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3196U -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3196U
CN215603196U CN202022903074.XU CN202022903074U CN215603196U CN 215603196 U CN215603196 U CN 215603196U CN 202022903074 U CN202022903074 U CN 202022903074U CN 215603196 U CN215603196 U CN 215603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mounting seat
housing
cavit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30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玉池
杨纪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30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3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3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3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储液仓;安装座,安装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阻隔部,阻隔部的一侧表面与壳体的部分内壁面形成下液腔,下液腔与储液仓连通,阻隔部的另一侧表面与壳体的其它部分内壁面形成接入腔,接入腔与至少部分下液腔分布于安装座的两侧,阻隔部上设置有下液孔,下液孔连通下液腔与接入腔;基座,基座设置于安装座远离储液仓的端部,且与安装座固定连接;雾化芯;其中,雾化芯包括进液面以及与进液面相对的雾化面,雾化面与基座的底面非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入腔和部分下液腔设置于安装座的两侧,使雾化芯的雾化面与基座的底面非平行设置,进而改善雾化器的雾化量。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仓和雾化组件,储液仓用于储存可雾化基质,雾化组件用于对可雾化基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食者食用的气雾;电源组件用于向雾化器提供能量。
雾化器一般包括陶瓷发热体,陶瓷发热体上设置用于雾化雾化基质的雾化面。陶瓷发热体的雾化面与电子雾化装置的出气气道垂直设置。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限制了雾化腔的出气气道横截面积的大小,制约了烟雾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出气气道的布局,增大了冷凝液漏液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器限制提升雾化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储液仓,储液仓用于储存雾化基质;安装座,安装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阻隔部,阻隔部的一侧表面与壳体的部分内壁面形成下液腔,下液腔与储液仓连通,阻隔部的另一侧表面与壳体的其它部分内壁面形成接入腔,接入腔与至少部分下液腔分布于安装座的两侧,阻隔部上设置有下液孔,下液孔连通下液腔与接入腔;基座,基座设置于安装座远离储液仓的端部,且与安装座固定连接;雾化芯,雾化芯收容于接入腔中且覆盖下液孔;其中,雾化芯包括进液面以及与进液面相对的雾化面,雾化面与基座的底面非平行。
其中,雾化面与基座的底面相互垂直。
其中,雾化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腔,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与雾化面相对设置,出气孔用于连通雾化腔与安装座外部。
其中,安装座与基座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基座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将外界大气通过进气通道传输至雾化腔;安装座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进气通道与雾化腔。
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凹槽,阻隔部覆盖于第一壳体的凹槽的开口处形成下液腔,第二壳体具有凹槽,阻隔部远离下液腔的一侧表面覆盖于第二壳体的凹槽的开口处形成接入腔,出气孔设置于第二壳体上且与设置下液孔的阻隔部相对设置。
其中,阻隔部包括第一隔板以及与第一隔板一体设置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第一隔板与基座的底面平行,第二隔板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垂直设置且另一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下液孔设置于第二隔板上。
其中,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套筒,雾化套筒内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纳安装座、储液仓以及基座,雾化套筒内具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设置于储液仓侧边,出气通道通过出气孔与雾化腔连通,出气孔作为出气通道的进气口。
其中,基座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侧板,底板与基座的底面平行;底板靠近安装座的表面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用于收集从侧板与安装座之间的缝隙露出的冷凝液。
其中,侧板朝向安装座的壁面上设置有导流槽,安装座的外壁面覆盖导流槽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连通集液槽和出气通道,用于将出气通道遗落的冷凝液导流至集液槽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如上述的雾化器,电源组件用于对雾化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储液仓,储液仓用于储存雾化基质;安装座,安装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阻隔部,阻隔部的一侧表面与壳体的部分内壁面形成下液腔,下液腔与储液仓连通,阻隔部的另一侧表面与壳体的其它部分内壁面形成接入腔,接入腔与至少部分下液腔分布于安装座的两侧,阻隔部上设置有下液孔,下液孔连通下液腔与接入腔;基座,基座设置于安装座远离储液仓的端部,且与安装座固定连接;雾化芯,雾化芯收容于接入腔中且覆盖下液孔;其中,雾化芯包括进液面以及与进液面相对的雾化面,雾化面与基座的底面非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入腔和部分下液腔设置于安装座的两侧,使雾化芯的雾化面与基座的底面非平行设置,进而使得雾化芯的雾化面能更好的雾化雾化基质,同时避免雾化面阻挡烟雾流出雾化腔,进而改善雾化器的雾化量,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安装座和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安装座和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可用于雾化基质的雾化。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雾化器1和主机2。雾化器1和主机2可拆卸连接。其中,雾化器1具体包括储液仓10、安装座20、基座30和雾化芯40。主机2内设置有电源组件,雾化器1插接在主机2的一端端口,并与主机2内的电源组件连接,以通过电源组件给雾化器1中的雾化芯40供电。当雾化器1需要更换时,可以将雾化器1拆卸并在主机2上安装新的雾化器1,实现主机2的重复使用。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储液仓10、安装座20、雾化芯40和电源组件。其中,储液仓10、安装座20、雾化芯40和电源组件一体设置,不可拆卸连接。
当然,该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现有电子雾化装置100中的其它部件,比如,咪头、支架等,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包括储液仓10、安装座20、基座30、雾化芯40、端盖80、雾化套筒60、烟嘴盖90、第一密封件71和第二密封件72。其中储液仓10与安装座2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71,第一密封件71的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橡胶。
储液仓10用于存储雾化基质;其中,雾化基质通常为含有相应有效成分的液体;有效成分可以包括尼古丁、香料或其他药物成分。储液仓10可以由雾化套筒60直接形成,也可以为设置于雾化套筒60内的容器。
安装座20设置于储液仓10与基座30之间。安装座20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中的阻隔部24,阻隔部24的一侧表面与壳体21的部分内壁面形成下液腔217,下液腔217与储液仓10连通,阻隔部24的另一侧表面与壳体21的其它部分内壁面形成接入腔216,接入腔216与至少部分下液腔217分布于安装座20的两侧。阻隔部24上设置有下液孔243,下液孔243连通下液腔217与接入腔216;基座30设置于安装座20远离储液仓10的端部,且与安装座20固定连接;雾化芯40,雾化芯40收容于接入腔216中且覆盖下液孔243;其中,雾化芯40包括下液面41以及与下液面41相对的雾化面42,雾化面42与基座30的底面非平行设置。基座30的底面为基座30远离安装座20的外表面,垂直于雾化套筒60的侧壁,用于与主机2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雾化面42与基座30的底面相互垂直。具体地,雾化芯40与阻隔部2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72,第二密封件72的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橡胶。
请参阅图4、图5,图4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1以及与第一壳体211相互配合的第二壳体214,第一壳体211具有凹槽,阻隔部24覆盖于第一壳体211的凹槽开口处形成下液腔217,第二壳体214具有凹槽,阻隔部24远离下液腔217的一侧表面覆盖于第二壳体214的凹槽开口处形成接入腔216,出气孔218设置于第二壳体214上且与设置下液孔243的阻隔部24相对设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1的第一端212为靠近储液仓10的端部,第一壳体211的第二端213为靠近基座30的端部。第一壳体211的第二端213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壳体211的第一端212的横截面积,第一壳体211的第二端213为封闭结构,且第一壳体211的第二端213的内壁面为斜面,具体地,斜面靠近阻隔部24一端的高度低于斜面远离阻隔部24一端的高度。第二壳体214包括上端215和下端216,第二壳体214上端215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壳体214下端216的横截面积。第二壳体214的下端216与第一壳体211的第二端213匹配堆叠放置,进而形成安装座20。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阻隔部24包括第一隔板241以及与第一隔板241一体设置的第二隔板242,第一隔板241与第二隔板24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直角或锐角中的任意一种,第一隔板241与储液仓10的中轴线垂直设置,即平行于基座30的底面,第二隔板242的一端与第一隔板241垂直设置且另一端与第一壳体211固定连接,下液孔243设置于第二隔板242上。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41设置于第一壳体211的第一端212的端面上,第一隔板241遮盖第一壳体211的部分端口。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41设置于第一壳体211靠近第一端212的内壁上,第一隔板241垂直于第一壳体211的内侧壁设置,第一隔板241远离第一壳体211内侧壁的端部连接有第二隔板242。第二隔板242的一端连接第一隔板241的端部,另一端连接第一壳体211的第二端213的端面,使第一隔板241、第二隔板242与第一壳体211的内壁形成下液腔217。下液腔217的一端与储液仓10连通,另一端通过下液孔243将雾化基质传输至雾化芯40,使雾化芯40将该雾化基质雾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41与第二隔板24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雾化芯40的雾化面42和下液面41相互平行,下液面41与第二隔板242相互平行,第一隔板241与基座30的底面相互平行。也就是说第一隔板241与第二隔板242之间形成的夹角也就是雾化芯40的雾化面42与基座30底面之间形成的补角。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41垂直于第一壳体211的内壁设置,第一隔板241与基座30的底面相互平行,第二隔板242垂直于第一隔板241,雾化芯40的雾化面42垂直于基座30的底面设置,这样使得下液腔217的雾化基质能够在雾化面42雾化,同时不阻碍雾化的气体传输到出气通道62。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面42与壳体21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腔22,壳体21上设置有出气孔218,出气孔218与雾化面42相对设置,出气孔218用于连通雾化腔22与安装座20外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雾化芯40的雾化面42与第二壳体214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腔22。第二壳体214上设置有出气孔218,出气孔218与雾化面42相对设置,方便雾化的雾化基质更好、更快的传输至出气通道62,不受雾化面42的阻碍。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0与基座30之间形成进气通道53,基座30上开设有进气孔51,进气孔51将外界大气通过进气通道53传输至雾化腔22;安装座20上设置有连通孔52,连通孔52连通进气通道53与雾化腔22。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套筒60中形成有容置腔61,容置腔61用于容纳储液仓10、安装座20和基座30。烟嘴盖90安装于雾化套筒60远离基座30的一端。烟嘴盖90上具有吸入孔91。端盖80安装于雾化套筒60靠近主机2的一端。雾化套筒60的侧壁上形成出气通道62,出气通道62设置于储液仓10侧边,出气通道62通过出气孔218与雾化腔22连通,出气孔218作为出气通道62的进气端。出气通道62远离出气孔218的一端与吸入孔91连通,吸入孔91作为出气通道62的出气端,方便将雾化的雾化基质传输至用户口中。
请参阅图6,图6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基座30包括底板31以及与底板31连接的侧板32。其中侧板32为两个,且设置于底板31的相对两侧,两个侧板32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部分安装座20。底板31上设置有顶针81,顶针81的一端与底板31抵接,另一端与安装座20远离储液仓10的一端抵接,以在基座30的底板31与安装座20之间形成进气通道53。
底板31与雾化器1的中轴线垂直;底板31靠近安装座20的表面设置有集液槽311,集液槽311用于收集从侧板32与安装座20之间的缝隙露出的冷凝液。在本实施例中,侧板32朝向安装座20的壁面上设置有导流槽321,安装座20的外壁面覆盖导流槽321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连通集液槽311和出气通道62,用于将出气通道62形成的冷凝液导流至集液槽311中。
第二壳体214上设置有安装孔219,安装孔219设置于出气孔218的周围且与出气孔218间隔设置,安装孔219用于安装电极连接件82,方便电源组件通过电极连接件82为雾化芯40供电。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雾化器1及其电子雾化装置100,该雾化器1包括:储液仓10,储液仓10用于储存雾化基质;安装座20,安装座20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中的阻隔部24,阻隔部24的一侧表面与壳体21的部分内壁面形成下液腔217,下液腔217与储液仓10连通,阻隔部24的另一侧表面与壳体21的其它部分内壁面形成接入腔216,接入腔216与部分下液腔217分布于安装座20的两侧,阻隔部24上设置有下液孔243,下液孔243连通下液腔217与接入腔216;基座30,基座30设置于安装座20远离储液仓10的端部,且与安装座20固定连接;雾化芯40,雾化芯40收容于接入腔216中且覆盖下液孔243;其中,雾化芯40包括进液面以及与进液面相对的雾化面42,雾化面42与基座30的底面非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入腔216和部分下液腔217设置于安装座20的两侧,使雾化芯40的雾化面42与基座30的底面非平行设置,进而使得雾化芯40的雾化面42能更好的雾化雾化基质,同时避免雾化面42阻挡雾化雾化基质,进而改善雾化器1的雾化量,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储液仓,所述储液仓用于储存雾化基质;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阻隔部,所述阻隔部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壳体的部分内壁面形成下液腔,所述下液腔与所述储液仓连通,所述阻隔部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其它部分内壁面形成接入腔,所述接入腔与至少部分所述下液腔分布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所述阻隔部上设置有下液孔,所述下液孔连通所述下液腔与所述接入腔;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储液仓的端部,且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接入腔中且覆盖所述下液孔;
其中,所述雾化芯包括进液面以及与所述进液面相对的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基座的底面非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基座的底面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雾化面相对设置,所述出气孔用于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安装座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基座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将外界大气通过所述进气通道传输至所述雾化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槽,所述阻隔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凹槽的开口处形成所述下液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凹槽,所述阻隔部远离所述下液腔的一侧表面覆盖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凹槽的开口处形成所述接入腔,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与设置所述下液孔的所述阻隔部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包括第一隔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隔板一体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基座的底面平行,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垂直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下液孔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套筒,所述雾化套筒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安装座、所述储液仓以及所述基座,所述雾化套筒内具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储液仓侧边,所述出气通道通过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出气孔作为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基座的底面平行;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用于收集从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缝隙露出的冷凝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安装座的壁面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安装座的外壁面覆盖所述导流槽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集液槽和所述出气通道,用于将所述出气通道形成的冷凝液导流至所述集液槽中。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用于对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022903074.X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5603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3074.XU CN215603196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3074.XU CN215603196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3196U true CN21560319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7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3074.XU Active CN215603196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3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96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38198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017152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2189897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384192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493550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03196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212029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35467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53796U (zh) 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08887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4340112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38198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184823U (zh) 一种雾化设备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0317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65027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24567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1839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18518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088402U (zh) 一种具有内外换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4594173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50310U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315582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