以对一些狭窄的空间进行清理,不利于清洁机器人整体体积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能够减小清洁装置的占用空间。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该清洁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上具有安装结构;
清扫组件,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清扫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结构;
尘推组件,用于清除地面上的灰尘或水渍,尘推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结构。
可选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绕一轴线弯曲,第一板体具有沿轴线相对布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二板体连接于第一端,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安装清扫组件或尘推组件。
可选地,清洁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壳体连接,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伸入容纳腔,驱动端用于驱动清扫组件或尘推组件。
可选地,清扫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辊和与各驱动辊一一匹配的第一滚刷套,各驱动辊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结构,各驱动辊上均套设有第一滚刷套。
可选地,清扫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第二滚刷套以及第三滚刷套,第二滚刷套套设于第一驱动辊,第三滚刷套套设于第二驱动辊,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结构,第一驱动辊被配置为能够绕第一方向转动,第二驱动辊被配置为能够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且第二滚刷套靠近第三滚刷套的边缘的线速度方向朝上,第三滚刷套靠近第二滚刷套的边缘的线速度方向朝上。
可选地,尘推组件包括第一尘推套和支撑部,第一尘推套套设于支撑部,支撑部的端部与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尘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支撑部驱动第一尘推套绕支撑部的外表面转动。
可选地,支撑部包括两个转动辊,两个转动辊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结构,第一尘推套套设于在两个转动辊,第一尘推套被配置为能够在两个转动辊的驱动下转动。
可选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平行间隔设置于壳体上,清扫组件包括第四滚刷套和第五滚刷套,第四滚刷套套设于第一转动辊,第五滚刷套套设于第二转动辊;尘推组件包括第二尘推套,第二尘推套套设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第二尘推套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驱动下转动。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清洁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将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的清扫组件和用于拖地以清除地面上的剩余灰尘和水渍的尘推组件均设置为与壳体上的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拆装替换的方式利用同一安装结构来实现与清扫组件或者尘推组件的对应安装,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和洗涤以及对剩余灰尘或水渍的清除。无需设置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来分别对应清扫组件和尘推组件的安装,进而减少清洁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在清洁装置安装在对应的清洁机器人上时,可以进一步实现清洁机器人的整体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尘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的清洁机器人上通常分别配置有用于清扫杂物的清扫组件和用于拖地的尘推组件,在清洁机器人利用清扫组件完成对地面杂物的清扫后,再利用尘推组件对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相关技术中的清洁机器人由于需要设置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来分别对应清扫组件的安装和尘推组件的安装,导致清洁机器人的整体体积增大而难以对一些狭窄的空间进行清理,不利于清洁机器人整体体积的小型化。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尘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通过实践,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壳体100、清扫组件200和尘推组件300。
其中,壳体100上具有安装结构110。清扫组件200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清扫组件200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结构110。尘推组件300用于清除地面上的灰尘或水渍,尘推组件300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结构110。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可以安装在清洁机器人中,在对地面进行清洁时,可以先将清扫组件200安装到壳体100上对应的安装结构110上,利用清扫组件200对地面上颗粒性的杂物以及灰尘进行初步清扫和洗涤。之后可以将清扫组件200由安装结构110上拆卸,将尘推组件300与安装结构110进行安装连接,利用尘推组件300可以对经过清扫组件200的初步清扫和洗涤后地面上剩余的灰尘和水渍进行吸附和清除,保证对地面的清洁效果。
本公开是实施例所提供的清洁装置,通过将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的清扫组件200和用于拖地以清除地面上的剩余灰尘和水渍的尘推组件300均设置为与壳体100上的安装结构110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拆装替换的方式利用同一安装结构110来实现与清扫组件200或者尘推组件300的对应安装,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和洗涤以及对剩余灰尘或水渍的清除。无需设置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来分别对应清扫组件200和尘推组件300的安装,进而减少清洁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在清洁装置安装在对应的清洁机器人上时,可以进一步实现清洁机器人的整体小型化。
可选地,安装结构110包括第一板体110a以及第二板体110b,第一板体110a绕一轴线α弯曲,第一板体110a具有沿轴线α相对布置的第一端111以及第二端112,第二板体110b连接于第一端111,且第一板体100a与第二板体100b共同限定出容纳腔m,容纳腔m用于安装清扫组件200或尘推组件300。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安装结构110为通过第一板体110a与第二板体110b组装而成,并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容纳腔m,在通过安装结构110与清扫组件200或者尘推组件300进行对应安装时,清扫组件200或者尘推组件300可以整体或者部分设置在容纳腔m的内部空间中,避免设置在壳体100的外表面上,进而进一步减小清洁装置的占用空间。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10b仅与第一板体110a的第一端111连接,而在轴线α方向上,第一板体110a的第二端112则与壳体100的外部连通。当第一板体110a的弯曲度角度较大,也即是弯曲的第一板体110a所形成的容纳腔m的开口处的间隙过小导致清扫组件200或尘推组件300难以直接装入时。使用者可以通过与壳体100的外部连通的第二端112将清扫组件200或尘推组件300装入到容纳腔m中,结构简单且组装方便,提高了清洁装置的实用性。
可选地,清扫组件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辊220和与各驱动辊220一一匹配的第一滚刷套210,各驱动辊220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结构110,各驱动辊220上均套设有第一滚刷套210。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利用清扫组件200对地面进行清扫时,可以控制驱动辊220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驱动辊220上的滚刷套210一同转动。滚刷套21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毛刷条210a,在驱动辊220转动的过程中,滚刷套210上的毛刷条210a在接触到地面上的灰尘、颗粒杂质等污垢时,毛刷条210a会将这些污垢挑起并汇聚到多个相间隔的毛刷条210a之间的间隙中,进而将污垢带离地面,实现对地面的清扫,而在需要将地面打湿进行清洁时,毛刷条210a在接触到地面上与污垢混合的水珠接触后,大部分水珠也会挂载在毛刷条210a上并带离地面,实现对地面的洗涤。
可选地,清扫组件200包括第一驱动辊221、第二驱动辊222、第二滚刷套211以及第三滚刷套212,第二滚刷套211套设于第一驱动辊221上,第三滚刷套212套设于第二驱动辊222上,第一驱动辊221和第二驱动辊222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结构110,第一驱动辊221被配置为能够绕第一方向转动,第二驱动辊222被配置为能够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且第二滚刷套211靠近第三滚刷套212的边缘的线速度方向朝上,第三滚刷套212靠近第二滚刷套211的边缘的线速度方向朝上。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结构110上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驱动辊221和第二驱动辊222,在清扫组件200工作时,第一驱动辊221带动套设于外部的第二滚刷套211绕第一方向旋转,第二驱动辊222带动套设于外部的第三滚刷套212绕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滚刷套211上的毛刷条210a和第三滚刷套212上的毛刷条210a的端部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接触,进而共同将附着在多个相间隔的毛刷条210a之间的间隙中的污垢或者挂载在毛刷条210a上的水珠由地面上带离并卷入清洁装置内部,避免灰尘、颗粒杂质等污垢或者水珠由第二滚刷套211或者第三滚刷套212上脱离,进一步提高了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这里对第二滚刷套211以及第三滚刷套212的线速度方向的方位限定是以工作状态的方位为参照,在清扫组件200不进行工作时,第二滚刷套211以及第三滚刷套212均可绕任意方位的角速度方向进行旋转,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2,可选地,尘推组件300包括第一尘推套310和支撑部320,第一尘推套310套设于支撑部320,支撑部320的端部与安装结构110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尘推套310可以为能够粘灰和吸水的尘推布套或者尘推毛刷套等。在通过清扫组件200对地面上的大部分灰尘、颗粒杂质等污垢或者水珠进行初步清洁后,通过将清扫组件200拆下,将套设有第一尘推套310的支撑部320连接安装到安装结构110上,通过第一尘推套310与地面相接触,利用第一尘推套310远离支撑部320一侧的表面对地面上剩余的灰尘或者未清理干的水渍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
可选地,尘推组件300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支撑部320驱动第一尘推套310绕支撑部320的外表面转动。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进过第一段时间的使用,第一尘推套310与地面相接触进行尘推的表面沾满灰尘或者水渍,对灰尘或者水渍的效果降低时,通过控制第一尘推套310绕支撑部320的外表面转动,将尘推套310上未与灰尘和水渍接触的部位旋转到与地面接触,保证尘推组件300对灰尘和水渍的清除效果,同时可以减少对尘推组件300的清理维护频率,提高了清洁装置的清洁效率。
结合图2和图3,可选地,支撑部320包括两个转动辊321,两个转动辊321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结构110,第一尘推套310绕接在两个转动辊321上,第一尘推套310被配置为能够在两个转动辊321的驱动下转动。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尘推套310包括相反的第一侧面310a和第二侧面310b,第一尘推套310绕接在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转动辊321上,其第一侧面310a与两个转动辊321相接触,并通过远离壳体100一侧,且位于两个转动辊321之间的一部分第二侧面310b与地面接触进行对灰尘和水渍进行吸附,此时靠近壳体100一侧,且位于两个转动辊321之间的另一部分第二侧面310b则处于未使用的状态。当优先与地面相接触进行尘推的一部分第二侧面310b的表面沾满灰尘或者水渍,对灰尘或者水渍的效果降低时,通过驱动两个转动辊321旋转,带动未使用的另一部分第二侧面310b旋转到与地面接触,即可在保证尘推组件300对灰尘和水渍的清除效果的基础上继续工作,无需立刻更换或者清理第一尘推套310,减少对尘推组件300的清理维护频率,提高了清洁装置的清洁效率。
参见图4至6,可选地,安装结构110包括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平行间隔设置于壳体100。清扫组件200包括第四滚刷套213和第五滚刷套214,第四滚刷套213套设于第一转动辊113,第五滚刷套214套设于第二转动辊114。尘推组件300包括第二尘推套311,第二尘推套311绕接在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上,第二尘推套311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的驱动下转动。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0上设置平行间隔设置于壳体100上的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在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时,通过将第四滚刷套213套设于第一转动辊113上,并将第五滚刷套214套设于第二转动辊114上。使用者可以控制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第一转动辊113的第四滚刷套213,以及套设于第二转动辊114的第五滚刷套214一同转动。第四滚刷套213和第五滚刷套214的外表面上也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毛刷条210a,在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转动的过程中,滚刷套210上的毛刷条210a在接触到地面上的灰尘、颗粒杂质等污垢时,毛刷条210a会将这些污垢挑起并汇聚到多个相间隔的毛刷条210a之间的间隙中,进而将污垢带离地面,实现对地面的清扫,而在需要将地面打湿进行清洁时,毛刷条210a在接触到地面上与污垢混合的水珠接触后,大部分水珠也会挂载在毛刷条210a上并带离地面,实现对地面的洗涤。
在通过清扫组件200对地面上的大部分灰尘、颗粒杂质等污垢或者水珠进行初步清洁后,通过将第四滚刷套213和第五滚刷套214取下,将第二尘推套311套设于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第二尘推套311可以为能够粘灰和吸水的尘推布套或者尘推毛刷套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尘推套311包括相反的第三侧面311a和第四侧面311b,其第三侧面311a与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相接触,并通过远离壳体100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之间的一部分第四侧面311b与地面接触进行对灰尘和水渍进行吸附,此时靠近壳体100一侧,且位于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之间的另一部分第四侧面311b则处于未使用的状态。当优先与地面相接触进行尘推的一部分第四侧面311b的表面沾满灰尘或者水渍,对灰尘或者水渍的效果降低时,通过驱动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旋转,带动未使用的另一部分第四侧面311b旋转到与地面接触,即可在保证尘推组件300对灰尘和水渍的清除效果的基础上继续工作,无需立刻更换或者清理第二尘推套311,减少对尘推组件300的清理维护频率,提高了清洁装置的清洁效率。
同时,在需要对清洁装置的清扫组件200和尘推组件300进行更换时,通过共用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清洁装置对地面的清洁效率。
可选地,清洁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400,驱动电机400与壳体100连接,驱动电机400的驱动端410伸入容纳腔m,驱动端410用于驱动清扫组件200或者尘推组件300。通过利用驱动电机400来驱动清扫组件200或者尘推组件300工作,例如,在图1中,清洁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电机400,两个驱动电机400分别安装在壳体100上,两个驱动电机400的驱动端410分别与第一驱动辊221以及第二驱动辊22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辊221以及第二驱动辊222的转动,以使清扫组件200能够正常工作;在图2中,两个驱动电机400的驱动端410又分别与两个转动辊32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个转动辊321的转动,以使尘推组件300能够正常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清洁装置的清洁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驱动电机400分别对清扫组件200中的第一驱动辊221以及第二驱动辊222进行驱动,或者采用两个驱动电机400分别尘推组件300中的两个转动辊321进行驱动仅为示例。在其他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同时具有两个驱动端410的驱动电机400来实现对清扫组件200或者尘推组件300的驱动,本公开对驱动电机400的具体型号不作限定。
同时,在其他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尘推组件300也可以被配置为不与驱动电机400的驱动端410传动连接,而是直接通过套设在支撑部320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尘推套310对地面上的灰尘或者水渍进行吸附清理并采用人工更换,清洁装置即可对应减少对驱动电机400的配套安装,进而降低清洁装置的生产成本。
示例性地,结合图5至图7,壳体100上还可以设置回收箱500,回收箱位于第一转动辊113远离第二转动辊114的一侧,或者第二转动辊114远离第一转动辊113的一侧。该回收箱500靠近第一转动辊113远离第二转动辊114的一侧具有进污口510,进污口510的开口处具有多个梳齿511,多个梳齿511沿第一转动辊113或者第二转动辊11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尘推套311的第四侧面311b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尘推刷条3111,在利用第二尘推套311的第四侧面311b对地面上的灰尘和水渍进行吸附清理时,尘推刷条3111在接触到地面上的灰尘或水渍时,尘推刷条3111会将这些灰尘挑起并汇聚到多个相间隔的尘推刷条3111之间的间隙中,或者通过尘推刷条3111对水渍进行吸附,进而将灰尘和水渍带离地面,进一步提高尘推组件300对地面的清洁效果。而在通过旋转第一转动辊113和第二转动辊114,以对沾满灰尘或者水渍的第四侧面311b进行转动切换时,多个梳齿511会与第四侧面311b上的多个尘推刷条3111相接触,多个梳齿511在嵌入相邻的尘推刷条3111之间的间隙后,会将位于多个尘推刷条3111的间隙中的灰尘,以及吸附在尘推刷条3111上的水渍刮下并使其落入回收箱500中,进而减少附着在第二尘推套311上的灰尘和水渍,方便使用者在清洁装置停止工作后对尘推组件300进行清理,提高了清洁装置的实用性。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如图1至图7所示的清洁装置,该清洁机器人中的清洁装置通过将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的清扫组件200和用于拖地以清除地面上的剩余灰尘和水渍的尘推组件300均设置为与壳体100上的安装结构110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拆装替换的方式利用同一安装结构110来实现与清扫组件200或者尘推组件300的对应安装,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和洗涤以及对剩余灰尘或水渍的清除。无需设置两个不同的安装结构来分别对应清扫组件200和尘推组件300的安装,进而减少清洁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在清洁装置安装在对应的清洁机器人上时,可以进一步实现清洁机器人的整体小型化。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装置,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安装结构;
清扫组件,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涤,所述清扫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结构;
尘推组件,用于清除所述地面上的灰尘或水渍,所述尘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绕一轴线弯曲,所述第一板体具有沿所述轴线相对布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所述清扫组件或所述尘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伸入所述容纳腔,所述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清扫组件或所述尘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辊和与各所述驱动辊一一匹配的第一滚刷套,各所述驱动辊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各所述驱动辊上均套设有所述第一滚刷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第二滚刷套以及第三滚刷套,所述第二滚刷套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三滚刷套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所述第一驱动辊被配置为能够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辊被配置为能够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二滚刷套靠近所述第三滚刷套的边缘的线速度方向朝上,所述第三滚刷套靠近所述第二滚刷套的边缘的线速度方向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推组件包括第一尘推套和支撑部,所述第一尘推套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端部与所述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支撑部驱动所述第一尘推套绕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转动辊,所述两个转动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尘推套套设于所述两个转动辊,所述第一尘推套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两个转动辊的驱动下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所述清扫组件包括第四滚刷套和第五滚刷套,所述第四滚刷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五滚刷套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辊;
所述尘推组件包括第二尘推套,所述第二尘推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尘推套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的驱动下转动。
10.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
CN202120375463.1U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5838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5463.1U CN215838769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5463.1U CN215838769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8769U true CN21583876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5463.1U Active CN215838769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8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8860A (zh) * 2022-03-01 2022-05-13 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清洁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8860A (zh) * 2022-03-01 2022-05-13 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清洁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4468860B (zh) * 2022-03-01 2023-05-16 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清洁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6168U (ja) 電動掃除洗浄装置
JP2005211426A (ja) 自走式掃除機
CN105342528A (zh) 一种自动拖地清洁装置及拖地机器人
CN113171032B (zh) 扫拖一体分离式洗地机及扫拖方法
CN107049159B (zh) 拖擦件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5838769U (zh) 一种清洁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CN112190189A (zh) 一种清洗机器人
CN107049158B (zh) 滚布及其智能清洁机器人
KR20140145714A (ko) 걸레 회전형 청소장치
CN210643909U (zh) 一种物联网控制的扫地机器人
CN216167253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112439269B (zh) 移动喷淋清洗的油雾净化装置
CN211066422U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装置
CN111568302A (zh) 一种水洗清洁装置
CN215959688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便于拆卸的拖头
CN216728511U (zh) 一种中央空调清洗机
CN213772640U (zh) 一种面料复合面表面杂物去除装置
CN113786122B (zh) 配电房清洁吸尘装置
CN212234321U (zh) 具有集尘盒的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210871297U (zh) 一种滚刷体可切换的吸尘器地刷
CN219048248U (zh) 地刷组件及地面清洁装置
CN216628422U (zh) 一种清洁机构及清洁机器人
CN216060385U (zh) 一种具有多个清洁器的清洁装置
CN214259188U (zh) 一种清洗机器人
KR20010092962A (ko) 비질과 물걸레 청소가 동시에 가능한 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