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2420U -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2420U
CN215762420U CN202121552991.6U CN202121552991U CN215762420U CN 215762420 U CN215762420 U CN 215762420U CN 202121552991 U CN202121552991 U CN 202121552991U CN 215762420 U CN215762420 U CN 215762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short
connecting edge
impeller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29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阳和
池野翔太
泽崎基
高木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2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2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叶轮具有基部、护罩以及多个叶片。基部和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是在随着朝向径向内方而朝向周向一侧的方向上为长边的形状。贯通孔包括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及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将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一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第二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第三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第四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Description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叶轮,已知一种具备前表面护罩、后表面护罩以及由前表面护罩和后表面护罩夹持的多个叶片的叶轮。该叶轮通过形成于叶片的多个突起嵌入前表面护罩和后表面护罩的相对的贯通孔并将其突出部分铆接而构成。在该叶轮中,就铆接前的叶片的前表面护罩侧的至少位于最外周的突起的相距与后表面护罩抵接的边的高度而言,与突起的内周侧相比,外周侧更高。由此,记载了叶轮的铆接强度提高、耐久性、可靠性提高的主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5-206272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的叶轮中,难以缓和贯通孔处的应力的集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叶轮的基部和护罩的至少一方的贯通孔缓和应力的集中的技术。
方案1提供一种叶轮,其具有:沿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基部;配置于比上述基部靠上方,且沿与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护罩;以及在上述基部与上述护罩的轴向间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叶片,上述基部和上述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上述叶片具有容纳并固定于上述贯通孔的容纳部,上述贯通孔是在随着朝向径向内方而朝向周向一侧的方向上为长边的形状,上述贯通孔包括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作为与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短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一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二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三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四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短边方向互相平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长边方向互相平行。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靠长边方向另一侧。
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短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短边方向一方的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方的缘的短边方向中点靠短边方向另一侧。
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及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第三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一端靠长边方向一侧。
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连接缘的短边方向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短边方向一方的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方的缘的短边方向中点靠短边方向一侧。
方案8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比上述叶片与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宽。
方案9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随着从短边方向一侧朝向短边方向另一侧而扩宽。
方案10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的短边方向的距离随着朝向长边方向一侧而缩短。
方案11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部和上述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沿着一个上述叶片配置且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在多个上述贯通孔中的配置于径向内端的上述贯通孔中,上述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方案12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沿着中心轴配置的轴体的马达;固定于上述轴体,且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以及包围上述马达及上述叶轮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
方案13提供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方案12所述的送风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叶轮,能够在叶轮的基部和护罩的至少一方的贯通孔中缓和应力的集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及吸尘器,能够在搭载于送风装置及吸尘器的叶轮中缓和应力的集中。
有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剖面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虚线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将叶片和护罩铆接后的图4的虚线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叶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俯视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上外壳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下外壳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上外壳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X-X位置处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Y-Y位置处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定子与外壳的关系的纵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绝缘体与上外壳的关系的横剖视图。
图16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8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横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在送风装置100的说明中,将与送风装置100具有的马达2的中心轴C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轴向设为上下方向,相对于马达2,将叶轮1设为上,对各部的形状、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进行吸尘器200的说明时,将靠近图19的地面F(被清扫面)的方向设为“下方”,并且将从地面F离开的方向设为“上方”,对各部的形状、位置关系进行说明。此外,这些方向仅是用于说明的名称,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及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游”及“下游”分别表示使叶轮1旋转时产生的气流300的流通方向的上游及下游。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向平行的剖面称为“纵剖面”,将与轴向正交的剖面称为“横剖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包含大致平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正交”包含大致正交。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的纵剖面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送风装置100具有叶轮1、马达2以及外壳3。由此,由于叶轮1具有后述的特征,因此在送风装置100中,在叶轮1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在固定有后述的容纳部122和护罩13的贯通孔13b中缓和应力负荷成为最高的部位的应力集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100还具有扩散器4、叶轮罩5以及电路基板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将叶片12和护罩13铆接之前的叶轮1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将叶片12和护罩13铆接之前的叶轮1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虚线区域的放大图。如图1~图5所示,叶轮1能够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C旋转。叶轮1例如由金属部件构成。在从轴向的俯视下,叶轮1的径向外缘为圆形状。叶轮1具有基部11、多个叶片12、护罩13以及轮毂14。
基部11配置于叶轮1的下部。基部11以中心轴C为中心沿径向扩展。基部11是圆板状部件。基部11支撑叶片12的下部。
多个叶片12配置于基部11的上方。多个叶片12在基部11的上表面沿周向排列。多个叶片12各自的下部与基部11连接。多个叶片12各自的上部与护罩13连接。叶片12是上下立起的板状部件。叶片12从径向内方朝向径向外方延伸,并在周向上弯曲。
护罩13配置于多个叶片12的上方。在从轴向的俯视下,护罩13是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护罩13由环状的板状部件构成,详细而言,随着从径向外端朝向径向内方而向上方弯曲。护罩13具有上下开口的护罩进气口13a。护罩进气口13a配置于护罩13的中央部。护罩13支撑叶片12的上部。
轮毂14配置于基部11的中心轴C附近且基部11的中央部。在从轴向的俯视下,轮毂14是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
叶轮1具有基部11、多个叶片12以及护罩13。在本实施方式中,叶轮1由金属材料形成。基部11沿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C交叉的方向扩展。叶轮1固定于轴体2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部11的中央区域构成有中央贯通孔11a。在中央贯通孔11a容纳有轮毂14。基部11经由轮毂14固定于轴体211。但是,基部和轴体也可以经由其它机构或其它部件固定。
多个叶片12在基部11与护罩13的轴向之间沿周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下,叶片12为向旋转方向R前方凸的圆弧状。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方向R与周向DC一致,旋转方向R前方是与周向一方DC1相同的方向,旋转方向R后方是与周向另一方DC2相同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12具有主体部121和容纳部122。容纳部122是从主体部121的上侧向上方突出的部位。容纳部122容纳于后述的护罩13的贯通孔13b,且通过对容纳部122的上端部进行铆接而固定于护罩13。也就是,叶片12具有容纳并固定于贯通孔13b的容纳部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122在各叶片12上形成于三处。此外,容纳部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每个叶片的容纳部的数量不同。
护罩13配置于比基部11靠上方。护罩13沿与中心轴C交叉的方向扩展。在护罩13的中央区域构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进气口13a。护罩13还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13b。在贯通孔13b容纳固定有叶片12的容纳部122。在本实施方式中,护罩13具有贯通孔13b,但贯通孔只要构成于基部和护罩的至少一方即可。即,也可以是,基部具有贯通孔,叶片具有从叶片的下侧向下方突出的容纳部,容纳部容纳于基部的贯通孔,且通过对容纳部的下端部进行铆接而固定基部和叶片。
如图4及图5所示,贯通孔13b是在随着朝向径向内方而朝向周向一方DC1侧的方向上为长边的形状。贯通孔13b由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及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以及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构成。在此,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相对于长边方向一方DL1侧位于径向外侧。另外,短边方向DS是与长边方向DL大致正交的方向。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相对于短边方向一方DS1侧位于径向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和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沿着短边方向DS互相大致平行。即,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与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的短边方向DS上的距离沿着长边方向DL大致恒定。另外,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和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沿着长边方向DL互相大致平行。即,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的长边方向DL上的距离沿着短边方向DS大致恒定。由此,能够使贯通孔13b尽可能为简单的形状,因此能够缩小叶片12与贯通孔13b的缘的间隙,提高叶轮1的送风效率。另外,由于贯通孔13b容易形成,因此叶轮1的量产性提高。俯视下,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及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为向周向一方DC1且径向外方凸的圆弧状。即,俯视下,贯通孔13b为沿着容纳部122的形状。
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和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由第一连接缘135连接。第一连接缘135向长边方向一方DL1侧且短边方向一方DS1侧凹陷。也就是,贯通孔13b的长边方向一方DL1侧且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端部向长边方向一方DL1侧且短边方向一方DS1侧凸。同样地,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和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由第二连接缘136连接。第二连接缘136向长边方向一方DL1侧且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凹陷。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和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由第三连接缘137连接。第三连接缘137向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且短边方向一方DS1侧凹陷。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和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由第四连接缘138连接。第四连接缘138向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且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凹陷。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缘135的曲率比第二连接缘136、第三连接缘137以及第四连接缘138的任一个的曲率都平缓。也就是,俯视下,第一连接缘135的缘的全长比第二连接缘136的缘、第三连接缘137的缘以及第四连接缘138的缘的任一个的全长都长。换句话说,第一连接缘135的曲率半径rc1比第二连接缘136的曲率半径rc2、第三连接缘137的曲率半径rc3以及第四连接缘138的曲率半径rc4的任一个都长。由此,在叶轮1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在固定有容纳部和护罩的贯通孔中缓和应力负荷成为最高的部位的应力集中。即,在固定有容纳部和护罩的贯通孔中,与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大致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缓和对第一连接缘135施加的应力。在此,一般在固定有护罩和叶片的贯通孔中,倾向于对配置于径向内端侧的缘施加的应力最高,但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缓和对贯通孔的配置于径向内端侧的缘施加的应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缘135的长边方向另一端1351配置于比第二连接缘136的长边方向另一端1361靠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即,第一连接缘135与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的边界配置于比第二连接缘136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的边界靠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由此,由于第一连接缘135在长边方向DL上变长,因此能够高效地缓和第一连接缘135处的应力集中。即,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接缘135在长边方向DL上延长,能够使第一连接缘135为更顺滑的弯曲形状,因此,能够缓和对第一连接缘135施加的应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缘135的短边方向另一端1352配置于比短边方向一方DS1的缘133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的缘134的短边方向中点MP1靠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也就是,第一连接缘135与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的边界配置于比短边方向一方DS1的缘133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的缘134的短边方向中点MP1靠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由此,因为第一连接缘135在短边方向DS变长,所以能够高效地缓和第一连接缘135处的应力集中。即,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接缘135在短边方向DS上延长,能够使第一连接缘135为更顺滑的弯曲形状,因此,能够缓和对第一连接缘135施加的应力。
图6是将叶片12和护罩13铆接后的图4的虚线区域的放大图。即,图6在图4的虚线区域中表示将叶片12和护罩13铆接固定之后的情形。在图6中,通过使容纳部122的上端部塑性变形,将叶片12和护罩13固定。也就是,当将容纳部122铆接而固定于护罩13时,铆接之前构成于容纳部122与护罩13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被变形的容纳部122的壁封闭。即,变形的容纳部122的部位的一部分封闭铆接之前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换句话说,俯视下,容纳部122的壁的一部分重叠于护罩13上。通过该间隙被封闭,能够抑制因叶轮1旋转时空气从该间隙泄漏,产生紊流而使送风效率降低。另外,通过将叶片12和护罩13铆接固定,能够使叶片12与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的长边方向DL上的间隙CL1、及叶片12与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的长边方向DL上的间隙CL2比容纳部122塑性变形前的状态窄。此外,在将容纳部122和护罩13铆接固定后在叶片12与护罩13之间还存在间隙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向间隙涂布涂料等,封闭间隙。由此,能够降低叶轮1旋转时的空气的泄漏、紊流。此外,涂料也可以涂布于叶轮1的整体。
贯通孔13b的缘和叶片12或容纳部122的间隙在叶片12和护罩13被铆接固定的状态下判断即可。另外,在向叶片12与护罩13的间隙填充涂料等使叶片12与护罩13之间没有间隙的情况下,在去除涂料使间隙露出的状态下比较间隙的长度即可。叶片12与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的长边方向DL上的间隙CL1比叶片12与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的长边方向DL上的间隙CL2宽。由此,在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缘131附近容纳部122与贯通孔13b的间隙变宽,因此容易将容纳部122插入贯通孔13b。
叶片12与第一连接缘135的长边方向DL上的间隙CL3随着从短边方向一方DS1侧朝向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而变宽。由此,能够使容纳部122与第一连接缘135的间隙充分,因此容易将容纳部122插入贯通孔13b。
第一连接缘135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的短边方向DS的距离D随着朝向长边方向一方DL1侧而缩短。即,贯通孔13b的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的端部区域的短边方向DS的距离随着朝向长边方向一方DL1侧而缩短。由此,能够使容纳部122被容纳于贯通孔13b时的容纳部122与贯通孔13b的缘的间隙尽可能小,抑制送风效率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特定的叶片12的多个容纳部122插入的贯通孔中的配置于径向内端的贯通孔13b中,第一连接缘135具有上述的特征。即,基部11和护罩13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沿着一个叶片12配置且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在多个贯通孔中的配置于径向内端的贯通孔13b中,第一连接缘135的曲率半径rc1比第二连接缘136的曲率半径rc2、第三连接缘137的曲率半径rc3以及第四连接缘138的曲率半径rc4的任一个都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一个叶片12配置的多个贯通孔中的配置于径向内端以外的贯通孔中,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大致相等。由此,能够在多个贯通孔中的配置于应力最容易集中的径向内端的贯通孔13b中缓和应力集中于第一连接缘135,而且能够在配置于径向内端以外的贯通孔中缩窄容纳部122与贯通孔的缘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叶轮1的送风效率的降低。
图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叶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俯视放大图。如图7所示,护罩13A具有贯通孔13c。在叶轮1A中,第四连接缘138A的构造与叶轮1中的第四连接缘138的构造不同。为了方便,在叶轮1A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叶轮1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与叶轮1相同的符号,仅记载与叶轮1不同的点。
在叶轮1A中,第一连接缘135的曲率半径rc1比第二连接缘136的曲率半径rc2、第二连接缘137的曲率半径rc3以及第四连接缘138A的曲率半径rc4A的任一个长。而且,第四连接缘138A的曲率半径rc4A比第二连接缘136的曲率半径rc2及第三连接缘137的曲率半径rc3的任一个长。在此,一般在固定有护罩和叶片的贯通孔中,倾向于在叶轮旋转时,应力容易集中于配置于径向内端的第一连接缘,然后应力集中于配置于径向外端的第四连接缘。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13c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能够缓和应力集中于在贯通孔13c中除第一连接缘135外应力最容易集中的第四连接缘138A。
第四连接缘138A的长边方向一端1381配置于比第三连接缘137的长边方向一端1371靠长边方向一方DL1侧。即,第四连接缘138A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侧的缘134的边界配置于比第三连接缘137与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的缘133的边界靠长边方向一方DL1侧。由此,第四连接缘138A在长边方向DL上变长,因此能够高效地缓和第四连接缘138A处的应力集中。
第四连接缘138A的短边方向一端1382配置于比短边方向一方DS1的缘133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的缘134的短边方向中点MP2靠短边方向一方DS1侧。也就是,第四连接缘138A与长边方向另一方DL2侧的缘132的边界配置于比短边方向一方DS1的缘133与短边方向另一方DS2的缘134的短边方向中点MP2靠短边方向一方DS1侧。由此,第四连接缘138A在短边方向DS上变长,因此能够高效地缓和第四连接缘138A处的应力集中。
如图1及图2所示,马达2具有转子21和定子22。马达2还具有轴承23。
转子21与叶轮1连接。转子21具有轴体211和磁铁212。
轴体211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C配置。即,马达2具有沿着中心轴C配置的轴体211。轴体211是例如由金属构成的柱状的部件。轴体211的上部上下贯通底板11及轮毂14,且固定于轮毂14。即,叶轮1固定于轴体211的上部。
磁铁212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磁铁212配置于轴体211的径向外方,固定于轴体211。在磁铁212的径向外表面沿周向交替排列有N极和S极。
定子22是根据驱动电流产生磁通的电枢。定子22与转子21在径向上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22配置于转子21的径向外方。定子22具有定子铁芯221和绝缘体222。定子22还具有线圈223。
定子铁芯221是将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但是,定子铁芯221例如也可以是通过粉体的烧成铸造等构成的单一的部件。定子铁芯221也可以将多个铁芯片接合而构成。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221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定子铁芯221具有芯背2211和多个齿2212。芯背2211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齿2212从芯背2211向径向内方突出。多个齿2212沿周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齿22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齿2212沿周向以等间隔排列。齿2212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外。
在芯背2211形成有多个定子铁芯孔2213。定子铁芯孔2213沿轴向贯通。定子铁芯孔2213配置于齿2212的径向外方。定子铁芯孔2213的数量与齿2212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孔2213的数量为三个。但是,定子铁芯孔2213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外。
绝缘体222覆盖定子铁芯221的至少一部分。绝缘体222由树脂等绝缘部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体222具有上绝缘体222U和下绝缘体222L。上绝缘体222U从上方覆盖定子铁芯221。下绝缘体222L从下方覆盖定子铁芯221。但是,绝缘体222也可以是通过嵌入成型与定子铁芯221一体化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芯背2211的径向外端面及齿2212的径向内端面不被绝缘体222覆盖,而是露出。
线圈223通过隔着绝缘体222在定子铁芯221卷绕导线而形成。详细而言,线圈223通过在各齿2212的周围隔着绝缘体222分别卷绕导线而构成。即,定子22具有多个线圈223。多个线圈223沿周向以等间隔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223的数量是三个。但是,线圈223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外。
轴承23将转子21相对于定子22可绕中心轴C旋转地支撑。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3具有上轴承23U和下轴承23L。上轴承23U配置于比定子22靠上方。下轴承23L配置于比定子22靠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轴承23U及下轴承23L是滚动轴承。上轴承23U及下轴承23L分别具有内圈231和外圈232。内圈231配置于轴体211的径向外方且固定于轴体211。外圈232配置于比内圈231靠径向外方,固定于外壳3。在内圈231与外圈232的径向间配置有滚珠等滚动部件。内圈231设为相对于外圈232可旋转。轴承23的数量及种类可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变更。马达2也可以具有套筒轴承等来取代滚动轴承。
外壳3包围马达2及叶轮1的至少一部分。外壳3例如由铝等金属构成。但是,外壳3也可以由树脂等金属以外的原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3具有上外壳3U和下外壳3L。上外壳3U包围马达2的上侧。下外壳3L包围马达2的下侧。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上外壳3U的立体图。如图1及图9所示,上外壳3U具有第一外壳部31、第二外壳部32以及肋33。即,外壳3具有第一外壳部31、第二外壳部32以及肋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部31、第二外壳部32以及肋33是单一部件。由此,与将多个部件组合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上外壳3U的强度。
第一外壳部31配置于比定子22靠径向外方。如图1所示,第一外壳部31的径向内表面构成流路101。流路101是通过叶轮1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300的通路。详细而言,第一外壳部31是以中心轴C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第一外壳部31与定子22在径向上对置。
第二外壳部32配置于比第一外壳部31靠径向内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外壳部32为圆板状。第二外壳部32配置于比第一外壳部31靠上方。第二外壳部32与定子22在轴向上对置。第二外壳部32配置于定子22的上方。
在第二外壳部32的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向轴向下方凹陷的上外壳凹部321。在从轴向上方的俯视下,上外壳凹部321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形状。在上外壳凹部321内插入有上轴承23U。上外壳凹部321的径向内表面与上轴承23U的外圈232的径向外表面在径向上接触,上轴承23U固定于上外壳3U。
肋33将第一外壳部31和第二外壳部3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肋33将第一外壳部31的径向内表面和第二外壳部32的径向外表面连接。肋33在第二外壳部32的下方延伸到比第二外壳部32的径向外表面靠径向内方。如图1所示,在肋33的下表面设有向轴向上方凹陷的肋凹部331。
在本实施方式中,肋33为多个,详细而言,肋3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肋33沿周向以等间隔排列。但是,肋33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以外,也可以是单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外壳3U还具有上筒部34。上筒部34是从第二外壳部32的下表面向轴向下方延伸的筒状。上筒部34与第二外壳部32是单一部件。上筒部34配置于定子22的径向内方。上筒部34的上表面开口与形成于上外壳凹部321的底壁的开口相连。轴体211插入上筒部34及上外壳凹部321,且上部从上外壳3U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下外壳3L的立体图。如图1及图10所示,下外壳3L具有下外壳主体部35和多个脚部36。在本实施方式中,脚部3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脚部36沿周向以等间隔排列。但是,脚部36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外壳主体部35和多个脚部36是单一部件。由此,与将多个部件组合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下外壳3L的强度。
下外壳主体部35具有下环状部351、第一下筒部352以及第二下筒部353。下环状部351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第一下筒部352及第二下筒部353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筒状。
第一下筒部352配置于下环状部351的径向内方。第一下筒部352利用配置于下环状部351与第一下筒部352的径向间的第一连结部354与下环状部351连接。第二下筒部353比第一下筒部352直径小,且配置于第一下筒部352的上方。第二下筒部353利用从第一下筒部352的上端部向径向内方延伸的第二连结部355与第一下筒部352连接。第二下筒部353配置于定子22的径向内方。在第一下筒部352及第二下筒部353插入有轴体211。在第一下筒部352内插入有下轴承23L。第一下筒部352的径向内表面与下轴承23L的外圈232的径向外表面在径向上接触,下轴承23L固定于下外壳3L。
脚部36具有脚部外壁部361、一对脚部侧壁部362以及脚部上壁部363。脚部外壁部361配置于下环状部351的径向外方,沿轴向延伸。一对脚部侧壁部362在周向上对置。一对脚部侧壁部362中的一方将脚部外壁部361的周向的一端部和下环状部351连接。一对脚部侧壁部362中的另一方将脚部外壁部361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和下环状部351连接。脚部上壁部363从脚部外壁部361的比上端稍微靠下方向径向内方延伸。脚部上壁部363的周向的两端部与一对脚部侧壁部362的上端部连接。在脚部上壁部363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脚部孔364。
如图1所示,定子22配置于上外壳3U与下外壳3L的轴向间。定子22利用固定部件7固定于上外壳3U及下外壳3L。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7是螺丝。固定部件7从下外壳3L的下方插入脚部孔364、定子铁芯孔2213以及肋凹部331。固定部件7也可以取代螺丝而是铆钉等。
扩散器4具有第一扩散器筒部41、第二扩散器筒部42以及多个静叶片4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扩散器筒部41、第二扩散器筒部42以及多个静叶片43是单一部件。但是,它们中的至少任一个部件也可以是单独部件。扩散器4例如能够由树脂或金属构成。
第一扩散器筒部41配置于比第二外壳部32靠径向外方。第一扩散器筒部41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第一扩散器筒部41的径向内表面与第二外壳部32的径向外表面在径向上接触。
第二扩散器筒部42配置于比第一扩散器筒部41靠径向外方。第二扩散器筒部42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第二扩散器筒部42配置于第一外壳部31的上方。第二扩散器筒部42的下表面与第一外壳部31的上表面在轴向上接触。
此外,第一扩散器筒部41的上表面和第二扩散器筒部42的上表面的轴向的位置相同。与第二扩散器筒部42相比,第一扩散器筒部41的轴向的长度更长。第一扩散器筒部41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二扩散器筒部42的下端靠下方。
多个静叶片43在第一扩散器筒部41与第二扩散器筒部42的径向间沿周向排列。详细而言,多个静叶片43沿周向以等间隔排列。各静叶片43沿轴向延伸。详细而言,各静叶片43构成为板状,且越靠上侧,便越朝向与叶轮1的旋转方向R(参照图1)相反的方向倾斜。各静叶片43的叶轮1侧弯曲成凸状。
各静叶片43的径向内表面与第一扩散器筒部41的径向外表面连接。各静叶片43的径向外表面与第二扩散器筒部42的径向内表面连接。在第一扩散器筒部41与第二扩散器筒部42的径向间,未设置多个静叶片43的部分构成空气流动的流路101。多个静叶片43对通过流路101的气流300进行整流,并向下方引导。
如上所述,送风装置100还具有在比肋33靠上方沿周向排列的多个静叶片43。通过设置多个静叶片43,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叶轮罩5配置于叶轮1的上方。叶轮罩5内包叶轮1。叶轮罩5例如能够由树脂或金属构成。叶轮罩5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且朝向上方尖细的筒状。叶轮罩5的径向内表面与第二扩散器筒部42及第一外壳部31的径向外表面接触。叶轮罩5固定于扩散器4及上外壳3U。
叶轮罩5具有上下开口的罩进气口5a。罩进气口5a配置于叶轮罩5的上端部且中央部。罩进气口5a的下部与护罩进气口13a的上部沿轴向重叠。罩进气口5a的下部的外径比护罩进气口13a的上部的内径小。
电路基板6固定于下外壳3L。详细而言,电路基板6固定于多个脚部36。在电路基板6形成有例如电源电路及控制电路等用于驱动马达2的电路。如图2所示,在电路基板6配置有与线圈223电连接的电连接部61。电连接部61也可以是例如接头端子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部6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电连接部61沿周向以等间隔配置。电连接部6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外。
当叶轮1被马达2旋转驱动时,从叶轮罩5的罩进气口5a向叶轮1的内部吸入空气,产生气流300。吸入到叶轮1的内部的空气通过叶轮1的旋转向叶轮1的径向外方吹出。吹出到叶轮1的径向外方的空气通过由叶轮罩5、扩散器4以及上外壳3U构成的流路101向下方被引导。从上外壳3U的下端吹出到下方的气流300的一部分流向送风装置100的外部,另外一部分流向电路基板6。电路基板6被气流300冷却。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上外壳3U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X-X位置处的概略纵剖视图。图13是图11的Y-Y位置处的概略纵剖视图。在图12中,符号R是叶轮1的旋转方向。
如图12所示,肋33的下表面具有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的下表面第一区域332。根据本结构,肋33的下表面具有能够顺畅地引导通过叶轮1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300的形状。因此,在叶轮1旋转时,能够减小送风阻力,提高送风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表面第一区域332形成于肋的33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下表面第一区域332配置于肋33的下表面中的叶轮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下表面第一区域332可以是倾斜面,也可以是弯曲面。下表面第一区域332也可以是倾斜面与弯曲面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表面第一区域332是向下方凸的弯曲面。
另外,如图12所示,肋33的下表面在比下表面第一区域332靠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具有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而向上方延伸的下表面第二区域333。通过配置下表面第二区域333,能够抑制在肋33的下方产生紊流。由此,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详细而言,下表面第二区域333配置于肋33的下表面中的叶轮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下表面第二区域333可以是倾斜面,也可以是弯曲面。下表面第二区域333也可以是倾斜面与弯曲面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表面第二区域333是向下方凸的弯曲面。在肋33的下表面,下表面第一区域332和下表面第二区域333由平面连接。此外,也可以在肋33的下表面不配置下表面第二区域333。
下表面第一区域332的上端与下端的轴向距离L1比下表面第二区域333的上端与下端的轴向距离L2长。由此,能够平衡地发挥由下表面第一区域332顺畅地引导气流300的效果和由下表面第二区域333抑制紊流的产生的效果。即,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如图12所示,肋33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而向下方延伸。根据本结构,肋33的上表面具有能够顺畅地引导通过叶轮1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300的形状。因此,在叶轮1旋转时,能够减小送风阻力,提高送风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肋33的上表面具有上表面第一区域334和上表面第二区域335。上表面第一区域334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而向下方延伸。上表面第一区域334是倾斜面。但是,上表面第一区域334也可以是弯曲面或者倾斜面与弯曲面的组合。上表面第二区域335是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的平面区域。
在肋3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表面第一区域334和上表面第二区域335沿径向排列。在上表面第一区域334和上表面第二区域335沿径向排列的部分,上表面第一区域334配置于比上表面第二区域335靠径向外方。上表面第一区域334从叶轮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朝向后方延伸,且在到达后方侧的端部之前与上表面第二区域335连接。
但是,上表面第一区域334可以从叶轮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延伸到后方侧的端部。也可以肋33的上表面整体是上表面第一区域334。也可以肋33的上表面整体是上表面第二区域335。
如图13所示,肋33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根据本结构,在肋33的上表面,能够考虑因叶轮1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顺畅地引导气流300。因此,能够在叶轮1旋转时,减小送风阻力,提高送风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肋3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详细而言,上表面第一区域334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但是,上表面第一区域334也可以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弯曲面。上表面第一区域334也可以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与弯曲面的组合。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结构也可以设于肋33的上表面中的上表面第一区域334以外的区域。另外,也可以肋33的上表面整体是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结构。另外,肋33的上表面也可以没有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区域。
如图13所示,肋33具有第一径向内端面336和第二径向内端面33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径向内端面336是配置于肋33的径向最内方的端面。详细而言,第一径向内端面336由向径向内方凸的弯曲面和与该弯曲面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平面构成。但是,第一径向内端面336也可以是单一的曲面或平面。
第二径向内端面337在比第一径向内端面336靠下方配置于比第一径向内端面336靠径向外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径向内端面337是向径向外方凹陷的弯曲面。但是,第二径向内端面337也可以是平面等。第二径向内端面337配置于比下表面第一区域332靠径向内方。
肋33的下表面在比下表面第一区域332靠径向内方具有将第一径向内端面336和第二径向内端面337连接的下表面第三区域338。详细而言,下表面第三区域338由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扩展且在轴向上具有阶梯的两个平面构成。但是,下表面第三区域338也可以由沿轴向扩展的单一的平面或曲面构成。
在下表面第三区域338设有向轴向上方凹陷的肋凹部331。即,在肋33的下表面的比下表面第一区域332靠径向内方设有向轴向上方凹陷的肋凹部331。
图14是表示定子22与外壳3的关系的纵剖面。图14表示定子22与外壳3的关系的一部分。下表面第三区域338的至少一部分与定子铁芯221的上表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表面第三区域338的一部分与定子22的定子铁芯221的上表面接触。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定子铁芯221决定上外壳3U的轴向的位置。
此外,脚部上壁部363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也与定子铁芯221的下表面接触。因此,能够利用定子铁芯221决定下外壳3L的轴向的位置。
如图14所示,定子22和肋33通过一部分配置于肋凹部331内的固定部件7固定。详细而言,固定部件7插入脚部孔364、定子铁芯孔2213以及肋凹部331,将定子22和外壳3固定。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肋33将外壳3和定子22牢固地固定。
图15是表示绝缘体222与上外壳3U的关系的横剖视图。如图15所示,绝缘体222具有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和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沿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体222具有配置于芯背2211的上表面的环状的绝缘体周向部2223。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从绝缘体周向部2223的上表面向轴向上方延伸。但是,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例如也可以是从绝缘体周向部2223向径向外方延伸的结构等。
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与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在周向上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从绝缘体周向部2223的上表面向轴向上方延伸。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是与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相同的形状。但是,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也可以是与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不同的形状。
肋33配置于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与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的周向间。肋33可以与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和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的至少一方接触。肋33也可以与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和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的任一个均不接触,但优选与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和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接近配置。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肋33进行上外壳3U和定子22的周向的定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肋33的数量为三个。与其对应地,在周向上对置的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与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组沿周向配置有三个。由此,能够相对于各肋33进行周向的定位。但是,在周向上对置的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与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组也可以是单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对置的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与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的周向间设有将绝缘体周向部2223的至少一部分切口而形成的缺口部2224。肋33的下表面第三区域338的至少一部分与从缺口部2224露出的定子铁芯221的上表面接触。
图16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纵剖视图。图16表示第一变形例的上外壳3UA的剖视图的一部分。上外壳3UA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第一外壳部31A、第二外壳部32A以及肋33A。肋33A的下表面具有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的下表面第一区域332A。
如图16所示,肋33A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在本变形例中,肋33A的下表面的一部分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详细而言,下表面第一区域332A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但是,下表面第一区域332A也可以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弯曲面。另外,下表面第一区域332A也可以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方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与弯曲面的组合。
根据本结构,在肋33A的下表面,能够考虑因叶轮1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顺畅地引导气流300。因此,能够在叶轮1旋转时,减小送风阻力,提高送风效率。
图1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纵剖视图。图17是第二变形例的上外壳3UB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11的X-X位置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在图17中,符号R是叶轮1的旋转方向。
上外壳3UB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第一外壳部31B和肋33B。肋33B的下表面具有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的下表面第一区域332B。肋33B的下表面在比下表面第一区域332B靠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具有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而向上方延伸的下表面第二区域333B。肋33B的上表面具有随着朝向叶轮1的旋转方向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的上表面第一区域334B。
在肋33B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肋贯通孔339。在本变形例中,肋贯通孔339配置于比下表面第一区域332B靠叶轮1的旋转方向R前方。肋贯通孔339配置于比下表面第二区域333B及上表面第一区域334B靠叶轮1的旋转方向R后方。此外,也可以不设置下表面第二区域333B。另外,也可以不设置上表面第一区域334B,肋33B的上表面例如也可以仅由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的平面构成。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使因叶轮1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300在肋贯通孔339内通过,并向下方引导。因此,能够降低由肋33B带来的送风阻力。
图18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横剖视图。图18是表示肋33C与定子铁芯221C的关系的一部分的图。上外壳3UC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第一外壳部31C和肋33C。定子22C具有在径向外表面设有向径向内方凹陷的铁芯凹部2214的定子铁芯221C。
在定子铁芯221C的径向外表面形成有在周向上对置的一对凹部壁面部2215。一对凹部壁面部2215沿轴向延伸。铁芯凹部2214形成于一对凹部壁面部2215的周向间。铁芯凹部2214的轴向的两端开放。肋33C的一部分插入到铁芯凹部2214。插入到铁芯凹部2214的肋33C的一部分中的周向的两端部与一对凹部壁面部2215接触或接近。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肋33C和铁芯凹部2214进行上外壳3UC和定子22的周向的定位。
此外,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绝缘体222不设置在周向上对置的第一绝缘体壁部2221及第二绝缘体壁部2222。
接下来,对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的吸尘器20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200的立体图。如图19所示,吸尘器200具有送风装置100。吸尘器200是所谓的杆式的电吸尘器。此外,具有送风装置100的吸尘器200也可以是所谓的机器人式、卧式或手持式等其它类型的电吸尘器。
吸尘器200具有在下表面及上表面分别设有进气部202及排气部203的箱体201。吸尘器200具有充电式的蓄电池(未图示),且通过从该蓄电池供给的电力工作。但是,吸尘器200也可以具有电源线,通过经由连接于在居室的壁面所设置的电源插座的电源线供给的电力工作。
在箱体201内形成有将进气部202和排气部203连结的空气通路(未图示)。在空气通路内,从进气部202(上游)朝向排气部203(下游)依次配置有集尘部(未图示)、过滤器(未图示)以及送风装置100。在空气通路内流通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埃等垃圾被过滤器捕集,并集中到形成为容器状的集尘部内。集尘部及过滤器相对于箱体201可装卸地设置。
在箱体201的上部设有把持部204及操作部205。使用者能够把持把持部204使吸尘器200移动。操作部205具有多个按钮205a。使用者通过按钮205a的操作进行吸尘器200的动作设定。例如,通过按钮205a的操作,指示送风装置100的驱动开始、驱动停止以及转速的变更等。在进气部202连接有棒状的吸引管206。在吸引管206的上游端相对于吸引管206可装卸地安装有吸引嘴207。此外,吸引管206的上游端在图19中为吸引管206的下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尘器200具有送风装置100。由此,容纳于送风装置100的叶轮1具有上述的特征,因此在吸尘器200中,能够在叶轮1旋转的情况下,在固定有容纳部122和护罩13的贯通孔13b中缓和应力负荷成为最高的部位处的应力集中。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种技术特征在不脱离其技术创造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示出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也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组合实施。
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例如吸尘器等具有送风装置的电气设备。

Claims (13)

1.一种叶轮,其具有:
沿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基部;
配置于比上述基部靠上方,且沿与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护罩;以及
在上述基部与上述护罩的轴向间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叶片,
上述基部和上述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
上述叶片具有容纳并固定于上述贯通孔的容纳部,
上述贯通孔是在随着朝向径向内方而朝向周向一侧的方向上为长边的形状,
上述贯通孔包括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作为与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短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
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一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
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二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
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三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
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四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短边方向互相平行,
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长边方向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靠长边方向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缘的短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短边方向一方的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方的缘的短边方向中点靠短边方向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及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第三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一端靠长边方向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连接缘的短边方向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短边方向一方的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方的缘的短边方向中点靠短边方向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片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比上述叶片与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宽。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片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随着从短边方向一侧朝向短边方向另一侧而扩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的短边方向的距离随着朝向长边方向一侧而缩短。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部和上述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沿着一个上述叶片配置且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在多个上述贯通孔中的配置于径向内端的上述贯通孔中,上述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12.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沿着中心轴配置的轴体的马达;
固定于上述轴体,且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以及
包围上述马达及上述叶轮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
13.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送风装置。
CN202121552991.6U 2020-07-08 2021-07-08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Active CN2157624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7648 2020-07-08
JP2020117648A JP2022015042A (ja) 2020-07-08 2020-07-08 インペラ、送風装置、及び、掃除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2420U true CN215762420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2991.6U Active CN215762420U (zh) 2020-07-08 2021-07-08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15042A (zh)
CN (1) CN21576242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15042A (ja)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6146B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108350899B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209743188U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111425416A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EP3457528A1 (en) Motor,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CN109276183B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111431322B (zh) 马达、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CN213953999U (zh) 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EP3462581A1 (en) Motor, blowing device, and cleaner
CN215762420U (zh)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WO2020255807A1 (ja) 電動機及び電動送風機
CN211239498U (zh) 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JP2019015205A (ja) 羽根車及び送風装置
CN109958636B (zh) 离心风扇
CN109578300B (zh) 离心风扇
CN111306079B (zh) 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JP2021080868A (ja) 送風装置及び掃除機
JP2019176716A (ja) ロータ組立体、モータ、送風装置及び掃除機
CN110680229B (zh) 电动风机和搭载其的电动吸尘器
CN112018909A (zh) 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JP2022062289A (ja) 電動機及び電動送風機
CN216642554U (zh) 转子组装件、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WO2023162284A1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EP4317701A1 (en) Electric air blower and cooling fan
CN109863312B (zh) 风扇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