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0873U -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0873U
CN220920873U CN202322751400.3U CN202322751400U CN220920873U CN 220920873 U CN220920873 U CN 220920873U CN 202322751400 U CN202322751400 U CN 202322751400U CN 220920873 U CN220920873 U CN 220920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track
casting
casting blank
til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14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峰
杨惠新
韩长仪
周善红
曹学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514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0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0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0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属于连铸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接坯车容易出现铸坯掉落的问题,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包括铸坯倾翻车(1)、倾翻车轨道(2)和倾翻车卷扬装置(3),倾翻车轨道(2)含有主轨道(201)和副轨道(202),主轨道(201)呈倾斜状态,倾翻车卷扬装置(3)能够牵引铸坯倾翻车(1)在主轨道(201)上向上移动,当铸坯倾翻车(1)在主轨道(201)上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副轨道(202)能够引导铸坯倾翻车(1)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直立状态。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由副轨道引导铸坯倾翻车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出坯系统运行更平稳,不容易出现铸坯掉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背景技术
立式连铸技术的使用时间是在现在主流的弧形连铸机之前,弧形连铸机相较于立式连铸机,主要优点是节约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工艺。但是对于非常特殊的钢种,立式连铸机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由于立式连铸机没有弯曲和矫直步骤,能够浇铸的钢种几乎没有限制。另外,完全垂直的浇铸方向为非金属夹杂物创造了最好的上浮条件,保证了铸坯内部洁净度极佳。
现有的立式连铸机采用的出坯方式可以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315234A,公开日期2001年10月3日,公开的《一种立式连铸机斜出坯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中摆动轨道与摆动油缸连接,摆动轨道可以将接坯车由直立状态转变为倾斜状态,但存在摆动轨道与直轨道对接不齐,接坯车经过摆动轨道与直轨道的连接处振动较大,容易出现铸坯掉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接坯车容易出现铸坯掉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由副轨道引导铸坯倾翻车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出坯系统运行更平稳,不容易出现铸坯掉落的问题,且维护方便,相对于现有的出坯系统来说,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较强的实用性,更有利于立式连铸机的推广与发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包括铸坯倾翻车、倾翻车轨道和倾翻车卷扬装置,倾翻车轨道含有主轨道和副轨道,主轨道呈倾斜状态,倾翻车卷扬装置能够牵引铸坯倾翻车在主轨道上向上移动,当铸坯倾翻车在主轨道上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副轨道能够引导铸坯倾翻车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直立状态。
主轨道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倾斜段和下倾斜段,上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下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副轨道位于下倾斜段的下部,两条主轨道位于两条副轨道之间,副轨道呈倾斜状态。
副轨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下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副轨道的上端与下倾斜段相对应,副轨道的下端位于下倾斜段的上方。
铸坯倾翻车含有车体、主车轮和副车轮,主车轮仅能够在主轨道上行走,副车轮仅能够在副轨道上行走,当铸坯倾翻车位于上倾斜段时,车体呈水平状态。
两对主车轮设置于车体下方的左右两侧,一对副车轮到车体右端的距离小于一对副车轮到车体左端的距离,右侧的一对主车轮位于一对副车轮之间。
当铸坯倾翻车由主轨道的上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一对副车轮移动至副轨道的上端后,副车轮能够在副轨道上行走,右侧的一对主车轮能够脱离主轨道,车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能够逐渐增大。
副轨道的下端设置有阻挡座,阻挡座能够阻挡副车轮继续向下移动,当副车轮与阻挡座接触时,车体为直立状态,左侧的一对主车轮脱离主轨道。
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还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引锭杆存放装置、过跨车、推钢机和出坯辊道,推钢机位于上倾斜段的正上方,推钢机能够将铸坯倾翻车上的铸坯推动至出坯辊道上。
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拉矫机、立式火切机和铸坯升降机,铸坯升降机与下倾斜段的下端左右相邻设置,下倾斜段与上倾斜段左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现有铸坯出坯系统分段摆动容易出现铸坯掉落的问题,系统运行更平稳,且维护方便,相对于现有的出坯系统来说,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较强的实用性,更有利于立式连铸机的推广与发展。
2、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结构简单,布置合理,通过卷扬电力驱动,更加便于控制调节,且日后维护成本低,设备运转平稳。此外,更有利于设备安装,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铸坯倾翻车的副车轮在副轨道上的示意图。
图3是铸坯倾翻车(在下极限位置)呈直立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铸坯倾翻车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铸坯倾翻车(在上极限位置)呈水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主轨道和副轨道沿图5中A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铸坯倾翻车的示意图。
图8是推钢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铸坯倾翻车;2、倾翻车轨道;3、倾翻车卷扬装置;4、引锭杆存放装置;5、过跨车;6、推钢机;7、出坯辊道;8、拉矫机;9、立式火切机;10、铸坯升降机;
101、车体;102、主车轮;103、副车轮;104、辊轮组;105、托底;106、导向架;107、拉杆;108、钢丝绳;
201、主轨道;202、副轨道;203、滑轮组;
401、引锭杆卷扬装置;
601、推钢勾头;602、推钢机驱动装置;603、链轮;604、链条;
2011、上倾斜段;2012、下倾斜段;
2021、阻挡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包括铸坯倾翻车1、倾翻车轨道2和倾翻车卷扬装置3,倾翻车轨道2含有主轨道201和副轨道202,主轨道201呈倾斜状态,倾翻车卷扬装置3能够牵引铸坯倾翻车1在主轨道201上向上移动,当铸坯倾翻车1在主轨道201上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副轨道202能够引导铸坯倾翻车1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直立状态,如图1至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两根主轨道201前后平行间隔设置,主轨道201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倾斜段2011和下倾斜段2012,上倾斜段20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小于下倾斜段20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
在本实施例中,两根副轨道202前后平行间隔设置,副轨道202位于下倾斜段2012的下部,副轨道202呈倾斜状态,副轨道202位于下倾斜段2012的下端的上方,沿前后方向,两条主轨道201位于两条副轨道202之间,主轨道201和副轨道202均平行于图1的纸面。
在本实施例中,副轨道20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γ小于下倾斜段20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副轨道202的上端与下倾斜段2012相对应,副轨道202的下端位于下倾斜段2012的上方,如图1至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铸坯倾翻车1能够装载运送铸坯和引锭杆,铸坯倾翻车1含有车体101、主车轮102和副车轮103,主车轮102仅能够在主轨道201上行走,副车轮103仅能够在副轨道202上行走,当铸坯倾翻车1位于上倾斜段2011时,车体101呈水平状态,铸坯倾翻车1位于上极限位置。当铸坯倾翻车1位于下倾斜段2012时,车体101呈倾斜状态。
车体101呈矩形结构,车体101的长度方向与主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同,车体101上设置有辊轮组104、托底105、导向架106和拉杆107。铸坯倾翻车1和车体101为直立状态时,车体101与水平面垂直。铸坯倾翻车1和车体101为水平状态时,车体101与水平面平行。铸坯倾翻车1和车体101为倾斜状态时,车体10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如图1至图7所示。
辊轮组104含有多个辊子,多个辊子沿车体10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辊轮组104上为容纳空间,铸坯或引锭杆可以放置于多个辊子上的容纳空间内,可以方便铸坯或引锭杆离开或进入铸坯倾翻车1。托底105固定车体101的左侧,铸坯或引锭杆辊轮组104上时,铸坯或引锭杆的左端(或下端)与托底105抵接,托底105可以托住铸坯或引锭杆。导向架106可以引导铸坯或引锭杆进入辊轮组104上的容纳空间内。拉杆107设置于车体101的右侧,拉杆107可以转动,以适应车体101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不同的倾斜角度,拉杆107通过钢丝绳108与倾翻车卷扬装置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对主车轮102设置于车体101下方的左右两侧,一对副车轮103设置于车体101下方的右侧,即车体101下方共有四个主车轮102和两个副车轮103,一对副车轮103到车体101右端的距离小于一对副车轮103到车体101左端的距离,沿前后方向,右侧的一对主车轮102位于一对副车轮103之间。
具体的,一对主车轮102含有前后设置的两个主车轮102,一对副车轮103含有前后设置的两个副车轮103,一对副车轮103与右侧的一对主车轮102可以共用一根车轮轴,或者,前侧的副车轮103与右前侧的主车轮102共用一根车轮轴,后侧的副车轮103与右后侧的主车轮102共用一根车轮轴。
当铸坯倾翻车1由主轨道201的上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倾翻车卷扬装置3放出钢丝绳,两对主车轮102均与主轨道201接触,两对主车轮102在主轨道201上向下行走,一对副车轮103不会与主轨道201和副轨道202,直至一对副车轮103行走至副轨道202的上端,一对副车轮103移动至副轨道202的上端后,副车轮103能够在副轨道202上向下行走,右侧的一对主车轮102能够脱离主轨道201,左侧的一对主车轮102不脱离主轨道201,车体1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能够逐渐增大,如图1至图7所示。
副轨道202的下端设置有阻挡座2021,阻挡座2021能够阻挡副车轮103继续向下移动,当副车轮103与阻挡座2021接触时,铸坯倾翻车1位于下极限位置,车体101为直立状态,左侧的一对主车轮102脱离主轨道201。主轨道201的上部设置有滑轮组203,钢丝绳108绕过滑轮组203。
倾翻车卷扬装置3位于主轨道201的上端的下方,倾翻车卷扬装置3含有依次连接的电机驱动装置、制动器、减速器、联轴器和卷筒。所述电机驱动装置提供动力源,通过电力驱动,来控制铸坯倾翻车1的拉速,使得调试简单可靠。制动器可以使设备在轨道的任意位置停止,保护整个出坯系统的设备。减速器把电机的高速输出通过减速器转换为低速大扭矩输出,从而拉动负载。联轴器连接减速器输出轴和卷筒的输入轴。卷筒缠绕钢丝绳,通过卷筒的正反向旋转,可以控制铸坯倾翻车1的上升下降,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还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引锭杆存放装置4、过跨车5、推钢机6和出坯辊道7,引锭杆存放装置4的上部含有引锭杆卷扬装置401,推钢机6位于上倾斜段2011的正上方,推钢机6能够将铸坯倾翻车1上的铸坯推动至出坯辊道7上。
过跨车5的构造与出坯辊道7的构造大致相同,过跨车5含有从左向右移动设置的多个传送辊。推钢机6含有推钢勾头601、推钢机驱动装置602、链轮603、链条604和托辊,如图8所示。推钢勾头601可以将铸坯从铸坯倾翻车1上通过勾头推着铸坯上出坯辊道。推钢机驱动装置602可以带动推钢机链条604和链条上带有推钢勾头601左右移动。链轮603将驱动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横移运动来驱动推钢勾头601左右移动。链条604带着推钢勾头601移动,主要连接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托辊可以稳定拖链行走,保证设备运行稳定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拉矫机8、立式火切机9和铸坯升降机10,拉矫机8位于立式连铸机的结晶器的下方,铸坯升降机10与下倾斜段2012的下端左右相邻设置,下倾斜段2012与上倾斜段2011左右设置,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铸坯倾翻车1用于将立式机生产的铸坯从深基坑底部运送到零米平面,以及实现深基坑底部送引锭杆的目的,此倾翻车即可运送铸坯,又可以运送引锭杆。倾翻车轨道2能够将铸坯倾翻车1从水平的零米平面位置,通过轨道输送到深基坑中的底部,同时将铸坯倾翻车1从水平状态转换成直立状态,保证立式连铸机中生产的铸坯能够顺利的进入到铸坯倾翻车1中,将铸坯运输到零米平面的出坯辊道7上。
在本实施例中,推钢机6能够将铸坯倾翻车1上的引锭杆或者连铸坯推到出坯辊道7上,连铸坯通过出坯辊道7的旋转,可以将铸坯输送到工艺要求的位置。引锭杆可以通过吊具以及天车配合,将引锭杆放到过跨车5上,从而通过过跨车5,将引锭杆运送到炼钢车间的浇铸跨。过跨车5用于运送引锭杆到炼钢车间浇铸跨,通过吊具以及天车的配合,将引锭杆放到引锭杆存放装置4上。引锭杆存放装置4用于存放引锭杆,并且引锭杆卷扬装置401通过卷筒和钢丝绳的卷曲,将引锭杆从水平位置旋转到直立位置,为立式连铸机上装引锭杆做准备。铸坯升降机10能够实现铸坯或者引锭杆在拉矫机及立式火切机中上升或者下降动作。立式火切机9能够切割铸坯,将铸坯与引锭杆分离,或者按照定尺切割铸坯。
下面以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的工作过程。
上装引锭杆的过程:
当实现上装引锭杆的方式时,通过安装在厂房横梁上的葫芦吊将放在引锭杆存放装置4上的引锭杆运送到结晶器上口,引锭杆为直立状态,从上而下,缓慢将引锭杆从结晶器的上口送到结晶器中,为立式连铸机生产做好准备。
立式连铸机的拉矫机8通过控制辊缝,夹送着引锭杆逐渐向立式连铸机深基坑移动,当移动到立式火切机9时,需要将引锭杆与铸坯通过立式火切机9来分离,此时,铸坯倾翻车1位于下极限位置,铸坯升降机10将引锭杆放到等待在深基坑中的铸坯倾翻车1上,倾翻车卷扬装置3收卷钢丝绳108,将放置在倾翻车轨道2上的铸坯倾翻车1和引锭杆上拉,直至铸坯倾翻车1位于上极限位置。此时,铸坯倾翻车1位于推钢机6下方,推钢机6的推钢勾头601向右移动,带动引锭杆移动至出坯辊道7上。然后通过天车将引锭杆放置到过跨车5上,再用浇铸跨的天车将引锭杆防止到引锭杆存放装置4上,通过控制引锭杆卷扬装置401,将引锭杆从水平状态,拉到直立状态,准备后续生产时再次上装引锭杆。
下送引锭杆的过程
下送引锭杆的方式为上装引锭杆的反向操作。通过控制天车和引锭杆卷扬装置401将引锭杆存放成水平状态,然后通过天车将引锭杆放置到过跨车5上,运输到连铸机厂房的出坯跨,再用天车将引锭杆放置到出坯辊道7上,通过控制系统,驱动出坯辊道7的电机,使得辊子逆着铸流方向旋转,此时,铸坯倾翻车1位于上极限位置,将引锭杆送入到水平放置的铸坯倾翻车1上,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倾翻车卷扬装置3放出钢丝绳108,将带有引锭杆的铸坯倾翻车1从水平零米放置到深基坑中,铸坯倾翻车1变成直立状态,铸坯倾翻车1位于下极限位置,通过铸坯升降机10将引锭杆向上移动送到拉矫机8中,通过控制拉矫机8的压下力,驱动引锭杆上移到结晶器的下口位置。至此完成下送引锭杆动作。
立式机出坯过程
立式连铸机完成引锭杆安装的动作后,引锭杆拉着钢坯通过控制拉矫机8,按照一定的拉速,将铸坯逐步的通过结晶器、拉矫机8到达立式火切机9处,将铸坯按照一定的定尺切割,立式火切机9切割的同时,由铸坯升降机10的托架拖着铸坯,当立式火切机9切完后,铸坯升降机10通过控制托架,将铸坯导入到铸坯倾翻车1上,此时,铸坯倾翻车1呈直立状态,铸坯倾翻车1位于下极限位置。倾翻车卷扬装置3收卷钢丝绳108,铸坯倾翻车1向上移动,把铸坯运送到水平零米位置,此时,铸坯倾翻车1位于上极限位置。由推钢机6通过推钢勾头601把铸坯从铸坯倾翻车1上推到出坯辊道7上,至此一个出坯动作完成,然后铸坯倾翻车1重复动作,连续的快速的运送铸坯。
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进行表述,如无特别说明,其中的方位词“上”表示图1中的上侧方向,方位词“下”表示图1中的下侧方向,方位词“左”表示图1中的左侧方向,方位词“右”表示图1中的右侧方向,方位词“前”表示垂直于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内侧的方向,方位词“后”表示垂直于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外侧的方向。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阅读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实施例与实施例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包括铸坯倾翻车(1)、倾翻车轨道(2)和倾翻车卷扬装置(3),倾翻车轨道(2)含有主轨道(201)和副轨道(202),主轨道(201)呈倾斜状态,倾翻车卷扬装置(3)能够牵引铸坯倾翻车(1)在主轨道(201)上向上移动,当铸坯倾翻车(1)在主轨道(201)上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副轨道(202)能够引导铸坯倾翻车(1)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直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轨道(201)含有上下设置的上倾斜段(2011)和下倾斜段(2012),上倾斜段(20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下倾斜段(20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副轨道(202)位于下倾斜段(2012)的下部,两条主轨道(201)位于两条副轨道(202)之间,副轨道(202)呈倾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副轨道(20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下倾斜段(20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副轨道(202)的上端与下倾斜段(2012)相对应,副轨道(202)的下端位于下倾斜段(201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铸坯倾翻车(1)含有车体(101)、主车轮(102)和副车轮(103),主车轮(102)仅能够在主轨道(201)上行走,副车轮(103)仅能够在副轨道(202)上行走,当铸坯倾翻车(1)位于上倾斜段(2011)时,车体(101)呈水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对主车轮(102)设置于车体(101)下方的左右两侧,一对副车轮(103)到车体(101)右端的距离小于一对副车轮(103)到车体(101)左端的距离,右侧的一对主车轮(102)位于一对副车轮(10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铸坯倾翻车(1)由主轨道(201)的上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一对副车轮(103)移动至副轨道(202)的上端后,副车轮(103)能够在副轨道(202)上行走,右侧的一对主车轮(102)能够脱离主轨道(201),车体(1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能够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副轨道(202)的下端设置有阻挡座(2021),阻挡座(2021)能够阻挡副车轮(103)继续向下移动,当副车轮(103)与阻挡座(2021)接触时,车体(101)为直立状态,左侧的一对主车轮(102)脱离主轨道(20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还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引锭杆存放装置(4)、过跨车(5)、推钢机(6)和出坯辊道(7),推钢机(6)位于上倾斜段(2011)的正上方,推钢机(6)能够将铸坯倾翻车(1)上的铸坯推动至出坯辊道(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拉矫机(8)、立式火切机(9)和铸坯升降机(10),铸坯升降机(10)与下倾斜段(2012)的下端左右相邻设置,下倾斜段(2012)与上倾斜段(2011)左右设置。
CN202322751400.3U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Active CN220920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1400.3U CN220920873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1400.3U CN220920873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0873U true CN220920873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6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1400.3U Active CN220920873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0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0247U (zh) 自动化程度高的隧道轨道拆除装置
JP5339895B2 (ja) コンクリートの運搬設備
CN208219416U (zh) 可调节高度的运梁机
CN108587657B (zh) 一种干熄焦横移牵引系统及方法
CN113752378A (zh) 一种箱梁浇筑前橡胶棒及钢绞线穿束及抽拔系统
CN220920873U (zh)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CN117259704A (zh) 一种立式连铸机出坯系统
CN215615045U (zh) 一种铁水升降倒包车
CN209853595U (zh) 一种新型的下小车系统
CN212052361U (zh) 一种桥面混凝土浇筑布料装置
CN113714479A (zh) 一种车式铸坯运送装置、垂直半连铸机及铸造工艺
CN210817444U (zh) 一种空中铁水转运及倒包装置
CN207987764U (zh) 能进行高、低工位切换的导梁机
CN207987762U (zh) 具有可移动的前导梁支腿的导梁机
CN208219417U (zh) 具有可移动的多功能台车的导梁机
CN201950066U (zh) 轧辊变位提升降落装置
CN207987761U (zh) 可固定位置的运梁机
CN202402042U (zh) 特大型全圆针梁式液压钢模台车卷扬牵引装置
CN208219419U (zh) 方便低位架梁的导梁机
CN113390263B (zh) 加热炉倒塌板坯拆除方法
CN217535241U (zh) 一种用于直条钢坯搬运的起重机
CN110273366A (zh) 具有可升降的多功能台车的导梁机
CN110273364A (zh) 在架梁工位上架梁的方法
CN219526042U (zh) 钢轨吊运一体化小车
CN108975172A (zh) 一种制砖设备专用桥式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