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7428U -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7428U
CN218387428U CN202222563706.1U CN202222563706U CN218387428U CN 218387428 U CN218387428 U CN 218387428U CN 202222563706 U CN202222563706 U CN 202222563706U CN 218387428 U CN218387428 U CN 218387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junction box
connector
termin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37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侯如钟
杨连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5637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7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7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7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适用在水上光伏系统中,所述接线盒还包括与所述盒体相连的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内设有一插接端子,且所述插接端子的一端向内延伸入盒体内并与所述金属基板焊接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以与一第二插接头插接连接。通过上述接线盒的设计,使得第一插接头可以紧靠在光伏组件背面的盒体的侧部,避免第一插接头处于悬空状态时遭受长期震动或者落入水中导致的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的配合失效,进而有效地提升光伏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地面电站以及屋顶电站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近年来海上光伏系统需求越来越多,行业急需开发出适用于海上光伏系统使用的光伏组件,由于海上光伏组件受到盐雾、潮汐、海冰、海流、台风、波浪等影响,对其零部件的抗震能力以及防水耐腐蚀要求很高,尤其是连接两个光伏组件的连接器是最容易失效的零部件之一。
现有的光伏组件通过接线盒、线缆、连接器实现组件互联,线缆一端安装在接线盒中,线缆另外一端与正极插头或者负极插头连接,即,接线盒一端连接正极插头,另一端连接负极插头,安装时将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插头对插,实现组件间电流的传输。
正负插头连接后需要将连接器进行固定,一般捆绑在支架上,当捆绑不到位或人员安装疏忽时,连接器容易掉落;而在水上光伏系统中,因波浪等原因组件处于震动状态,连接器更容易掉落到水中导致绝缘失效。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位于盒体内的金属基板;所述接线盒还包括与所述盒体相连的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内设有一插接端子,且所述插接端子的一端向内延伸入盒体内并与所述金属基板焊接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以与一第二插接头插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头还包括内设安装腔的第一基体,所述插接端子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插接端子沿第一插接头与盒体的排布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基体与盒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设有底壁、位于底壁四周的侧壁、由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设形成的收容腔,所述金属基板设于底壁,所述侧壁上设有连通收容腔和安装腔的穿孔,所述插接端子穿过穿孔与所述金属基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端子为设于安装腔内的插针,所述插针朝向所述收容腔内的端部开口内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头具有用以与所述盒体卡接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自第一基体朝向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自延伸部的端部侧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盒体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穿孔轴向上两端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用以收容所述凸起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接线盒组件,所述接线盒组件包括如上述的接线盒及线缆,所述第二插接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线缆,另一端与所述接线盒的第一插接头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之一者设有插接结构,另一者设有与插接结构配合的对接结构,其中,
所述对接结构包括供所述插接结构插入的对接腔、设于对接腔内且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插针;
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接腔、设于插接腔内的插套,所述插套沿插接方向延伸,以在对接结构与插接结构插接配合时收容插针;
插接端子为设于第一插接头内的插针或插套。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头背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一端的密封结构、与第二插接头可拆卸连接以压紧所述密封结构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头具有设于其端部的对接面,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对接面配合的固定部、自固定部朝向插接方向延伸的密封圈,所述接线盒组件还包括沿插接方向设于所述固定部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压块,所述固定结构与第二插接头的外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相抵接的凸筋。
所述对接面设有沿插接结构径向方向内外设置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所述固定部与第一台阶面抵接;所述压块靠近固定部的一端同时抵接所述固定部远离第一台阶面的一端和第二台阶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固定于层压件背面的上述的接线盒;
或者,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固定于层压件背面的上述的接线盒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接线盒将第一插接头直接固定在盒体侧部的设计,使得第一插接头可以紧靠在光伏组件背面的盒体上,避免第一插接头处于悬空状态时长期震动或者落入水中导致的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的配合失效,进而有效地提升光伏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接线盒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接线盒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另一实施例中接线盒各部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组件一实施例的接线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各部件的爆炸图。
图10为图9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1为图7实施例中第二插接头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线盒,10-盒体,11-金属基板12-底壁,13-侧壁,14-收容腔,15-穿孔,16-第一限位块,17-第二限位块,18-安装槽,20-第一插接头,21-插接端子,22-第一基体,23-安装腔,24-密封塞,25-安装结构,251-延伸部,252-凸起,253-限位槽,30-第二插接头,31-对接面,311-第一台阶面,312-第二台阶面,313-凸筋,32-压块,40-对接结构,41-对接腔,42-插针,43-限位腔,50-插接结构,51-插接腔,52-插套,53-卡接件,531-卡接部,54-第一止挡块,541-导向面,542-抵接面,55-卡持件,56-第二止挡块,57-插接臂,60-密封结构,61-固定部,62-密封圈,63-密封件,64-固定筋,70-固定结构,71-抵接部,80-压块,90-线缆,2-接线盒组件,3-层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辅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主题的基本结构。
常规的接线盒包括盒体及通过一线缆接接的连接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通过每个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的连接器相互插接达到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电流传输的目的,在水上光伏系统中,一般将连接器固定在光伏组件的背面,光伏组件在水波的作用下或者连接器固定不牢的情况下,连接器处于悬空状态,长期处于悬空状态的连接器受水波震动的影响使得两个连接器的配合失效,甚至连接器会落入水中,导致连接器的绝缘失效,影响所述光伏组件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盒1,用于安装在水上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组件上,可以有效地解决接线盒1的连接器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落入水中的安全隐患。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10、位于盒体10内的金属基板11,所述接线盒1还包括与所述盒体10相连的第一插接头20,所述第一插接头20内设有一插接端子21,且所述插接端子21的一端向内延伸入盒体10内并与所述金属基板11焊接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以与一第二插接头30插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1通过将第一插接头20直接连接在所述盒体10上,也就是,第一插接头20紧靠在光伏组件背面设置,避免第一插接头20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落入水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接线盒1的安全性能,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所述盒体10设有底壁12、位于底壁12四周的侧壁13、由所述底壁12和所述侧壁13围设形成的收容腔14,所述金属基板11设于底壁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基板11为固定在底壁12上的散热铜片,利于与所述插接端子21的电性连接,同时利于所述金属基板11的散热,使得接线盒1的温度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
所述侧壁13上设有贯穿的穿孔15,所述插接端子21穿过穿孔15与所述金属基板11电性连接,即,所述第一插接头20直接设在所述盒体10的侧部,插接端子21和金属基板11直接连接,省去了线缆90的连接,一方面,节省了接线盒1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降低所述金属基板11和插接端子21之间由于线缆90的存在而产生的电能的损耗,进而提升所述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头20还包括一内设安装腔23的第一基体22,所述插接端子21设于所述安装腔23内,所述安装腔23通过穿孔15与所述收容腔14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端子21沿第一插接头20与盒体10的排布方向延伸,利于所述插接端子21穿过穿孔15与金属基板11通过焊接固定以实现二者的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端子21为设于安装腔23内的插针42或者插套32,当所述插接端子21为插针42时,所述插针42靠近金属基板11的端部具有开口,所述插针42朝向所述收容腔14内的端部开口内设有密封塞24,当收容腔14内设置胶水时,所述密封塞24可以有效地防止胶水会顺着开口进入到插针42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基体22和所述盒体10一体注塑成型,使得所述第一插接头20和所述盒体10之间不存在配合点,整体处于密封状态,可以有效地提升所述接线盒1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头20具有用以与所述盒体10卡接连接的安装结构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头20和盒体10可拆卸的设计,方便接线盒的自动化生产与安装,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所述安装结构25包括自第一基体22朝向所述收容腔14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51、自延伸部251的端部侧向延伸的凸起252,所述第一基体22、延伸部251和凸起252形成限位槽253,所述盒体10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穿孔15轴向上两端的第一限位块16与第二限位块17,第一限位块16和第二限位块17之间形成用以收容所述凸起252的安装槽18,所述第一限位块16位于所述限位槽253内。
所述第一插接头20和所述盒体10采用相互限位的方式固定,有效地提升所述接线盒10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安装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接线盒组件2,所述接线盒组件包括如上述的接线盒1及线缆90,所述第二插接头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线缆90,另一端与所述接线盒1的第一插接头20插接配合,使得所述接线盒组件2整体位于光伏组件的背面,可以有效地防止连接器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落入水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组件2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接线盒组件2还包括与第二插接头30通过线缆90连接的另一盒体10,以实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电流传输。
本实施例中,两个盒体10分别固定在两个光伏组件上,两个光伏组件通过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电性连接以实现光伏组件之间电流的传输,所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插接配合后构成连接器,连接器固定在其中一个盒体10的侧部,不会使得连接器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落入水中,进而保证接线盒组件2的安全性能,本实施例中,线缆90的长度优选为两个盒体10之间的距离,以节省线缆90的使用,当然,在线缆90过长的情况下,即使线缆90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落入水中也不影响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组件2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接线盒组件2还包括另一所述接线盒1、与该接线盒1的第一插接头20插接配合的另一所述第二插接头30、连接两个第二插接头30的线缆90。也就是线缆90的两端的第二插接头30分别连接两个接线盒1的第一插接头20,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插接配合后位于光伏组件的背面,不会使得接线盒组2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落入水中,确保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之一者设有插接结构50,另一者设有与插接结构50配合的对接结构40,即,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通过插接结构50和对接结构40插接配合。其中,所述对接结构40包括供所述插接结构50插入的对接腔41、设于对接腔41内且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插针42;所述插接结构50包括插接腔51、设于插接腔51内的插套52,所述插套52沿插接方向延伸,以在对接结构40与插接结构50插接配合时收容插针42,以实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的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端子21为设于第一插接头20内的插针42或插套52,均可以实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的插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组件2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插接结构50设在第二插接头上30,对接结构40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头20上,所述第一插接头20包括用以收容第二插接头30的插接结构50的对接腔41,插接端子21为设于对接腔41内的插针42,且所述插针42为沿插接方向延伸;对应地,所述插接结构50包括插接腔51、设于插接腔51内的插套52,所述插套52沿插接方向延伸,以在对接结构40与插接结构50插接配合时收容插针42,以实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的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组件2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插接结构50设在第一插接头20上,所述对接结构40设于第二插接头30上,第二插接头30包括用以收容第一插接头20的插接结构50的对接腔41、设于对接腔41内的插针42,所述插针42沿插接方向延伸;插接结构50包括插接腔51,插接端子21为设于插接腔51内的插套52,所述插套52沿插接方向延伸,以在对接结构41与插接结构50插接配合时收容插针42,以实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组件2以对接结构40设在第一插接头20、所述插接结构50设在第二插接头30上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结构50还包括设于所述插接腔51内以固定插套52的卡接件53,所述插套52的外壁上设有与卡接件53配合的第一止挡块54。所述卡接件53包括沿所述插套周向间隔设置的卡接部531,所述卡接部531沿插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止挡块54自所述插套52的外侧突伸形成,所述第一止挡块54具有与所述卡接部531同方向倾斜的导向面541、与所述卡接部531相抵接的抵接面542,以固定插套52并对插套52在插接方向上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结构50还包括设于所述插套52内部的用于固定所述插针42的卡持件55,所述卡持件55中间的内径尺寸小于两端的内径尺寸,即,利用所述卡持件55中间的位置对所述插针42进行固定且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插套52的内壁上设有用以对所述卡持件55限位的第二止挡块56,所述第二止挡块56自所述插套52的内壁向外突伸形成,以限制所述卡持件55沿着插接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挡块56与所述第一止挡块54在插接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卡持件55和卡接件53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头30具有设于其端部且垂直于插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面31,所述对接面31上设有沿所述插接结构径向方向内外设置的第一台阶面311、第二台阶面312,所述第一台阶面311沿插接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台阶面312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组件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头30背离所述第一插接头20的一端的密封结构60,所述由于插套52远离插针42的另一端连接线缆90,所述密封结构60用于对所述线缆90进行密封,防止水汽自具有线缆90的一端入侵至所述插接腔51内,避免对连接器造成绝缘失效。
具体地,所述密封结构60包括与所述对接面31配合的固定部61、连接固定部61且朝向插接方向延伸的密封圈62,所述固定部61与第一台阶面311抵接。
所述密封圈62的内壁设有环绕于线缆90的外表面的固定筋64,所述固定筋64抵接于所述线缆90的外表面,以实现对线缆90的固定与密封,提升接线盒组件2的防水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面311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61相抵接的凸筋313,所述凸筋313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方向进行密封,防止水汽沿着固定部61和对接面31的配合处进入插接腔51的内部,达到双重防水的目的,进一步加强第二插接头30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组件2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以压紧所述密封结构60的固定结构70,所述固定结构70的端部具有抵接部71,用以抵接所述固定部61并将固定部61在插接方向上限位在第一台阶面311和抵接部71之间。
所述固定结构70与第二插接头30的外壁螺纹连接,在插接方向上移动以将所述密封结构60固定在第二插接头30和固定结构70之间。
在插接方向上,所述接线盒组件2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部61和固定结构70沿插接方向的之间的压块80,所述压块80的一端同时抵接所述固定部61远离所述第一台阶面311的一端和第二台阶面312,压块80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抵接部71。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组件2还包括环绕于所述插接结构50的外侧的密封件63,所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密封件63的顶端抵接于所述对接腔41的内壁,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63设于所述第二插接头30上。
所述接线盒组件2还包括设于插接结构50外侧的插接臂57,所述对接结构40上设有供所述插接臂57插入并对其限位的限位腔43,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臂57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头30上,所述限位腔43设于第一插接头20上,以实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3、固定于层压件3背面的上述的接线盒10,所述盒体3固定在所述层压件3上,所述第一插接头20沿着所述层压件3的延展方向位于所述盒体10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3、固定于层压件3背面的上述的接线盒组件2,其中,所述盒体10固定在所述层压件3上,所述第一插接头20和第二插接头30配合后相邻所述层压件3设置,以避免处于悬空中或者落入水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1通过将第一插接头20直接固定在盒体10侧部的设计,使得第一插接头10可以紧靠在光伏组件背面的盒体10上,避免第一插接头20处于悬空状态时长期震动或者落入水中导致的第一插接头20和另一用电器的配合失效,进而有效地提升光伏系统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位于盒体内的金属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还包括与所述盒体相连的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内设有一插接端子,且所述插接端子的一端向内延伸入盒体内并与所述金属基板焊接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以与一第二插接头插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还包括内设安装腔的第一基体,所述插接端子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插接端子沿第一插接头与盒体的排布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基体与盒体是一体注塑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设有底壁、位于底壁四周的侧壁、由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设形成的收容腔,所述金属基板设于底壁,所述侧壁上设有连通收容腔和安装腔的穿孔,所述插接端子穿过穿孔与所述金属基板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设于安装腔内的插针,所述插针朝向所述收容腔内的端部开口内设有密封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具有用以与所述盒体卡接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自第一基体朝向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自延伸部的端部侧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盒体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穿孔轴向上两端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用以收容所述凸起的安装槽。
7.一种接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及线缆,所述第二插接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线缆,另一端与所述接线盒的第一插接头插接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之一者设有插接结构,另一者设有与插接结构配合的对接结构,其中,
所述对接结构包括供所述插接结构插入的对接腔、设于对接腔内且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插针;
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接腔、设于插接腔内的插套,所述插套沿插接方向延伸,以在对接结构与插接结构插接配合时收容插针;
插接端子为设于第一插接头内的插针或插套。
9.如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头背离所述第一插接头的一端的密封结构、与第二插接头可拆卸连接以压紧所述密封结构的固定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头具有设于其端部的对接面,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对接面配合的固定部、自固定部朝向插接方向延伸的密封圈,所述接线盒组件还包括沿插接方向设于所述固定部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压块,所述固定结构与第二插接头的外壁螺纹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相抵接的凸筋。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面设有沿插接结构径向方向内外设置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所述固定部与第一台阶面抵接;所述压块靠近固定部的一端同时抵接所述固定部远离第一台阶面的一端和第二台阶面。
13.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固定于层压件背面的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
或者,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固定于层压件背面的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组件。
CN202222563706.1U 2022-09-27 2022-09-27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18387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3706.1U CN2183874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3706.1U CN2183874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7428U true CN218387428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4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3706.1U Active CN2183874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7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4325A (zh) 一种组装式防水电源插头组件
CN218387428U (zh)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CN206498000U (zh) 一种板式电源连接器
CN109599955B (zh) 水下耦合供电与信息传输装置
CN117833817A (zh) 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CN212583797U (zh) 电子水泵和具有该电子水泵的车辆
CN210201099U (zh) 混合型电连接器
CN210607747U (zh) 插接连接器
CN218385975U (zh) 线缆连接器、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CN210404174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19739404U (zh) 一种m8防水连接器
CN211238510U (zh) 一种天线端子
CN213212486U (zh) 一种贴片式防水电源连接器
CN218160941U (zh) 一种Type-C 8P母座防水连接器
CN213660725U (zh) 一种弧形过孔连接器
CN215911545U (zh) 用于电芯的转接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9948857U (zh) 一种快速插件和电机
CN220492289U (zh) 光伏连接器及光伏连接器组件
CN219123566U (zh) 一种线束连接器
CN117832929A (zh) 线缆连接器、接线盒、接线盒组件及光伏组件
CN220272858U (zh) 光伏信号采集器
CN219843176U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
CN216872264U (zh) 一种光电连接器及数据线
CN218039741U (zh) 一种信号采集组件及电池组
CN220421043U (zh) 新型简牛连接器及简牛连接器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