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7742U -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7742U
CN215657742U CN202122224612.7U CN202122224612U CN215657742U CN 215657742 U CN215657742 U CN 215657742U CN 202122224612 U CN202122224612 U CN 202122224612U CN 215657742 U CN215657742 U CN 215657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head
dummy bar
guide
rod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46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燕刚
张宪平
丰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metal Beij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metal Beij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metal Beij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hnometal Beij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46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7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7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7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承载车、放置座、引锭头、第一牵引件以及支撑框;其中,承载车一侧敞口;放置座固定连接在承载车上,引锭头设置在放置座内,且与放置座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框竖直设置在承载车上端面的位置;第一牵引件设置在引锭头内且与引锭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牵引件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框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的设计与现有的垂直半连铸机相比,高度大大降低,也就意味着工程施工量大大减小,设备投资大大减小。

Description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出版在2011年第九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增刊中的“一种板坯垂直连铸机出坯系统的结构设计”这篇文章中指出,现有的垂直板坯连铸机的设备主要由钢包回转台、中间包车、中间包、结晶器、结晶器振动设备、二冷0段、二冷段、引锭杆输送、脱引锭装置、垂直火焰切割机、夹送辊装置以及出坯设备组成。垂直连铸机的土建基础似一个大的深坑,整个基础为一17m 直径圆筒结构,深 28m。在深坑的底部竖起用于设备安装的 U形墙,U 形墙从坑底一直延续到浇铸平台下,连铸机几乎 90%的设备都安装在上面。从结晶器到夹送辊装置之间的设备,位于 U 形墙的上部和中部。垂直方向上的出坯设备,位于U 形墙的下部。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垂直连铸机高度太高,设备太大,不仅影响出坯速度,同时提高了设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垂直半连铸机的高度,降低设备成本,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包括承载车、放置座、引锭头、第一牵引件以及支撑框;
其中,承载车一侧敞口;放置座固定连接在承载车上,引锭头设置在放置座内,且与放置座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框竖直设置在承载车上端面的位置;第一牵引件设置在引锭头内且与引锭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牵引件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框的延伸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铸坯时,首先将承载车移动至结晶器的下方,然后启动第一牵引件带动引锭头向上移动;待引锭头移至相应位置后,向结晶器内浇注钢液,铸坯下落至引锭头上,同时启动第一牵引件带动引锭头向下移动,直至移动至相应位置;接着停止向结晶器内浇注钢液,最后利用承载车带动铸坯移动至铸坯缓冷区,使铸坯在铸坯缓冷区存放一段时间。这样的设计与现有的垂直半连铸机相比,高度大大降低,也就意味着工程施工量大大减小,设备投资大大减小。
可选的,包括导向车;
其中,导向车一端敞口,且设置在承载车上方;
优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弯折杆、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一支撑板;
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导向车的端面,第一弯折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且与第一支撑杆铰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弯折杆远离支撑框的一端,且与第一弯折杆铰接;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导向车的侧面,第一驱动件与第一支撑板铰接;
更优选的,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弯折杆远离第一驱动件的一端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设置在承载车上;
第二导向组件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弯折杆、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二支撑板;
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承载车的端面,第二弯折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且与第二支撑杆铰接;第二驱动件设置在第二弯折杆远离支撑框的一端,且与第二弯折杆铰接;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承载车的侧面,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支撑板铰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二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弯折杆远离第二驱动件的一端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向车降低了铸坯过程中发生倒塌的可能性;成型铸坯下降时,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弯折杆向靠近铸坯的方向靠近,直至与铸坯相抵接为止;设置的第一导向组件不仅便于为直径相同的铸坯导向,降低铸坯在下降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便于为不同直径的铸坯导向,提高了使用的多样性;设置的第一导向轮降低了第一弯折杆与铸坯的摩擦力,尽可能保证了铸坯的完好;成型铸坯即将要下降至承载上时,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弯折杆向靠近铸坯的方向靠近,直至与铸坯相抵接为止;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为直径相同的铸坯导向,降低铸坯在下降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便于为不同直径的铸坯导向,提高了使用的多样性;设置的第二导向轮降低了第二弯折杆与铸坯的摩擦力,尽可能保证了铸坯的完好。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牵引件;
第二牵引件包括嵌设柱以及牵引柱,嵌设柱嵌设于引锭头内,且与引锭头为可拆卸连接;牵引柱设置在嵌设柱靠近支撑框的一端,牵引柱至少设置有一个;
优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锁定销,第一锁定销贯穿放置座、引锭头和嵌设柱,且与放置座、引锭头和嵌设柱为滑动连接;
更优选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放置座的两侧;两个第三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均与第一锁定销的轴线的延伸线共线;
进一步优选的,牵引柱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嵌设柱的方向向靠近嵌设柱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牵引件不仅提高了成型铸坯与引锭头的连接强度,同时使成型铸坯与引锭头实现了不接触连接。待铸坯制作完成后,首先启动一个第三驱动件将第一锁定销从引锭头和嵌设柱中向外推出,然后利用铸坯夹钳吊将铸坯、嵌设柱以及牵引柱从引锭头内向外抽出,并放置在铸坯缓冷区存放;制作铸坯时,启动另一个第三驱动件将第一锁定销推进引锭头和嵌设柱内,使引锭头与嵌设柱实现连接,然后启动第一牵引件带动引锭头、嵌设柱以及牵引柱向上移动,这样的设计提高了铸坯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铸坯发生倒塌的可能性;牵引柱倾斜设置提高了铸坯与牵引柱的连接强度,进而便于更加顺畅的带动成型铸坯向下移动。
可选的,还包括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第二锁定销,第二锁定销贯穿引锭头和第一牵引件,且与引锭头和第一牵引件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锁定组件包括第四驱动件以及多个放销架;第四驱动件设置在引锭头的一侧,第四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与第二锁定销轴线的延伸线共线;放销架设置在引锭头的另一侧,放销架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销放置的放置孔,第二锁定销轴线的延伸线与多个放置孔轴线的延伸线共线;
更优选的,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五驱动件设置在放销架远离引锭头的一侧,同时第五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与多个放置孔轴线的延伸线共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铸坯时,将第二锁定销插进引锭头和第一牵引件内使引锭头和第一牵引件实现连接;待铸坯制作完成后,将第二锁定销从引锭头和第一牵引件中向外抽出,从而使第一牵引件与引锭头实现分离,从而便于带动铸坯移动至铸坯缓冷区进行存放;这样的设计便于使引锭头与第一牵引件实现分离,从而便于带动铸坯移动至铸坯缓冷区进行相应处理;待铸坯制作完成后,启动第四驱动件推动第二锁定销从引锭头和第一牵引件中向外抽出,直至移动至放置孔内,设置的第四驱动件提高了插入操作的便利性,设置的放置孔便于使第一锁定销始终放置在承载车上,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直接使用。设置的第五驱动件进一步降低了人工参与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可选的,还包括两个第三导向组件,两个第三导向组件沿引锭头的轴线对称布置,且均设置在导向车上;
第三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第一光杆以及第六驱动件;第一光杆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一光杆分别设置在导向块的两端;导向块套设在第一光杆上,且与第一光杆为滑动连接;第六驱动件设置在导向块远离引锭头的一端,且与导向块连接,第六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与光杆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的,第三导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向轮,第三导向轮设置在导向块靠近引锭头的端面,且与导向块为转动连接;
更优选的,第三导向轮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导向轮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引锭头的方向向靠近引锭头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牵引件上升过程中,启动第六驱动件带动导向块向靠近第一牵引件的方向移动,直至导向块与第一牵引件相抵接为止;设置的第三导向组件为第一牵引件提供了导向作用,降低了第一牵引件上升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提高了第一牵引件移动的稳定性。设置的第三导向轮降低了导向块与铸坯的摩擦力,尽可能保证了铸坯的完好。第三导向轮倾斜设置提高了第三导向轮与第一牵引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第一牵引件的稳定性。
可选的,还包括夹紧组件和第七驱动件,夹紧组件设置在导向车上;
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块、两个推移杆、两个第二光杆以及两个第八驱动件;
两个推移杆沿引锭头的轴线对称布置;两个夹紧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推移杆相互靠近的侧面;两个第二光杆分别设置在推移杆的两端,第二光杆的延伸方向与推移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推移杆套设在两个第二光杆上,且与第二光杆为滑动连接;第八驱动件设置在推移杆远离引锭头的一端,且与推移杆的端面连接;
第七驱动件设置有两个,且沿引锭头的轴线对称布置;放置座开设有第七驱动件插入的插入孔;
优选的,夹紧块与推移杆为可拆卸连接;夹紧组件包括凸台、连接板以及固定销;凸台固定连接在推移杆上端面的位置,连接板一体成型在夹紧块靠近推移杆一端的位置;凸台的横截面呈∪型;连接板搭接在凸台上;固定销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凸台内;
更优选的,夹紧块靠近引锭头的端面加工有弧面;夹紧组件还包括一体成型在夹紧块上端面的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铸坯移动至两个推移杆的位置后,启动第八驱动件带动推移杆向靠近铸坯的方向移动,直至推移杆与铸坯相抵接。此时启动第七驱动件,第七驱动件插进放置座内,并与引锭头发生撞击。通过第七驱动件的撞击,引锭头将会与铸坯发生分离,最后利用铸坯夹钳吊将铸坯吊起即可。这样的设计便于使引锭头与铸坯发生分离,减少了人工分离的工作量,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夹紧块与推移杆为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夹紧块能够更好的针对不同直径的铸坯进行夹紧操作;夹紧块靠近引锭头的端面加工的弧面,提高了夹紧块与铸坯的摩擦力,提高了夹紧强度。设置的耳板便于对夹紧块进行更换。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框内部的保温框架,保温框架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框的延伸方向相同;保温框架包括固定板以及至少一扇开关门,开关门设置在导向车和承载车敞口的位置,开关门与固定板铰接;
优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拉杆、第九驱动件以及第三支撑板,拉杆固定连接在开关门上,第九驱动件设置在拉杆远离开关门的一端,且与拉杆为铰接;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侧面,第九驱动件与第三支撑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保温框架不仅降低了铸坯碎屑掉落伤人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向四周逸散的可能性,保证了工作环境的质量。设置的开关组件实现了开关门的自动开启与关闭,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可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运行轨道,运行轨道设置有两条;承载车和导向车均设置在运行轨道上,且沿运行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
优选的,运送装置还包括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板、定位板以及第十驱动件;锁紧板固定连接在承载车上,定位板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第十驱动件设置在定位板远离锁紧板的一端;锁紧板和定位板上均开设有供第十驱动件插入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运行轨道便于使导向车和承载车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移动。设置的锁紧组件实现了对承载车和导向车的锁紧固定,降低了铸坯过程中承载车和导向车随意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垂直半连铸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半连铸机,包括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钢包回转台、中间包车以及结晶器,结晶器设置在车式铸坯运送装置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注铸坯时,钢液通过钢包回转台向下流进中间包车内,然后向下流进结晶器内使钢液逐渐凝固成所需要规格、形状的铸坯;成型的铸坯继续向下降落,落进结晶器下方的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内;待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内形成有所需规格、形状的铸坯后,停止浇注;最后利用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将铸坯运送至铸坯缓冷区存放。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制作铸坯时,首先将承载车移动至结晶器的下方,然后启动第一牵引件带动引锭头向上移动;待引锭头移至相应位置后,向结晶器内浇注钢液,铸坯下落至引锭头上,同时启动第一牵引件带动引锭头向下移动,直至移动至相应位置;接着停止向结晶器内浇注钢液,最后利用承载车带动铸坯移动至铸坯缓冷区,使铸坯在铸坯缓冷区存放一段时间。这样的设计与现有的垂直半连铸机相比,高度大大降低,也就意味着工程施工量大大减小,设备投资大大减小;
设置的第一导向组件不仅便于为直径相同的铸坯导向,降低铸坯在下降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便于为不同直径的铸坯导向,提高了使用的多样性;
待铸坯移动至两个推移杆的位置后,启动第八驱动件带动推移杆向靠近铸坯的方向移动,直至推移杆与铸坯相抵接。待放置座和引锭头上开设的插入孔对齐后,启动第七驱动件,第七驱动件插进放置座和引锭头内实现放置座和引锭头的连接,然后利用铸坯夹钳吊将铸坯吊起。此时由于放置座与引锭头保持连接状态,因此只有铸坯和第二牵引件被向上吊起。这样的设计减少了铸坯移动过程中,引锭头与放置座发生分离,而导致后期需要重新放置引锭头,以及调整引锭头的事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垂直半连铸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体现锁定组件、固定组件以及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体现承载车、第三导向组件以及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车;2、放置座;3、引锭头;4、第一牵引件;5、支撑框;6、导向车;7、第一导向组件;71、第一支撑杆;72、第一弯折杆;73、第一驱动件;74、第一支撑板;75、第一导向轮;8、第二导向组件;81、第二支撑杆;82、第二弯折杆;83、第二驱动件;84、第二支撑板;85、第二导向轮;9、第三导向组件;91、导向块;92、第一光杆;93、第六驱动件;94、第三导向轮;10、锁定组件;101、第二锁定销;102、第四驱动件;103、放销架;104、第五驱动件;11、第二牵引件;111、嵌设柱;112、牵引柱;12、固定组件;121、第一锁定销;122、第三驱动件;13、夹紧组件;131、夹紧块;132、推移杆;133、第二光杆;134、第八驱动件;135、凸台;136、连接板;14、第七驱动件;15、保温框架;151、固定板;152、开关门;16、开关组件;161、拉杆;162、第九驱动件;17、运行轨道;18、锁紧组件;181、锁紧板;182、定位板;183、第十驱动件;19、钢包回转台;20、中间包车;21、结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垂直半连铸机,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钢包回转台19、中间包车20、结晶器21以及车式铸坯运送装置。浇注铸坯时,钢液通过钢包回转台19向下流进中间包车20内,然后向下流进结晶器21内使钢液逐渐凝固成所需规格和形状的铸坯;成型的铸坯继续向下降落,落进结晶器21下方的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内;待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内形成有所需规格和形状的铸坯后,停止浇注;最后利用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将铸坯运送至铸坯缓冷区存放。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包括承载车1、放置座2、引锭头3、第一牵引件4以及支撑框5。其中承载车1水平设置在结晶器21下方,且一端敞口;支撑框5竖直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上端面上,且位于结晶器21下方;放置座2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上;引锭头3设置在放置座2内,且与放置座2为可拆卸连接,引锭头3与放置座2同轴设置。第一牵引件4竖直设置在引锭头3下方,第一牵引件4的运动方向与支撑框5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牵引件4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引锭头3为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牵引件4还可以采用气缸等部件。
制作铸坯时,首先将承载车1移至结晶器21下方,然后启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向上移动;待引锭头3移动至相应位置后,向结晶器21内浇注钢液,铸坯下落至引锭头3上,同时启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向下移动,直至移动至最低端的位置,接着停止向结晶器21内浇注钢液,最后利用承载车1带动铸坯移动至铸坯缓冷区,并使铸坯在铸坯缓冷区存放一段时间。这样的设计与现有的垂直半连铸机相比,高度大大降低,也就意味着工程施工量大大减小,设备投资大大减小。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承载车1包括承载车架、承载车轮以及驱动电机。放置座2固定连接在承载车架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车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承载车轮均匀分布在承载车1架四个边角的位置,且与承载车架为转动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电机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承载车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承载车轮同轴,且固定连接。
参照图1,实际操作过程中,铸坯高度一般都为10m以上,只利用承载车1运送铸坯,铸坯很容易发生倒塌。为此,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导向车6。导向车6与承载车1保持同端敞口,且水平设置在承载车1上方;导向车6与支撑框5固定连接。
参照图1,具体的,导向车6包括导向车架、导向车轮以及驱动电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向车轮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车轮均匀分布在导向车架四个边角的位置,且与导向车架为转动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电机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车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导向车轮同轴,且固定连接。
成型铸坯下降过程中,铸坯很容易发生晃动。参照图3,为此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导向组件7,第一导向组件7设置在导向车6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组件7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导向组件7之间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第一导向组件7包括第一支撑杆71、第一弯折杆72、第一驱动件73以及第一支撑板74。第一支撑杆71固定连接在导向车6上端面;第一弯折杆72设置在第一支撑杆71上端,且与第一支撑杆71铰接。第一驱动件73设置在第一弯折杆72远离支撑框5的一端,且与第一弯折杆72铰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73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第一弯折杆72铰接,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一驱动件73还可以采用气缸。第一支撑板74固定连接在导向车6的侧面,第一驱动件73贯穿第一支撑板74,且与第一支撑板74铰接,第一支撑板74开设有供第一驱动件73贯穿以及活动的贯穿孔。
成型铸坯下降时,启动第一驱动件73带动第一弯折杆72向靠近铸坯的方向靠近,直至与铸坯相抵接为止;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为直径相同的铸坯导向,降低铸坯在下降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便于为不同直径的铸坯导向,提高了使用的多样性。
参照图3,可选的,第一支撑杆71竖直设置;第一导向组件7还包括第一导向轮75,第一导向轮75转动连接在第一弯折杆72远离第一驱动件73一端的位置。
待成型铸坯即将要移动至承载车1上时,成型铸坯已有较高高度,但是第一导向组件7下方并没有为铸坯提供导向的装置。参照图4,为此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导向组件8,第二导向组件8设置在承载车1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导向组件8设置有四个。第二导向组件8包括第二支撑杆81、第二弯折杆82、第二驱动件83以及第二支撑板84。第二支撑杆81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上;第二弯折杆8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81上端,且与第二支撑杆81铰接。第二驱动件83设置在第二弯折杆82远离支撑框5的一端,且与第二弯折杆82铰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83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第二弯折杆82铰接,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二驱动件83还可以采用气缸。第二支撑板84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的侧面,第二驱动件83贯穿第二支撑板84,且与第二支撑板84铰接,第二支撑板84开设有供第二驱动件83贯穿以及活动的贯穿孔。
成型铸坯即将要下降至承载车1上时,启动第二驱动件83带动第二弯折杆82向靠近铸坯的方向靠近,直至与铸坯相抵接为止;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为直径相同的铸坯导向,降低铸坯在下降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便于为不同直径的铸坯导向,提高了使用的多样性。
参照图4,可选的,第二支撑杆81竖直设置;第二导向组件8还包括第二导向轮85,第二导向轮85转动连接在第二弯折杆82远离第二驱动件83一端的位置。
由于铸坯的高度一般较高,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牵引件4中的推杆需要上升较高的高度,这种情况下,第一牵引件4中的推杆很容易发生晃动。参照图5,为此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第三导向组件9,第三导向组件9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导向组件9沿引锭头3(参照图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第三导向组件9包括导向块91、第一光杆92以及第六驱动件93。导向块91设置在承载车1上;第一光杆92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导向块91的两端,两根第一光杆92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上,导向块91套设在第一光杆92上,且与第一光杆92为滑动连接。第六驱动件93设置在导向块91远离引锭头3的一端,第六驱动件9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光杆9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六驱动件93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导向块91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六驱动件93也可以采用气缸。
第一牵引件4上升过程中,启动第六驱动件93带动导向块91向靠近第一牵引件4的方向移动,直至导向块91与第一牵引件4中的推杆相抵接为止。
参照图5,可选的,导向块91水平设置,第一光杆92水平设置。第三导向组件9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向轮94,第三导向轮94设置在导向块91靠近引锭头3端面的位置,第三导向轮94与导向块91为转动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导向轮94设置有两个,且沿导向块9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参照图5,可选的,第三导向轮94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引锭头3的方向向靠近引锭头3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的设计提高了第三导向轮94与第一牵引件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第一牵引件4的稳定性。
为了使第一牵引件4与引锭头3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引锭头3与第一牵引件4实现分离。参照图2,为此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锁定组件10,锁定组件10包括第二锁定销101,第二锁定销101贯穿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且与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为滑动连接;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销101插入的插孔。制作铸坯时,将第二锁定销101插进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内使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实现连接;待铸坯制作完成后,将第二锁定销101从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中向外抽出,从而使第一牵引件4与引锭头3实现分离,从而便于带动铸坯移动至铸坯缓冷区进行存放。
参照图2,进一步的,锁定组件10还包括第四驱动件102和多个放销架103。第四驱动件102设置在引锭头3的一侧,第四驱动件102的运动方向与第二锁定销101轴线的延伸线共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102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第二锁定销101同轴。放销架103设置在引锭头3的另一侧,放销架103与承载车1固定连接,放销架103开设有供第二锁定销101放置的放置孔,第二锁定销101轴线的延伸线与多个放置孔轴线的延伸线共线。待铸坯制作完成后,启动第四驱动件102推动第二锁定销101从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中向外抽出,直至移动至放置孔内。制作铸坯时,将放置在放置孔内的铸坯插进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内。
参照图2,进一步的,锁定组件10包括第五驱动件104。第五驱动件104设置在放销架103远离引锭头3的一侧,同时第五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与多个放置孔轴线的延伸线共线。这样的设计降低了人工参与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参照图2和图5,为了使铸坯能够更加稳定的下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第二牵引件11,第二牵引件11包括嵌设柱111以及牵引柱112。嵌设柱111嵌设于引锭头3内,且与引锭头3为可拆卸连接,嵌设柱111与引锭头3同轴设置;牵引柱112固定连接在嵌设柱111靠近支撑框5的一端,牵引柱112至少设置有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牵引柱112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嵌设柱111靠近支撑框5的端面上。
制作铸坯时,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和第二牵引件11上升至相应位置后,钢液从结晶器21内向下流到第二牵引件11上,直至将牵引柱112全部包裹;然后启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和第二牵引件11向下移动,直至下降至极限位置为止。设置的第二牵引件11不仅提高了成型铸坯与引锭头3的连接强度,同时使成型铸坯与引锭头3实现了不接触连接。待铸坯的规格达到相应规格标准后,停止向结晶器21内浇注钢液,然后使第二牵引件11与引锭头3实现分离,从而使铸坯与引锭头3实现分离;这样的设计便于二次使用引锭头3,达到了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5,可选的,牵引柱112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嵌设柱111的方向向远离嵌设柱11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的设计提高了铸坯与牵引柱112的连接强度,进而便于更加顺畅的带动成型铸坯向下移动。
参照图2,为了使引锭头3与嵌设柱111成为可拆卸连接,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12,固定组件12包括第一锁定销121和第三驱动件122。第一锁定销121贯穿放置座2、引锭头3和嵌设柱111,且与放置座2、引锭头3和嵌设柱111为滑动连接;放置座2、引锭头3和嵌设柱111开设有供第一锁定销121插入的插孔。第三驱动件12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放置座2的两侧;两个第三驱动件122的运动方向均第一锁定销121轴线的延伸线共线;两个第三驱动件122中的一个第三驱动件122设置在放置座2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122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第一锁定销121同轴,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三驱动件122也可以采用气缸。
待铸坯制作完成后,首先启动一个第三驱动件122将第一锁定销121从引锭头3和嵌设柱111中向外推出,然后利用铸坯夹钳吊将铸坯、嵌设柱111以及牵引柱112从引锭头3内向外抽出;制作铸坯时,启动另一个第三驱动件122将第一锁定销121推进引锭头3和嵌设柱111内,使引锭头3与嵌设柱111实现连接,然后启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嵌设柱111以及牵引柱112向上移动。
参照图2、图4和图5,为了便于使铸坯与引锭头3实现分离,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夹紧组件13和第七驱动件14。夹紧组件13包括两个夹紧块131、两个推移杆132、两个第二光杆133以及两个第八驱动件134。两个推移杆132沿引锭头3的轴线对称布置,且与导向块91相互垂直;两个夹紧块131分别连接在两个推移杆132相互靠近的侧面。两个第二光杆133分别设置在推移杆132的两端,第二光杆133的延伸方向与推移杆13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推移杆132套设在两个第二光杆133上,且与第二光杆133为滑动连接。第八驱动件134设置在推移杆132远离引锭头3的一端,且与推移杆132的端面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八驱动件134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推移杆132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八驱动件134也可以采用气缸。
参照图4,第七驱动件14设置在第六驱动件93的下方,第七驱动件14设置有两个,且沿引锭头3的轴线对称布置;放置座2上均开设有供第七驱动件14插入的插入孔,插入孔延伸至引锭头3外表面的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七驱动件14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沿插入孔插进放置座2和引锭头3内,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七驱动件14还可以采用气缸。
在引锭头3和第二牵引件11的作用下,铸坯会移动至两个推移杆132的位置。此时启动第八驱动件134,第八驱动件134带动推移杆132向靠近铸坯的方向移动,直至推移杆132与铸坯相抵接。此时启动第七驱动件14,第七驱动件14中的推杆插进放置座2内,并与引锭头3发生撞击。通过第七驱动件14的撞击,引锭头3将会与铸坯发生分离,最后利用铸坯夹钳吊将铸坯吊起即可。这样的设计便于使引锭头3与铸坯发生分离,减少了人工分离的工作量,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参照图2和图5,可选的,夹紧组件13包括凸台135、连接板136以及固定销。凸台135一体成型在推移杆132上端面的位置,凸台135的横截面呈U型;连接板136一体成型在夹紧块131靠近推移杆132一端的位置,连接板136搭接在凸台135上;固定销贯穿连接板136并延伸至凸台135内部。
这样的设计使夹紧块131与推移杆132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更好的针对不同直径的铸坯进行夹紧操作。
参照图5,可选的,夹紧块131靠近引锭头3的端面加工有弧面。夹紧组件13还包括一体成型在夹紧块131上端面位置的耳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板设置有两个。
参照图1,为了降低铸坯碎屑掉落伤人的可能性,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保温框架15,保温框架15竖直固定连接在支撑框5内部。保温框架15包括多块固定板151以及至少一扇开关门15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板151设置有三块,开关门152设置有两扇;固定板151上开设有供第一导向轮75和第二导向轮85穿过的通孔;开关门152设置在导向车6和承载车1敞口的位置,同时开关门152与固定板151铰接。
参照图3,进一步,为了便于打开开关门152,从而便于带动铸坯从保温框架15内移出。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开关组件16,开关组件16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框5的侧面上。开关组件16包括拉杆161和第九驱动件162;拉杆161固定连接在开关门152上;第九驱动件162设置在拉杆161远离开关门152的一端,同时与拉杆161铰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九驱动件162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推杆与拉杆161铰接,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九驱动件162也可以采用气缸;第九驱动件162与支撑框5铰接。
需要从保温框架15内取出铸坯时,启动第九驱动件162,第九驱动件162带动拉杆161和开关门152向远离铸坯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铸坯能够从保温框架15内向外移出。
参照图1,为了便于使导向车6和承载车1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移动,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运行轨道17,运行轨道17水平设置,且设置有两条;其中一条运行轨道17设置在承载车1下方,承载车1轮嵌设在该运行轨道17上。另一条运行轨道17设置在导向车6下方,导向车6轮嵌设在该运行轨道17上。
参照图3和图4,为了便于对承载车1和导向车6进行限定,车式铸坯运送装置还包括多个锁紧组件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锁紧组件18设置有四组,导向车6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承载车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锁紧组件18包括锁紧板181、定位板182以及第十驱动件183。锁紧板181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或导向车6)上,定位板182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第十驱动件183设置在定位板182远离锁紧板181的一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十驱动件183采用液压缸,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十驱动件183也可以采用气缸;锁紧板181和定位板182均开设有供第十驱动件183插入的通孔。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使用过程为:铸坯:将导向车6和承载车1移至结晶器21下方,然后启动第十驱动件183,第十驱动件183插进锁紧板181和定位板182内。然后启动第五驱动件104,将第二锁定销101从放销架103的放置孔内推进第一牵引件4和引锭头3内部。接着启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和第二牵引件11向上移动,直至移动至相应位置。钢包回转台19中的钢液通过中间包车20以及结晶器21下落至第二牵引件11和引锭头3上,直至铸坯将牵引柱112完全包裹为止。最后再次启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第二牵引件11和成型铸坯向下移动,直至引锭头3与放置座2相接触为止。
导向: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和第二牵引件11上升的过程中,启动第六驱动件93带动导向块91向靠近第一牵引件4的方向移动,直至导向块91与第一牵引件4相抵接为止。在第一牵引件4带动引锭头3、第二牵引件11和成型铸坯下降的过程中,启动第一驱动件73和第二驱动件83,第一驱动件73带动第一导向轮75向靠近铸坯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83带动第二导向轮85向靠近铸坯的方向移动。
运送:铸坯制作完成后,首先启动第四驱动件102,将位于第一牵引件4和引锭头3内部的第二锁定销101向外推出,直至搭在放置环上。然后启动承载车1的驱动电机和导向车6的驱动电机,带动承载和导向车6沿运行轨道17移动至铸坯缓冷区。
移出:启动第九驱动件162,带动拉杆161向远离开关门15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保温框架15处于敞开状态。接着启动第七驱动件14,第七驱动件14中的推杆插进放置座2内,并与引锭头3发生撞击,从而使铸坯与引锭头3实现分离。最后利用铸坯夹钳吊将铸坯和第二牵引件11从保温框架15内向外移出,移出至铸坯缓冷区的位置。
最终成型:铸坯在铸坯缓冷区放置一段时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22)

1.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车(1)、放置座(2)、引锭头(3)、第一牵引件(4)以及支撑框(5);
其中,承载车(1)一侧敞口;放置座(2)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上,引锭头(3)设置在放置座(2)内,且与放置座(2)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框(5)竖直设置在承载车(1)上端面的位置;第一牵引件(4)设置在引锭头(3)内且与引锭头(3)为可拆卸连接,第一牵引件(4)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框(5)的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车(6);
其中,导向车(6)一端敞口,且设置在承载车(1)上方;
运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7),第一导向组件(7)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组件(7)包括第一支撑杆(71)、第一弯折杆(72)、第一驱动件(73)以及第一支撑板(74);
第一支撑杆(71)固定连接在导向车(6)的端面,第一弯折杆(72)设置在第一支撑杆(71)上,且与第一支撑杆(71)铰接;第一驱动件(73)设置在第一弯折杆(72)远离支撑框(5)的一端,且与第一弯折杆(72)铰接;第一支撑板(74)固定连接在导向车(6)的侧面,第一驱动件(73)与第一支撑板(7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组件(7)包括第一导向轮(75),第一导向轮(75)转动连接在第一弯折杆(72)远离第一驱动件(73)的一端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组件(8),第二导向组件(8)设置在承载车(1)上;
第二导向组件(8)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组件(8)包括第二支撑杆(81)、第二弯折杆(82)、第二驱动件(83)以及第二支撑板(84);
第二支撑杆(81)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的端面,第二弯折杆(8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81)上,且与第二支撑杆(81)铰接;第二驱动件(83)设置在第二弯折杆(82)远离支撑框(5)的一端,且与第二弯折杆(82)铰接;第二支撑板(84)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的侧面,第二驱动件(83)与第二支撑板(8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向组件(8)还包括第二导向轮(85),第二导向轮(85)转动连接在第二弯折杆(82)远离第二驱动件(83)的一端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牵引件(11);
第二牵引件(11)包括嵌设柱(111)以及牵引柱(112),嵌设柱(111)嵌设于引锭头(3)内,且与引锭头(3)为可拆卸连接;牵引柱(112)设置在嵌设柱(111)靠近支撑框(5)的一端,牵引柱(112)至少设置有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运送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12),固定组件(12)包括第一锁定销(121),第一锁定销(121)贯穿放置座(2)、引锭头(3)和嵌设柱(111),且与放置座(2)、引锭头(3)和嵌设柱(111)为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12)还包括第三驱动件(122);第三驱动件(12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放置座(2)的两侧;两个第三驱动件(122)的运动方向均与第一锁定销(121)的轴线的延伸线共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柱(112)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嵌设柱(111)的方向向靠近嵌设柱(11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组件(10),锁定组件(10)包括第二锁定销(101),第二锁定销(101)贯穿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且与引锭头(3)和第一牵引件(4)为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组件(10)包括第四驱动件(102)以及多个放销架(103);第四驱动件(102)设置在引锭头(3)的一侧,第四驱动件(102)的运动方向与第二锁定销(101)轴线的延伸线共线;放销架(103)设置在引锭头(3)的另一侧,放销架(103)上开设有供第二锁定销(101)放置的放置孔,第二锁定销(101)轴线的延伸线与多个放置孔轴线的延伸线共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组件(10)还包括第五驱动件(104),第五驱动件(104)设置在放销架(103)远离引锭头(3)的一侧,同时第五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与多个放置孔轴线的延伸线共线。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三导向组件(9),两个第三导向组件(9)沿引锭头(3)的轴线对称布置,且均设置在导向车(6)上;
第三导向组件(9)包括导向块(91)、第一光杆(92)以及第六驱动件(93);第一光杆(92)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一光杆(92)分别设置在导向块(91)的两端;导向块(91)套设在第一光杆(92)上,且与第一光杆(92)为滑动连接;第六驱动件(93)设置在导向块(91)远离引锭头(3)的一端,且与导向块(91)连接,第六驱动件(93)的运动方向与光杆的延伸方向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优选的,第三导向组件(9)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向轮(94),第三导向轮(94)设置在导向块(91)靠近引锭头(3)的端面,且与导向块(91)为转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导向轮(9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导向轮(94)沿着从远离到靠近引锭头(3)的方向向靠近引锭头(3)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组件(13)和第七驱动件(14),夹紧组件(13)设置在导向车(6)上;
夹紧组件(13)包括两个夹紧块(131)、两个推移杆(132)、两个第二光杆(133)以及两个第八驱动件(134);
两个推移杆(132)沿引锭头(3)的轴线对称布置;两个夹紧块(13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推移杆(132)相互靠近的侧面;两个第二光杆(133)分别设置在推移杆(132)的两端,第二光杆(133)的延伸方向与推移杆(13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推移杆(132)套设在两个第二光杆(133)上,且与第二光杆(133)为滑动连接;第八驱动件(134)设置在推移杆(132)远离引锭头(3)的一端,且与推移杆(132)的端面连接;
第七驱动件(14)设置有两个,且沿引锭头(3)的轴线对称布置;放置座(2)开设有第七驱动件(14)插入的插入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块(131)与推移杆(132)为可拆卸连接;夹紧组件(13)包括凸台(135)、连接板(136)以及固定销;凸台(135)固定连接在推移杆(132)上端面的位置,连接板(136)一体成型在夹紧块(131)靠近推移杆(132)一端的位置;凸台(135)的横截面呈∪型;连接板(136)搭接在凸台(135)上;固定销贯穿连接板(136)并延伸至凸台(135)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框(5)内部的保温框架(15),保温框架(15)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框(5)的延伸方向相同;
保温框架(15)包括固定板(151)以及至少一扇开关门(152),开关门(152)设置在导向车(6)和承载车(1)敞口的位置,开关门(152)与固定板(151)铰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运送装置还包括开关组件(16),开关组件(16)包括拉杆(161)、第九驱动件(162)以及第三支撑板(163),拉杆(161)固定连接在开关门(152)上,第九驱动件(162)设置在拉杆(161)远离开关门(152)的一端,且与拉杆(161)为铰接;第九驱动件(162)设置在支撑框(5)上,且与支撑框(5)铰接。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运送装置还包括运行轨道(17),运行轨道(17)设置有两条;承载车(1)和导向车(6)均设置在运行轨道(17)上,且沿运行轨道(17)的延伸方向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运送装置还包括锁紧组件(18),锁紧组件(18)包括锁紧板(181)、定位板(182)以及第十驱动件(183);锁紧板(181)固定连接在承载车(1)上,定位板(182)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第十驱动件(183)设置在定位板(182)远离锁紧板(181)的一端;锁紧板(181)和定位板(182)上均开设有供第十驱动件(183)插入的通孔。
22.一种垂直半连铸机,包括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钢包回转台(19)、中间包车(20)以及结晶器(21),结晶器(21)设置在车式铸坯运送装置的正上方。
CN202122224612.7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Active CN215657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4612.7U CN215657742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4612.7U CN215657742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7742U true CN215657742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4612.7U Active CN215657742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7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5105B (zh) 转运设备和铝液转运系统以及铝液转运方法
CN211340247U (zh) 自动化程度高的隧道轨道拆除装置
CN113714479A (zh)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垂直半连铸机及铸造工艺
CN110842178A (zh) 脱模机组及脱模方法
CN215657742U (zh)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及垂直半连铸机
CN211815624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
CN116040477B (zh) 一种自动氧化车间用起重机
CN108436046B (zh) 一种超大规格圆坯的立式连铸生产设备及方法
US3762462A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positioning the leader of an ingot in a continuous casting apparatus
CN116274896A (zh) 一种钛铁锭连续脱模生产线及方法
EP2414116B1 (en) Equipment for the removal of billets after casting
CN211331285U (zh) 转运设备和铝液转运系统
CN210587151U (zh) 一种用于铁水包的运输小车
CN210505302U (zh) 一种钢厂冶金专用液压起吊浇铸装置
CN208322024U (zh) 一种超大规格圆坯的立式连铸生产设备
JP6047657B2 (ja) 連続鋳造機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17703944U (zh) 一种电杆离心机
CN220920873U (zh)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CN210505274U (zh) 一种钢厂冶金用小车运行机构
CN219746276U (zh) 副车架铸造装备
CN216190554U (zh) 大型通用打磨操作台
CN220449616U (zh) 一种铁水包吊运装置
CN219541678U (zh) 一种钛合金铸锭取料工装
CN220768069U (zh) 一种超高挡浪墙模板移动式支撑结构
CN210505291U (zh) 一种钢厂冶金用起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