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5671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5671U
CN218245671U CN202221807208.0U CN202221807208U CN218245671U CN 218245671 U CN218245671 U CN 218245671U CN 202221807208 U CN202221807208 U CN 202221807208U CN 218245671 U CN218245671 U CN 218245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tomizer
cavity
port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72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春明
许高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72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5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5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5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内设有储液腔,该雾化器包括:顶盖,顶盖内设有气流通道,且顶盖的外周壁设有换气通道;雾化芯,连接顶盖上,且气流通道的第一端口位于雾化芯的一侧;底座,与顶盖连接,并在雾化芯和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换气通道连通雾化腔和储液腔;顶盖和/或底座设有气孔,气孔连通雾化腔;其中,雾化器在作业状态下,经气孔进入雾化腔的气流横跨雾化芯朝向雾化腔的雾化面,而从雾化芯远离第一端口的一侧流向第一端口。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无法在防漏液的同时提升口感还原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通过加热储液腔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将其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电子雾化装置的漏液和口感还原度是影响消费者体验的两大重要因素,也是众多生产商致力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受限于电子雾化装置自身结构和空间,尚无法做到很好地平衡漏液和口感还原度,常常是顾此失彼。因此,研发出一款能够在防漏液的同时提升口感还原度的电子雾化装置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无法在防漏液的同时提升口感还原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内设有储液腔,该雾化器包括:顶盖,顶盖内设有气流通道,且顶盖的外周壁设有换气通道;雾化芯,连接顶盖上,且气流通道的第一端口位于雾化芯的一侧;底座,与顶盖连接,并在雾化芯和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换气通道连通雾化腔和储液腔;顶盖和/或底座设有气孔,气孔连通雾化腔;其中,雾化器在作业状态下,经气孔进入雾化腔的气流横跨雾化芯朝向雾化腔的雾化面,而从雾化芯远离第一端口的一侧流向第一端口。
可选地,底座包括底壁,气孔设置于底壁的中心区,雾化面朝向底壁设置。
可选地,雾化器还包括导流件,导流件设置于底壁和雾化芯之间,且雾化腔形成于导流件和雾化芯之间,导流件与底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气道,导流气道用于将经气孔进入的气流导向雾化芯远离第一端口的一侧。
可选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底壁朝向雾化芯一侧的环壁,导流件与环壁相嵌设且与环壁之间形成有过流口,过流口连通雾化腔;其中过流口和第一端口分别连通雾化腔的相对两侧,导流气道通过过流口连通雾化腔。
可选地,导流件包括导流板,导流板与环壁相嵌设;其中,导流板与底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气道,导流板与环壁之间形成有过流口,导流板与雾化芯之间形成有雾化腔。
可选地,导流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导流板两侧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支撑于底壁上,第二凸起部支撑于顶盖上。
可选地,顶盖还设有换气腔,换气腔相对位于雾化芯的至少一侧,换气通道连通换气腔,第二凸起部封盖换气腔;其中,换气腔的侧壁设有连通雾化腔的缺口。
可选地,顶盖还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侧壁设有连通气流通道的微槽;雾化器还包括吸液件,吸液件容置于容置槽。
可选地,容置槽环绕气流通道设置,容置槽和气流通道之间的间隔壁设有多个微槽。
可选地,雾化面为矩形面,具有相对的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其中,雾化器在作业状态下,气流沿两条第一边的间隔方向横跨雾化面,或气流沿两条第二边的间隔方向横跨雾化面。
可选地,气流通道的第二端口位于顶盖的端面且居中设置;其中,雾化芯对应于第二端口而相对居中设置于顶盖上;或雾化芯相对第二端口的中心偏心设置于顶盖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芯和如上任一项的雾化器,电芯用于向雾化芯供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顶盖、雾化芯、底座和储液腔,其中,顶盖和/或底座上设有与雾化腔相连通的气孔,当雾化器处于作业状态下时,由气孔流入雾化腔的气流将横跨雾化芯的雾化面,带走雾化芯表面产生的气溶胶,并从顶盖内设置的气流通道流出以供使用者吸食。由于本申请气流系从雾化芯的一侧流向另一侧,横跨了雾化面,形成了U型气体通路,可充分带走雾化芯表面产生的气溶胶,且避免了围绕雾化芯两边出气所产生的涡流现象,减少冷凝液析出,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吸食口感。此外,本申请雾化器顶盖的外周壁还设置有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连通雾化腔和储液腔,其在实现对储液腔内的气压自动调节时,还可以以避免在雾化腔内产生漏液,可相对地减少气溶胶的含液量,进一步地提升气溶胶的口感。由此,本申请可以实现在防止雾化腔出现漏液的同时,极大程度上提升吸食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A区域一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导流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B区域一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导流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装置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目前市场上的雾化器要么是因为从雾化芯两侧流出气流而导致容易在雾化仓形成涡流,产生大量冷凝液,严重影响吸食口感,要么就是容易在换气口和进气口处产生漏液现象,有的雾化器结构甚至还同时存在换气不稳定、气路复杂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体验极大程度被降低,不利于雾化器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顶盖、雾化芯、底座和储液腔,通过在顶盖和/或底座上设置与雾化腔相连通的气孔,使得当雾化器处于作业状态下时,由气孔流入雾化腔的气流将横跨雾化芯的雾化面,带走雾化芯表面产生的气溶胶,并从顶盖内设置的气流通道流出以供使用者吸食。由于本申请气流系从雾化芯的一侧流向另一侧,横跨了雾化面,可充分带走雾化芯表面产生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且避免了围绕雾化芯两边出气所产生的涡流现象,减少冷凝液析出,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吸食口感。此外,本申请雾化器顶盖的外周壁还设置有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连通雾化腔和储液腔,以避免漏液问题的产生。由此,本申请可以很好地解决前述提出的现有雾化器产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装置100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电子雾化装置100可用于液态基质的雾化。如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器10和电芯20。雾化器10用于存储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是药液、植物草叶类液体等液态基质;雾化器10具体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电子气溶胶化等。电芯20用于为雾化器10供电,以使得雾化器10能够雾化待雾化基质形成气溶胶。雾化器10与电芯20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定,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3和图5-6,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中A区域一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中B区域一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而言,本申请雾化器10内部设置有储液腔11,储液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便在吸食时迅速供给液体,具有缓冲进液的作用。雾化器10还设置有顶盖12、雾化芯13和底座14。其中,顶盖12与底座14相连接,连接方式具体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扣合连接或插接等,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雾化芯13设置于顶盖12和底座14之间,连接于顶盖12上,并与底座14之间形成雾化腔15。雾化芯13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产生气溶胶,且雾化芯13具有雾化面16和吸液面17,其中朝向雾化腔15的一面为雾化面16。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面17上可设置一密封圈,以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落入雾化芯时产生漏液现象,其中密封圈的材质可以为硅胶、塑料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电子雾化装置100中的雾化器10不可更换时,即该电子雾化装置100为一次性产品,则底座14可以为电芯支架的一部分,底座14背离雾化芯13的一侧还设有安装电芯20的安装结构;电子雾化装置100中的雾化器10可更换时,则底座14与电芯支架彼此独立。
进一步地,顶盖12内设置有气流通道18,气流通道18的第一端口19位于雾化芯13的一侧且与雾化腔15相连通,用于将雾化腔15内产生的气溶胶输出至气流通道18。气流通道18的第二端口21位于顶盖12的端面且居中设置,由第一端口19输送至气流通道18的气溶胶将从第二端口21流出顶盖12,随后经吸食管道38流至吸食口39,以供用户吸食。
更进一步地,顶盖12和/或底座14上设置有与雾化腔15相连通的气孔22,当雾化器10处于作业状态时,经气孔22进入雾化腔15的气流将横跨雾化芯13朝向雾化腔15的雾化面16,而从雾化芯13远离第一端口19的一侧流向第一端口19,进而实现将挂在雾化芯13表面的气溶胶带到气流通道18,并由气流通道18的第一端口19流向第二端口21,最终得以输出顶盖12,进入吸食通道以供用户从吸食口39吸食。由于本申请气流是从雾化芯13的一侧流向另一侧,不存在从雾化芯13两侧分两股气流流出的情形,可避免在气流输送过程中产生涡流现象,进而减少冷凝液的析出,以提升吸食口感。
例如,顶盖12和/或底座14上的气孔22朝向雾化芯13远离第一端口19的一侧设置,从而使得气流可横跨雾化面16至第一端口1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雾化芯13对应于第二端口21而相对居中设置于顶盖12上。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雾化芯13相对第二端口21的中心偏心设置于顶盖12上。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装置100的雾化芯13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雾化芯13的雾化面16为矩形面,具有相对的两条第一边23和两条第二边24。
具体而言,当雾化器10处于作业状态时,在某些情形下,气流可沿两条第一边23的间隔方向横跨雾化面16。而在另一些情形下,气流可沿两条第二边24的间隔方向横跨雾化面16。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当雾化芯13对应于第二端口21而相对居中设置于顶盖12上时,气流将沿两条第二边24的间隔方向横跨雾化面16。如图6所示,当雾化芯13相对第二端口21的中心偏心设置于顶盖12上时,气流将沿两条第一边23的间隔方向横跨雾化面16。
底座14包括底壁25和设置于底壁25朝向雾化芯13一侧的环壁26,气孔22设置于底壁25的中心区,雾化面16朝向底壁25设置。
具体而言,当气流由底壁25中心区的气孔22流入由底壁25、环壁26和雾化面16组成的雾化腔15时,将带走由雾化芯13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所形成的、停滞在雾化面16表面的气溶胶,进而将气溶胶输送出雾化腔15。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设置一导流件27,导流件27设置于底壁25和雾化芯13之间,将雾化腔15进一步夹设于导流件27与雾化芯13之间,并使得导流件27与底壁25之间形成导流气道28,导流气道28用于将经气孔22进入的气流导向雾化芯13远离第一端口19的一侧。
更为具体地,导流件27与环壁26相嵌设且与环壁26之间形成有过流口29,过流口29与雾化腔15相连通。其中,过流口29和第一端口19分别连通雾化腔15的相对两侧,导流气道28通过过流口29连通雾化腔15。
具体而言,导流件27用于引导经底壁25气孔22流入的气流由雾化芯13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导流件27的设置可以引导由气孔22流入的气流快速、高效地通过导流气道28流至过流口29,进而又引导气流在雾化面16上快速且高效地流通。基于导流件27的导流作用和分隔作用,雾化面16上形成的气溶胶能够快速从雾化腔15内被带至第一端口19,随后进入气流通道18并由第二端口21输出,由此可以大幅提升气溶胶的输出率,避免因输送速度过慢而导致大量冷凝液析出,从而影响吸食口感。此外,基于导流件27的设置,当雾化芯13相对第二端口21的中心偏心设置于顶盖12上时,本申请仍可采用中心进气的方式向雾化芯13输送气体,从而可减少进气气道的长度,便于控制气流走向,减少气压损失,同时还可避免侧边进气时因液体容易堆积而产生的漏液问题。
值得注意地是,导流件27可以为硅胶、塑胶等,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图4是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中导流件27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0中导流件27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导流件27包括导流板30和分别设置于导流板30两侧的第一凸起部31和第二凸起部32,导流板30与环壁26相嵌设,第一凸起部31支撑于底壁25上,第二凸起部32支撑于顶盖12上。其中,导流板30与底壁25之间形成有导流气道28,导流板30与环壁26之间形成有过流口29,导流板30与雾化芯13之间形成有雾化腔15。如此一来,导流板30的设置可以对气流走向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而第一凸起部31和第二凸起部32的设置则可以使得导流件27能够较为稳固地嵌设于底座14和顶盖12之间,对导流件27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装置100的顶盖1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申请顶盖12的外周壁还设置有换气通道33,换气通道33连通雾化腔15和储液腔11。
具体而言,顶盖12外周壁设置有孔径较小的换气通道33,具体可以为毛细槽或者毛细槽与孔道的结合。该换气通道33可向储液腔11内输送气体,以避免储液腔11由于存在较大内外压强差而产生出液困难等现象,与此同时,由于换气通道33孔径较小,还可避免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自换气通道33向雾化腔15内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2还设有换气腔34,换气腔34相对位于雾化芯13的至少一侧,换气通道33连通换气腔34,第二凸起部32封盖换气腔34。其中,换气腔34的侧壁设有连通雾化腔15的缺口(未示出)。
具体而言,当雾化器10处于作业状态时,气流经由气孔22源源不断流入雾化腔15中,在此过程中,将会有少量气流经由换气腔34侧壁上的缺口流入换气腔34中。其中一部分气流停滞在换气腔34内,另一部分气流则流入换气通道33,并经由换气通道33流入储液腔11中,以减小储液腔11内外的压强差,有助于储液腔11连续出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2还设有容置槽35,吸液件37可容置于容置槽35中,且容置槽35的侧壁设有连通气流通道18的微槽36。
具体而言,吸液件37可以为吸油棉或其他可以起到吸液作用的材料,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容置槽35侧壁的微槽36可以将气流通道18中产生的冷凝液传导至吸液件37中,使得气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可及时被吸液件37所吸收,从而避免大量冷凝液堆积后产生漏液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35可环绕设置在气流通道18的四周,并在容置槽35和气流通道18之间的间隔壁上设置多个微槽36。
由于气流在通过气流通道18时可能会与气流通道18四周壁相接触,而热度较高的气流在碰到热度较低的气流通道18壁时往往容易产生冷凝现象,析出冷凝液,冷凝液大量积累之后就可能会导致漏液现象产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容置槽35和气流通道18之间的间隔壁上设置多个微槽36,这些微槽36可及时将气流通道18壁上析出的冷凝液导入到容置槽35内的吸液件37中,进而可极大程度上避免漏液现象产生。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10及电子雾化装置100,通过在顶盖12内设置气流通道18,使得气流横跨雾化芯13的雾化面16,从雾化芯13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形成了U型气体通路,避免了从雾化芯13两侧流出气体而可能产生的涡流现象,减少冷凝液析出,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吸食口感。在此基础上,该雾化器10还设置有导流件27,导流件27可对雾化腔15内的气流产生良好的导流和加速作用,而这将进一步提高气溶胶的输出率,提升吸食口感。此外,本申请的雾化器10还设置有换气通道33和换气腔34,可在实现向储液腔11内传送气体的同时避免储液腔11内液体泄漏。并且,本申请雾化器10还设置有吸液件37和微槽36,微槽36可及时将析出的冷凝液传导至吸液件37,从而可避免冷凝液析出而产生漏液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雾化器,内设有储液腔,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内设有气流通道,且所述顶盖的外周壁设有换气通道;
雾化芯,连接所述顶盖上,且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端口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一侧;
底座,与所述顶盖连接,并在所述雾化芯和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储液腔;
所述顶盖和/或所述底座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所述雾化腔;
其中,所述雾化器在作业状态下,经所述气孔进入所述雾化腔的气流横跨所述雾化芯朝向所述雾化腔的雾化面,而从所述雾化芯远离所述第一端口的一侧流向所述第一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壁,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中心区,所述雾化面朝向所述底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于所述底壁和所述雾化芯之间,且所述雾化腔形成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雾化芯之间,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气道,所述导流气道用于将经所述气孔进入的气流导向所述雾化芯远离所述第一端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雾化芯一侧的环壁,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环壁相嵌设且与所述环壁之间形成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连通所述雾化腔;
其中所述过流口和所述第一端口分别连通所述雾化腔的相对两侧,所述导流气道通过所述过流口连通所述雾化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环壁相嵌设;
其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导流气道,所述导流板与环壁之间形成有所述过流口,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雾化芯之间形成有雾化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流板两侧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支撑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二凸起部支撑于所述顶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设有换气腔,所述换气腔相对位于所述雾化芯的至少一侧,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换气腔,所述第二凸起部封盖所述换气腔;
其中,所述换气腔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设有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微槽;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吸液件,所述吸液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环绕所述气流通道设置,所述容置槽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的间隔壁设有多个所述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为矩形面,具有相对的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
其中,所述雾化器在作业状态下,气流沿所述两条第一边的间隔方向横跨所述雾化面,或气流沿所述两条第二边的间隔方向横跨所述雾化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端口位于所述顶盖的端面且居中设置;
其中,所述雾化芯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口而相对居中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或
所述雾化芯相对所述第二端口的中心偏心设置于所述顶盖上。
1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芯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芯用于向所述雾化芯供电。
CN202221807208.0U 2022-07-12 2022-07-1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245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7208.0U CN218245671U (zh) 2022-07-12 2022-07-1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7208.0U CN218245671U (zh) 2022-07-12 2022-07-1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5671U true CN218245671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0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7208.0U Active CN218245671U (zh) 2022-07-12 2022-07-1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56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9501A1 (zh) * 2023-02-28 2024-09-0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安装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9501A1 (zh) * 2023-02-28 2024-09-0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安装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95771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01193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971217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120291A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0318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68479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01193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59416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493550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24567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189897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730918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01358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47811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787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568749A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24567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4093568A1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1839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82674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1351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29304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18518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