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8271U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48271U CN215648271U CN202023080600.3U CN202023080600U CN215648271U CN 215648271 U CN215648271 U CN 215648271U CN 202023080600 U CN202023080600 U CN 202023080600U CN 215648271 U CN215648271 U CN 215648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tank
- fuel
- tank
- wall
- combine harve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4 pre-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51169 Alopias vulpi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08—Tanks for grain or chaf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44—Grain cleaners; Grain separators
- A01F12/446—Sieving mea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联合收割机,在第一燃料箱内的燃料用尽时使第二燃料箱内剩余规定量的燃料,能够继续向发动机供给燃料。在俯视图中,在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右壁和谷粒箱(7)之间设置有第一燃料箱(20),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在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摆动分选架(1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燃料箱(30),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第一燃料箱的下部和第二燃料箱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利用下软管(50)连接,第一燃料箱的上部和第二燃料箱的上部利用上软管(51)连接,第二燃料箱(30)和发动机(E)利用配管(53)连接,在侧视图中,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设置在第二燃料箱(3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削减燃料的供油次数,实现联合收割机的长时间的收割作业,提出了设置有多个贮存向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的联合收割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034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在第一燃料箱内的燃料用尽的大致同时,第二燃料箱内的燃料也用尽,因此无法向发动机供给燃料,存在因发动机的燃烧停止而使联合收割机急停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出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在第一燃料箱内的燃料用尽时,在第二燃料箱内剩余规定量的燃料,能够继续向发动机供给燃料。
即,技术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为一种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在搭载发动机(E)的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设置进行谷秆的脱粒分选的脱粒装置(4),在该脱粒装置(4)的右侧设置储存所分选出的谷粒的谷粒箱(7),在该谷粒箱(7)的后侧设置有排出谷粒的排出螺旋推运器(8),其中,
在俯视图中,在所述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右壁和谷粒箱(7)之间设置有第一燃料箱(20),该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在所述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摆动分选架(1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燃料箱(30),该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和第二燃料箱(3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利用下软管(50)连接,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上部和第二燃料箱(30)的上部利用上软管(51)连接,所述第二燃料箱(30)和发动机(E)利用配管(53)连接,在侧视图中,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设置在第二燃料箱(3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位置。
技术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前壁及后壁和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左壁及右壁形成为相同形状,在后视图中,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由第一边(41)、第二边(42)、第三边(43)、第四边(44)和第五边(45)形成,其中,所述第一边(41)与所述机体框架(1)相对,所述第二边(42)从该第一边(41)的左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三边(43)从该第一边(41)的右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四边(44)从该第二边(42)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所述第五边(45)从该第四边(44)的右端部向右下方延伸至第三边(43)的上端部,在左视图中,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左壁由第二边(42)、第四边(44)、第一边(41)、第三边(43)和第五边(45)形成,其中,所述第二边(42)与所述机体框架(1)相对,所述第四边(44)从该第二边(42)的前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一边(41)从该第二边(42)的后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三边(43)从该第一边(41)的上端部向前侧延伸,所述第五边(45)从该第四边(44)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至第三边(43)的前端部,所述第一边(41)的长度比第二边(42)的长度短。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在后视图中,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第五边(45)与谷粒箱(7)的左侧底壁相对地设置。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在左视图中,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第五边(45)与脱粒装置(4)的下部的分选室(11)的倾斜壁(11A)相对地设置。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1~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1~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在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设置有第一燃料表(55),在所述第二燃料箱(30)内设置有第二燃料表(56)。
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1~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在俯视图中,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供油口(21)设置于比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扬谷部(8A)靠后侧。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在俯视图中,在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右壁和谷粒箱(7)之间设置有第一燃料箱(20),该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在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摆动分选架(1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燃料箱(30),该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和第二燃料箱(3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利用下软管(50)连接,第一燃料箱(20)的上部和第二燃料箱(30)的上部利用上软管(51)连接,第二燃料箱(30)和发动机(E)利用配管(53)连接,在侧视图中,由于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设置在第二燃料箱(3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位置,因此在第一燃料箱(20)内的燃料用尽的情况下,能够将残留在第二燃料箱(30)内的燃料供给至发动机(E),使其在发动机(E)内燃烧,驱动联合收割机。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第一燃料箱(20)的前壁及后壁和第二燃料箱(30)的左壁及右壁形成为同一形状,在后视图中,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由第一边(41)、第二边(42)、第三边(43)、第四边(44)和第五边(45)形成,其中,该第一边(41)与机体框架(1)相对,该第二边(42)从第一边(41)的左端部向上侧延伸,该第三边(43)从第一边(41)的右端部向上侧延伸,该第四边(44)从第二边(42)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该第五边(45)从第四边(44)的右端部向右下方延伸至第三边(43)的上端部,在左视图中,第二燃料箱(30)的左壁由第二边(42)、第四边(44)、第一边(41)、第三边(43)和第五边(45)形成,其中,该第二边(42)与机体框架(1)相对,该第四边(44)从第二边(42)的前端部向上侧延伸,该第一边(41)从第二边(42)的后端部向上侧延伸,该第三边(43)从第一边(41)的上端部向前侧延伸,该第五边(45)从第四边(44)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至第三边(43)的前端部,由于第一边(41)的长度比第二边(42)的长度短,因此能够将第一燃料箱(20)设置于在脱粒装置(4)的右壁和谷粒箱(7)之间形成的左右方向的间隔狭窄的空间。另外,可以将第二燃料箱(30)设置在形成于摆动分选架(12)的下侧的上下方向的高度较低的空间中。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在后视图中,由于第一燃料箱(20)的第五边(45)与谷粒箱(7)的左侧底壁相对地设置,因此能够将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成形得更长,将第一燃料箱(20)的前壁设置于比谷物箱(7)的后壁靠前侧,增大第一燃料箱(20)的容积。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或3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在左视图中,由于第二燃料箱(30)的第五边(45)与脱粒装置(4)的下部的分选室(11)的倾斜壁(11A)相对地设置,因此能够将第二燃料箱(30)靠近倾斜壁(11A)地设置,能够防止第二燃料箱(30)的后部与外部碰撞而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在第一燃料箱(20)内的燃料用尽的情况下,能够使更多的燃料残留在第二燃料箱(30)内。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在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设置有第一燃料表(55),在第二燃料箱(30)内设置有第二燃料表(56),因此能够准确地掌握残留在第一燃料箱(20)和第二燃料箱(30)中的燃料。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在俯视图中,由于将第一燃料箱(20)的供油口(21)设置于比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扬谷部(8A)靠后侧,因此能够容易地从第一燃料箱(20)的供油口(21)向第一燃料箱(20)和第二燃料箱(30)供油。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4是说明第一燃料箱和第二燃料箱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第一燃料箱和第二燃料箱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第一燃料箱和第二燃料箱的后视图。
图7是说明第一燃料箱和第二燃料箱的左视图。
图8是说明连接第一燃料箱和第二燃料箱的软管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机体框架;4:脱粒装置;7:谷粒箱;8:排出螺旋推运器;8A:扬谷部;11:分选室;11A:倾斜壁;12:摆动分选架;20:第一燃料箱;21:供油口;30:第二燃料箱;41:第一边;42:第二边;43:第三边;44:第四边;45:第五边;50:下软管;51:上软管;53:配管;E: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通用联合收割机在机体框架1的下侧设置有在土壤面行驶的由左右一对履带构成的行驶装置2,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设置有收获田间的谷秆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在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方左侧设置有对所收获的谷秆进行脱粒、分选处理的脱粒装置4,在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方右侧设置有操作者搭乘的操纵部5。
在操纵部5的下侧设置有内置发动机E的发动机室6,在操纵部5的后侧设置有储存脱粒、分选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箱7,在谷粒箱7的后侧设置有将谷粒排出到外部的排出螺旋推运器8。另外,排出螺旋推运器8由设置在谷粒箱7的后侧的扬谷部8A和设置在谷粒箱7的上侧的排出部8B形成。
收割前处理装置3由以下部件构成:输送装置3A,其一边使田间的谷秆立起一边向后侧输送;割刀装置3B,其切断被输送至输送装置3A的后侧下部的谷秆的根部;螺旋推运装置3C,其将被输送至输送装置3A的后侧的谷秆向左侧集中;以及送料室3D,其将集中的谷秆输送到脱粒装置4。
如图4所示,脱粒装置4由脱粒室10和分选室11形成,该脱粒室10具有对输送来的谷秆进行脱粒的脱粒滚筒,该分选室11具有对从脱粒室10落下来的谷粒进行分选的摆动分选架12。
在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和谷粒箱7之间的后部,储存向发动机E供给的燃料(轻油)的第一燃料箱20以使其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设置。另外,在机体框架1的摆动分选架12的下侧的后部,储存向发动机E供给的燃料的第二燃料箱30以使其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的方式设置。
如图5所示,第一燃料箱20的前端部设置在谷粒箱7的后壁的位置,第一燃料箱20的后端部设置于比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扬谷部8A靠后侧。由此,能够增大第一燃料箱20的容积而贮存大量的燃料。另外,可以将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更长,将第一燃料箱20的前端部设置于比谷粒箱7的后壁靠前侧。由此,第一燃料箱20的容积变得更大,能够贮存更多的燃料。
在第一燃料箱20的后部的比扬谷部8A靠后侧的部位形成有向第一燃料箱20供给燃料的供油口21。由此,能够容易地向第一燃料箱20供给燃料。
第一燃料箱2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右壁和谷粒箱7的左壁的大致左右方向的中心的位置。由此,在第一燃料箱20的左壁与脱粒装置4的右壁之间、第一燃料箱20的右壁与谷粒箱7的左壁之间能够形成规定的空间,能够容易地进行挠性的下软管50等的配置。
第二燃料箱30的左端部设置在接近脱粒装置4的左壁的位置,第二燃料箱30的右端部设置在接近脱粒装置4的右壁的位置。由此,能够增大第二燃料箱30的容积,储存大量的燃料。另外,在贮存于第一燃料箱20中的燃料用尽后,由于在第二燃料箱30中残留有大量的燃料,因此能够防止燃料用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但也可以形成为相同长度。由此,部件的通用化得到推进,能够减轻部件管理作业的负担。
第二燃料箱30的前端部设置在接近分选室11的后壁的位置,第二燃料箱30的后端部设置在比脱粒室10的后壁靠前侧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在行驶装置2行驶时第二燃料箱30与外部碰撞而破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燃料箱30的前端部设置在比第一燃料箱20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
如图6所示,第一燃料箱20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右壁与谷粒箱7的形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左侧底壁之间。另外,在第一燃料箱20的右侧上部形成有与谷粒箱7的左侧底壁大致平行的第五边45。由此,即使是形成为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的第一燃料箱20,也能够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右壁和谷粒箱7的左侧底壁之间。
如图7所示,第二燃料箱30设置在分选室11的后壁中的倾斜壁11A的后侧,该倾斜壁11A与摆动分选架12的后部相对且形成为向后上方倾斜。另外,在第二燃料箱30的前侧上部形成有与分选室11的倾斜壁11A大致平行的第五边45。由此,接近分选室11的倾斜壁11A地设置第二燃料箱30,能够进一步防止在行驶装置2行驶时第二燃料箱30与外部碰撞而破损。
如图6、7所示,第一燃料箱20的后视图和第二燃料箱30的左视图以相同尺寸形成为相同形状。第一燃料箱20被设置成第五边45位于右侧上部,第二燃料箱30被设置成第五边45位于前侧上部。
在后视图中,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具有第一边41、第二边42、第三边43、第四边44、第五边45而形成为五边形状,其中,第一边41与机体框架1相对地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边42从第一边41的左端部向上侧延伸,第三边43从第一边41的右端部向上侧延伸,第四边44从第二边42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第五边45从第四边44的右端部向下方右侧延伸至第三边43的上端部,第五边45被设置于与谷粒箱7的左侧底壁相对的右侧上部。另外,第一燃料箱20的前壁也与后壁同样地形成。
在左视图中,第二燃料箱30的左壁具有第二边42、第四边44、第一边41、第三边43、第五边45而形成为五边形状,其中,第二边42与机体框架1相对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第四边44从第二边42的前端部向上侧延伸,第一边41,其从第二边42的后端部向上延伸,第三边43从第一边41的上端部向前侧延伸,第五边45从第四边44的上端部向上方右侧延伸至第三边43的前端部,第五边45被设置于与分选室11的倾斜壁相对的前侧上部。另外,第二燃料箱30的右壁也与左壁同样地形成。
第一燃料箱20和第二燃料箱30的第一边41的长度形成为比第二边42的长度短,第三边43与第五边45的交叉角度以及第四边44与第五边45的交叉角度形成为135度。
由此,能够将第一燃料箱20有效地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右壁与谷粒箱7的左侧底壁之间的左右方向的间隔狭窄的空间内,能够将第二燃料箱30有效地设置在上下方向的间隔相对于分选室11的倾斜壁11A的下方的前后方向狭窄的空间中。
第一燃料箱20经由第一支承部件(省略图示)固定于机体框架1,第二燃料箱30经由第三支承部件(省略图示)固定于机体框架1。
第一燃料箱20的上部即第四边44设置在比第二燃料箱30的上部即第三边43靠上侧的位置,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即第一边41设置在第二燃料箱30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即第三边43和第二边42之间的位置。另外,第一燃料箱20的第二边42的下端部和第二燃料箱30的右壁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利用挠性的下软管50连接,第一燃料箱20的第二边42的上部与第二燃料箱30的第三边43利用挠性的上软管51连接。由此,经由供油口21向第一燃料箱20供给的燃料能够经由下软管50向第二燃料箱30供给。另外,在供油时在第二燃料箱30的内侧上部充满的空气能够经由上软管51向第一燃料箱20排气。另外,上软管51优选使用透明的软管,以能够目视确认第一燃料箱20和第二燃料箱30的燃料的剩余量。
如图8所示,充满第一燃料箱20的内侧上部的空气经由连接设置于第一燃料箱20的上部即第四边44的通气阀(省略图示)和与通气阀的排气口连接的挠性软管52向外部排气。另外,贮存在第二燃料箱30中的燃料经由与第二燃料箱的排油口和发动机E的供油口连接的挠性的配管53向发动机E供油。
如图6、7所示,在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设置有第一燃料表55。由此,能够容易地视觉确认贮存在第一燃料箱20中的燃料的剩余量。另外,在第二燃料箱30的内部设置有测量燃料的上表面位置的浮动式的第二燃料表56。由此,在第一燃料箱20内的燃料耗尽后,测量第二燃料箱30内的燃料的剩余量,能够准确地把握向第一燃料箱20和第二燃料箱30供给燃料的时间。
Claims (7)
1.一种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在搭载发动机(E)的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行谷秆的脱粒分选的脱粒装置(4),在该脱粒装置(4)的右侧设置有储存所分选出的谷粒的谷粒箱(7),在该谷粒箱(7)的后侧设置有排出谷粒的排出螺旋推运器(8),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右壁和谷粒箱(7)之间设置有第一燃料箱(20),该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在所述机体框架(1)的脱粒装置(4)的摆动分选架(1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燃料箱(30),该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
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和第二燃料箱(3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利用下软管(50)连接,
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上部和第二燃料箱(30)的上部利用上软管(51)连接,
所述第二燃料箱(30)和发动机(E)利用配管(53)连接,
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下部设置在第二燃料箱(3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前壁及后壁和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左壁及右壁形成为相同形状,
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由第一边(41)、第二边(42)、第三边(43)、第四边(44)和第五边(45)形成,其中,所述第一边(41)与所述机体框架(1)相对,所述第二边(42)从该第一边(41)的左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三边(43)从该第一边(41)的右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四边(44)从该第二边(42)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所述第五边(45)从该第四边(44)的右端部向右下方延伸至第三边(43)的上端部,
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左壁由第二边(42)、第四边(44)、第一边(41)、第三边(43)和第五边(45)形成,其中,所述第二边(42)与所述机体框架(1)相对,所述第四边(44)从该第二边(42)的前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一边(41)从该第二边(42)的后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第三边(43)从该第一边(41)的上端部向前侧延伸,所述第五边(45)从该第四边(44)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至第三边(43)的前端部,
所述第一边(41)的长度比第二边(42)的长度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第五边(45)与谷粒箱(7)的左侧底壁相对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第五边(45)与脱粒装置(4)的下部的分选室(11)的倾斜壁(11A)相对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燃料箱(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一燃料箱(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后壁设置有第一燃料表(55),在所述第二燃料箱(30)内设置有第二燃料表(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燃料箱(20)的供油口(21)设置于比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扬谷部(8A)靠后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43788A JP2022039014A (ja) | 2020-08-27 | 2020-08-27 | コンバイン |
JP2020-143788 | 2020-08-2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48271U true CN215648271U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94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80600.3U Active CN215648271U (zh) | 2020-08-27 | 2020-12-18 | 联合收割机 |
CN202011503609.2A Pending CN114097407A (zh) | 2020-08-27 | 2020-12-18 | 联合收割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03609.2A Pending CN114097407A (zh) | 2020-08-27 | 2020-12-18 | 联合收割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2039014A (zh) |
CN (2) | CN2156482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97407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联合收割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68958A (ja) * | 1996-03-30 | 1997-10-14 | Nissan Shatai Co Ltd | デュアル燃料タンク装置 |
KR100534789B1 (ko) * | 2003-10-24 | 2005-12-07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의 연료탱크 시스템 |
JP2015100342A (ja) * | 2013-11-28 | 2015-06-04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CN205468528U (zh) * | 2016-02-03 | 2016-08-17 |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供油装置 |
JP6832743B2 (ja) * | 2017-02-28 | 2021-02-24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 |
DE102018214024A1 (de) * | 2018-08-20 | 2020-02-20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Kraftstoffspeich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raftstoffspeichervorrichtung |
CN211166431U (zh) * | 2019-12-17 | 2020-08-04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主副油箱燃油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JP2022039014A (ja) * | 2020-08-27 | 2022-03-10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
2020
- 2020-08-27 JP JP2020143788A patent/JP2022039014A/ja active Pending
- 2020-12-18 CN CN202023080600.3U patent/CN215648271U/zh active Active
- 2020-12-18 CN CN202011503609.2A patent/CN11409740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97407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联合收割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97407A (zh) | 2022-03-01 |
JP2022039014A (ja) | 2022-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35137U (zh) |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储存结构 | |
CN215648271U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2006000085A (ja) | 収穫機 | |
JP2018139545A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8093831A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2020195331A (ja) | 自動給餌装置 | |
JP7110039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211267736U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7413246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707620B1 (ja) | 収穫機 | |
JP741324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6178870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28298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213718746U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2022099499A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11867357A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7645635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5100342A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211531855U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213818922U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211793608U (zh) | 一种饲料投放车 | |
JPH0545145Y2 (zh) | ||
JP4609657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グレンタンク | |
JP2010119368A (ja) | コンバインの車体構造 | |
JP6497599B1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