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1616U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1616U
CN215771616U CN202122007114.7U CN202122007114U CN215771616U CN 215771616 U CN215771616 U CN 215771616U CN 202122007114 U CN202122007114 U CN 202122007114U CN 215771616 U CN215771616 U CN 215771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connecting portion
contac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71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静
江宝迪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71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1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1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1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器组件,用于新能源车中各类功能元件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主体、连接部和插针,所述连接器主体用于与外部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用于固定线路板,所述插针安装至所述连接部内,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电连接,所述插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以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通过内部空间的设计,可有效的提升连接器组件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节约内部设计空间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相关配套技术和设备也越来越成熟。在新能源汽车里,各种驱动系统、转换器、附加模块等功能元件之间均需要适配相应的连接器。在现有技术中,新能源车载连接器的内部连接端一般采用线束出线连接,然而,传统的连接器的接线距离会受到线束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例如,线束越粗其接线距离越大,这样会占用较大的内部设计空间。此外,线束的尾端与线路板之间通常需要螺丝等进行固定连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设计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且生产效率高的新型连接器成为了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接器组件,其通过内部空间的设计,可有效的提升连接器组件空间利用率,同时,其设计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的连接器组件结构复杂、并且需要二次加工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主体、连接部和插针,所述连接器主体用于与外部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用于固定线路板,所述插针安装至所述连接部内,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电连接,所述插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以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插接部和挂台,所述插接部为中空的壳体,所述插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端子相插接,所述挂台凸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外侧,用于当所述插接部插接至所述连接端子时防止所述连接器主体从所述连接端子脱落。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主体还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固定于所述插接部的内部,用于实现所述连接器主体与所述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和信号传输。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主体还包括突缘,所述突缘为倒梯形结构,其包括倒梯形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朝向所述插接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接插件,所述接插件包括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接插件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接插件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突缘,所述结合部的内表面与所述配合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突缘背对所述插接部的一侧,所述连接件呈L型板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突缘背对所述插接部的一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连接件,所述插针穿过所述安装孔安装至所述连接件内,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芯体电连接,所述插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两侧边缘处,且凸设所述支撑件背对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卡扣用于对所述线路板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支撑件的表面,用于在所述线路板焊接时对所述线路板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主体和所述连接部通过一体式注塑成型制成,所述插针与所述线路板之间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所述插针与所述连接器主体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所述插针安装至所述连接部内,且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从而实现了所述线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插针和所述连接器主体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因此,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无需再次接线连接,不需要考虑线束的弯曲半径问题,更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而且,通过所述插针与所述线路板焊接,可减少了二次接线的加工成本,并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螺丝锁附线束的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线束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3(b)分别为图2所示连接器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和仰视示意图;
图4(a)至4(d)分别为图2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后视示意图、正视示意图、左视示意图和右视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连接器组件突缘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示连接器组件与线路板的整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现有技术中,新能源车载连接器的内部连接端一般采用线束出线连接,然而,传统的连接器的接线距离会受到线束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例如,线束越粗其接线距离越大,这样会占用较大的内部设计空间。此外,线束的尾端与线路板之间通常需要螺丝等进行固定连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可以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做设计,还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组件结构复杂、并且需要二次加工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方案一种连接器组件的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例中加以阐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应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100,其直接与线路板200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线路板200之间实现电连接和信号传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组件100与所述线路板200之间可通过例如焊锡直接连接固定,而不再需要通过螺丝、螺栓连接,提升了组装效率和生产效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板200可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所述线路板200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连接器组件100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
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包括连接器主体10、连接部 30以及至少两个插针40,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0用于与相应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所述连接部30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一侧,所述连接部30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线路板200,所述插针 40安装至所述连接部30内,所述插针4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0电连接,所述插针40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200电连接,使得所述线路板200 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插针40和所述连接器主体10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0和所述连接部30可通过一体式注塑成型制成。因此,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100无需再次接线连接,不需要考虑线束的弯曲半径问题,更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插针40与所述线路板200之间可通过例如焊锡焊接实现二者之间的电连接,而不再需要通过螺丝、螺栓连接,提升了组装效率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100中,所述连接部30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一侧,所述插针40安装至所述连接部30内,且所述插针40 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0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200电连接,从而实现了所述线路板200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插针40和所述连接器主体10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因此,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100无需再次接线连接,不需要考虑线束的弯曲半径问题,更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而且,通过所述插针40与所述线路板200焊接,可减少了二次接线的加工成本,并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螺丝锁附线束的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线束加工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3(a)和3(b),其分别为图2所示连接器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和仰视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0包括插接部11、挂台12、芯体13和突缘14。具体为,所述插接部11整体可为中空柱状壳体结构,其构成了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外壳。所述插接部11用于插接至新能源汽车中功能元件对应的连接端子,从而实现所述连接器主体10与相应的功能元件之间的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挂台12凸设于所述插接部11的外侧,其用于当所述插接部11插接至相匹配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时实现所述连接器主体10与所述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之间紧固配合,以防止所述连接器主体10脱落。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芯体13固定于所述插接部11的内部(请一并参阅图4(a)所示),用于实现所述连接器主体10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功能元件的电连接和信号传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4(a)至4(d)分别为图 2所示连接器组件100的后视示意图、正视示意图、左视示意图和右视示意图。所述突缘14的一侧与所述插接部11固定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连接部30固定连接,也即为,所述突缘14固定于所述插接部11和所述连接部 30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芯体13可由铁、铜、铜合金(如黄铜、磷青铜、铍青铜等)或镍基合金(如铍镍合金)等材质制成,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5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突缘14为倒梯形结构,其包括配合面142,所述配合面142朝向所述插接部11设置,则所述配合面142为倒梯形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所述突缘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梯形结构,相应地,所述配合面也可以为梯形面,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接插件60,所述接插件60整体可为板状结构,其一侧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结合部61。该结合部 6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结合部61在所述接插件60的一端形成开口62。所述结合部61整体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结合部61的内表面与所述配合面142 的形状和大小均匹配。所述接插件60通过所述开口62插入所述突缘14,此时,所述结合部61的内表面与所述配合面142相贴合,用于对所述插接部11与所述突缘14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以防止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所述连接器主体10和所述连接部30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插件60的结合部61与所述突缘14的形状和大小均匹配,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在所述结合部61的内表面与所述配合面142的贴合后,可以使用密封胶将二者的贴合面密封粘接,使得所述连接器主体10具有更好的密封防水功能。同时,所述接插件60与所述突缘14仅需通过插接即可固定安装在一起,该结构不需要传统的螺丝安装固定,有效的简化了安装流程,节省了安装时间,提升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6,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0包括支撑件31、连接件32、至少两个卡扣33和至少两个定位柱34。
具体为,所述支撑件31整体可为板状结构,其固定于所述突缘14背对所述插接部11的一侧。所述连接件32整体可呈L型板状结构,其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31和所述突缘14背对所述插接部11的一侧连接,所述插针40安装固定至所述连接件32内。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2可开设至少两个安装孔322,所述安装孔322贯通所述连接件32,至少两个所述插针40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322安装至所述连接件32内。其中,所述插针4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芯体13电连接,所述插针4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31与所述线路板200电连接,使得所述线路板200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插针40和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芯体13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
至少两个所述卡扣33位于所述支撑件31的相对两侧边缘处,且凸设所述支撑件31背对所述连接件32的表面。所述卡扣33用于在所述连接部 30与所述线路板200焊接时,对所述线路板200进行固定。
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柱34凸设于所述支撑件31的表面,用于在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线路板200焊接时,对线路板200起到位置固定的作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34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1靠近所述突缘14的一侧边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插针40置于所述连接件32内,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0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因此,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无接触件脱落风险。同时,采用所述插针40与连接器主体10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代替了传统接插件的线束连接方式,降低了线束连接的加工成本,同时有效的利用了所述连接器组件100的内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34可以有效保证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线路板200之间的安装位置公差,实现安装定位功能,方便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线路板200的安装。所述卡扣33能够在所述线路板200焊接到所述连接器组件100之前有效固定线路板,以便于对其进行焊接。因此,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100通过焊接引脚与线路板连接,替代了传统的螺丝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插针40可包括第一插针41和第二插针42,其中,所述第一插针41为信号插针,所述第二插针42为功率插针。所述第一插针41和所述第二插针42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322安装至所述连接件32内,其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芯体13电连接,另一端从所述支撑件31向外伸出,并与所述线路板200进行焊接,用于所述线路板200与所述芯体13之间的电连接,使得所述线路板200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第一插针41和所述第二插针42以及所述芯体13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针41和所述第二插针42可为铜合金(如黄铜、磷青铜、铍青铜等)或镍基合金(如铍镍合金)等,此处不作要求。
请参阅图7,其为图1中所示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200开设有至少两个插针孔210、至少两个定位孔220和至少两个卡合孔230。其中,所述插针孔210包括第一插针孔211和第二插针孔 212,所述第一插针孔211与所述第一插针41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插针 41穿过所述第一插针孔211,并与所述线路板200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二插针孔212与所述第二插针42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插针42穿过所述第二插针孔212,并与所述线路板200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
所述定位孔220与所述定位柱34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柱34穿过所述定位孔220,用于保证所述线路板200与所述连接部30连接时的安装位置公差,实现安装定位功能,方便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线路板200的安装。所述卡合孔230与所述卡扣3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扣33穿过所述卡合孔230,并与所述卡合孔230的边缘相卡合,用于所述线路板200焊接时,对所述线路板200进行固定,以便于对其进行焊接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其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示连接器组件与线路板的整体组装示意图。所述连接器组件在组装和使用时,所述插针40安装至所述连接部30中的所述连接件32内,所述插针40均通过所述连接件 32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0内的芯体13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撑件31,并穿过所述线路板200上的所述插针孔210。所述定位柱34对准所述定位孔220,并穿过所述定位孔220,用于保证所述线路板200与所述连接部30 连接时的安装位置公差,实现安装定位功能,方便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线路板200的安装。所述卡扣33对准所述卡合孔230,并穿过所述卡合孔230,并与所述卡合孔230的边缘相卡合,以对所述线路板200进行固定,以便于对其进行焊接固定。将所述插针40焊接至所述线路板200上,此时,所述线路板200通过所述插针40与所述芯体13之间电连接。也即为,所述连接器组件100直接与线路板200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线路板200之间实现电连接和信号传输,由于所述连接器组件100与所述线路板200之间可通过例如焊锡直接连接固定,而不再需要通过螺丝、螺栓连接,提升了组装效率和生产效率。所述连接器主体10通过所述插接部11插接至相应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了所述线路板200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插针40以及所述芯体13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所述连接器主体10与所述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子通过所述挂台12实现紧固配合,以防止所述连接器主体10脱落。而且,所述接插件60通过所述开口62插入所述突缘14,以对所述插接部11与所述突缘 14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以防止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所述连接器主体10 和所述连接部30。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100中,所述连接部30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一侧,所述插针40安装至所述连接件32内,且所述插针40 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0内的所述芯体13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32伸出所述支撑件31,与所述线路板200焊接,从而实现了所述线路板200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插针40和所述连接器主体10与新能源汽车中相应的功能元件的连接端口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传输。因此,本申请的连接器组件100无需再次接线连接,不需要考虑线束的弯曲半径问题,更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而且,通过所述插针40与所述线路板200焊接,可减少了二次接线的加工成本,并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螺丝锁附线束的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线束加工成本。此外,所述接插件60的结合部61与所述突缘14之间相互贴合,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使得所述连接器主体10具有更好的密封防水功能。同时,所述接插件60 与所述突缘14仅需通过插接即可固定安装在一起,该结构不需要传统的螺丝安装固定,有效的简化了安装流程,节省了安装时间,降低了安装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连接部和插针,所述连接器主体用于与外部的连接端子实现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用于固定线路板,所述插针安装至所述连接部内,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电连接,所述插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以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插接部和挂台,所述插接部为中空的壳体,所述插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端子相插接,所述挂台凸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外侧,用于当所述插接部插接至所述连接端子时防止所述连接器主体从所述连接端子脱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还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固定于所述插接部的内部,用于实现所述连接器主体与所述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和信号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还包括突缘,所述突缘为倒梯形结构,其包括倒梯形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朝向所述插接部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接插件,所述接插件包括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接插件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接插件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突缘,所述结合部的内表面与所述配合面相贴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突缘背对所述插接部的一侧,所述连接件呈L型板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突缘背对所述插接部的一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连接件,所述插针穿过所述安装孔安装至所述连接件内,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芯体电连接,所述插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两侧边缘处,且凸设所述支撑件背对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卡扣用于对所述线路板进行固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支撑件的表面,用于在所述线路板焊接时对所述线路板进行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和所述连接部通过一体式注塑成型制成,所述插针与所述线路板之间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所述插针与所述连接器主体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CN202122007114.7U 2021-08-24 2021-08-24 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5771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7114.7U CN215771616U (zh) 2021-08-24 2021-08-24 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7114.7U CN215771616U (zh) 2021-08-24 2021-08-24 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1616U true CN215771616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7114.7U Active CN215771616U (zh) 2021-08-24 2021-08-24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1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6083B (zh) 一种差分、射频、光复合板用集成化连接器及插座
CN113178724B (zh) 可斜插防水连接器
CN215771616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9247020U (zh) Fak连接器
CN110380248B (zh) 电连接器的公头、母头、电连接器、显示终端组件和车辆
CN212485682U (zh) 一种单芯过孔连接器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CN217766506U (zh) 一种电气盒的电池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18448557U (zh) 一种车载控制器连接器
CN220291250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接插件
CN218160941U (zh) 一种Type-C 8P母座防水连接器
CN217607118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机
CN220368219U (zh) 弯头连接器
CN107046110B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引线框架、引线框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21126455U (zh) 一种车载压缩机的接线端子安装结构及车载压缩机
CN218387428U (zh)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CN220420935U (zh) 一种新型低压端子信号传递的充电插座
CN220728016U (zh) 一种具有电气接头防水装置的车灯及电动车
CN218101728U (zh) 一种大电流贴片连接器
CN216278357U (zh) 一种压缩机及逆变器装置
CN212648471U (zh) 一种汽车天线
CN220569922U (zh) 沉板式连接器
CN219458085U (zh) 一种两芯焊接式连接器插座
CN220042415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213094295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的电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