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5900U - 一种装卸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卸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5900U
CN215705900U CN202122150613.1U CN202122150613U CN215705900U CN 215705900 U CN215705900 U CN 215705900U CN 202122150613 U CN202122150613 U CN 202122150613U CN 215705900 U CN215705900 U CN 215705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frame
unloading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06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俊
郐文远
赵明招
李思琪
刘海洋
张羽飞
冷达明
刘汝杰
张磊
金勃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06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5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5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5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卸运输车。该装卸运输车包括底盘、货箱、承载装置及驱动装置,底盘包括车架、货箱设置于车架上,货箱的侧围版上设置有缺口,承载装置设置于货箱的缺口处,承载装置具有能够承载货物的展开状态及能够封闭缺口的折叠状态,承载装置连接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装置能够使承载装置分别与位于外部的装卸工位及与缺口对接,以使呈展开状态的承载装置装卸货物,并使呈折叠状态的承载装置封闭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使承载装置分别与外部的装卸工位及与缺口对接,与缺口对接的承载装置能够处于折叠状态,从而能够封闭货箱上的缺口,减小了承载装置占用货箱的体积,增大了货箱的容积并便于货物装卸。

Description

一种装卸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卸运输车。
背景技术
运输车辆通常将货箱设置于底盘的车架上,由于货箱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在装卸货物时,通常使用叉车或吊车进行货物的装卸,然而在恶劣复杂的地面环境中,无法使用叉车或吊车,而人工装卸货物的装卸效率较低。
在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运输车在货箱的后端布置起重机等辅助装卸设备,然而起重机的吊臂较长,使其占用货箱的体积较大,减小了运输车装载货物的容积,并且也不利于装卸靠近起重机的货物。
因此,亟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运输车,以解决起重机占用空间大,装卸货物不便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卸运输车,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包括车架;
货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货箱的侧围板上设置有缺口;
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货箱的缺口处,所述承载装置具有能够承载货物的展开状态及能够封闭所述缺口的折叠状态;及
驱动装置,所述承载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能够使所述承载装置分别与位于外部的装卸工位及与所述缺口对接,以使呈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承载装置装卸货物,并使呈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承载装置封闭所述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货箱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承载装置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前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及呈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承载装置围构形成所述侧围板。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装置包括:
机架,固接于所述货箱;
托盘机构,包括基座及载盘,所述载盘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并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基座能够将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所述载盘分别限定于所述展开状态及所述折叠状态;及
摆杆机构,所述摆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机架及所述基座,所述摆杆机构的中段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杆机构摆动,并使所述摆杆机构带动呈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托盘机构分别移动至与所述装卸工位对接的第一位置及与所述缺口对接的第二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载盘包括基板及可翻折连接于所述基板导引板,所述载盘具有使所述导引板能够引导货物移入或移出所述基板的工作状态及便于收纳所述导引板的收纳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锁止机构能够使所述载盘锁定于所述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摆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及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均分别铰接于所述机架及所述基座,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能够绕间隔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锁止机构,所述第二锁止机构能够使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载盘锁定于所述机架。
作为优选,所述货箱包括一对间隔设置于所述货箱底部的辅梁,一对所述辅梁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架的一对主梁。
作为优选,所述货箱还包括多个连接板及多个U型螺栓,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所述主梁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及与所述辅梁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U型螺栓的两个连接端分别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辅梁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梁。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货箱,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液压马达、液压缸及设置于所述电动液压马达与所述液压缸之间的液压油路,所述液压马达可拆卸地电性连接于所述底盘的蓄电池,所述液压缸的底座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铰接于所述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具有能够承载货物的展开状态及封闭货箱缺口的折叠状态的承载装置,驱动装置能够使承载装置分别与外部的装卸工位及与缺口对接,不仅便于货箱内的货物装载,而且使承载装置在装卸完货物后,能够封闭货箱上的缺口,减小了承载装置占用货箱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卸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装卸运输车尾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呈展开状态并与装卸工位对接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承载装置装卸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与缺口对接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呈折叠状态并封闭缺口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主梁;
21、辅梁;22、左侧板;23、连接板;
3、承载装置;31、机架;32、摆杆机构;321、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3、托盘机构;331、基座;3311、限位底板;332、载盘;3321、基板;3322、导引板;3323、第一锁止机构;341、第一转轴;342、第二转轴;343、第三转轴;344、第四转轴;345、第五转轴;346、第六转轴;351、第二锁止机构;352、限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现有技术中,部分运输车在货箱的后端布置起重机等辅助装卸设备,然而起重机的吊臂较长,使其占用货箱的体积较大,减小了运输车装载货物的容积,并且也不利于装卸靠近起重机的货物。也有部分运输车采用设置于货箱外部的升降装置,由于升降装置不便于收纳,使得升降装置收纳在货箱底部时会降低运输车的离去角,在恶劣复杂的地面环境中,升降装置极易与底面碰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卸运输车,该装卸运输车包括底盘、货箱、承载装置3及驱动装置,底盘包括车架及设置于车架上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离合器、蓄电池等零部件,车架包括一对主梁11,一对主梁11间隔设置,货箱设置于一对主梁11上,以使一对主梁11承载货箱及货箱内货物的重量。
为了便于装卸货箱上的货物,货箱的侧围板上设置有缺口,承载装置3设置于货箱的缺口处,承载装置3具有能够承载货物的展开状态及能够封闭缺口的折叠状态,驱动装置能够使承载装置3分别与外部的装卸工位及与货箱上的缺口对接,以使呈展开状态的承载装置3装载位于装卸工位上的货物至货箱中,或卸下位于货箱中的货物至装卸工位上,从而便于货物的装卸。当驱动装置使承载装置3与货箱的缺口对接时,使承载装置3呈折叠状态,从而能够封闭货箱的缺口,不仅能够防止货箱内的货物掉落,而且能够减小承载装置3占用货箱的体积,并且不会影响运输车的离去角。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货箱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前侧板、左侧板22和右侧板,承载装置3连接于底板,并与前侧板相对设置,前侧板、左侧板22、右侧板及呈折叠状态的承载装置3围构形成侧围板,使呈折叠状态的承载装置3封闭货箱后部的缺口。
承载装置3包括机架31、摆杆机构32及托盘机构33,托盘机构33包括基座331及载盘332。机架31固接于货箱,摆杆机构3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机架31及基座331,摆杆机构32的中段连接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装置驱动摆杆机构32摆动,并使摆杆机构32带动呈展开状态的托盘机构33分别移动至与装卸工位对接的第一位置及与货箱的缺口对接的第二位置,以使承载装置3装载货物并在装载货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载盘332的一端铰接于基座331,并能够绕第一转轴341转动,基座331上设置有限位底板3311及一对间隔设置的立柱,限位底板3311连接于一对立柱的底部,第一转轴341位于限位底板3311的上方,并且位于立柱靠近缺口的一端,当载盘332向背离缺口的方向翻折时,载盘332的中段会抵接在限位底板3311上,从而将载盘332限定于展开状态。当载盘332朝向缺口的方向翻折至折叠状态时,载盘332朝向缺口的侧面基座331能够与限位底板3311抵接,以使载盘332无法继续翻折,从而将载盘332限定于折叠状态。
由于位于第一位置的托盘机构33会凸出于装卸工位的平面,为了便于将位于装卸工位上的货物移送至位于第一位置的载盘332上,载盘332包括基板3321及导引板3322,导引板3322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以便于引导位于装卸工位的平面上的货物移入或移出基板3321。为了便于货物移入或移出基板3321,导引板3322的坡度较缓,使得载盘332的长度较长,为了防止折叠状态的承载装置3过高,导引板3322可翻折连接于基板3321,载盘332具有使导引板3322能够引导货物移入或移出基板3321的工作状态及便于收纳导引板3322的收纳状态。
进一步地,由于装载工位可能不是一个平面,为了使可翻折连接于基板3321的导引板3322能够保持于工作状态,承载装置3还包括第一锁止机构3323,第一锁止机构3323,基板3321及导引板3322均铰接于第一锁止机构3323,第一锁止机构3323能够在载盘332处于工作状态时,使基板3321及导引板3322相互抵接,使基板3321及导引板3322无法继续翻折,从而能够使载盘332锁定于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摆杆机构32包括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间隔设置,第一连杆32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位于机架31上的第二转轴342及位于基座331上的第四转轴344,第一连杆321能够绕第二转轴342转动,第二连杆32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位于机架31上的第三转轴343及位于基座331上的第五转轴345,第二连杆322能够绕第三转轴343转动,第三转轴343与第二转轴342间隔设置,第五转轴345与第四转轴344间隔设置,使得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限定承载装置3能够平稳移动。
进一步地,由于运输车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随着运输车的行驶状态,货箱内的货物可能会抵压在呈折叠状态的承载装置3上,为了避免损坏摆杆机构32及驱动装置,承载装置3还包括第二锁止机构351,第二锁止机构351能够使处于折叠状态的载盘332锁定于机架31,从而使机架31将抵压呈折叠状态的载盘332上的力传递给货箱,从而避免损坏摆杆机构32及驱动装置。
由于驱动装置会使呈折叠状态的载盘332抵压在机架31上,为了减小载盘332抵压在机架31上的压力,承载装置3还包括限位挡块352,限位挡块352设置于机架31上,限位挡块352由缓冲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以使限位挡块352能够缓冲或减小载盘332抵压在机架31上的压力。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运输车在恶劣复杂的地面环境行驶过程中车架的变形,在本实施例中,货箱包括一对间隔设置于货箱底部的辅梁21,一对辅梁21分别可拆卸连接于车架的一对主梁11,并且一对辅梁21分别设置于一对主梁11的上方,从而增加车架的惯性矩,减小运输车在恶劣复杂的地面环境行驶过程中车架的变形。
优选地,货箱包括多个连接板23及多个U型螺栓,连接板23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主梁11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及与辅梁21连接的第二连接孔,U型螺栓的两个连接端分别插入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并使连接板23分别与主梁11和辅梁21连接,以使辅梁21可拆卸连接于主梁11。一个主梁11与辅梁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板23,至少两个连接板23沿主梁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不同主梁11上的多个连接板23两两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承载装置3的拆卸及安装,承载装置3及驱动装置均可拆卸连接于货箱,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液压马达、液压缸及设置于电动液压马达与液压缸之间的液压油路,蓄电池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并与液压马达电性连接,以使液压马达可拆卸地电性连接于底盘的蓄电池,液压缸的底座铰接于车架,液压缸的活塞铰接于承载装置3上的第六转轴346。承载装置3的机架31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于货箱。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包括车架;
货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货箱的侧围板上设置有缺口;
承载装置(3),设置于所述货箱的缺口处,所述承载装置(3)具有能够承载货物的展开状态及能够封闭所述缺口的折叠状态;及
驱动装置,所述承载装置(3)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能够使所述承载装置(3)分别与位于外部的装卸工位及与所述缺口对接,以使呈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承载装置(3)装卸货物,并使呈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承载装置(3)封闭所述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箱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前侧板、左侧板(22)和右侧板;
所述承载装置(3)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前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所述左侧板(22)、所述右侧板及呈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承载装置(3)围构形成所述侧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3)包括:
机架(31),固接于所述货箱;
托盘机构(33),包括基座(331)及载盘(332),所述载盘(33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331),并能够绕第一转轴(341)转动,所述基座(331)能够将绕所述第一转轴(341)转动的所述载盘(332)分别限定于所述展开状态及所述折叠状态;及
摆杆机构(32),所述摆杆机构(3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机架(31)及所述基座(331),所述摆杆机构(32)的中段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杆机构(32)摆动,并使所述摆杆机构(32)带动呈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托盘机构(33)分别移动至与所述装卸工位对接的第一位置及与所述缺口对接的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盘(332)包括基板(3321)及可翻折连接于所述基板(3321)的导引板(3322),所述载盘(332)具有使所述导引板(3322)能够引导货物移入或移出所述基板(3321)的工作状态及便于收纳所述导引板(3322)的收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3)还包括第一锁止机构(3323),所述第一锁止机构(3323)能够使所述载盘(332)锁定于所述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机构(32)包括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所述第一连杆(321)及所述第二连杆(3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21)的两端及所述第二连杆(322)的两端均分别铰接于所述机架(31)及所述基座(331),并且所述第一连杆(321)及所述第二连杆(322)分别能够绕间隔设置于所述机架(31)上的第二转轴(342)及第三转轴(343)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3)还包括第二锁止机构(351),所述第二锁止机构(351)能够使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载盘(332)锁定于所述机架(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包括一对间隔设置于所述货箱底部的辅梁(21),一对所述辅梁(21)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架的一对主梁(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还包括多个连接板(23)及多个U型螺栓,所述连接板(23)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所述主梁(11)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及与所述辅梁(21)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U型螺栓的两个连接端分别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辅梁(2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梁(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货箱,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液压马达、液压缸及设置于所述电动液压马达与所述液压缸之间的液压油路,所述液压马达可拆卸地电性连接于所述底盘的蓄电池,所述液压缸的底座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铰接于所述承载装置(3)。
CN202122150613.1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装卸运输车 Active CN215705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0613.1U CN215705900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装卸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0613.1U CN215705900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装卸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5900U true CN215705900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6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0613.1U Active CN215705900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装卸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5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7800A (zh) 集装箱运输车及其自装卸装置
US6283699B1 (en) Container handling systems
CN215705900U (zh) 一种装卸运输车
CN1814519B (zh) 运输半挂车底盘的可折叠集装箱
CN109849759B (zh) 一种自卸式半挂车
CN111776989A (zh) 一种稳固型建筑用装卸车
CN218594370U (zh) 一种承接平台车
CN207844337U (zh) 集装箱散货装卸平台
CN210680506U (zh) 底板双侧翻举升卸料自卸车
CN215944734U (zh) 一种具备狭窄空间原地转向功能的搬运车底盘及搬运车
CN212980004U (zh) 一种中翻式无人驾驶自卸车货厢结构
CN212164379U (zh) 一种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及气候舱
CN220615602U (zh) 一种可自动展开的货车液压尾板
CN209441947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小汽车运输集装框架
CN207810379U (zh) 一种垃圾车的装卸钩臂装置
CN217650472U (zh) 一种适应集装箱翻卸的翻车机多用压车机构
EP3392113B1 (en) Railway wagon for transporting trucks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uck
CN218489542U (zh) 一种货车尾板结构
CN220283453U (zh) 一种用于铝棒整体自动装卸的举升装置
CN218841610U (zh) 一种叉车用能够左右摆动的属具及叉车
CN214650662U (zh) 一种可翻转使用的集装箱
CN219077088U (zh) 整装整卸吊车
CN220520047U (zh) 一种吊装货车伸缩支撑架
CN218021353U (zh) 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用于甩箱运输的半挂车
CN209583116U (zh) 一种野战条件下物资装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