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5227U -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5227U
CN215625227U CN202120900992.9U CN202120900992U CN215625227U CN 215625227 U CN215625227 U CN 215625227U CN 202120900992 U CN202120900992 U CN 202120900992U CN 215625227 U CN215625227 U CN 215625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limiting
spot welding
welding system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09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艳宇
邬波涛
李鑫侃
李思明
陈海明
詹红兴
刘贤文
高鹏飞
李正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a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a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a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a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009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5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5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5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焊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包括:机架;传输带,其设于所述机架上;工件限制单元,其设与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件限制单元下端活动设置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位于所述传输带上方,所述限制杆能够插入至工件内;取件单元,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取件单元上活动设置有止挡块以及夹爪,所述止挡块用于抵靠于工件端面,所述夹爪用于夹取工件,夹爪位于止挡块与限制杆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能够间隔运输工件,保证每次送出一个工件,并且无需使用高精度电机,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结构简单并且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焊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生产追求高效率,越来越依赖机械化,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往往要求对生产对象进行有规律排列。现代工业在对大批量的机械零件、部件及其他物体的生产、加工、运输和包装的活动中,常常需要将对进入输送带的机械零件、部件和物体按一定的形状规律以及横向和纵向的尺寸间距排列。在点焊系统中,工件需要单个向前运输,并等待上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再加工下一件工件,目前的传输带的工作方式大多为向前传输一段距离后停止工作,反复运行之后实现工件隔段传输,但这种方式需要使用精度较高的电机,并且反复停止、工作对电机的寿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包括:机架;
传输带,其设于所述机架上;
工件限制单元,其设与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件限制单元下端活动设置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位于所述传输带上方,所述限制杆能够插入至工件内;
取件单元,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取件单元上活动设置有止挡块以及夹爪,所述止挡块用于抵靠于工件端面,所述夹爪用于夹取工件,夹爪位于止挡块与限制杆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工件限制单元包括:第一限制件,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限制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制件上;
第二限制件,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限制件下端活动设置有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与所述限制杆之间具有传输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第一限制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限制杆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第二限制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止挡板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取件单元包括:第三气缸,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止挡块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
连接杆,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取件气缸,所述夹爪与所述取件气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取件单元还包括取件机械手。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第二限制件上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位于所述传输间隙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中,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套筒,所述转动螺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能够间隔运输工件,保证每次送出一个工件,并且无需使用高精度电机,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结构简单并且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传输带、工件限制单元以及取件单元工作状态下的立体视图;
图3是工件限制单元与取件单元的立体视图。
图中,1、机架;2、传输带;3、限制杆;4、止挡块;5、夹爪;6、第一限制件;7、第二限制件;8、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0、第三气缸; 11、连接杆;12、取件气缸;13、取件机械手;14、检测器;15、转动螺杆;16、第一限位板;17、第二限位板;18、套筒、19旋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包括:机架1;传输带2,其设于机架1上;工件限制单元,其设与机架1上,工件限制单元下端活动设置有限制杆3,限制杆3位于传输带2上方,限制杆3能够插入至工件内;取件单元,其设于机架1上,取件单元上活动设置有止挡块4以及夹爪5,止挡块4用于抵靠于工件端面,夹爪5用于夹取工件,夹爪5位于止挡块4与限制杆3之间。
传输带2用于传输工件,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工件放置与传输带2上,限制杆3位于传输带2上方,当限制杆3向下移动时,限制杆3下端就能够插入至工件内,进而能够在传输带2工作时使得工件停止移动,取件单元上设置有止挡块4,止挡块4能够抵靠于工件端面,当需要取件时,限制杆3向上移动脱离工件,进而传输带2能够带动工件移动,直至止挡块4端部抵靠于工件上,此时夹爪5就能够夹取工件,使得工件脱离传输带2,在整个过程中,传输带2不用反复停止启动,并且工件的传输位置得到了有效保障,无需使用高精度电机,降低了传输机构的制造成本。
工件限制单元包括:第一限制件6,其设于机架1上,限制杆3活动设置于第一限制件6上;第二限制件7,其设于机架1上,第二限制件7下端活动设置有止挡板,止挡板与限制杆3之间具有传输间隙。
第一限制件6上设置有限制杆3,第二限制件7上设置有止挡板,止挡板与限制杆3之间具有传输间隙,传输带2在运输工件时,止挡板向下移动,使得工件抵靠于止挡板上,进而停止工件继续移动,此时限制杆3向下移动插入至工件内,因为止挡板与限制杆3之间具有传输间隙,根据工件的宽度设置传输间隙的大小,所以在传输间隙内是有工件的,即限制杆3 限制的是第二个工件,然后止挡板再次上升,进而使得前面一个工件继续向前运输,实现一次只送出一个工件的目的。
第一限制件6上设置有第一气缸8,限制杆3与第一气缸8连接,第一气缸8能够带动限制杆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限制杆3能够插入或者脱离工件。
第二限制件7上设置有第二气缸9,止挡板与第二气缸9连接,第二气缸9能够带动止挡板上下移动,进而能够释放出位于最前面的工件。
取件单元包括:第三气缸10,其与机架1连接,止挡块4与第三气缸 10连接;连接杆11,其设于机架1上,连接杆11上设置有取件气缸12,夹爪5与取件气缸12连接。
止挡块4与第三气缸10连接,第三气缸10能够带动止挡块4横向往复运动,当工件不受止挡板限制后能够被传输带2带动移动,直至工件移动至抵靠于止挡块4上,进而能够防止工件掉落,并且起到取件定位的作用,更加方便夹爪5夹取工件,当夹爪5夹取工件后,取件气缸12能够带动夹爪5向上移动,使得工件脱离传输带2被送去加工。
取件单元还包括取件机械手13,当取件气缸12带动工件向上移动至一定位置后,机械手能够抓取工件,并将工件移动至加工位置。
第二限制件7上设置有检测器14,检测器14位于传输间隙上方。
检测器14可以是相机、红外检测器14其中的一种,用来判断传输间隙内是否有工件当传输间隙内没工件时,止挡板向下移动且同时限制杆3 向上移动,使得传输带2能够把工件运送至传输间隙中。
机架1上设置有转动螺杆15,转动螺杆15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6以及第二限位板17,第一限位板16与第二限位板17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17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在传输带2上放入工件时,将工件放入至限位空间内,保证工件沿限位空间所规定的路线移动,防止工件在运输过程中倾斜所造成的限制杆3无法插入工件内的情况。
第一限位板16上设置有套筒18,转动螺杆15与套筒18螺纹连接,根据工件的长度,旋转转动螺杆15能够带动第一限位板16移动,进而改变限位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工件。
在传输带旁可以设置工件回传输送带,当工件加工完成后,机械手直接将工件放入至回传传输带上。
机架1上设置有旋转气缸19,旋转气缸19与连接杆11连接,当工件被取件气缸12带动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旋转气缸19带动连接杆11转动,使得工件能够从低位置升至高位置,并且避免夹爪5对取件机械手13取件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传输带,其设于所述机架上;
工件限制单元,其设与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件限制单元下端活动设置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位于所述传输带上方,所述限制杆能够插入至工件内;
取件单元,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取件单元上活动设置有止挡块以及夹爪,所述止挡块用于抵靠于工件端面,所述夹爪用于夹取工件,夹爪位于止挡块与限制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限制单元包括:第一限制件,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限制杆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制件上;
第二限制件,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限制件下端活动设置有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与所述限制杆之间具有传输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限制杆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止挡板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单元包括:第三气缸,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止挡块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
连接杆,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取件气缸,所述夹爪与所述取件气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单元还包括取件机械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件上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位于所述传输间隙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动螺杆,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套筒,所述转动螺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CN202120900992.9U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Active CN215625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0992.9U CN215625227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0992.9U CN215625227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5227U true CN215625227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0992.9U Active CN215625227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5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6138A (zh) 一种ic料条视觉检测及墨点标记设备
CN113955501A (zh) 一种pcb板隔纸收板机
CN110802328A (zh) 自动打标机
CN215625227U (zh)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CN110654599A (zh) 装箱设备和电饭煲包装生产线
CN109248965A (zh) 一种三轴冲压送料机械手
CN113335922A (zh) 一种用于点焊系统的工件传输机构
CN105563566A (zh) 实木零件全自动连续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6989936U (zh) 板料加工装置
CN216862842U (zh) 供料装置
CN108608244A (zh) 一种用于气缸端盖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391693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4398805U (zh) 用于精密测量的送料装置
CN205555441U (zh) 工件分拣装置及系统
CN212221595U (zh) 具有接料盘的移料装置和自动化生产线
CN111525365A (zh) 电连接器插针机
CN217668100U (zh) 一种接料装置及走心机
CN110614463A (zh) 一种焊线夹具
CN216548551U (zh) 一种pcb板隔纸收板机
CN212496395U (zh) 无线鼠标组装线
JP5642938B2 (ja) 板材加工機に対するワーク、製品の搬入搬出方法及び装置
CN217127567U (zh) 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上下料一体机
CN210937779U (zh) 一种焊线夹具
CN217037565U (zh) Pcb板自动定位装置
CN215091805U (zh) 一种自动抓取螺栓和位移插栓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